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完全不能和北夏、北辽所能造成的威胁相比。
战事进行的同时,关于迁都的争议也还在继续。
这个新年,裴清殊是注定别想好好过了。
不过,除了坏消息之外,也有一些好消息陆续传来。
雍定二年正月十九日,嘉贵嫔谢氏在毓秀宫内产下一子。
裴清殊再获一子,心里非常高兴。
谢氏因为生子之功,母以子贵,晋位嘉妃。
因为边境有战事正在进行的缘故,今年过年的时候宫中一切从简,现在皇四子的满月宴和谢氏的晋封典礼也不例外。
对此,谢嘉妃心中自是十分不满。不过她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表现得非常大度,还主动向裴清殊提出不要大操大办。裴清殊虽然本来就没那个意思,不过还是对嘉妃改观了几分。
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谢嘉妃身着妃位礼服,迎来送往,十分大方得体。
作为雍定朝后宫里第一个晋位的妃子,尽管她的晋封宴没有大操大办,不过还是有许多人都开始向这位新晋成为四妃之一的嘉妃靠近。
除了那些过去和谢氏走的不算太近的人之外,前不久终于重获自由的魏僖嫔也在其中。
不过魏僖嫔实在是太不会说话,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就和坐在她身边的惠贵人议论起来,说这酒席怎么摆的这么寒酸。
因为裴清殊的后妃人数不多的原因,所有后妃都是坐在一个圆桌旁的。
魏僖嫔说了什么,坐在一旁的谢嘉妃都能听个八、九不离十。
谢家人向来要面子,听到魏僖嫔这话,谢嘉妃心里自然是很不高兴的。
但她并没有厉声斥责魏僖嫔,反而十分和善地说道:“僖嫔妹妹,惠贵人,今日本宫招待不周,你们别见怪。还不是因为前方战事吃紧,我想着能为国库节省一些便是一些么?妹妹若是嫌这酒菜不够好吃,回头你们来毓秀宫,本宫让小厨房的人专门给你们做就是。”
魏僖嫔只是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而已,这会儿却是已经后悔了:“嘉姐姐,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你别往心里去啊。不过回头我还真是要再来一趟毓秀宫,尝尝姐姐小厨房里大师傅的手艺。我们天天吃御膳房的大锅菜,早就吃腻了。”
按照规定,只有妃以上的妃子里,才会配有小厨房。
毓秀宫以前是没有的,现在则因为谢氏晋位,前不久刚刚建了一个小厨房。
惠贵人和谢嘉妃的关系不好不坏,只能说是一般。不过见谢嘉妃现在这般得意,惠贵人也多少有些靠近她的意思,便顺着谢嘉妃的话说:“既然嘉妃娘娘都这么说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回头带着晴姐儿来娘娘这儿大饱口福。”
谢嘉妃含笑点了点头。
等客人都送走之后,魏僖嫔留了下来,对谢嘉妃说道:“姐姐,你现在终于坐上妃位了,咱们以后还用借着裕妃的势吗?”
谢嘉妃抱着儿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你别看我现在有了儿子,还晋了位份,可我在后宫里的地位,怕是还不及裕妃。你别忘了,还有太后娘娘在呢。”
“嘁,裕妃嘛,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罢了,要不是靠着太后,她能有如今的地位?年前那会儿,她还老往乾元殿跑,天天霸占着皇上呢,真是让人讨厌。”魏僖嫔心里显然是极其看不上裕妃的,“不过现在好了。姐姐和她平起平坐,以后都不用给她行礼了。我呢,就比较惨了,还得继续看她的脸色。”
谢嘉妃浅浅笑道:“妹妹别担心,你父亲可是首辅。皇上现在这样器重魏大人,给你晋位只是早晚的事情。以后你可要小心一些,别再出之前那样的事情了。”
提起“之间的那件事”,魏僖嫔至今心有余悸:“姐姐,说起这件事我就觉得蹊跷。你说裕妃送我的那串手串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断掉了呢?而且事后太后娘娘让人去御花园里寻找证物的时候,竟然只剩下珠子,找不到线了。你说,我会不会是中了裕妃姑侄俩的圈套啊?”
谢嘉妃想了想,颔首道:“的确是有这个可能。看来裕妃此人,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呢。以后我们姐妹两个还是小心些为妙。”
魏僖嫔赞同地点了点头。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裕妃参加完皇四子的满月宴之后;闷闷不乐地回到了琼华宫。
竹枝跟在裕妃身后;愤愤不平地说道:“娘娘;那个僖嫔也太过分了。晋位的是嘉妃;又不是她;您瞧她得意的那个样子;话里话外的;竟还敢讽刺您不能生”
“别说了!”裕妃烦躁地说:“那个僖嫔就是个搅事精,经过上回皇后的事情,你还没看出来吗?嘉妃跟这种人搅合到一起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以后我们和她保持距离就是了。”
一旁的花宜轻哼一声,不满地说:“惠贵人也真是的;平日里和您关系那么好;今儿个坐在僖嫔身边,倒好像和僖嫔她们是好姐妹了;这什么意思呀?”
