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话说回来,谢涵的年龄本就不大,才刚笄年,故而当她听到司画打趣她时仍没有多想,还以为司画是在拿她寻开心呢。1
第七百五十章、童言无忌()
谢涵急急忙忙带着司画赶到木兮堂时,木兮堂里已经是一片欢声笑语了,朱沅、朱濂、朱涒、朱澘等都围着朱浵和沈岚在说笑,徐氏则和朱枍坐在主位上含笑看着这些儿女们,令谢涵意外的是,朱枍的几个侧妃和庶妃也都在座。
“父王,母妃,儿媳来迟了。”谢涵进门先告了一个罪。
“也不迟,还没开始摆桌呢。我是见孩子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可热闹了,想着你一个人在院子里也没什么意思便打发人去把你喊来了,倒是忘了你说过要先洗漱一下的。”徐氏看出来谢涵的头发是湿的,向谢涵歉然一笑。
“多谢母妃惦记,儿媳也正想着过来呢。”谢涵笑着回道。
“二嫂,你衣服的样子还怪别致的,穿在你身上可真好看,一点也不像成过亲的。”朱淣靠在她生母王侧妃的身上
半歪着脑袋打量着谢涵,问道。
八九岁的小姑娘也到了爱美的年龄,加上她又是朱枍最小的女儿,因此,尽管是庶出的但也还算受宠,故而心智也比较简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二嫂本来就长得好看,自然穿什么都好看了。”朱溁笑着附和了一句。
朱溁和谢涵认识最早,一向比较崇拜谢涵,两人关系比旁人稍显亲密些,故而她也没有多思,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了。
“这孩子说的什么话?难不成你大嫂不好看?”徐氏瞪了朱溁一眼。
沈岚见此忙陪笑道:“两位小姑说的是实话,我本来就没有二弟妹好看,也学不来二弟妹的装扮,更学不会二弟妹的心思。”
“大嫂这话我就不懂了,不过就是普通的一件衣裳,跟心思不心思有何干系?”谢涵回了一句。
的确,在谢涵看来,这就是一件普通的衣裳,因为她的衣裳大都是司琴、司琪、司书三个做的,她们三个的手巧,加上又在扬州生活多年,因此做出来的东西别致些也是有的,这跟心思不心思没有关系。
退一步说,谢涵就是想花心思好好打扮一下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女为悦己者容,她要穿也是穿给朱泓看,跟在座的有什么关系?
谁知谢涵刚闪过“女为悦己者容”几个字,偏生沈岚就打这来了,“二弟妹多心了,嫂子我是在夸你呢。看来嫂子以后得跟你多学学,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嫂子总是记不住。”
这话就有些诛心了,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旁人,谢涵这一身是穿给朱浵看的?
因为在座的几个王子中只有朱浵、朱濂、朱沅三个算是成年了,但朱濂是庶出,既无官职又无封赐;朱沅比谢涵大不了一两岁,看着还像小孩一个;朱浵年纪轻轻已经是郡王了,条件和朱泓相匹配,且朱浵还有一个朱泓没有的优点,满腹的才学,正好配谢涵的才华。
当然,这是谢涵揣摩的旁人心思,不是她自己的想法。
这不,沈岚的话音一落,谢涵顿时就感觉到了好几双眼睛射向了自己。
赵王的脸上分明带了一丝不虞,大概是想起了上次在京城的王府后花园闹的那次丑闻吧?
朱浵的眼睛里却是歉然,或者说是愧疚,大概他自己觉得沈岚有点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了吧?
