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娘子-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她得攒钱买下像如今这样的院子。环境清幽,师傅住在里头,没有人知道她。

    她那张脸。。。。。。

    木青又加了一鞭,马牛加快了点,路好走了,不能过了宿头。

    此时,家里却是炸开了锅。

    安庆听说苏暖出门了,出远门了,要月余方回。

    立时就耷拉了脸,一幅想哭的样子。

    她这每日来坐一坐,看一看苏暖,现在已经是她每日里必做的功课,真是比那报时鸟还准的。

    现如今,听说她的囡囡竟然走了,自己一个人走了,也不告诉她一声音,这是不要她了,怎么受得了?

    她拉着小郑氏的手,不依:“你把囡囡叫回来,快去。本宫恕你无罪。”

    小郑氏按照苏暖的吩咐,只是一个劲地赔罪:“公主息怒,翁主她只是去散散心,很快就回来。”

    任凭安庆怎么说,她只是三个字:不知道!

    一旁的周霓虹看着小郑氏,明白苏暖这是在躲避,她不愿意回周家呢。

    她叹了一口气,伸手去拉母亲,劝说:“娘,咱们走吧。妹妹她有事情呢。不是一个月么?咱们先回去,等回来了,咱再来。”

    安庆没有法子,只得跟着周霓虹回去了。

    看着远去的轿子,小郑氏吁了一口气,看来安庆是回去了,一时不会来。

    不过,苏暖说了,安庆未必会罢手,说不得明日又会上门来?

    苏暖同她说得清楚:“娘,我是不会回周家的。我是苏家的女儿。为了绝了公主的想头,我们得狠狠心,断了她叫我回去的念头。只要她这里不再坚持,我相信,周家其他人是不会愿意我回去的。”

    苏暖一本正经地说着,小小的少女,脸上是一片平静。

    小郑氏心疼她小小年纪就要遭受这些。真是够坚强,唤作是她,都是一时晃不过来。可是她偏偏却是镇定得很,就像在说别人家的事情一样。

    她自然是一口答应。苏暖既然认了她作娘,她自然也要表现得有用一点,不能事事都躲在女儿背后。

    她还是个孩子呢。

    她提醒自己,她心里肯定是承受不住了,这么多大事情积攒在一起,出去躲一躲,也是想喘口气吧?

    所以,当几日后,梁旭跑来问苏暖的行踪时,她也是半点口风不漏,只是,梁旭似乎是没有安庆那么好糊弄。

    他直接跑去了李庄,发现根本就没有苏暖的踪迹。

    这回,却是没有去问小郑氏,而是自己调查,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郑卓信也不见了。

    听说是去请了休假,这不年不节的,休什么假?

    怀王梁旭才不会相信。

305漂亮的石头() 
一  岐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一望无垠的田地,一块接着一块,还有那远处的农人在田地间耕种。带着斗笠。

    田间田埂上,挎着竹篮子健步如飞的大姑娘小媳妇。

    围在一条清亮亮的小河在垂洗衣裳的人,都令几个人看着新鲜不已。

    很是悠闲的生活。

    这已经是她们到的第五日。

    远处那座青黛色的就是岐山,而现在他们站着的地方也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作“小岐山”的。

    她们问错了地方,岐山是在另外一个镇子,离这里还有十里路。

    她们正从岐山回来。

    岐山确实有矿石,她们却是来得晚了。

    因为年前有许多人到这里来。都是外地的客商,都是赶着牛车来。后来,本地几个商人见有利可图,就合伙出钱承包了这整座山,专门雇人开采。

    所以“岐山”已经不能让别人任意进出。那几处地方,都已经被看守了起来。

    苏暖听了,大失所望。

    她此行来的目的就是岐山的矿石,这都封掉了,不是走了个空?

