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宅那些事儿-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往能拉第二名十几分。但文科则比较难受了,很多时候都是惨不忍睹,所以就算她那么强悍的理科,到排综合成绩的时候也排到十名之后了。而今天,她却在这里谈历史?而且是有理有据,说的比老师讲的都要详细?

    “高安琪在文科上要开窍了?”这是大多数学生们的感觉。

    “这一次的期末考试要糟糕了。”这是几个好学生的紧张。

    “我什么时候讲过这些?她从哪里看的?”这是历史老师的迷茫。

    而不管其他人怎么想,高安琪还在那里说着,最近这段时间她就在翻看这段历史。说也奇怪,她本来对历史是不太感兴趣,不仅历史,整个文科她都提不起太大的兴致。

    政治?嘿!

    英语?呵呵。

    语文?嗯,有些课文的确是不错,诗词也很优美,可那什么语法啊词性啊,提起来就头疼好不好!她说了这么多年汉语,什么时候说之前还想语法啊!

    至于说历史,有些历史故事是很好听,但总让人有一种疑惑,这些历史都是真的,而不是后人改编的吗?她知道这种思想有些极端,可有了这种想法就再也不能认真看书。但这段历史却奇异的吸引住了她,历史课本上短短的几页,就让她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于是她忍不住去探索。这几天她跑图书馆、到书店、上网,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的寻找一切她所能找到的资料。

    她觉得她和这段历史是有缘分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很多数据她不用刻意去记,就能记得很牢固。那些年号啊、时间啊,只看一遍就不会忘。

    “这真奇怪。”抱着这种思想,她查找的更有力了,终于今天忍不住在课堂上就翻起了课外书

    “固安帝登基后,我个人认为采取了最重要的两项措施。一是经济上的,二是军事上的。经济上,他大力开发广州口岸,虽然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经济萎缩,但当广州口岸得到完全的开发后,大明的海贸也就更繁荣了,而海贸的繁荣也带动了纺织、制茶、瓷器等行业,固安十六年的半自动纺织机更是改造了整个行业,从而带动了工业上的发展。同时,因为与西方的频繁接触,也把一些知识引入到了国内,明朝的工业化就此真正开始萌芽。除此之外,军事上固安帝也采取了有力措施,虽然他打造的新军更像是旧军,其规模训练制度都是沿袭洪武时期,但历经半个多世纪,已经有多种迹象表明,明早先定下的制度都已经荒废,吃空饷、造假等事端屡见不鲜。很多军队成为私兵,真正有战斗力的是家将,而不是真正的军队,这也是早年两王敢谋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若是按照明的制度,寿王根本就不可能调动出早期的东海舰队,更不可能一路打到天津,若不是天时不对,明朝在这里很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分支。”

    高安琪越说越兴奋,这几天她不仅在查找,还在不断的思考。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朱抵,果王朱抵。在我们的课本上对这个人只有寥寥数语,但其实这个人对固安帝的改革非常重要,有历史证明,最先启用明太、祖练兵之法的就是这个人。他早先不过是一个庶子,在我国历史上庶子是不受待见的,虽然他是南安王的庶子,但若没有意外,他原本也应该只是一个二等郡王——这还是因为南安王子嗣不多,否则他也就是一个三等郡王,身份虽然高贵,却不能说富贵,更不要说权利。但这个人非常有主张,十六岁的时候,有些书上说是十五岁,我国古代,很喜欢算虚岁,所以我想在这里他应该是十五,但为了不至于虐待未成年少年,我们还是说他十六了吧。”

    说到这里,下面传来一阵轻笑。高安琪讲的并不能说如何幽默,但比历史老师说的生动有趣的多了。而历史老师此时已经完全呆住了。果王朱抵?是的,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但他是庶子?明朝是很重要的一段历史,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廷,是他们研究古代生活的重要依据,他早先也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但谁还会去看某人是庶子还是嫡子啊!又不是某个特别重要突出的大人物。当然,朱抵也不能说不重要,可他的那些作为都是在固安帝的英明领导下完成的啊!

    而这个时候高安琪已经状态全开,完全把历史老师抛到了一边:“十六岁的朱抵一个人跑到了大同,在这个路途上他抓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古扎特,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后来的蒙古大汗,也是最后一个大汗。朱抵后来也是靠着灭杀了他最终得以封王。我们翻开后面的历史可以看到古扎特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物,他依靠黄金家族的血统,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从名义上统一了蒙古三个部落,可在朱抵面前他从来没有讨到过好处,最终更被朱抵围杀在拖林戈尔草原,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日不落之战。据说那一战打了整整二十四个小时,鲜血染红了整个草原,没有人感觉到时间的变化,太阳就像从未落下一样。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的课本上说到”

    “很好。”历史老师终于找到了插嘴的机会,“高安琪同学说的非常详细。不过有一点高安琪同学说错了,那就是古扎特并没有被朱抵抓住过,虽然有一些野史是这么说的,但在正规的历史上是没有的。大家学习历史还是要看正规的教科书,野史虽然也可以参阅,却不能太当真。比如这一段,若朱抵真的抓住过古扎特,那他后来又是怎么成为蒙古大汗的呢?”

