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几位姑娘就听奴婢一句劝,大家都是实在亲戚,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有必要为过去的事情翻旧账,都丢开手吧。”
谢涵一听什么“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几个字本能地不喜起来,不管红荷指的是顾家要抚养她的事情还是指顾铄要娶她为妾的事情,这两件事她都不乐意。
只是没等她张口反驳,一个有点面生的红衣姑娘过来了,说是老爷子想见见谢涵。
谢涵一想到两年前见顾霖挨的那一脚,心里便有些打怵,委实不想挪动自己的脚。
“表姑娘,老太爷在榴园等着你呢。”对方催了一句。
“榴园?对了,以前的红榴姐姐呢?还有林先生呢?”谢涵方才听红荷提到什么“王先生”时就想插话问一句林先生去哪里了,可被红荷一打岔就忘了。
可谁知谢涵的话一问完,几个人脸上都有点古怪起来,谁也没有回答她的话。
“表姑娘,奴婢叫红杏,还请表姑娘跟奴婢走吧。”红杏见谢涵磨磨蹭蹭的有点着急了。
“红棠姐姐,麻烦你带着我二姐三姐去后花园转转吧,我去见外祖父。”谢涵略一斟酌,说道。
她倒是有心想带着新月和弯月去见顾霖,可她知道就算去了老头子也不会让她们两个进屋的,万一让她们两个在外头听到了什么不该听到的话,那绝对就是祸不是福了。
可老太太那边想必这会讨论的也是她的亲事或者别的什么话题,要不然的话顾老婆子也不会想着把她打发出来,因此,新月和弯月也不能回祥瑞堂。
故而,谢涵便让红棠带着她们两个去后花园了,红棠的为人还是稍微良善些。
顾钰见谢涵要去见老爷子,她才没有兴趣去陪两个村姑,便转身离开了。
顾钰一走,顾钗几个自然是紧跟其后,倒是何青何悠有心想跟谢涵说几句话,一方面顾忌顾钰,怕顾钰不高兴她们和谢涵走得近,另一方面见红杏催得紧,也怕耽误了谢涵惹怒了老爷子,于是两人也只是跟谢涵点点头便离开了。
而谢涵见新月和弯月跟着红棠离开了,自己也跟着红杏进了榴园,不过在进榴园的大门时,谢涵对司棋、司画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别进去,就在外面待着。
顾霖这一次倒没有在堂屋等着谢涵,而是在东边屋子的炕上,谢涵进去的时候他正披着一件银鼠毛的斗篷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眼睛却没有落在书上,像是在琢磨什么。
“谢涵给外祖父请安。”谢涵跪了下去。
“起来吧。”顾霖抬起眼盯着谢涵打量起来。
两年没见,这个丫头明显长大了不少,巴掌大的脸上看起来不再是一团稚气了,不过这双眼睛倒还跟从前一样,又黑又亮的。
说来也是奇怪,他几乎没有怎么正眼瞧过谢涵,要不是两年前在榴园见谢涵的那一面,他都想不起来这个外孙女长什么样子,可那天之后,他居然记住了她的长相,记住了她哇哇大哭的样子。
顾霖打量着谢涵的同时谢涵也在打量着顾霖,她印象中的外祖父从来不曾用这种温和的眼光看过她,看来,对方是要换套路了。
第三百一十章、不欠了()
谢涵脸上的细微变化自然没有逃过顾霖的眼睛。
可能是见惯了家里的后辈面对他战战兢兢不敢抬头的样子,这一刻的顾霖对谢涵突然有了几分好感。
不管怎么说,这个孩子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修为着实不错,而且更难得的是他身边派出去了这么多人,居然就没有一个人能从谢涵手里讨到便宜,对此,他颇有几分好奇和不解。
“上来坐吧。”顾霖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谢涵不敢,谢涵还是站着吧。”谢涵站了起来,不过却没有上炕。
“让你坐就坐。”顾霖脸一黑,有几分不耐烦了。
谢涵见此,只得挪到了炕沿上,挨着炕沿坐了下来。
“跟外祖父说说,这两年在乡下学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谢涵便把方才对顾老婆子说的话又搬了过来。
“你是怎么想到修那个村墙的?”
