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竺妫纯垂丶焙蚰懿荒艽钌弦话咽帧
而和谢涵分开后的朱如松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的,回到家里,他也思索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命他身边的小厮随心随喜去了城外的一家不起眼的作坊。
这家作坊是他元宵节后第三天买下来的,里面一共就十个工人,却个个都是制作火药的高手。
短短的两个多月,这十位师傅已经为他研制出五六种比较实用的火药,都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其中一种外形和普通的鞭炮差不多,但比普通鞭炮威力大,外面也有一根引线,用的时候把引线点燃直接抛向对方即可,即便不能把人炸死,但炸伤炸残是一定的。
还有一种是可以埋在地下的,这种块头比较大,威力自然也大,也是需要点燃引线才能引爆,缺陷是得提前知道对方的行进路线才能预先把炸药埋好,而且还得有人守着,待敌方进了埋伏区才能引爆,早了晚了都失去了它的效用。
此外,还有几种用处大同小异,但外形不太一样的,至于像朱如松要求的那样最好是不需要用火折子点燃直接可以引爆的火药他们还没有研制出来。
不过这些也能解解朱如松的燃眉之急,故而,朱如松看到随心随喜搬来的几箱东西后,把东西一分两半,自己带着一半,一半命他的四个侍卫带着跟在了第二批粮草后面,。
也幸好朱如松留了这个后手。
因为鞑靼人也留了后手。
他们的人马也分成了两批,因为他们也猜到了大夏这边肯定留有后手,只是他们没有猜到的是第一批骡车里装的不是粮食而是鞭炮,而且大夏人竟然在他们打伏击的地方提前埋伏好了火药,因此,第一批鞑靼人全军覆没了。
随后,朱如松带着他的人马即刻赶去和第二批真正的粮食车队会和,谁知这天晚上在山下安营扎寨休整的时候,又遭遇了鞑靼人。
好在这一次他们虽然没有提前做好伏击,但有准备,朱如松的那些火药派上了用场。
此外,陈武也带着文福几个赶到了,陈武的武功厉害,不说以一敌十,但他一个人对付四五个鞑靼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这场战斗朱如松毫无悬念地赢了。
不过最令他开心的不是赢得这场战斗,而是看到陈武文福他们,这说明谢涵是真的把他放在了心上,是真的心里有他了。
谢涵是三天之后从陈武嘴里得知朱如松安全抵达的消息,同时也得知他遭遇到第二批鞑靼人。
这倒是令谢涵有几分意外,因为上一世她并没有听说鞑靼人还有第二次伏击,看来,也是有人提前告知了他们。
知道朱如松的粮草分两批押运的人应该不少,毕竟这些粮草是在众人的眼目下出的城,可知道第一批车队装的不是粮食而是鞭炮和沙子的便只有朱如松、谢涵和朱如松的几个侍卫,因为那几十麻袋的东西是他们亲自准备的。
所以一时之间,谢涵还真不好断定这个告密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当然,她不是没有怀疑过徐氏。
可她总觉得,就算朱如松是朱泓,徐氏也不应该把家仇凌驾于国恨之上。
况且,就算朱如松出事了,她的儿子朱浵能顺利地请封为世子,可是不把鞑靼人赶走,她丈夫、她儿子还有她能安稳地做着他们的幽州王吗?
因此,谢涵觉得以徐氏的聪明应该不至于如此狭隘。
于是,谢涵放下了对徐氏的怀疑。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她不放下,她也做不了什么,因为以她的身份想追查徐氏是不可能的,只怕没等她的人查到什么,谢涵自己就被徐氏的人灭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才女()
今年的夏天来得特别早,而且比往年热,刚进入五月,这天气就跟火炉似的,燥热得不行,一个月没有下雨不说,还一点风都没有。
谢涵正为今年的夏收发愁时,朱澘喜气洋洋地上门了。
说是她刚接到宫里的旨意,太后老人家命她带着谢涵一起进宫给老人家拜寿。
“谢妹妹,你不知道,我一看上面有你的名字不知有多欢喜,我是委实不想一个人进宫,别看那些人都是我的亲人,可我和他们一点都不熟,去了之后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而且宫里的规矩又大,行动就有人管,一点都不好玩,幸好有谢妹妹做伴了。”
谢涵被这个消息砸蒙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怎么可能?
就算是要去参选才女贵人,以她十一岁的年龄也略嫌小了些吧?怎么着也得十三四吧?
这徐王妃就这么迫不及待把她推出去?
难道她真的发现了自己和朱如松的来往?
“喂,我跟你说话呢?你该不是欢喜傻了吧?”朱澘见她说完谢涵没有反应,推了她一下。
“是傻了,不过不是欢喜傻了,而是吓傻了,太后老人家怎么会想到我?她从来没有见过我啊。”谢涵苦着一张脸问道。
“不止你,还有胡靖、于媗她们两个,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吧?”朱澘眨眨眼。
“啊?”谢涵再次被惊到了。
这下她真的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没事去争什么魁首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前世的她知道这年京城的那些世家女去参加了宫里的赏荷会,哪里知道还有下面各地州府的来人?
