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瞬簧佟�
比如老大吧;以往太上皇总觉得他冲动;莽撞,不会动脑子。可现在,看着他完全不摆长兄架子;对裴清殊毕恭毕敬的样子,太上皇只觉心中十分满意。
老七呢,以前总是吊儿郎当的;整天没个正形。现在给裴清殊做起禁军统领来;虽然只是个临时的,但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让太上皇感到十分欣慰。
老八因为过去曾经和谋逆造反的三皇子走得很近的缘故;这几年来一直非常低调。
太上皇以前老疑心这个老八是不是也参与了舞弊和谋逆;不过现在;太上皇发现自己竟然完全不会那么想了。他甚至还会觉得;老八现在这样太窝囊、太委屈了。
至于老十和老十三太上皇知道;他们两个和裴清殊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
太上皇向来容易心软,他怕裴清殊登基之后,老十三的日子会不好过;所以就赶在自己退位之前;给老十三也封了个郡王。
只有老十,因为老十做过太过分的事情,让太上皇心存芥蒂,所以直到他退位,都没有给老十封王。
不过现在,太上皇有一点后悔了。
不管怎么说,老十也是他的亲生儿子。当初的事情虽然是老十做的过分,但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罚也罚过了,该是时候给他封个郡王了。
不然以后,裴清殊都不给老十差事做了,他这个儿子该拿什么养活自己和全家人呢?
就在太上皇为难着该怎么跟裴清殊开口之时,宴会将近尾声的时候,裴清殊主动找上了太上皇。
“父皇,您一路舟车劳顿,一定累了吧。”裴清殊温和地笑道:“儿子送您回泰安宫歇息吧。”
太上皇从善如流地点点头。
父子俩许久未见,有不少的话想要说,裴清殊干脆邀请太上皇坐进了自己的暖轿。
等太上皇坐进去之后,不知想起什么,忽然笑了:“殊儿,你记不记得你小的时候,朕就是这样和你同乘一轿,带你偷偷地去寒香殿看你母妃?”
那个时候的裴清殊才五六岁大,和皇兄们一起住在庆宁宫里读书。
而他的生母林氏,因为厌恶皇帝和后宫的纷争,还坚持住在寒香殿、也就是冷宫里。
逢年过节的时候,太上皇就会悄悄地接上裴清殊,去冷宫探望林氏。
这些事情,裴清殊当然还记得。
不过对他来说,已经遥远得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裴清殊微微笑了笑,颇有几分怀念地说道:“是啊,那个时候真好。”
虽然那个时候,裴清殊还只是一个刚刚从冷宫里出来不久的小皇子,没有钱,也没有自己的势力,可那时候,还有那么多人把他当成小孩子在照顾。
然而现在,他不得不自己负重前行,甚至反过来去照顾别人,照顾天底下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了。
当皇帝,固然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相应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更何况裴清殊还是从王朝末年回到这个时候来的。在知道大齐即将亡国的命运的情况下,他这个皇帝做的,自然要更加小心,也更加紧张。
太上皇见他这样感慨,忍不住叹了口气:“殊儿啊,朕知道,父皇这个皇帝做的不怎么样。当初父皇本想着多做一些事情,再把江山社稷交给你的,可父皇真的力不从心了。楚文君的死,对朕的打击也很大”
“父皇放心,儿子都能理解的。”
裴清殊没好意思直说,其实他觉得太上皇早点退位,反倒是一件好事。不然就那么拖下去,留给他改革变法的时间就不多了。
“朕知道,朕南巡那回花了不少银子,国库现在不是那么充裕。所以你严查赋税,进行改革,朕都没有拦着你。你发配去河北守陵的那几个老臣,朕也压着他们,没叫他们再闹。还算是没给你拖后腿吧?”