此外,那几位侧妃和庶妃也都敏感地察觉到沈岚的话里有话,也都看向了谢涵。
“我看多心的这个人是大嫂吧?我不过是想着好好的一个中秋节应应景,这才换上身喜庆些的衣裳。。。”谢涵解释道。
“瞧瞧,瞧瞧,这倒是我的不是了,不过就是随口一句玩话你们两个却都当真了,这点事还值当你们吵起来?”徐氏忙打断了谢涵的话。
“不不不,要说错,是八小姐的错,要不是八小姐说错话,也就没有后面的这些事,八小姐,你去给你大嫂二嫂陪个不是吧。”王侧妃把朱淣推了出来。
“淣儿才多大?”说完,不等朱淣开口,徐氏又笑着看向朱枍,“王爷,明儿是中秋,沈氏和谢氏都是头一回在咱们王府里过中秋,不如妾身命人好好把半山腰的亭子收拾出来,明儿我们就在那边赏月,让孩子们选几个拿手的曲子弹弹,好好热闹热闹,用二儿媳的话说也应应景,”
“你看着办吧。”朱枍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没等徐氏开口又道:“罢了,这个时候只怕皇上都没有心情赏月,咱们要是太出格了传出去似乎不太好。”
其实,朱枍没有说完的话是他怕朱浵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来,他可没忘了谢涵是一个有名的大才女,当初在京城据说就是凭着一首自己改编的《羽衣霓裳曲》惊艳了太后的寿宴,惹得好几个王子皇子公然向太后和皇上求娶她。
因此,他是决计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再因谢涵生出什么嫌隙来,尤其是摊上沈岚这么一个蠢笨的,一点也不懂男人的心思,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把自己的丈夫越推越远。
“也对,是妾身思虑不周。”徐氏点点头。
“父王,不如就依了母妃吧,以后儿子想要再和父王母妃赏月只怕不易了。”朱浵把话接了过去。
他倒是十分想再听听谢涵的琴声,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机会以后大概不会再有了。
“这是什么意思?”好几个声音同时问道。
“皇上把我的封地定了下来,在泉州。”朱浵苦笑一下,说道。
原本他是没打算这么早把这个消息拿出来的,因为他怕坏了父王和母妃的兴致,再则,他还有许多私密话要跟自己的父母说,因此,此时委实不是谈这个话题的时候。
可不知为什么,听到父王母妃说不赏月不弹琴了,他忽然有点急躁起来,一冲动就把不该说的话说了出来。
王侧妃见自己女儿被无视忽略了,只得把孩子拉了回来,刚要开口安抚安抚孩子几句,谁知却听到了这样一个爆炸性消息,这下王爷更无心去留意她母女的存在了。1
第七百五十一章、谁算计谁()
果然,朱浵的话音刚落,朱枍第一个惊呼起来,“泉州?这么远?”
“大哥,泉州在哪里?”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同时问道。
“在东南一隅的福建路,靠海,说是那边的倭寇比较猖獗,皇上命我中秋之后便过去,希望我尽早解决当地的倭患。”朱浵说完再次扯了扯嘴角。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离家远不说,还偏偏是一个倭寇喜欢出没的地方,这日子能好过了?
说的好听让他去解决当地的倭患,可兵权呢?皇上能把兵权交给他?没有兵权,他怎么去和倭寇斗?
指着马家,马家能听他的?
“啊,还有倭患,大哥,这可如何是好?不如你别去了。”朱溁靠到了朱浵身上,眼圈有点红了。
“没事的,小妹,大哥又不用去带兵打仗。对了,大哥听说那边的洋人多,洋货也多,等大哥到那边安顿下来了,大哥命人多给你送些漂亮的衣服和首饰来。”朱浵摸了摸朱溁的头,安慰道。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一母同出的妹妹很是疼爱。
朱溁到底还是年幼,一听洋人和漂亮衣服心思很快就转移了,扯着朱浵的衣角问:“那大哥见过洋人没有?洋人长什么样子?”
“我见过,京城以前来过洋人传教士,洋人的头发是金黄的,皮肤比我们白,眼珠子是蓝色的,看起来有点吓人。”沈岚把话接过去了。
“啊,那岂不是和妖怪一样?”半天没有吱声的朱淣问道。
“你又没有见过真正的妖怪,你怎么知道妖怪长什么样?”朱涒问道。
“书里不都是这么写的么?”朱淣说完见别人不信,蹬蹬走到谢涵身边,扯了扯谢涵的衣角,“二嫂,他们都说你是个大才女,你读的书多,你见过妖怪长什么样吗?”
