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个花嬷嬷心里焦急,见上山好几日,姑娘只和顾妈妈说话,全忘了自己这个老婆子,这也罢了,谁叫陈福宝家的原先就是夫人身边最得用的呢?可是就连绿果都能近身伺候了,自己这个老婆子被姑娘忘在脑后,那还怎么捞些好处?眼见这里的婆子丫头们也都不如何捧着自己,花嬷嬷心里没着没落的,待要拜见,姑娘却吩咐了不许打扰,只能递话说忧心姑娘身子,要看看姑娘。李筠不置一词,并没答应。
“不知姑娘为什么不肯见这花嬷嬷?可是她服侍得不好?”顾妈妈见李筠拒了花嬷嬷的求见,小心翼翼地问道。
“倒也不是,只是这花嬷嬷嘴碎得紧,如今我们想悄悄弄些人手在府里,怕花嬷嬷进进出出的漏了风声,不如不见。算了,不说她了,妈妈说我的法子可还使得?”
原来李筠思来想去,府里内院大半人手已被收买,自己再收买也是无用,柳姨娘身边自然插不进手,唯有从父亲和老太太身边的下人动脑筋。问了顾妈妈几次,对府里有了些数,便想着通过嫁娶时节,把人安插在府里。除开小子们自己相中求娶的,到年龄的丫鬟小厮大多都是由父亲身边的大管家和老太太身边的荣妈妈瞧着婚配,每年秋季就是府里下人婚配的季节。嫁娶时尽可安排几个忠心可靠的人进府,且有的丫头嫁人了就要出府,里边又要选新人进府,这里又可安插几个进去。
自然了,需得选那忠心伶俐的,且还不能是母亲原先身边亲近的,所幸母亲陪嫁庄子有好几处,老太太和父亲知道,但柳姨娘却不便过问母亲陪嫁,有的庄子她也不清楚,因而尽可从其他庄子选人上去。到时只需让管家“闷声大发财”,嘱咐管家不必多口便可。再者,原本打理下人就是主母的职责,管家必然不会多话去特意告知柳姨娘的。
另外这小竹庄旁边就是安家村,李筠想着虽然朝廷有抚恤金,难免有男丁全部阵亡,女眷在家无法支撑的,便让顾妈妈去选些没法过活的会拳脚的婆子丫头,以自愿为上,好生采买些安置在柳树林里。另外如今年岁太平,没有仗打,要是有男丁不甘愿在家种地度日的,也可请来。不愿卖身也无妨,只需签了契约即可。
“可要趁每次送份例时,叫她们带信?”顾妈妈一边替李筠磨墨,一边问。李筠停下手中的笔,想了一想:“不必了,无事不必带信,省得白白地招人注意,有大事了来告诉一声便可。”说着又心平气和地抄写经书了。
第10章 回府进京(捉虫)()
寒来暑往,转眼过了一年余。
这天正是春日里头,桃花开得正旺,犹如堆香砌玉,白里透粉,甚是惹人怜爱。李筠命人搬了把藤椅,找了个阴凉地方看书,绿果在身边伺候,忽然疑惑地说:“姑娘,山下是不是来人了?”
李筠一看,果然山脚下有一行人正在往山上走来,柳树林里的人显然早就看见了,也早就迎了上去,依稀可见里面有常来伺候的一个婆子的身影,两方指手画脚地说了片刻,便并在一起,往山上来了。
“这倒奇了,往日里的份例都是送到顾妈妈处,由顾妈妈打理的。平日也没人来看姑娘,只有老爷身边的宋二管家时不时来请安,也都是先回过了顾妈妈,在正堂里见的,怎么忽然没声没息的,来了这么一群人?”
“见了便知道了。先回院吧,这里椅子几子都收拾干净了。”李筠把书一合,轻轻掸去裙上的花瓣,先进了院子。绿果便去招了两个小丫头,把茶碗等收拾干净了。
“碧玉,替我换身衣裳。”李筠走进东次间吩咐道。碧玉正在绣一条帕子,闻言放进小箩里,边走向衣柜边问:“姑娘可是晒了太阳,出汗了?要不要换薄衣裳?”