裴清殊忙道:“多谢父皇理解。儿子正想同您说这件事呢,当初儿子那么做,并不是有意针对父皇的人,而是”
太上皇摇摇头,打断他说:“殊儿,你不用说了,父皇都明白。你放心,父皇和那些退了位还想掌权的太上皇不一样。朕既然把皇位交给你了,就是实心实意地想让你来做这天下的主人,所以父皇是不会再插手政事的。至于父皇留下来的那些近臣,你怎么安排都好,只要看在父皇的面子上,不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就好了。”
“父皇放心,儿子省得。”
说到这里,太上皇忽然有几分心虚地看向裴清殊:“不过虽说政事朕可以不管,但是有一些家事父皇还是想和你说一下”
裴清殊眉梢微挑:“父皇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那朕就直说了,你可别生气。首先是你母后娘家的事情”
听太上皇这么说,裴清殊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傅家怎么了?”
太上皇摇摇头:“不是傅家,而是林家。朕听说你登基之后,给国丈封了忠勤伯,这很好。不过你母后的娘家林家还没有爵位呢。是不是也该给你外祖父敕封个什么了?”
裴清殊心头一突,忙道:“父皇说的是,是儿子疏忽了。明儿个一早,儿子就让礼部的人去给外祖父拟封号。”
太上皇见裴清殊这般,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
他现在很后悔,如果当初没有瞒着裴清殊十四的存在就好了。那样的话,或许裴清殊和林太后母子两个,还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生分。
但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还有就是你十哥也老大不小的了,还拖家带口的,就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虽说他过去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但朕今天在宴会上看见他,觉着他现在老实了不少你说是不是也能,给他也封一个郡王呢?”
裴清殊的十皇兄原本是在户部做事的,裴清殊登基之后不久,就把老十从户部赶了出去,让他回家呆着去了。
所以现在,老十全家只能靠着普通皇子每个月那几十两银子份例,还有两家商铺、一座小庄子的收入生活,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这件事情,裴清殊答应得就没有那么痛快了:“父皇,大齐的郡王和亲王,向来是能者居之。十哥这些年来,可没做出什么政绩来。”
“朕知道,只是他毕竟是朕的儿子,还是你的兄长他是没什么政绩不假,可他除了嘴巴大了一点之外,也没犯过什么大错。要是你就是坚持不肯给他封王的话,朕怕世人说你苛待兄弟,对你的名声也不好”
太上皇这点倒是没有说错。
裴清殊登基之后,老十虽然不敢在明面上说他这个皇帝的坏话,但他成天到处哭穷,说别的兄弟过着怎样富贵舒适的生活,自己又是如何艰苦度日的
不知详情的人,还真当是裴清殊这个皇帝是因为私人恩怨,而苛待这个和他关系不好的兄长呢。
裴清殊看得出来,太上皇是真的心软,打算给老十封王了。虽说太上皇已经退位,不问政事了,但他如果想给一个儿子封王,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如果他越过裴清殊,去给老十封王的话,只会坐实外界的猜测,说裴清殊这个皇帝苛待兄长。所以太上皇才会来和裴清殊商量,希望能够说服裴清殊。
如果给老十一个爵位,就能让太上皇安心的话,裴清殊倒是不介意的。反正他也只是为了给太上皇一个面子而已。等将来太上皇不在了,老十还不是任他处置?
不过,裴清殊不打算这么轻易地就答应太上皇。
“父皇,您别忘了,现在不光是十哥没有爵位,四哥也没有呢。”裴清殊觑着太上皇的神色,似不经意地说道:“若说能力,四哥可比十哥强多了。”
提起老四,太上皇不由一怔。
随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你四哥瞧着清瘦了不少。当初朕革了他的侍郎之职,又削去他的亲王之位,将他囚禁在府中那么久他的日子一定十分不好过吧。”
“可不是吗,不仅仅是四哥,他府里的人也因为当初之事,走在哪里都抬不起头来。儿子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裴清殊抬眼看向太上皇,“不如就趁着这次机会,将他和十哥一起封为郡王如何?”