“不好意思,八妹,二嫂没有见过妖怪长什么样,但二嫂从书里看过,说妖怪是会变的,它想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而洋人是不会变的,他们跟咱们一样,都是人,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谢涵弯腰耐心地跟朱淣解释了一遍。
朱枍见几个孩子又是妖怪又是洋人的,拧了拧眉头,倒是也没出言阻止,而是对朱浵问道:“浵儿,这事已经下旨定了?”
显然他对这个结果也不满意,泉州路远有倭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总觉得那些地方都属于蛮夷之地,外地人去了很难适应,朱渂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定了,要不皇上也不能这个时候命我们回来。”朱浵说完看向了久没有吱声的母亲,似乎有些诧异于母亲的平静。
徐氏的确很平静,至少谢涵是从她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来。
不过联想到马世子夫人那对镯子,谢涵总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怎么这么巧?
二十多年没有回京城的徐氏刚一进京便和马世子夫人有了牵连,且似乎还是徐氏在向马夫人示好,这不到半年朱浵的封地便定为泉州了。
到底是谁算计了谁?
是徐氏在皇上身边安插了亲信提前知晓了这一消息还是皇上打听到徐氏向马夫人示好故意设的一个局?
谢涵不得而知。
这顿饭谢涵吃的一点也不好,主要是她和沈岚都是做儿媳的,这个时候是要立规矩的,因此两人一直站着用公筷给徐氏和几位妹妹布菜。
徐氏倒是提过一句让她们坐下来一块吃,可沈岚非要坚持,说这是规矩,谢涵见此也不能说什么,只好跟着她一起按规矩来了。
故而,轮到她俩吃饭时,菜大都凉了,谢涵也就胡乱吃了几口米饭便告辞了。
谁知从木兮堂出来往她住的宛水居拐过去时,王侧妃突然追了过来,“世子妃请留步。”
谢涵站住了。
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和王侧妃打交道,朱泓在王府养伤的时候这些侧妃庶妃们都曾经单独或结伴来看过朱泓和她,只不过彼此都很疏离客气,其中缘故谢涵倒是也猜到了几分。
故而这会见王侧妃单独来找她,谢涵不得不提高了警戒,她可不想掺合到她们和徐氏的明争暗斗中去。
“是这样的,方才八小姐的话引起了世子妃和北顺王妃的争执,我这个做母亲替她给世子妃陪个不是。”
“王侧妃多虑了,八妹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都说童言无忌,我怎么会和她计较?”谢涵笑了笑。
“世子妃果然是一个宅心仁厚之人,难怪方才会耐心给八小姐解惑,多谢了。”王侧妃向谢涵屈了屈膝。
这下谢涵倒有些想不通,这王侧妃到底是想干什么?
方才她就推出朱淣来向谢涵陪不是,被徐王妃打断了,这会她又特地追了过来,又是赔礼又是道谢的,有这个必要吗?难道她就不怕得罪了徐王妃?
或者说她是想向自己传达什么?
对了,她说自己果然是个宅心仁厚之人,也就说她听别人说过自己的事情,那个别人会是谁?
还有,朱淣方才也说过自己是个大才女,显然也是从别处听闻的,她又是听谁说的?莫非这对母女平时没少讨论她?
可惜,没等谢涵开口邀请对方去宛水居坐坐,王侧妃便主动告辞了,倒把谢涵弄了一个糊里糊涂。
次日是中秋,谢涵洗漱后换了身素雅些的衣服去木兮堂请安,徐氏正和沈岚朱溁还有几位侧妃庶妃等人商量着晚宴的菜谱和安排,见到谢涵,笑道:“你来得正好,我正和你大嫂商量着今日的安排呢,我的意思是你大哥大嫂难得在家过一个中秋,以后也难得再和这些弟弟妹妹们见面,不如我们自己小范围搞一个活动,也不邀请别人,就自己一家人,谁有什么特长都可以拿出来,我和你们父王寻摸出几样东西来做彩头,你觉得如何?”