    可是,这都已经来了。她不死心,在这十几里远的村子,找了一座农家小院,先住下来。每日里,就带着木青几人出门转悠。

    岐山她自然是去了,除了那些矿洞外,其余地方还是可以去的。

    转了两天,两股发疼,她终于确定,现在发现的矿洞共有3、4 处。里头一些石头,都被堆放在洞口,专门有西夏的马车在那里等候。原来是开采出来,专门卖给那西夏的商人。

    她靠近看了看,不是每块都是上好的。只有极少数成色不错。

    她好说歹说地挤了进去,买了一块石头,捧在手里把玩着。

    确定,此处没有她下手的地方,再说,看着那大快大块的原石,她也没法弄啊?

    人家都是赶着牛车来。

    她只得叹一声,下了山。

    眼看到了村子,她们遣了那雇来的牛车,慢慢走着进村。

    一行人走得累了,在田地边的小溪沿坐着休息。

    小荷看着近处的小岐山说:“你说,这两座山都叫岐山,又这么近,莫不是也有那样的石头?”

    苏暖笑一笑,说:“这个不是种庄稼,这块地里可以种,相邻的地里也可以种。有的即使是隔着几步远,这边多得很,那边就是没有。”

    小荷点头:“难怪每个洞离开这么远,我还以为一挖一大片呢。”

    这话说得木青也笑了起来。

    又坐了一会,看着清澈的小溪,苏暖蹲了下来,用手拘了水去洗手,木青两人俯身去洗脸。

    清凉的溪水,凉浸浸的,很是舒服,几人积了一身的灰,水一浸,所有的毛孔似乎都打了开来。

    小荷干脆探脚进去,溪水底下是亮晶晶的鹅卵石,颗颗浑圆,很是漂亮。

    小荷抓了一把,摊在手上说:“这个漂亮,我们带些回去,铺在池子里,也是好看的紧。”

    她说的是昌平街上的宅子,那个池子委实光秃的很。

    她边说,边在大石上捋开来那些黄黄白白的小石子。

    木青也抓了一把,堆在一起说:“这里还有。”

    小荷洗干净手,果真一颗一颗地捡了起来,有那不漂亮的,扬手就扔了回去。

    忽然,她“咦”了一声,手里托了一块:“小姐,这是什么石头?怎么一碰就碎?这还是石头么?”

    她举着一块断成半截的石条。

    苏暖眼睛一跳,探手拿了过来,眼睛一亮:这是一块粉色的卵形石,样子晶莹,粉粉的。

    在哪里抓来的?

    几人重新下水找了一遍,却是没有再发现。

    苏暖不死心。

    她盯着那条小溪,见两边都是农人的田地,时下都种着各种作物。

    盯着眼前青青的叶子,苏暖蹲下身子,拨开了,果见细细的沙石地里有一些小小的卵石。

    她挑拣了一会,抓了几块,洗干净了,挑了其中一块,在坚硬的大石上用力划拉了一下,就有一道灰白的痕迹留在了那块平时村人用来洗衣的圆石上。

    确认是块软石。

    她举目四望,这里一片农田,一直沿着这条溪流,蜿蜒成片,

    她跳了下来,往另一块农田走去,那里有半块是荒废的。

    苏暖二话不说,捋起了袖子,就在松软的泥土里扒拉了起来。

    不时有小石子露出,都被她聚在一堆,挑了5、6块被她捧了,复放在清水里洗干净了。

    这些与先前一样,都能磨出粉迹来。

    木青也早已经从靴子里抽出了匕首来。

    被苏暖制止。

    她捧着手中那块白中带褐色的石头仔细端详:石质温润、绵密,并具有隐隐的纹路,摸之温嫩细润。

    她摊开手掌,隐隐有水光,无干燥之感。

    她眯起来眼睛:这是块上好的石头,虽然不知道叫做什么,但是这质地却是肉眼可见的,而且,应该与那歧山的一般,是软石。

    “回去!”