“山下来了一群人,大约是府里的,你替我换那件葡萄紫缠枝花样的褙子。”
碧玉知道姑娘是嫌身上的鹅黄衫子显得稚气,便依言打开衣柜,替李筠换过了一副,又取下李筠原先插着的攒珍珠钗,戴上了一个嵌翠玉的素银簪。
“姑娘,府里来人求见。”外面一个温柔的声音回禀道,是这两年新提上来的一个二等丫头,叫青橘。
李筠对着妆镜打量了两眼,见打扮整齐了,在镜子里对碧玉点点头。碧玉边随着李筠到了正堂,边吩咐:“传吧。”
“恭请大姑娘安!”来请安的有两个,李筠尚未看清楚面目,两个人便插烛似的跪了下去。李筠说了声“请起”,两个人才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父亲身边的郭风大管家和祖母身边的荣妈妈。
“父亲和祖母身子可好?管家和妈妈前来,是父亲和祖母有事要吩咐吗?”李筠心底猜到了一些,面上却不露分毫。
“回禀大姑娘,小的们是来报喜的!老爷荣升了吏部侍郎!此番小的们来,是请大姑娘回府,赶赴京城!”郭风一脸喜色地说道。
“真的?这可要恭喜父亲了!”李筠从顾妈妈处已经听说了一些消息,近日府里又是收拾行装,又是买卖下人,热闹无比,不必费心打听,就能知道事情缘由。连宋二管家都无暇再来向自己“请安”,大约是想要跟去京城,又忙着向柳姨娘卖好了。
“小的们带了一些下人,就在柳树林里落脚住下,待姑娘收拾妥当了,与姑娘一同回府。进京还有一段时日,快则半月,慢则一月,姑娘可慢慢收。”这次说话的是荣妈妈。
李筠又问了两句老太太、老爷饮食起居,府里可好,便放二人下山去了。
“姑娘!咱们能提前回府了!”碧玉又惊又喜。这山上日子虽然悠闲,但始终是山野乡下,姑娘既没法进学,又无处消遣,憋闷得紧,所幸姑娘性子稳重了许多,倒没抱怨,只叫顾妈妈搜罗了许多书来看,又日日磨她那枝笔,还抄起了佛经,做起了扇套鞋子等物,放在顾妈妈处,每逢府里来送份例,便让送进府里孝敬老太太与老爷。每每想到此处,碧玉心里又是喜欢,又是心酸,喜欢的是姑娘长大了,心酸的是姑娘也要学着讨老爷和老太太欢心了,哪里像小时候似的,略撒个娇,老爷就恨不得摘星星摘月亮的。
“难怪姑娘这两天叫奴婢先收拾收拾,我当姑娘又要重归置房间呢,原来是要回府!”玛瑙在房里,边擦拭首饰边说。
碧玉想到一事,问道:“姑娘,这院里的丫头们可要都带走?”
李筠一手支颐,一手轻轻摩挲着帕子,想了想:“叫绿果去问问小丫头们可愿意跟去京里,愿去的,可连家人一起带去,咱们也能多些人手,反正娘亲在京中也有庄子,几房人也还安置得下。不愿去京里的就留下,也有赏银。倒是屋里这几个,你们叫来,我亲自问问。”
不一时,堂里站了几个丫头,李筠面带微笑地问:“现下老爷荣升了,咱们府里都要去京里,你们可愿跟去?不愿跟去的,留下便可,我这里也自有赏银发下。”
青橘和青苹首先点头,回说愿意。余下几个丫头神色各异,李筠见了,又笑了笑说:“可是有什么难处?说出来我听听。”
一个叫桃花的小丫头乍着胆子问:“姑娘,我若跟去了,我爹娘能去吗?我姐姐已经远嫁了,我们说好了要留一个在爹娘身边的。”李筠听了点点头:“你很有孝心,你爹娘也可跟去。只是这进京到底是大事,你们现在也不必立刻回我,回去问清楚了家里,晚饭时分告诉了碧玉就可。”桃花应了个“是”,便不吭声了。