“母妃的主意自然好,不过儿媳就不参与了,好些年也没练琴了,手生了。”谢涵淡淡一笑。
她可不敢抢了别人的风头,不定又有什么等着她呢。。1
第七百五十二章、王侧妃()
谁知徐氏听了谢涵的拒绝非但没生气反而拉着她的手笑道:“这可不成,母妃听说当年你在太后的寿宴上那一曲《霓裳羽衣曲》可是精妙绝伦,连太后老人家都说此曲只应天上有呢,母妃还等着一饱耳福呢。”
“母妃也说了是当年,当年儿媳年幼不知深浅,如今儿媳已为人妻,夫君正在沙场浴血奋战,儿媳自是没有抚琴的心思,还请母妃谅解,此是其一,其二,昨儿大嫂也说了女为悦己者容,这琴自然也是弹给悦己者听的,夫君不在身边,我自当自谨自重,免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谢涵恼昨儿沈岚出言不逊时徐氏非但没有帮自己说话反而打断了自己的辩解,明显是偏向了沈岚,因此,她也懒得去迎合她。
再则,朱泓不在家,她要惹出点什么麻烦来只怕还不好收场,既如此还不如干脆点,直接拒绝。
再说了,她说的也没毛病,朱泓在前线生死未卜,她哪有心思去赏月去和别人庆祝什么团圆?
不过谢涵倒是对徐氏的手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昨儿赵王明明强调了不要搞什么庆祝活动,说是怕传了出去皇上诟病,可一个晚上,徐氏便说服了他,可见徐氏在赵王心里的位置了。
“也罢,是母妃考虑不周了,母妃是想着你大哥大嫂以后难得和这些弟弟妹妹聚到一起便忽略了泓儿,说来也是母妃自私了。”
徐氏认了个错,紧接着话锋一转,“对了,今儿是中秋,府里的人都裁了两身新衣,偏你这些日子没在家,针线房里也没有你的尺寸,便把你给落下了,母妃这正好也有几匹鲜亮的衣料适合你,早就给你备下了,昨儿一时忘了给你。”
徐氏说完看了身边的丫鬟一眼,丫鬟转身进里屋去了,不一会便抱着四匹花花绿绿的衣料出来了,都是相当华丽的织金锦,如果谢涵没有猜错的话应该也是贡品。
尽管一时没有弄懂徐氏的心意,但谢涵仍是上前屈膝行了一个礼,“儿媳多谢母妃赏赐。”
“罢了,这点小事也不值当什么,你不责怪母妃疏忽就好。传膳吧。”徐氏的兴致显然不高了。
一旁的王侧妃听了这话忙走到门口对门外立着的管事婆子说了声“传膳”,随即和沈岚走到一旁的偏厅帮着丫鬟们摆桌子,谢涵见此也跟了过去。
一时饭毕,谢涵这才想起来没有看到赵王和朱浵几个男丁,回到自己院子里一问,才知王府的规矩是每年中秋王爷都会请地方官员聚聚,晚宴才是一家子团聚的时候。
“那这几匹料子是什么意思?”谢涵指了指这几匹衣料,问道。
好好的徐氏怎么突然想起送她几匹衣料来,她才不相信是府里的针线房没有她的尺寸这会特地补偿她的,要补偿的话也该连沈岚一起补偿吧?
还有,那句不责怪她疏忽又是什么意思?
“是老奴的疏忽,一个大过节的夫人身上也没件新衣,昨儿穿的就是成亲前的旧衣,今儿这身想必也是吧?”尹嬷嬷说完打量了一下谢涵。
谢涵听了自己也看了看,“可不是的,尹嬷嬷也知道,我出京时十分匆忙,又是日夜骑马赶来的,也不能带多了东西,前些日子也忙,穿的大都是男装,哪里留意到这些?”
原来是这样,敢情自己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