    “但老师,我觉得这段历史应该是真的,古扎特也算是骁勇善战的了,否则也不会成为蒙古大汗,但面对朱抵他总是屡屡出现昏招,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早期被抓留下的阴影。”

    “你说的只是猜测,不能成为证据。”

    高安琪想了想,认可的点点头,坐了下来。历史老师暗暗的松了口气,再也没有叫她起来回答的想法。他却没想到此时高安琪已经下定决心,回去要好好翻书,务必把这段历史搞清楚。

    “从谎言里挑选真实,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高安琪这么想着,就觉得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过再回过神又有些遗憾,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没有说呢。广州口岸的实施者是高博文,这几天的功夫她对这个人还没有太详细的了解,但却发现他有一个女儿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名字,就是后来的果王妃。而她之所以能留下名字,除了她是朱抵的王妃外,还因为她是白莲居士的母亲,同时,好像、仿佛也是现在还非常有名气的莲社基金的发起人之一?

    “这真是传说中的女子啊。”她在心中做着感叹。

    讲台上的历史老师发现她明显走神了,却没有再理会她,一节课就这么度过了。下课后,高安琪课桌前立刻围住了人:“行啊老高,深藏不露呀!”

    “这几天看你忙忙活活的,原来是准备这个呢!”

    “原来大家都觉得你要选理科,怎么,改志向了?”

    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安姐随口和他们打着趣,同时收拾着自己的东西,这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了,上完,也就到了中午休息。他们是私立学校,除了极个别的都在学校用餐。

    私立学校,收费高昂,自然伙食也相当不错,餐厅装修的也很气派,并不比外面一般的饭店差,所以学生们也没有排斥,到了饭点,就拿着自己的餐具说说笑笑的一同前往。高安琪也和别人一样,到了点餐台她要了一瓶酸奶又要了一碗牛肉面,正纠结要不要再来一份鸡腿的时候,就听到旁边突然一阵喧哗,然后就是一个有些冷然的声音:“怎么,不服?再看,老子就把你的眼睛挖出来!”

    “朱大同,你一个插班生”

    “我插班怎么了?不管是群殴还是单挑,老子随时奉陪!”

    随着这个声音,一个明媚的少年出现在高安琪眼前,用明媚来形容男子有些奇怪,但这个少年真是长的太出色了,一双桃花眼,水汪汪的,哪怕在这个时候也带了几分媚意。他穿了一身鲜红色的运动衣,往那里一站,就仿佛某面旗帜。

    “这就是朱大同!”高安琪身边的同学发出激动的声音,“早听说高三来了一个非常嚣张的插班生,原来就是他,竟然超帅!”

    “什么早不早的,他也是才转学来几天好不好。”另外一个同学道,高安琪没有插言,只是有些疑惑的看向那个少年,朱大同,为什么她看这个少年这么熟悉,而名字却这么充满了违和感?

    一干少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听到朱大同嚣张的宣言,哪里还能忍得住,当下就有几个人要动手,不过这时候老师已经赶到了,面色铁青的喝止了他们:“不想吃饭都给我出来!还有你,朱大同,一起过来!”

    朱大同挠了挠头:“老师,我跟你出来没关系,但话要说清楚,是他们先招惹我的。而且,这个饭一会儿要让我补回来,否则我可要告你们虐待祖国花朵啊。”

    几个学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老师气的脸都黑了,咬着牙:“给我出来!”

    一干学生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朱大同也懒洋洋的跟了出来,在路过高安琪的时候,他突然停了下来,上下打量了她一会儿:“这位妹妹好眼熟啊,仿佛在哪里见过。”

    很多很多年以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这成了另一个传说的开始。

第220章 我们说好了的() 
我本来是想说新开个坑放这个番外的,但123言情的验证码实在是……开新文,选择属性、类型、简介、一句话简介,ok,一切都好,当验证码的时候,错误!于是重新再来!再弄一遍,验证码再次错误……最终我放弃了,偷偷的放在这里了——

    唔,顺带一说,俺开了个新坑:浪淘沙,女强类,我深刻的觉得我没本事写啥宅斗,噗~~~已经八万多字了,欢迎来戳,请用力的大力的不停的,噗~~~

    呃,还没到限定字数咩

    番外·很久很久以后

    和往常一样,天不亮的时候李铁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他要把家里的两头牛给拉出去吃草。老牛也就罢了,小牛却正是能吃的时候,脾气还不好,吃饱了才会好好干活,让它饿着了,却是会犯牛劲的。