谢涵一见他问这个,又把对顾琦和王平几个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果真是从书里看到的法子?”顾霖再次盯着谢涵探究起来。
“当然。”谢涵把书名说了出来。
话一说完,只见顾霖把手里的书扔到了谢涵面前,谢涵一看,可不就是自己刚报的那本书。
敢情这老头子刚才坐着发呆是因为也在看这本游记啊,看来,他是不太相信谢涵的说辞。
“就是这本书,原来外祖父也喜欢看游记?”
谢涵说完之后见顾霖没有反应,便有些如坐针毡了,她实在是怕了他,这个人真要发起怒来是会直接动脚踹的,她可不想再经历那种无妄之灾。
“你很怕我?”顾霖看出了谢涵的战战兢兢。
谢涵点点头。
“为什么?”
“外祖父会打人,很疼的。”谢涵说了实话,撇了撇嘴,眼圈红了。
“只要你听话,我以后不会再打你了。你跟外祖父说实话,幽州那边的盗匪多吗?鞑靼人去过你们那边的村子吗?”
谢涵一听顾霖问这个,不自觉地松了口气,“没听说过鞑靼人来过我们村子附近,不过附近的村子倒是有盗匪光顾过,听说还不止一次。”
“你们村子就因为修了城墙没有进过盗匪?”
谢涵点点头。
顾霖听了之后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就在谢涵琢磨他会不会问那些荆棘和倒插的箭头时,却突然听到顾霖的嗓门突然大了起来,“听说你和赵王的嫡长子走得很近,到底是怎么回事?”
“外祖父可真冤枉了我,我到现在也没有见过赵王的嫡长子,不过是前王妃身边的尹嬷嬷遵从王妃生前的遗愿和我来往过几次,不独尹嬷嬷,赵王身边的金嬷嬷也来过乡下两次送节礼和年礼,说是王爷身边的徐侧妃提醒的王爷,对了,金嬷嬷好像还说过徐侧妃的大儿子十分喜欢读书,对我父亲的才气很是推崇,想借我父亲写过的文章看一看,我回说还没整理好呢。”
谢涵想把矛盾转嫁到朱浵身上,可能是先入为主,也可能是身世相近,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王妃和尹嬷嬷,总之,谢涵选择了站在朱泓这一边。
可谁知谢涵的话刚一说完,老爷子没有留意到什么徐侧妃和她的儿子,倒是记住了谢涵最后一句话,问道:“你父亲的文稿果真没整理好?”
“是,父亲没了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去看父亲的文稿,每次翻到那些东西就会想起父亲抱着我教我写字念书的情形,想着想着我就会落泪。后来回到乡下,有林先生陪着,林先生给我布置了很多的功课,闲暇时间还要跟姐姐们学做点针线,因此,我也没大去整理那些东西,倒是在晒书的时候和林先生一起翻了翻,觉得有点晦涩难懂,便又放了起来。”
谢涵腹诽了几句之后才开口的,看来这老头子还是更关注父亲留下的东西,而不是什么赵王的儿子。
而她之所以主动提起了林采芝,一来是她好奇林采芝到底去了哪里,二来她也想试探一下,到底林采芝是怎么跟顾家交代乡下发生的事情。
谢涵的话刚一说完,顾霖便“哼”了一声,“不说林先生我还忘了,林先生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把她送庄子上去折磨她?”