说到这儿;裕妃是真有些伤心了:“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呢?本宫早就应该明白;这后宫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姐妹;谁都靠不住的。”
裕妃越想越难过;竟是瘪着嘴哭了。
竹枝她们见裕妃哭得跟个孩子似的;也不说谁的不是了,赶紧哄起裕妃来。
谁知裕妃越哭越伤心,竟然哭到咳嗽;哭到干呕?
一般人犯恶心的时候;身边的亲近之人都会关心她们的身体,可竹枝她们不是。
见到裕妃干呕起来的样子,竹枝她们竟都露出惊喜的表情来,跑出去找太医了。
裕妃很尴尬地说:“你们干嘛?我只是哭得伤心而已,又不是怀孕了”
花宜却不这样认为:“娘娘,您别灰心啊,万一呢?”
还真别说,太医请来之后,给裕妃一诊脉,竟然还真是喜脉。
裕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傅家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全都高兴坏了。
裴清殊也没想到,自己的子嗣缘竟然这么好,女眷们一个接一个地怀孕,几乎就没停下来过。
他年纪轻轻的,都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了,现在裕妃肚子里还又揣了一个。
只可惜或许是他遗传了太上皇的缘故,生儿子的几率太高,到现在他膝下都只有晴姐儿一个女儿。
如果可以的话,裴清殊倒是希望裕妃能生个女孩儿。
不过生男生女这种事情,裴清殊知道自己不能强求,任何人都不能。
宋皇后一直将傅裕妃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如果一两年前裕妃怀孕的话,皇后一定会很担心,怕裕妃一旦生下儿子,会威胁到嫡子的地位。
不过裕妃在现在这个时候怀孕,宋皇后倒是不那么担心了。毕竟就算裕妃生的是儿子,那也是皇五子,和她的敬坤比起来差得远了。
皇后虽然心宽,可她身边的心腹还有许多顾虑。
玲珑一脸忧愁地提醒皇后说:“娘娘,您可别放心得太早了。您别忘了,太上皇排行第七,当今皇上排行十二,可都是幼子。所以说,皇子的排行并不能决定一切啊!奴婢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从古至今,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的嫡长子才是少数。为了大殿下,您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玲珑的话,让宋皇后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如果嫡长子不能继承皇位的话那意味着什么呢?
看着年仅四岁,就已经十分懂事的大儿子,宋皇后不由地心头发紧。
过了几日之后,皇后便传了她的长嫂孟氏入宫。
皇后的父亲宋尧,膝下共有三女一子。皇后是嫡出次女。
宋尧唯一的儿子,就是皇后的嫡亲哥哥宋羲。
宋羲是外男,不好随意入后宫。所以皇后便宣了宋羲的嫡妻孟氏,代替兄长来坤仪宫说话。
孟氏出身于永昌伯府,是宫中孟宜嫔的堂姐。也是因为这层关系的缘故,皇后对宜嫔向来颇为照顾。
孟氏投桃报李,和皇后的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
姑嫂二人也不说那么多客套话,寒暄了几句之后,皇后便直奔主题,问起宋羲参加科考的事情。
孟氏柔声道:“娘娘放心,夫君已经在准备雍定三年的科考了。依我看,他备考的状态还不错,父亲也常常从旁教导。”
宋家是书香世家不假,但并不是每个宋家人,都能那么轻而易举地考中进士。
宋羲二十三岁就中了举,要说他的科考之路也还算顺利。可在那之后,宋羲就连续两次落第。等到明年开春再考试的时候,他就已经差不多三十岁了。
皇后知道,在去年恩科落第之后,宋羲一度非常沮丧,想要放弃科考。
所以她现在,才会时不时地召她的母亲姜氏或是嫂子孟氏进宫,关心一下宋羲的近况。
听孟氏这么说,皇后便多多少少放下心来。
“大嫂,还请你多多鼓励哥哥,让他不要灰心。要知道父亲也是连续落第两次之后,才终于考中进士的。哥哥还年轻,还有很大的希望。”
孟氏叹了口气,道:“娘娘,我也是像您这么说的呀。可夫君看着话不多,实际上却很要强,老把自己和大堂兄他们比”
孟氏口中的大堂兄,就是恪靖侯和淮阳大长公主的长子、裴清殊现在的近臣宋池。
当年宋池十八岁中榜眼,是京城里最耀眼的四公子之首。有这样优秀的兄长在前,也难怪宋羲心里会有所比较了。
“大堂兄这样的天才人物,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呢?放眼整个京城,也就只有令仪长公主的驸马容二公子,还有钟家的二公子可以与之相比了。”皇后说着,摇摇头道:“嫂嫂,还烦请你多劝劝哥哥,让他不要太钻牛角尖了。不是天才也无妨,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早晚都会成功。”
孟氏点点头道:“娘娘说的是。要说起来,咱们宋家现在最出息的,就属大堂兄了。只可惜分家之后,就和大堂兄他们的来往不多了。”
皇后沉吟道:“亲戚之间,还是要尽量多走动走动的。只可惜大堂兄身边没有可以出来交际的女眷,不然就能方便许多了”
和所有人一样,皇后和孟氏都觉得,宋池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最后将恪靖侯世子之位,传给自己弟弟的儿子。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竟然传出宋池的妾室怀孕的消息。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妾室耐不住寂寞,跑出去偷了人。
只有裴清殊是个例外。
因为他知道,经过钟太医的精心调养,宋池现在大概率已经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也就是说,宋池的妾室怀的,是他自己的孩子没错。