    这个活他已经做了两年了,再做一年就可以交给下面的小弟,而他,则要去做别的事了。他最近一直在寻思着到外面去学门手艺,家里的产业是一定会留给大哥的,他若还在家里种田,将来却是没什么地可以分的——柴火堡的地本来就不多,还要担心外面那些鞑靼人。当然,近些年因为有果郡王在,鞑靼人已经很老实了,事实上他对鞑靼人最大的概念还来自于三年前果郡王率军远征,带回来的那一大串俘虏。

    他们真脏,也真难看。

    这是他和一干朋友的共同看法,在那些俘虏身上,他们没有看到大人们说的凶残可怕,不过从大人们警惕的表情上他们还是感觉到了很多东西。他还记得那一天,他爹喝了很多酒,还破天荒的让他们全家都敞着吃了一番羊肉,这可是过年都没有的待遇。虽然他们这里牛羊都不少,但牛大多是要来干活的,耕地拉车,有时候还要推磨子。羊倒是吃的,不过大多是被有钱人和当兵的吃。

    想到这里,他吞了口口水,那些当兵的吃的真好啊,穿的也好看。他过去最想做的就是当兵了——现在也想,不过一来家里不是太同意,二来,当兵也不容易。要考试,还要审核,据说还要有点关系。

    “早先我们最怕的就是被拉壮丁,哪像现在啊。”这是他爹和邻居老胡在一次喝酒时的感叹,“街头老李家的小三去了,据说塞了好几两银子呢!”

    “那时候哪能和现在比?那时候当兵是受苦受死。胡老伯和我家老头子是怎么去的?不都是早些年被拉过去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我一直都觉得那老头子可能还活着,可这些年了、这些年了……”说到这里他爹狠狠的灌了一杯酒,又吃了两大口猪头肉才又道,“现在那些当兵的穿的好吃的好,还总打胜仗,总分钱,可真是不要太舒坦!”

    说到这里,他爹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羡慕,老胡则在一旁笑了,往嘴里丢了一个花生:“你话别这么说,真要让你家那几个去,你愿意?”

    “你愿意?”

    “我不愿意。”老胡很爽快的承认了,“再能打胜仗,再能吃好的,那也是要死人的。我啊,就希望我家那两个小子太太平平的,将来我闭眼的时候他们两个都能全须全尾的给我送终就行了。”

    他爹没有说话,只是和老胡碰了一杯。他在旁边一边咽口水一边遗憾,他是想当兵的,那些兵穿的那么好看,还能经常吃肉,而且干的还是很光荣的事情——他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兵戴着大红花,骑着马在附近的堡子间夸街。是的,这是夸街,据说京里的状元都是这么做的。那些被夸街的很多只是一般的小兵,连个队长都不是,可却能得到状元的待遇!而且他们的名字还会被写到红纸上,贴在墙头,谁都能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得了什么功勋,当然他们大多是不认识字的,可每次张贴的时候总会有读书人在那里解说个几天,过后没有了,旁边的士兵也背熟了,自会给后来者讲解。

    李铁很是羡慕,他过去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能刊登在上面,被人羡慕的念出来,当然他现在也很向往这件事。不过他知道这是不行的,起码现在不行,他爹不同意。他爹不同意,里长就不会推荐他,没有推荐人他根本当不了兵——除非再遇上过去那种大征集,那作为家里的老二,倒是很有可能被拉过去。

    不过那种事也只是想想,毕竟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呢?他现在已经十一了,明年就十二,眼见就是要成人了,不能再像小孩一样光做梦。

    其实对于未来李铁是懵懵懂懂的,但父母念叨着,上面的兄长又说着,再加上周围看的,耳边听的,慢慢也就有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堡子里最好的出路一是当兵,二来就是学门手艺,虽然要给老师白打几年工,可却是以后都不愁吃饭了,学的好了,也不愁养家。他现在就是发愁学什么。种地当然也好,但好地毕竟不多,很多开垦出来的都是薄地,虽然赋税不高,却不算什么好出路。他爹是希望他能种地的,他却不愿,还是希望自己能学门手艺。

    最好的,当然就是学打铁了,这里是边界,虽然士兵的兵器并不需要私人铁匠来做,但哪怕是一般的平民家中也会准备一些武器的,比如他们家就有两把大砍刀。

    不过这个打铁是个热门的,想去当学徒也不容易。李铁觉得自己的力气并不是怎么大,打铁也许不太适合。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到商队里当学徒,特别是那个有佛郎机人的商队,据说哪怕是一个伙计也能生活的很好。就是跟着商队就要经常离家,有时候还要往更靠近鞑靼人的堡子,他父亲,可能也会反对。

    李铁一边发愁着,一边把两头牛给牵了出来,这是家里最重要的财产,他可要照顾好了。

    他们虽然在外面种地,但平时还是在堡子里生活,所以他来到城门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好几个小伙伴了。像胡家的老二小胡子,就正骑在自家的老牛上,看到他立刻招呼了起来:“往常都是你先到的,怎么今天倒比我晚了一些?”

    他不好说自己走神,就含糊了一声。小胡子也没有在意,拉着他道:“你听说了吗?”

    “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