    她挥手。

    几人回了住处。

    她在桌子上摆开两块石头比较,岐山上那块个头大,与之比较起来,偏粉、细,没有润泽感。

    她翘起了嘴角。

    第二日。

    苏暖带着木青背了房东家里借来的小锄头下到那块空田里,开始挖泥鳅。

    房东的孙儿小虎今年十一岁,正埋头吭哧吭哧地在那水田里刨泥鳅,他很厉害,一会就翻了不少出来。

    泥鳅在桶底溜来溜去积出一层子白色的泡沫来,小荷盯着那个木桶看,又拿眼溜着田埂上不时走过的农人。

    背后苏暖与木青两人蹲在一边,也在挖,却是一条泥鳅没有挖到,只是挑拣着各种石头。

    都丢在一个小竹筐里,一上午,筐底都没有铺满。这田地里,农人经常翻拣,大块的石头没有,只有些小的。

    蹲在河边仔细刷洗干净,费力半天,总共得到六七块大小不等的软石。成色不一,许多上头都夹杂着各种杂质。

    苏暖都装在布包里。

    见她们几个拿着小锄头在地里乱翻,又在溪水边洗了一堆石头,路过的几个农人就摇头:这么大了,还贪玩,这是哪家的小子?

    又见田里的小虎,就认出是老四家的房客。

    这个村子不大,谁家有什么亲戚、客人来了,半日,全村就都知道了。

    到了傍晚,她们回去,晚上吃了一顿泥鳅炖豆腐。

    第三日,苏暖几人自己领着木桶出门了,晚上才回,今天又得了几块。

    她发觉,越是往深处去挖,找到软石的机会越大,成色越好,也越是大块。

    只是不能这样天天地去挖,今天就有一个白胡子老汉,是村长。见她们堆在河边的一堆石头,问了一句:你们在作什么?

    苏暖说:挖泥鳅。

    村长眨了眨眼睛说:“泥鳅?”

    看着他的眼睛,苏暖苦恼,这个法子不行,这样太招眼。再说,这总不能到大模大样到人家田里去翻吧?

    没过三天,老四家的那块田地就被她们反复翻了一遍。

    几日下来,也收集了十来块。后来因为在溪水边挑太招眼,就都背了回来堆到那个院子里去。

306往下再挖挖() 
一  郑卓信寻来的时候,她们正在院子里,埋头挑着石头。【。m】

    木青站在小院子门口,看着两旁的小道。

    这里的围墙都不高,人站在外头可以看见院子里的情景。

    苏暖正蹲在墙角下与小荷一块一块地挑拣着。

    篱笆那边,房东大娘在灶下烧晚饭,孙女三丫头正一条小黄狗玩耍。

    见有人靠近,木青警惕地上前两步,待看清了是谁,咧开了嘴:“少爷!”

    她激动地上前,,又四下瞧了一瞧。

    “在后面呢!”

    郑卓信微笑。

    果然,木明从一处断墙后转了出来。

    几人往里头进去。

    苏暖早站了起来,看着郑卓信也是意外:“四哥,你怎的来了?”

    “我不能来么?家里都闹翻了天,你这手金蝉脱壳太不高明,怎么连你娘也瞒着呢?”

    郑卓信一边说话,一边眼睛早四下扫了一圈。

    房东大娘抱柴的间隙出来瞧了一眼,见他们认识,又转了进去,剩下那个小丫头看着他们发呆,又不敢靠前。

    这个公子长得好俊,她们十里八村就没有这样子的人。

    他们是兄弟么?都长得一样好看。

    小丫头不顾奶奶的召唤,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

    苏暖拍了拍手说:“我娘就去找你了?”