天色渐暗,一弯娥眉月斜斜地挂在天上。李筠正用晚膳,忽然绿果来报,说有个叫翠喜的丫头有进京的事宜,想亲自向姑娘回禀。这翠喜是一个二等丫头,原先是小时候从庄上选去了府里,出府时又跟着出了府,平时还算伶俐讨喜,也还得用,自己也常赏些吃食碎钱的,李筠听了,便问:“怎么?可是碧玉有什么做不得主的?”绿果摇头说:“这翠喜说要亲自回禀姑娘呢。”
李筠搛了筷小雁蕈,听完了也不停筷,仍旧慢慢吃着:“叫她在耳房候着,没吃饭的话,也拿点给她吃。”
片刻饭毕,碧玉拿了个小托盘,端了碗银针茶来给李筠,翠喜跟在碧玉身后,见碧玉要上茶,连忙殷勤地抢上前端起茶碗,小心地放在茶几上。
见翠喜逾矩,李筠倒没什么,知道翠喜大约有事求自己,过分殷勤了些,碧玉却想着姑娘这一年多来,自苛得很,对下人也是赏罚分明,这翠喜平日里有些乖滑,此时这样作态,也有自己御下不严的缘故在,不由得心里一跳。
李筠端起茶碗,轻轻揭开盖子,问道:“怎么了?你可是有什么事情为难的?说给我听听。”
翠喜满脸堆笑道:“回姑娘,奴婢回去问了爹娘,都说愿意跟去,可是”说到这里住了口,眼睛偷看着李筠,像是在等着李筠问她。李筠见她作态,也不去问,只是端着茶碗,拿碗盖轻轻撇着浮沫。
见李筠不作声,翠喜无法,只能又自己接着说:“奴婢爹娘在小河庄上,是做庄头的,家里也是祖上就侍弄田地的,这一向,管的庄上收成都是好的。因此去了,仍求大姑娘给个差事,让爹娘管庄子便可。”
李筠听了不由得冷笑,知道这丫头仗着伺候机灵,得自己喜欢,平日没少四处夸耀,连带着父母都生出了旁的心思,慢慢喝了一口茶,不说话。碧玉听了,自责平日过于宽厚,又嫌这小丫头不知好歹,姑娘平日不过疼了她些,就如此失宠生骄起来,不由偷眼去看李筠。李筠把茶碗轻轻放在几上,说道:“碧玉去把先前问的其他几个人都喊来,另外几个大的也喊来。”
碧玉应了出去,片刻之后,堂下就站了几个小丫头,大丫头们一溜排开站在西首。
李筠慢条斯理地说道:“今日我和你们说了进京的事情,有愿去的呢,家人都可跟去,不愿的呢,留下也有赏,可有人不满?”几个丫头面面相觑:姑娘这么宽厚了,还有什么不满的?李筠接着说:“如今呢,翠喜说她爹娘做庄头做得好,道进京了仍要做庄头,你们说,我要怎么安排呢?”
碧玉满面羞色,知道姑娘有些责怪,讷讷地说不出话来,绿果机灵,又是和碧玉从小一起长大的,见碧玉脸上尴尬,便上前一步主动解围,轻声呵斥道:“小丫头不知好歹!姑娘平日待咱们宽厚,碧玉姐姐又念着你们年幼,多担待了些,倒惯得你们狂了起来!要我说,不必说进京做庄头了,这里的庄头怕是也做腻了!”
李筠赞赏地点点头,又说道:“翠喜不必跟去京里了,留下罢。其他还有谁有话的,现在一并回了我,我都无二话说。不过话先说在前头,你们家人进京了未必能立即领上好差事,连你们进府了都未必能留在我身旁,许要从扫洒做起。不愿去的,想好了就留下。要是到了京里想多生事端,可别怪我不客气了。”话音刚落,便见翠喜面上色变,不一会又有个小丫头声如蚊蚋地说:“回禀姑娘,奴婢怕伺候不好,也愿留下。”李筠也不计较,“嗯”了一声,挥挥手,叫各人散了。
晚间是碧玉上夜,李筠靠坐在床头看书,碧玉小心地替她掖好被子,却不像以往,不时地说两声“姑娘,歇会罢,留神眼睛疼”,只是坐卧不宁,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李筠见了,暗自好笑,知道碧玉大约心有愧疚,便放下书,打趣道:“碧玉怎么了?怎么春天就热得出了汗?”
