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情她是落下了,有她这个经验丰富的老人在科室里面守着,陈默也不用担心自己不在家,科室的管理会变的混乱起来。
其实翻译科的工作属于按部就班的程序性工作,除了出差的安排,科室里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目前公司也在开发内部网,等内部网建成以后,工作上面的安排就很方便了。
也正是因为工作轻松,陈默一直觉得,拿这份工资都有些惭愧。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一些公文往来,这些工作轻松的不能再轻松了,再多的才华在这个环境里也发挥不出来。难怪高强一直想要调到业务部去,不说收入上会高一些,最起码让人有干劲啊!程序性的工作相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总是那么的乏味和无趣。(。)
第一零六章()
(第八更…………)
十二月五日,星期天。一个星期的阴沉,这天,京城的上空终于开始飘撒着零星的雪花。陈默跟着薛部长,还有炼油营销事业部的一帮同事,坐上了前往伦敦的航班。
采购部这次出行的除了陈默和薛部长,就只有两位负责大宗商品谈判的同事。相反,炼油事业部才是谈判的主体,他们派出的谈判人员就有四个,还有两位技术人员,参与油轮的鉴定。
再加上牵头的炼油事业部的一位副厅级副总,还有他们部门的一位翻译,两位法律部的律师,这次出差的人数就达到了十四个人。
现对于其他人都具有的不可代替性,陈默在这个谈判队伍中,真有一点打酱油的架势。他们采购部的业务人员几乎人人都精通英语,炼油事业部虽然有两个谈判人员的英语不算好,但是人家部门有自己的翻译。陈默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不过,没有人对他的出现表示出意外,借着谈判的机会出国游玩,中油这样的人不少,陈默也被别人都看作是这样的一个二世祖了。
因为有了这样的印象,除了他们采购部的几个人对他态度还不错,其他人都有点不怎么看得起他。就连在飞机上选位置,都没有人愿意跟他坐在一起。只有他们部门的那个叫姚俊的业务人员,有心想跟陈默拉近关系,跟他坐在了一起。
陈默没有发现这种疏远,就是发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他的心思早就飞到了英国,飞到了纳斯佳的身边,想着这一次该如何行动,创造机会,将自己跟她的关系,或者说跟她爸爸的关系,能够走的更近。
时间进入十二月以后,别列佐夫斯基更忙了。他虽然已经辞去了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一职,但是目前还是杜马议员,仍然担任着独联体执行委员会主席这一职位。在这临近年底的时候,他在政治上的花费的心思要远远多于他在经济方面心思。
也正是因为他是一个热衷与权力的人。所以他不甘心普京上台以后的大权旁落,积极跟普京斗争。要不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他的结局绝对要好的多。
别列佐夫斯基在96年的时候,就被美国媒体封为克里姆林宫的教父。因为他在叶利钦担任总统期间,帮助叶利钦多次挫败政敌的阴谋。叶利钦对他十分信任,并且交给了他不小的权力。
不过克里姆林宫就是一个大泥潭,任谁踏进了这个泥沼,都不可能再独善其身。因为一直纠缠于政治方面的斗争,他甚至忽略了在金钱方面的掠取,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坐视,被他扶持起来的阿布,反而比他在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拥有的股份更多。
可是千错万错,都不如他不服输这一点更错。他挑选了一个普京这样的代理人。是俄罗斯的幸运,却不是他自己的幸运。如果陈默不是有郎玉甫的记忆,也不能想象普京这样一个俄罗斯政坛的新贵,竟然在后世的十五年,牢牢把控着俄罗斯的大权,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撼动他的王位。
即使别列佐夫斯基失败了,也只是败在了普京的手里,但是这不代表他是个失败的人。实际上,即使是一个失败的别列佐夫斯基,那也是一个绝世枭雄。何况现在的他还正处于他人生的巅峰时刻。
陈默现在根本没有跟他直接对话的资格,要不是因为他赢得了纳斯佳的注意,别列佐夫斯基也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异国的年轻人。虽然现在对方知道了他,但是现实的问题是。陈默仍然还没有显示出任何让对方重视的地方,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生病的纳斯佳。
所以,纳斯佳的态度现在非常重要,如果这次来英国,纳斯佳仍然还记得他,仍然对他有意思。这代表还有机会。如果纳斯佳已经忘记了他,或者说不再喜欢他,这都会让陈默的计划成为沙滩上的城堡。
一路上,陈默都陷入在患得患失的情绪中,心里藏了事,让他跟姚俊都没有说多少话。不过姚俊也不是一个话多的人,眼见陈默情绪不高,也没有多打扰他,在飞机上看了一路的电影。
他们乘坐的是下午的航班,抵达伦敦的时间仍然的当地时间五号的晚上,所以为了倒时差,在飞机上都不允许睡觉。等到了伦敦以后,大家倒头就睡,第二天一早就前往利物浦,进行工作。
虽然从维度上看,伦敦要比京城更靠北,但是陈默他们抵达的时候,这里的气温比京城要更高。京城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度左右,陈默他们抵达的时候是晚上,这里的气温仍然有六度。与大家想象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伦敦的空中日复一日地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伦敦办事处的居住紧张,这一次,他们这些人都需要找旅社住下。这次出差的联络员是炼油事业部的夏俊超,一下飞机,他就积极联络中油办事处的大巴。所有人都在为来到了异国他乡而兴奋,即使长时间没有休息,但是这一会儿都精神十足。
可是在出海关的时候,炼化部门的几个同事却被拦在海关那里。虽然是商务签证,但是他们几个都是第一次入境,不得不接受一番询查。陈默对希斯罗机场比较熟,只会带着其他的同事,忙前忙后地取行李。
带队的沈副总原本对陈默的印象一般,康学东对陈默的宠爱和护犊,他也有所耳闻。原本只以为陈默也是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没有想到,刚到了英国,就先承了他一个人情。他忍不住跟薛部长笑说:“我原来还以为这个陈默也就是个吃干饭的,没想到这刚到英国,就需要他出头来忙活了。”
薛部长笑道:“这小子在英国待过一段时间,对这边的情况比较熟,所以我专门把他给带上的。”
“不是老康安排的?”
