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阿昊有时也会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头,但绝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是为了生存而劳作着,累完了就睡了,也没时间去想这些有的没有。在这里安家落户后,阿昊也没有再发病。耿秋还以为他这个病,会自己慢慢好呢。哪想到,这次发病却这么严zhong。
可在这个小地方,上哪儿去找名医给阿昊治病呢?他可以肯定镇上医馆的医治水平,绝对不会比山阴城里的好,可阿昊这病,总得再去治治。而且手头就四十两银子,估计也不够花。
耿秋越想越烦燥,连忙自己劝自己,不要想这么多,先睡觉再说。他这几天本来就够累了,一有要睡觉的念头,就觉得大脑迷糊起来,这身体就自动的进入了休息中,很快就陷入沉睡中。这一觉睡得极好,要不是肚子饿的醒过来,怕是要睡一整天。阿昊却比他睡得更沉,一点儿也没有要醒过来的迹象。家里也静悄悄的,估计大家都还在休息。耿秋轻手轻脚的起来,准备去弄点吃的。
“起来啦。阿昊怎样?”三叔问,他坐在堂屋中间,手里拿着些竹枝编着扫把。他很担心阿昊,起来就一直坐在堂屋里,听着耿秋和阿昊房里的动静。
“还没醒呢。他睡得很好。”
“锅里还热着粥饭呢。两个孩子也还在睡。你这脸没事吧?”三婶指了指耿秋的脸,昨晚吃了阿昊一拳,耿秋这会儿脸上一片青肿。
“没事的,过两天自己就好了。”耿秋说完往厨房去。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开始吃饭。
吃完饭,两个孩子也醒了,耿秋给阿牛喂了一碗粥,三叔三婶和他商量着带阿昊出去看病的事情。宁哥儿自动的去站马步了。这可是阿昊给他布置的功课,每天都得练。
“也不知道这镇上的医馆如何?”三叔担心的问。
“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先去看看吧。”耿秋叹气道。
“下回不要在阿昊面前提以前的事情了。他这病,都好长时间没犯了。”耿秋想了想,交代道。
他根本就不太相信,去镇上能把阿昊的病治好,准确的来说,他觉得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根本就无法治好阿昊的病。他记得上次那位老大夫就说:“这种病,最好的医治方法,就是令病人尽量不发病。”这句话,他很是认同。
阿昊第一次发病时,他就仔细的观察过,阿昊身上没有外伤,也很显然不是天生就有这种病,那只能是后天造成的,很有可能是脑袋受伤,又或者是情感上的刺激造成的。但他自己也不是医生,也不了解阿昊的过去,这也只是他的猜测。
“哪里还敢再提啊。只要阿昊好好的,别的都不求了。”三叔抹着眼泪说。其实昨夜他和三婶也后悔的不行,他们很明白,阿昊当初受的罪只会比他们多,他所承受的痛苦才是最大的。要不然,好好的人,怎么就这样了呢?
几人正说着,阿昊也起来,他一样也是肚子饿醒的。一起床,就直奔厨房而来。
“还有吃的吗?”
“有,还热着呢。”耿秋答,并帮他装了一碗粥,又把菜端上桌来。厨房有个小桌子,天气冷了,饭菜一端出来就冷,现在大家基本上就在厨房吃饭。
“你这脸上怎么啦?”阿昊皱眉看着耿秋脸上的伤处问道。
三叔和三婶面面相觑,非常吃惊,他们没想到阿昊居然不记得昨晚发生的事情。
“我打的?”阿昊很快反应过来,惊讶的说。
大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耿秋想了想,小心的问:“你还记昨晚的事吗?”
“恩,我记得一些,我头疼。我好象想了一些事情。”
“想起些什么事?”