    她能和小郑氏说实话么?老实说了,这门铁定出不了。

    不过,小郑氏也不笨,知道郑卓信能找到她们。

    她知道木青必然有法子和木明他们联系,她也不阻着,早跟郑卓信要地图的时候,就知道。再说多一个人知道,反倒安全些。

    不然,她也不能走出这么远。

    只是没有想到郑卓信会亲自来这一趟。

    “你可不能带我回去,我这里且得待一段子时间呢。”

    她举着手中的一块石头说。郑卓信看着她那灿烂的笑容,不由近前,脚盆里是一些筛选出来的石头,粉粉黄黄的,堆在那里。

    他弯腰捡起一块,举起来看了一下,又放下:“就是这些石头,值得你跑这么远?这种石头,那溪滩河边多的是。”

    他故意说道,在手上掂了掂。

    苏暖急了,伸手抓起一块半个掌大的条石说:“你瞧瞧,这个色泽柔和,剔透,可是一般的石头?我看比那上等的玉石也是不差的。这东西,可是在夏国风靡得很。你瞧,”

    她起身,指着远处的岐山说:“我此番就是为了那岐山的山石而来,奈何已经被人抢先一步。不过,我倒是意外发现了这个,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脸上发光,虽然压抑着声音,可是还是听出来她话语里的兴奋。

    郑卓信听她如此说,也就不再逗她,笑着说:“你倒是有眼光。这么说,你是准备把这里的这些石头都挖了带走不成?”

    苏暖眼睛一亮,又嘟起嘴:“哪里这么容易?你以为是那满地都是?我这择了几日,才择出这几块来。再说,我估摸着还是得往深里去挖,可是又不能,真要这样挖了,怕是要破坏了这些田地,想是那些村民是不肯的。”

    挖了几日,最深的也就是刨土下去二尺许。再挖下去,就不能了,那里下面有了沙层,这要是翻了上来,这上面的地可就是毁了。再说,这往下挖,是否真的有这种石头?苏暖也不敢确定。

    “吃饭了!”

    小荷从厨房端来几个菜来,是房东大娘烧的。

    木青已经在屋子里支了小饭桌,又盛好了两碗饭,请苏暖和郑卓信过去吃。

    苏暖招呼了郑卓信一声,就顾自捧了碗,开始埋头扒饭。

    郑卓信看着小饭桌上的四个菜,拿起了竹筷。

    他就着一盘子青菜,也扒起了饭来。米饭还好,虽然有些糙。

    他吃了小半碗,就放下了碗筷。

    看着埋头吃得香的苏暖,他正要说什么。

    外头有人进来,原来是房东的儿子和儿媳回来了,直接进了那边屋子。

    一会有人送过来一碟子霉干菜炒小鱼干,说是给他们加菜。

    那个年轻媳妇端着过来的,看到屋子里的郑卓信,也是吃了一惊,不免多打量了两眼,见众人瞧她,红了脸,退了出去。

    她轻手轻脚地带上了那扇木栅门,回到自己那边,心里咋舌:这是哪里来的贵公子,是这个闽公子的哥哥么?闵公子长得够俊秀,却是太过娘气。她这个哥哥倒是更好一些。

    只是他身边这个小厮太严肃,与闽公子身边的那个小厮一样,也是凶得很,眉毛总是竖着都不让人靠近的。

    还是那个小丫头好,整日里笑眯眯的,只是那嘴也忒紧,一句话都套不出来。

    郑卓信看着那媳妇子远去的身影,说:“你这里住着,可还安全?”

    木青忙躬身:“少爷放心,奴婢晚上都警醒着呢。”

    苏暖放下筷子,这里民风淳朴,她们主仆几人到了这里,并不见有那懒汉闲人在这村子里闲逛。就是她们入住的这家,听说她们要租屋子,就自觉地收拾了东边的屋子出来,都搬到西边去了,平素无事,也是自觉不过来的。

    不过,她知道出门在外,万事小心,郑卓信也是关心她们几个,也就说了句:“放心,有木青呢。再说,我现在跑得可快了,真有什么事情,我会跑呀。”

    说话间,她又示意小荷添了半碗饭。

    郑卓信眉毛直跳:“你胃口真好。”

    苏暖头不抬地:“这有什么,天天刨土,我都快饿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