而且以往也没有这样的惯例啊,后宫的人选一般都是在这些世家女之间产生,为的是好笼络这些世家,同时也是好平衡这些外戚的关系,不想让一家坐大。
还有一点,谢涵最近和胡靖、李婕她们见过几次面,也没听她们提起要去京城参加什么赏荷会,还有那个于媗,依旧是一门心思在打着朱浵的主意呢。
奇怪,这徐氏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那么上一世她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也是王妃吗?
“往年也是这样吗?我记得你们家的赏菊会每年都会办的呀,难不成每年前三甲都得进宫?”谢涵故意问道。
“当然不是,今年是第一年,正值太后老人家六十大寿,见皇上终日为战事烦忧,便想着把这些孙子孙女都召集起来,弄点喜事来冲冲,大皇子今年十六了,到了束发之年,此外,还有那么多王子呢。”后面的话朱澘没有说完,给了谢涵一个颇有深意的微笑。
谢涵听了这话,立刻想起那年在扬州大明寺见到的那些少年,好像从**岁到十二三都有,如今五年过去了,可不该到说亲的年龄了。
这下可真麻烦了。
她是真不想进皇家的。
“怎么?你不愿意?”朱澘见谢涵苦着张脸,伸手过来揽住了她。
“我还小,轮不到我吧?”谢涵一边说一边巧妙地躲开了朱澘的手。
说实在的,她委实不习惯和她这么亲密,主要是每次一想到她母亲这个人的心机,就会有一股凉气从谢涵的心底冒出来。
太可怕了,这样的人明似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而且还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让人防无可防。
这样的母亲教导出来的孩子能是简单的人吗?
谢涵摇了摇头。
她和朱澘也算打过几次交道了,朱澘套话的技巧也同样很高,显然是出自她母亲的真传。
“谢妹妹,不如这样吧,到时如果你真不愿意,我开口向太后老人家讨个人情,就说你已经有心仪的人,两家已经商定了婚约,你说好不好?”
“不好,传了出去我成什么了?”谢涵给了对方一个白眼。
刚想到这朱澘套话的技巧高,没想到她又打这来了。
“那要不这样,我把你要了来,或者说你是我母妃看中的人,如何?说真的,我母妃可喜欢你了,我来之前还在那喊可惜呢,说是将来不知哪个有造化的人得了你去呢。”朱澘说完,冲谢涵抿嘴一笑。
“少来,又来哄我了,果真你母妃喜欢我的话,她就不会让我去当什么劳什子的魁首了。”谢涵噘着嘴半真半假地把自己的怨气说了出来。
如果没有这个魁首,她也就不必面临今日的烦恼了。
“这你可冤枉我母妃了,我母妃还不是为了给你将来铺路?可她也不能未卜先知吧?对了,谢妹妹,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真心里有人了?”朱澘一边说一边再次把谢涵揽住了。
“郡主,我才多大呢?哪里就懂这些?我是发愁我祖母身子不好,弟弟年幼,不想早早离开他们。”谢涵说了句真话。
“是吗?可我怎么听说你那个姨家表哥顾家表哥进军队之前都跑到你家来看你了?对了,去年你和你那个姨家表哥一起捐了那么多粮食和生猪,今年一听说前线缺粮,你又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三千石,外面都传你就是为了不让你姨父为难才捐出这么多粮食的,说你早晚要进沈家。”
谢涵一听这话瞪大了眼睛,“哪个在外面乱嚼这种舌根?真是不得好死,这捐粮明明是胡大人胡知府找我的,筹集粮草本就是地方官员的事情,和我姨父何干,我什么时候说进沈家了?”
朱澘见谢涵气得满脸通红,忙伸出手去拍了拍,“没有就没有呗,你跟这些糊涂人置什么气?他们哪懂这里面的职责分工,他们只知道如今幽州的统帅是你姨父,军队缺粮,最着急的可不就是你姨父?”
“对了,还有你,以后不许跟我提什么这个表哥那个表哥的,我们只是正常的亲戚间的走动。”谢涵没好气地训了朱澘一句。
沈岑和顾錾去海宁之前的确来过谢家,沈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谢涵一声他要走了,而顾錾倒是恳求了谢涵一件事,说是让弯月别急着说亲,等他回来一定托他母亲上门来提亲。
第四百六十五章、私心()
谢涵自然没有答应顾錾,相反,她当即就命人撵人,而且这件事她一直没敢告诉家里的长辈,主要是她觉得纪氏的为人太刻薄,弯月嫁进去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当然,谢涵也是清楚祖母不会同意这桩亲事的,所以未免祖母烦忧,干脆没提。
不对啊,既然谢涵没有提过,朱澘怎么会清楚沈岑和顾錾上门的事情,难不成徐氏真的安排人在监视她?
想到这,谢涵看着朱澘直接问道:“不对啊,你怎么知道他们两个来我家了?难不成你有千里眼?”