“我脑子有病,很多事情记不清了。可我记得,阿爹和父亲还有小弟都死了,将军府也被抄了。”阿昊痛苦的低语道。
“别再想了。别再想了。”耿秋急忙打断他的思绪,生怕又引得他发病,又暗中揪了阿牛一把。孩子受痛,“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他不知道是耿秋揪的他,但下意识的扭动身子,四周张望,想找出是哪个弄疼了他。
“怎么啦,阿牛,这是怎么啦?”阿昊被他的哭闹声惊动,连忙问道。小家伙嗓门很大,这么一闹,别说阿昊了,就连在屋外练功的宁哥儿都被惊动的跑了进来。
“宁哥儿,我们带阿牛出去玩玩吧。”三叔接过孩子,带他们出去玩。小家伙很喜欢到处跑,他可不喜欢整天呆在屋里。一听说带出去玩,立马不哭了。
30。周府 从这里开始倒v()
在家休息了两天,耿秋的体力才恢复过来。阿昊也很好,不过,他明显的记得一些事情了,只是他自己也不敢多想,怕又发病。过惯了忙碌的劳作生活,这一闲下来,两人晚上都睡不着了。
“嘿嘿,你看我们现在有银子了吧。”阿昊眉开眼笑的数着手里的银子。既然不想睡,两人又在数银子,穷开心。
“真是的,很多吗?要象前两天那样用,也经不住用几回。”耿秋叹道。现在的物价他大致是明白了,四十两银子完全可以够他们安安稳稳的过个三五年。但问题是,还得给阿昊看病,这看病完全是个无底洞,再加上他这病又是个疑难杂症,谁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啊?
“要不,明天再进一趟山。”阿昊连忙问。
“不行,今冬不能再去了。就算能弄到多的猎物,也不能再去了。村子里的人会嫉妒的。我们还是低调点好,况且这次收入也不差。”耿秋说。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点,他也不会把一头大野猪半卖半送给村民们。大家得了好处,才不会在背后使坏。如果有个别人想使坏,他们也不怕。但全村人都来对付他们,就麻烦大了。其实要不是他们家有三个壮劳力,其中阿昊不仅武艺高超,还经验丰富,哪里能这么容易就打到这么多的猎物。所以别人就算嫉妒,也知道没办法比得上他们。
“唉,想多吃点肉都得藏着掖着,真是麻烦。”阿昊不满的说。
要不是他们家在村子最边沿处,有些东西藏都藏不住呢。就算这样,为了怕冬天闲下来时,有人会来乱窜门子,耿秋也很小心的把一些东西藏得严严实实的。他们家虽然相对来说大,院子里的杂物间也多,但有些东西却偷偷藏在柴堆里。
耿秋和阿昊今天还特意在后山上,找到了个很妙的藏物之处,现在家里存货多了,藏些在山上,反正拿进拿出也方便,光是藏在家里还不放心。毕竟现在整个村子加起来,怕也没他家有钱了。
而且他家现在的粮食和肉食都多,还是得藏起来。总不能你家有吃不完的粮食和肉菜,别人家就是粗食都吃不饱肚子吧,这种情况,会惹得人眼红,谁知会不会引出一些祸事呢。况且冬天太闲,一村子里的孩子肯定也会乱跑,要是孩子们玩个捉迷藏的,不经意的找到柴堆里的东西,回去和人说,阿牛家也有吃不完的好东西,都藏在柴堆里呢。那可不得引出一堆事来。
留在家里的东西,虽然看上去有些多,但其实就算村里人来仔细查看,也只会觉得比自己家里多那么几分。毕竟他们家不产粮食,又没有田,虽然有新开出来的几亩田,谁知道种不种得出庄稼来呢。再说了,他们家有四个能干活的大人,还会打猎,再加上本身就带了些财产过来。又只养着两个小孩子,其中宁哥儿都这么大了,村里象他这么大的孩子,能做很多活儿呢。所以就算这家里丰厚一些,也正常。只是你家不能比大家好太多啊。