宋池起初听说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
经过钟太医反复确认之后,宋池才反应过来,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经过起初的激动之后,宋池努力平复好情绪,来向裴清殊谢恩。
尽管宋池已经尽力地试图压制住内心的喜悦了,可裴清殊还是看得出来,此时的宋池看起来十分高兴。
裴清殊也情不自禁地被他的好心情所感染了:“云蛟,真是恭喜你了。这下子你不仅有了孩子,以后再娶妻的话,也不难了。”
宋池听到“娶妻”两个字时,不禁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还是还是先不要了吧。侯府里的情况比较复杂,臣不想拖累无辜的姑娘。”
宋池虽然没有明说,但裴清殊很清楚,宋池指的是他的母亲淮阳大长公主。
的确,淮阳不是个省油的灯。
以宋池目前的情况,如果想要娶继室的话,肯定是要挑年纪较轻、门第比较低的姑娘。
这样的小姑娘,是压根玩不过淮阳的。
裴清殊是真心器重宋池这个表哥,所以此时他也放下皇帝架子,十分和煦地承诺道:“别担心,你若是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就和朕说,朕可以帮你赐婚。有朕帮你们做主,谁也别想欺负你们。”
宋池感激地向裴清殊行了一个大礼。
让宋池意外的是,在出宫的路上,他隐隐约约地在高处的汉白玉栏杆旁,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短暂地犹豫了一下之后,他没有继续向前走,而是走上了高处,去寻那个人影。
来到方才见到那人的地方之后,宋池左右看了看,都没有找到那个孩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不知为何,眼中竟然含着热泪:“安儿,出来吧。”
四周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儿之后,敬安终于从藏身的地方慢慢地挪了出来。
宋池松了口气似的,把眼泪压了回去,笑着说道:“你躲什么,我会吃了你不成?”
敬安咬着牙,拼命不让眼泪掉下来。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但还是忍不住,低低地叫了一声“父亲”。
宋池没有答应,只是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看着出生、长大、养到了七岁的孩子。
或者说是少年。
三年多过去,敬安长高了许多,和宋池记忆中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了。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宋池曾经以为;他会和左氏母子一直这样生活下去;直到他死。
对于血缘关系的问题;宋池倒是没有那么看重。
因为他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和这个孩子是一样的
“安儿;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终于,宋池像往常一样,温和地开口问道。
敬安咬了咬牙;双拳紧握,眼泪却是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我听说周姨娘有了身孕我是来恭喜您的。”
“谢谢你。”宋池温柔地替敬安擦去了眼泪,“不过;只是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要哭呢?”
如果今日宋池对他的态度大变,变得无比冷漠的话;或许敬安还不会哭。
可是看着仍旧对他如此温和慈爱的宋池;敬安终于忍不住抽泣起来:“您有了自己的孩子;那那我我算什么呢?”
往好一点去想的话;敬安有两个父亲;两个母亲。可若严格来说的话;这四个大人没有一个是他真真正正的父母。
宋池叹了口气,温和地摸了摸他的头:“安儿,你越长大越会明白;这世上的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无奈,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够决定的。我们父子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只能说明我们之间的父子缘分,只能停留在你七岁那一年,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了。在外人面前,我们终究只能形同陌路。但在我的心里,你永远都是我的孩子。”
“父亲”敬安忍不住,在宋池面前跪了下来。
“好孩子,以后的路,你只能靠自己去走了。”虽然很不舍,但就像他的母亲左氏一样,宋池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与他们一同生活,“我都听说了,你的书读得不错,不愧是我亲自启蒙的孩子。不过武功这一块你也不要落下了。现在朝廷和匈奴虽然处于战时状态,但这一次只是小打小闹而已,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你若想要凭着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的话,就一定要学好武艺。”
宋池所说的话,敬安每一个字都认真地听了,并且记在了心里。
看着宋池离去的背影,敬安知道,自己是时候该长大,不能再做一个孩子了。
如同公孙明所预料的那样,雍定二年三月,从匈奴犯境的那一天算起,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匈奴人在抢了一批物资之后,很快便在毅亲王的攻势之下被赶回了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