“因为林先生害我生病了,元气大伤,躺了好一阵子才利索,我这才把她送走的。外祖父,在乡下的头几个月,林先生也时常借故去翻我父亲的书,我知道她准是跟二舅一样想找什么东西,便由着她找去,想着她若找到了我也可以过清静的日子了,可我没想到的是,我成全了她她却不成全我,居然还想害我性命。”谢涵噘嘴说道。
“这件事她跟我说了,是无心之过,当时她也是见你身子不舒服想关心关心你,哪里知道你不能吃那些东西?对了,我今天叫你来就是想告诉你一声,那年你从京城回乡下之后没多久,便有人给我们送来了一封你父亲生前写好的信,有了那封信,我们也就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起来这件事还得怪你二舅,你二舅太急躁了些,也没弄明白你父亲的意图就慌慌张张起来,你父亲是一个做事稳妥的人,这件事是我们错怪了他。你放心吧,从今往后我们不会再去翻你父亲的东西了,你父亲不欠我们顾家的了。”
谢涵听了这话大为蹊跷,她不知道顾霖的话里有几分真实性,她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父亲生前绝不可能给顾家写什么信,但她不敢肯定顾家的人没有在扬州或京城的房子里找到什么。
如果整栋房子掘地三尺还没有发现什么的话,很难说他们不会把目光投向那个水塘,毕竟那是他们唯一没有动过的地方。
对了,还有父母住过的那个院子,如果真的掘地三尺的话,只怕那里的秘密也保不住了。
不行,不行,我不能慌,千万不能慌,镇定,必须镇定,这件事未必就是真的,退一万步说,即便是真的,我也只能装作毫不知情,谢涵如是对自己说。
第三百一十一章、都做了姨娘()
想到这,谢涵深吸了一口气,噘起了嘴,半歪着头,看向了顾霖。
“看吧,我就说我爹是一个好人,你们还非不信,读书人哪有不讲信用的?我听我祖母说,我爹这个人从小就特别仁义,也特别仗义,肯定不会做对不起外祖父的事情。”
“行了,这事你知道就成,不许到外头瞎说去,不知情的人以为我们堂堂国公府要谋划你父亲留给你的那点家产呢。对了,说到家产,我听说皇上为你筹集了不少银两,这些银两留在乡下也不稳妥,你还是拿来在京城附近买几个铺子或庄子收点租金吧。乡下那地方离幽州太近,又时常有盗匪出没,很难说你的那点家当没有人被惦记上。”
谢涵听了一愣,这是什么意思,对方居然大发慈悲关心她的家当来了?
难道真的是那些东西被找到了,顾家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也不计较别的了。
不对啊,如果真的是拿到了那笔银子,顾家干嘛还用打她的主意把她接到京城来?还用费尽心思地想让她嫁给顾铄做妾。
不对,谢涵越想越不对劲,保不齐这就是顾家新换的套路,见硬的不行便来软的了。
还有,说不准顾家就是想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让谢涵自己先乱了阵脚,主动去查看那些东西还在不在,这样便给了顾家可乘的机会。
这么说似乎也不全对,还有一个皇上呢,皇上只怕也安的也是这个心思,就想看谢涵和顾家争斗,然后他来坐收渔利。
好悬啊,她差点就上当了。
从榴园出来,谢涵的脚步还有点发虚,后背也感觉到有点潮潮的,这会的她反倒不担心顾老头子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了,而是担心自己在老头子面前是不是露出了破绽。
说起来她虽然重活了一世,可经历和阅历还是差得太多。
而顾霖是什么人?