其实这个村子虽然穷,但真正饿死人的事情还真没发生过。毕竟这里家家户户田地不少,虽然良田少,但薄田多,还多半是不用交税的,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只要不遇上灾荒年,又是勤劳肯干的人家,大多数人都能把肚子混个大半饱。好吃懒做的人毕竟就那么一两人。
整个村子象一个大家族似的,村里不仅有村长,还有族老,他们说的话,在这里还是很好使的。有好吃懒做的家伙,都会被教训的服服帖帖。家里实在是困难的,大家也会拉扯几把。耿秋每次把猎物便宜换给大家的做法,令他们在这个村里的口碑非常好。这样就没人会在后面使绊子了。
“明天我去集镇上找个大夫,给你瞧瞧这头疼的毛病吧。”耿秋斟酌了几天,终于开口了。
“看什么看啊,我很好。”果然,阿昊不同意。
“你明知道自己脑子里有毛病,还不去瞧,要是越来越严重了,怎么办?反正现在又闲着,手里头也有银子,我们就去瞧瞧,弄几服药吃吃,说不定就好了呢。”耿秋耐心的劝道。
“不去,这里有什么好大夫的,能瞧出个什么来。”
“前几天周管家不是说,让我们给他带点家里的咸菜什么的吗。正好没事,我们不如去镇集上玩玩,顺便带点我弄的,泡酸萝卜,熏鱼块,去周府。”耿秋只好转移话题了。他也想顺便问问周管家,认不认识有名的大夫。在这里,他所认识的人当中,也只有周管家算是个大人物了。
“是要送点东西给他,人家送了这么多东西给我们。我们也只是顺手帮了忙。”阿昊说,他觉得救小宝那件事,其实是件很小的事,他得那中年人给的三十两银子,心安理得,但周管家给的东西太多,却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家里自制的一些小菜,也不值什么银子,但胜在新奇而味道也不错。送给周管家倒也合适。
一坛子是辣萝卜皮,选用新鲜大萝卜削下来的皮,厚实点,带上一层薄的肉,切成块,加盐加少量糖加辣椒,加点蒜,泡在坛子里,天气冷就要半个多月才能开吃了。 另一坛子则是白菜梗,选厚实的大白菜梗,只加盐做成泡菜,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拿出来炒,比如加点肉炒,煮鱼的时候加点啦,直接炒也可以吃。他自己制作的泡菜,酸味实足,清脆可口,特别是那个萝卜皮酸甜带辣,极开胃。
说定了这件事,第二天早上,两人吃过早餐就出门了,这次骡子也没带,耿秋背了个小篓子,里面就装了一些送周管家的小菜。
见到他俩,周管家很高兴,依旧请了他俩到自己的小院子里喝茶吃点心。周管家在这里其实也很清闲,主子少,也远离了一些是是非非,日子过得很逍遥。
“这里我们家自己做的一些小菜,您尝尝,好吃,我下次再送点过来。”耿秋指了指摆在桌子上的几样东西,小坛子装的泡萝卜,一开坛子就闻一阵酸辣味儿。
“这东西好啊。我闻着这味儿,就觉得想吃饭了。”周管家笑道。
“这就是个下饭的小菜,很开胃。”
“这鱼块,黑乎乎,真的好吃吗?”周管家有些不敢相信的问。他虽然只是个管家,但却与周府的老爷一同长大,吃的用的,好东西可没少过。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鱼块,弄成这个样子。
“您尝尝。我们觉得味道还不错,我们捕的大鱼不少,腌制了一些,准备晒些干鱼,趁着新鲜鱼多,也熏了一些,换个口味,这样做成的熏鱼,没干鱼那么咸,又多了股树香味儿。”耿秋介绍道。其实做熏鱼,也可以节省用盐呢。
周管家小心的取了一块,尝了尝,果然满意的说:“真的,味道不错。你这种做鱼的法子倒是新鲜呢。”
“小桂,把这些东西分一些,送过去给菊妈妈尝尝。”周管家尝过后,又吩咐道。
小桂就是上次他们见过的大少年。小桂没去多一会儿,就带了个中年妈妈过来,“管家,公子让我问问,这些都是怎么做的?”