“我不但有千里眼,我还有顺风耳呢?怎么不信?”朱澘笑着摸了一把谢涵的脸,见谢涵依旧板着脸,忙换了语气哄道:“好了,逗你玩的,别恼了,是你那个堂舅娘说出来的,她说还是你命好,家里有这么多表哥,且每个表哥还都特惦记你,尤其是你那个世子表哥,他听说你搬到府城了,特地修书过来嘱咐顾家的这些亲戚们关照你。”
谢涵见朱澘拐了这么大一个弯才提到顾铄,不由得警醒起来,笑道:“这可不是没有的事情,我大表哥不过是随意提了一句,没想到被我堂舅娘当成一件正事说了。”
谢涵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顾铄特地修书给顾璟,除了问问幽州的战事,也问了些谢涵的情况,他已经从沈岑的信中得知谢涵一家搬到府城了,知道谢涵一直和梁茵纪氏有走动,所以才问问。
其实,在这之前,顾铄已经托人给谢涵捎来一封信,不过为了避嫌,信是写给张氏收的,信里,顾铄建议张氏带着全家搬到京城去,京城有现成的房子,也有现成的买卖,不比在幽州担心受怕的强?
可谢涵不想去。
尤其是知道沈岚闹出那样的丑闻后,她更不敢进京了,因为她怕顾老婆子和顾瑜误会她是奔顾铄的世子夫人之位去的,还有一点,她答应过朱氏,无故绝不进京。
所以,她才不会送上门去自取其辱,而且为了避嫌,她连回信都没有写,为的就是让顾铄死心。
可谁知顾铄不放心,又特地嘱咐了顾璟几句,偏这个纪氏又当成一件大事宣扬了出去。
“这也不对,那也不行,我就奇了怪了,你到底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如趁着今儿没有外人,你好好和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你。”朱澘继续搂着谢涵问道。
谢涵见此,装出了一副苦相,“郡主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六岁那年失怙失恃,当时就有人说我命格太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扫把星,我哪里敢奢望嫁什么人?别人不挑我,不嫌弃我就不错了。”
朱澘显然没想到会从谢涵的嘴里问出这样的一句话来,愣怔了一会,草草安慰了她几句便告辞走了。
倒是谢涵看在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有些不解起来,这徐氏到底是在搞什么鬼?不是已经把她推出去了吗?难道又后悔了?
不过很快谢涵就没心思去关注这件事了,因为她接到了胡夫人的正式通知,太后的确命她们三个女孩子陪着朱澘进宫去参加赏荷会。
如此一来,谢涵想不进京都不行了。
思索了片刻,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忙了两天,给朱如松准备了五封厚厚的信函,每封上都有标注日期,随后,她把这五封信函郑重托付给高升了,命高升留下来和朱如松派来的人接洽,有什么事情让他自己看着办,能帮上忙尽量帮忙。
而她去京城的消息,如果能瞒下来她还是想瞒着,一来是不想让朱如松分心;二来是担心万一朱如松真的就是朱泓,以他那个混不吝的性格说不定会直接丢下幽州的战事奔赴京城,如此一来,祸就闯大了。
至于其他的,谢涵想凭自己的本事尽力一试,她相信皇上应该知道如何取舍的。
高升接过这几封信,觉得似有千斤之重,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
其实,这两年谢涵和朱如松的来往他看在眼里,两人的情谊也看在眼里,而他之所以没有拦着,是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私心。
而他的私心就是看上了朱如松,虽然他也不清楚朱如松的具体身世,但他从朱如松的言行和出门的排场看,朱如松的家世绝不会太差,就算不是亲王、郡王之后,也肯定是某位镇国将军或辅国将军之后,这样的家世算是难得了,足以和顾家抗衡。
而且更难得的是,朱如松是毫无保留地对谢涵好,这样的人错过之后可就不太好找了。
因此,有朱如松这颗先入为主的珠玉在前,高升对京城的那些达官贵人之后是无半分的兴趣。
可太后有令,谢涵不能不从。
高升也是爱莫能助。
他能做的便是听谢涵的话,把这个家打理好,把地里的粮食入库,让谢涵没有后顾之忧。
而这次进京,谢涵打算快去快回,加上又是和朱澘等人一起走,所以便没带上祖母,也没有带陈武、文福等人,而是带上了李福一家和司琪、司书、司画,其他几个小丫头子太小,带去之后也顶不上多大的用,所以都留在家里了。
原本高升的意思是带上陈武,谢涵拒绝了,夏收开始了,陈武天天跟着高升几个往庄子里跑,就怕有不开眼的劫匪过来抢粮。
因着天气太热,加之车里坐的是身份尊贵的郡主和知府千金等人,因此,这一趟行程比较慢,谢涵他们花了六天才到京城。
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她先是命阿金想法把她来京城的消息告诉王平,她想知道这趟进京到底是皇上的旨意还是太后自己一个人的意思。
如果是太后自己一个人的意思,事情就容易多了,可如果是皇上的意思,谢涵就得费些周折了。
不过在见王平之前,谢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她得先去一趟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