战场上他是令鞑靼人闻风丧胆的一方统帅,官场上他是朝廷的风向标,这一生杀人无数,也阅人无数,谢涵在他面前就如同一只蝼蚁般。
“小姐,你还好吧?”司琪上前扶住了谢涵。
“没事,红杏姐姐,我们走了。”谢涵倒没忘了旁边还有一个站着的红杏。
从榴园出来,谢涵本想去后花园找新月和弯月,谁知刚拐到去后花园的穿堂上,迎面便看见新月弯月两人携手过来了,原来是老夫人宣布摆饭了。
饭是摆在祥瑞堂的东厢房,一共摆了三桌,秦氏和张氏两人一桌,顾钰带着顾钗几个一桌,顾玡带着何青何悠和谢涵姐妹三个一桌,朱氏妯娌三个没有上桌,只是站在桌下布菜,伺候两位老人家吃饭。
虽然屋子里人不少,但一点声响也没有,就连往日最聒噪的新月也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地低头吃着自己的东西。
饭毕,张氏略陪着坐了一会,喝了一杯茶,这才提出告辞。
不过临走之前,张氏也留了几句场面话,说是改日等家当收拾好了,请秦氏带着几个孙女也过去坐坐。
“放心吧,只要你们住在京城,少不得经常叨扰的,以前是离得远,够不着,这会离得近了,我也多了个说话的伴。”秦氏笑着回道。
说完,她亲自把张氏送出了祥瑞堂的大门,交代了朱氏一声不可慢待了老亲家便转身回去了。
上了自家的马车,出了顾家的大门,新月这才长叹一口气,似乎是活了过来。
“小妹,我跟你说,今天我可打探到了一个重大消息,你知道那林先生和红榴姑娘到底去了哪里吗?”
“哪里?”谢涵问道。
“林先生做了老国公爷的姨娘,说是有了身孕,那个红榴则是做了你二舅老爷的姨娘,据说也怀了孩子。”新月说完得意地看着谢涵,就差没喊出来“你快夸夸我吧。”
可惜,新月的得意很快换来了张氏的一个巴掌,“要死,你说你一个大姑娘打听这些做什么?”
弯月见此在脸上划了两下,同样换来了新月的一个巴掌。
“祖母,这事还真不怪二姐,是我想问的,可她们当时谁都不肯告诉我,我就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古怪。”
确实是很古怪。
上一世谢涵记得林先生一直在顾家做着她的女先生,三十多岁也没有嫁人,怎么这一世却突然嫁人了?而且还是嫁给顾老头子。
要知道顾老头子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今年年底就会一命呜呼,这林采芝以后能有好日子过才怪呢?
算了,操这心做什么,有这工夫还不如琢磨琢磨林采芝为什么嫁给顾霖呢。
谢涵摇了摇头,把刚才的念头摇了出去,重新梳理起林采芝的这门亲事来。
莫非是林采芝在乡下的那几个月有发现了,回来之后论功行赏,顾霖娶了她?
或者是林采芝去乡下这段时日一事无成,老爷子动气了,迁怒到她便把她收房了。
保不齐还真是有这种可能,因为上一世的林采芝一直没有嫁人,这就说明她是不想嫁人的,这一世之所以妥协,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她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古怪?可不就是古怪,好好的一个黄花大姑娘,什么人不好嫁却嫁了一个糟老头子?”张氏一听是谢涵的主意,倒也没有再去责怪新月,而是帮着谢涵一起分析起来。
弯月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祖母,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听红棠姐姐说,小妹的外祖父几乎过个一两年就要抬一个姨娘的,基本都是伺候过他的人。”
弯月这话倒是提醒了谢涵,顾霖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据说越上了年纪越贪图新鲜女人的身子,他身边伺候的丫鬟略微平头正脸一些的基本都被他祸害了。
可不同的是,谢涵记得那些丫鬟们都没有生下什么孩子来,顾霖死后都被顾老婆子打发到庄子里配人了,怎么这林采芝的待遇却不同了?
谢涵正百思不得其解时,车子停了下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响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二章、口风()
谢涵听到这声音着实吓了一跳,忙掀了门帘一看,马车已经到了家门口,尹嬷嬷正带着两个小丫头子和门房的人说话。
“尹嬷嬷,你怎么来了?”谢涵这一惊不可谓不大。
因为她知道尹嬷嬷目前应该是朱泓身边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