周管家示意耿秋告诉她,耿秋也没藏私,仔细的讲了一遍,这个菊妈妈边听还认真的问了几个问题,才满意的走了。
“这位菊妈妈,是我们府主子身边的管事妈妈。主子怀了身子,味口不好,一府上的人都在找新鲜吃食呢。你们这几样小吃,倒也合了她的眼缘。”周管家笑道。
“原来府上有孕妇啊。这小菜确实能开胃,不过孕妇还是少吃些才好。有身子的人,要多吃些新鲜有营养的东西。小孩子才长得好。”耿秋提醒道。虽然他没照顾过孕妇,但他这个现代成年人,电视书本上可见过不少这类的知识。腌制食品,吃多了不好,这也是个常识了。更别提还是个有身孕的人。
“”听到耿秋说的头头是道。周管家这下子兴奋起来。连忙又吩咐道:“这么说来,你还懂些照顾怀身子人的手段啊。小桂,再去走一趟,和菊妈妈说说。”
“唉,我也就知道些简单的,可不敢瞎说呢。”耿秋连忙摆着手,说。
“不要紧的,把你知道的,都说给菊妈妈听听,她自己会知道该如何做的。我们这位主子,都三十多了,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子,这一府上的人都盼着主子能平平安安的生下小主子呢。老爷也担心的不行,把家里头好些事都放下了,特意抽时间在这个别院陪着呢。”
果然,那菊妈妈又急急的赶过来了。这一回,可比上次恭敬了好多,可是把耿秋当救星一样,问了无数个问题。耿秋绞尽脑汁的在脑海中搜索出一堆孕妇的日常营养保健知识,包括一些菜谱,一些运动常识,比如,怀孕的人要多吃蔬菜水果,要有适当的运动,不能吃的太好,养的太胖等等。翻来覆去的说了几遍,直到菊妈妈听明白了,还认真的记下来了,才放过了他。
“阿秋,你懂的可真多。”周管家叹道。
他还真没想到,耿秋什么都懂点。这些方法,菜谱,说起来都是十分宝贵的,人家都把这些东西当财富一代一代往下传,轻易不得外传。他和菊妈妈是不应当这样追着问,还记下来的。但为了主子这一胎能平安生下来,他不得不做了次小人。这可得再好好回报他们了。
“不敢当。不敢当。”耿秋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就连阿昊都在一边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好象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一般。其实这些知识,在现代可是烂大街的货,你随便去书店找找,就可以找出成百本的孕妇知识手册,营养保健食谱等。就连电视上也有专门播这种节目。他也没认真学过,就是把他记得的一些,说了出来。其实效果如何,他可不敢保证。
可就是这些他完全没有认真学过的,很多甚至是平常的生活中无意间明白的一些常识问题,在这个古老的大庆朝都成了,非常宝贵的东西。就当他也长了一根金手指吧。
耿秋说了太多的话,嗓子都有点哑了,连连喝了三杯茶水,才觉得喉咙舒服了。
31。看病()
耿秋和阿昊在周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桌上整整十个菜,冷盘热菜汤水样样都有,这算是耿秋到大庆朝吃的第一顿大餐。这顿饭由周管家作陪,三人还喝了几杯小酒。
其中一道红烧狮子头,浓而不腻,耿秋最是喜欢,这道菜其实在现代也算不了什么,但在古代却算是一道非常有名的贵重菜式。阿昊最喜欢的却道酸笋干鸡子汤。这两个菜耿秋都会做,在现代吃的次数多的早就记不清了,其实做起来也不算太难,就是需要的调料,各种配菜太多,有点麻烦而已。
周府对耿秋和阿昊非常客气,菊妈妈派人直接送来两百两的银票,说是主子说的:“得了这些得用的方子,总不好白拿。”
这位菊妈妈并不精明,但她也明白既然耿秋知道这些,肯定也知道,产下孩子后,大人的调料方子,他们还需要这些,但也不好一次太贪了,现在就追问这些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