“怎么会?康总恨不得天天把他拴在身边言传身教,我这次带上他,主要是因为我在这边有点私人的事情,想让他去帮我办一下,所以就假公济私了一把。”
沈副总哈哈笑了起来,“你啊……老薛,你不会是跟我耍花腔吧?”
薛部长摇了摇头笑道:“在您面前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等谈判进入轨道,他也帮不上什么忙,我还想安排他去帮我办点别的事。”
“好说,好说,他是你的下属,你怎么安排是你的事儿。”
一群人最后终于解释清楚,摆脱了海关人员的为难,离开了机场。他们这些人出差,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以习以为常了。只有陈默想到后世各国都放宽了对中国护照和入关的审查,憧憬不已,那个时候,祖国才是真正强盛起来了。
公司派来的大巴将他们一行人接上后,没有在伦敦停留,直接上了m25环线,又转入m40公路。绕过了伯明翰之后,从m6公路一直驶到了三百多公里之外的利物浦。
大巴车明天早上还要接送英国的同事上班,加上所有人也不愿意在伦敦耽搁一个晚上,索性连夜赶到利物浦,第二天还能睡个好觉。
陈默想了想,拨通了卡琳娜夫人的电话。卡琳娜前几天回了俄罗斯,陈默也有两天没有联系她了,不知道她几天有没有回英国。不过不管她有没有回来,第一时间给她打个电话,总是对的。
得知陈默到了英国,卡琳娜也显得非常高兴。“这真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我现在在法国,要明天才能回到英国。届时纳斯佳的爸爸也会到英国来,我想,他也很愿意见一见你。”
“这让我非常激动,别列佐夫斯基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我很荣幸能够见他。不过……”陈默故意说道:“我现在正在去往利物浦的路上,我尽量争取明天能够回到伦敦。”
“好的,有什么事等我回到英国再说,我会在到了英国的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的。”
挂了电话,陈默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卡琳娜为什么会对自己表现的如此热心呢?自己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她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重视?
而在法国南部戛纳附近的昂蒂布角,一栋奢华的别墅里,别列佐夫斯基正陪着一位徐娘半老的中年妇女闲聊。两个人坐在客厅的宽大沙发里,对面还坐着好几位会计师,正在快速地核算着账单。
卡琳娜挂了电话,笑着说道:“鲍里斯,那个你非常感兴趣的小男孩,他已经来了英国。如果你能去一趟英国,说不定会得到一点惊喜。”
“对我来说,娜莎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反而对于这个男孩,我并没有太多的期望。”
“但是你却没有去英国看望自己女儿的时间,这样看起来,你实在不是一个好父亲。”
那个中年妇女说道:“鲍里斯,工作再忙,也不能疏忽了家庭,我认为你应该去一趟英国。你不用在乎我,即使我明天不回俄罗斯,陪你去一趟英国,然后再回俄罗斯,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别列佐夫斯基摇了摇头说道:“塔季扬娜,你不能陪我去英国,如果让媒体知道,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慎重。”(。)
ps:(实际上,别列佐夫斯基有六个孩子,我会酌情写几个,不会全部写完。)
第一零七章 局外人()
韩素洁和孟家蓉,以及另外一个叫洪海的同事,包括那个特聘的法律顾问米埃尔,在八点半的时候就准时抵达了酒店,不过,一直到了九点半,道达尔公司的接送车,才姗姗来迟。
在来法国之前,他们所有人不仅要熟读各项公司的规定,也都领了一份法国商务礼仪的解释书。这份资料不仅包括了一般法国人的礼仪要求,更对这次领衔谈判的阿尔贝和埃德蒙两位经理的喜好有着详细的披露。
诸如那些会面必须要穿最好的衣服,谈判结果还随时更改,为了假期不肯工作,这些都不用提了。这次负责谈判事务的阿尔贝和埃德蒙可都是对时间观念比较重视的人啊,为什么派来的接待车辆会晚了半个小时才到呢?