碧云听了,脸上一红:“姑娘别生气,都是奴婢约束不善,那翠喜才养出了这样大的心奴婢”李筠听了笑了笑:“我不生气,人各有志,她们不愿去就不去罢!你也不必自责,日后好好管教小丫头们就是了。不过你也太过慈善了。小丫头们犯了错误,你尽可拿住了把柄,好好管教,这府里都有例子,有错就罚。”
“可是,平日我多说两句,她们总说我是府里来的,瞧不上她们这些乡下丫头,我也不好太管着她们,又想着姑娘身边正缺人手,总得顾着姑娘和气的名声。我又想着她们年纪小,总有不周到的地方,也不好拿这些小事来烦姑娘,所以”碧玉说着,脸带为难之色。
“傻丫头,咱们是得与人和气,多收些人心在身边,但是也不能任人欺侮不是?你是跟在我身边最久的丫头,怎么不能教训她们了?再说了,你不好多管,总还有顾妈妈,顾妈妈是娘亲身边的老人了,你不能管,难道顾妈妈还不能管?有些人啊,总是得寸进尺,这种人,收在身边反而也是麻烦,不要也罢。好了,别乱想了,庄子上人口简单,回府了还有得麻烦呢,早些歇了吧。”
碧玉应是,服侍李筠就寝不提。
第11章 水涨船高()
次日中午,李筠便收拾妥当,本可出发,但想到来时路上的风波,若是中午启程,还要赶夜路,更不妥当,便又吩咐歇了一晚,第三日一早,便命出发,一路上倒太太平平的,傍晚时分,一行人就风尘仆仆地进了府。
甫一进二门,李筠便吩咐婆子带自己去荣寿堂请安,那婆子赞了两句“大姑娘真是知礼”,便引着李筠往荣寿堂去了。
一进荣寿堂,李筠便察觉出里面的不同来,摆设富贵了许多不说,那鹤首香炉里燃着香,轻烟自鹤嘴中冉冉升起,味道倒不像以前高氏常用的檀香,而是一股幽深气息,比檀香更清淡怡人。见李筠看了两眼,下首坐着的一个富丽打扮的妇人笑着道:“大姑娘好眼力,这是我特地找来孝敬老太太的,是罗汉香,制香时候以罗汉果加入,更添了一丝甜意。”
李筠听了转眼一看,一时险些认不出来,那身着檀色富贵团花薄棉袄的妇人竟是柳姨娘!以往她可是没资格来老太太处请安的,来了也是站着伺候,想不到如今自己回府,她竟大摇大摆地坐在老太太堂里了,虽说是最末一个位置,可是却比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身份可谓是水涨船高了。李筠见了,暗道祖母最终身份规矩,竟也许她来请安参拜,此人着实能钻营,心里暗暗警醒。
这时婆子拿过一个锦垫铺在李筠身前,李筠恭恭敬敬地跪拜了下去:“孙女拜见祖母。”停了几息,高氏冷淡地说:“起来吧,我可不敢受你的礼,没得冲撞了我,这里不要你伺候,赶紧回去吧。”李筠听了也不恼,站起身来,回身从碧云手里接过一个包袱,高高举起道:“孙女此去庄子上,除开替老太太抄佛经外,还在安家寺近旁的观菩庙里替祖母奉了一本手抄法华经,一串金丝楠木手串,并一张观音像,那庙是军眷们常去供奉香火的,甚是灵验。还请祖母笑纳。”
高氏本来面无表情,这时听了一番话,想起这丫头时时替自己抄了佛经,又替自己在佛前供奉了这么几件东西,还是有孝心的,遂口气软和了些:“嗯,大丫头有孝心了。”
“哎呦,老太太这可是嫌弃我和策儿了?”李霜兰从门口进来,边笑边说,身边跟着个丫头,端着个粉彩小盅。
一提起小孙子,高氏的心立刻又拐了过去,“谁说的?我不是一样的疼你们几个小的?说起来策儿又小,你在我这里最多,我还疼你疼得多些儿,你大姐姐反倒不如你了!”
要是原来,李筠听了这话必要闹脾气了,然而此时,她只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默不作声地站着。听李霜兰的口气和老太太的话,这一年多来李霜兰在老太太这里很是受宠爱,自己刚刚回府,实在不必多生事端。
柳姨娘见李筠竟然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