即使法国佬一般来说对时间观念不太重视,但是发生在阿尔贝和埃德蒙的身上,就让人有些疑惑了,这也给大家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薛部长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坐上车后,就跟陈默说道:“小陈,把对方迟到这件事先记下来,如果谈判进程不顺利,你就抽空将这条消息传回国内,让他们调查一下,安哥拉那边有没有出什么别的意外。小韩,你们在法国待的时间长,信息渠道也畅通一些,今天就不要都跟我们去了,你也安排一个人,对我们今天要谈的合作,重新做一些了解。”
韩素洁点了点头,跟洪海说道:“小洪,你今天就不要跟着我们一起了,回办事处去,了解一下道达尔公司方面是不是有了什么变化。”
向他们这种大型合作,涉及的合同资产都是上亿美元以上,所以,谈判之中的任何一点意外,一步退让,涉及的金额都是天文数字。在这样的压力下,需要经手人小心小心再小心,不指望每一次都能未雨绸缪,但是一定也要准备充分。
车子抵达道达尔公司的楼下,在大门口就受到了阿尔贝和埃德蒙的热情迎接。阿尔贝是个头发花白的壮硕老头,埃德蒙是一个英俊的中年大叔。他们的身上都穿着手工订制的西装,相比之下,陈默他们一帮人都是量产西装,档次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虽然他们都是笑容满面,一开口就连声道歉,说是由于后勤部门的疏忽,没有安排好车辆的迎接时间。但是陈默觉得,如果真是这样,道达尔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么大。
不过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想别的,因为他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充当好薛部长的翻译。他紧靠着薛部长的左手边,稍微落后半个身位,将对方的话一一翻译给薛部长听。
至于法语更熟悉的韩素洁,她要负责双方的接待,介绍,与对方沟通各项工作,可以说是最忙的一个。孟家蓉也是翻译,不过她一个女孩子,跟薛部长靠的太近就不太好了,所以专门翻译给其他几位不懂法语的同事。
薛部长听了对方的解释,露出了宽容的笑容,上前一步,跟对方亲切握手。“万事开头难,从我们双方有意合作,到立项,到今天正式进入实质性谈判,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相比之下,今天迟到了半个小时,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时间。”
一句万事开头难差点就把陈默给难住了,对方的翻译也在措辞,想着怎么翻译这句话。见对方没有说话,陈默开口说道:“我们中国有一句谚语,说的就是每一件事情,在开始的阶段是最难的,当事情走入正轨后,就会越来越顺利……………………”
将薛部长的这句话翻译完,对方哈哈笑了起来,侧开了身子,让开了一条路,请大家进了大楼。韩素洁跟对方的一位接待人员领先一步进去,引导着大家进入了一间会客室。
阿尔贝跟薛部长并肩走着,很难得的是,他竟然开口说英语了,这在法国来说,是很难得的现象。薛部长英语是很流畅的,所以跟他的交流完全没有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亦步亦趋了。
孟家蓉凑上来低声说道:“薛部长可能在生气,一时之间忘记了在这种场合一般是不能说谚语和成语的。你刚才翻译的很不错,总之记住一点,不管什么时候,翻译的词意要比单词本身更重要。”
陈默也低声说道:“谢谢孟姐。”
不过进入了会议室以后,双方在椭圆形的谈判桌前坐下后,阿尔贝又改回了法语。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除了谈判组的成员,陈默并没有坐上桌,而是坐在薛部长的身后。相反,由于孟家蓉被安排进了谈判组,她还能坐在桌子前面。
因为按照工作的分配,包括薛部长都不是谈判组的成员,他跟阿尔贝一样,都属于是牵头人。不过,阿尔贝是道达尔公司的总负责人,但是薛部长只是前期的负责人,真到了合约谈好要签订的那天,他这个部长也不够看了,需要康学东这个总经理甚至是集团老总出马了。
薛部长的任务是,与道达尔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确定具体的谈判进程安排,确定谈判的内容框架。陈默作为他的专属翻译,也就没有资格坐上谈判桌了。
不过看到大家都在前面坐着,就自己一个人缩在后面,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怨念,那肯定是骗人的。不过陈默倒也没有太在意,只能阿q一样地安慰自己,坐在后面,对场内的形势看的更清楚。反正自己只是个过客,错过今天,以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再参与这项工作了,何必去争那个位置?!
中油和道达尔的合作项目,是位于安哥拉飞地卡宾达近海的一个石油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