裴清殊这么说,多少有些“以一换一”的意思。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做,太上皇虽然并没有特别宠爱老四这个儿子,但老四毕竟是他的亲生骨肉。一看见老四那么消瘦的模样,太上皇就已经心软了,哪里还用提别的什么条件。
只是
“朕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你淮阳姑姑那里,恐怕不好交待啊。”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不知道为什么;听太上皇这么说;裴清殊突然感到十分火大。
“父皇;您放心;淮阳姑姑若是要闹;就让她到儿子这里闹;您只要避着不见她就是了。”
裴清殊真心觉得;太上皇这个皇帝做的实在是太软和了,竟然还要看一个长公主的脸色。“她只是您的皇姐,又不是您的母后;您这么看重她的意思做什么?”
太上皇颇有些为难地说:“朕只剩下她这么一个皇姐了而且那件事情,也的确是你四哥理亏。”
“四哥不也是被叶氏算计的吗?”话虽如此,不过裴清殊知道;在和左氏的那件事情上;四皇子的确是错了。就算他和四皇子关系好,他也不能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哥哥。
所以裴清殊稍微退让了一步:“不如这样吧父皇;四哥和十哥这个郡王;儿子还是先不封了。回头儿子先给他们寻一个差事做着;如果做的好的话;再提封王的事情;这样如何?”
太上皇听了;连忙点点头道:“这样最好不过了。殊儿,还是你想得周全。”
其实这样做并不能说是周全。
现在谁都知道老四侵占过臣妻,老十又在皇位之争中站错了队。这两个人若是没有爵位在身的话;办起差事来一定阻力重重;难免要受人非议。
裴清殊原本并没打算现在就给老四封王的,主要是太上皇都提起给老十封王的事情了,裴清殊心里觉得不平衡,才会这么一提。
而且裴清殊也的确是担心,重新起用老四之后,别人会怎么说他。裴清殊怕老四顶不住那个压力。
不过裴清殊转念一想,既然老四做错了事情,那这些就是他应该承受的代价。
老四既然是个有能力的人,总不能在国家情势为难之时,一直躲在家里吧。
当年老四读了那么多的书,还吃了那么多皇粮,不管是为国还是为民,都应该出来做事。
和太上皇达成一致之后,第二天裴清殊就把老四给传进了宫。
太上皇年轻时就是一个容易胖的体质,他的儿子们也大多像他,不是胖就是壮。裴清殊和老四,算是兄弟们当中最清瘦的两个了。
尤其是老四,这几年他又消瘦了几分,叫裴清殊看着忍不住直叹气:“四哥不是一直在府中休养吗,怎么瞧着反倒比过去憔悴了不少?”
老四微微地扯了扯嘴角:“多谢皇上关心,臣一切都好。许是这几年一直都在茹素的缘故,才会瘦了一些吧。”
裴清殊缓缓点头,感慨道:“以前四哥学佛,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叫荣娘娘逼着修身养性的,现在你倒真是学进去了。只是,如今的大齐,需要的不是得道高人,而是治世之才啊。”
四皇子眉梢微挑,仿佛明白了裴清殊的意思,却并没有立即表态。
老四的反应,在裴清殊的意料之中。如果他急着叫裴清殊看在过去的情面上起用自己,那就不是他了。
正是现在这样的老四,才会叫裴清殊有重新起用他的念头。
“四哥过去在朝中做事多年,应当知道,现在的大齐局势并不乐观。北有匈奴,东有大辽,西北大宛,西南吐蕃,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内政就更不必说了,朝中贪腐浪费的现象有多严重,四哥一定都看在眼中。想到这些,你还有心情在府中悠闲度日吗?”
老四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道:“皇上说的这些,臣都知道。只是,臣乃有罪之人,只怕为皇上做事不成,辜负了皇上的厚爱。”
裴清殊沉声道:“正是因为有罪在身,那你就更加要戴罪立功了。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你也不为敬霄、敬炎,还有敬安想想吗?”
提起这三个儿子来,老四不由地握紧了拳头。
“朕还记得,你的嫡长子敬霄,曾经是多么骄傲的一个孩子啊。十四那会儿老跟朕说,说敬霄是所有皇孙当中功课最好的一个。可是现在呢?因为你和左氏的事情,他连长华殿都去不了了,只能留在府里跟着四哥你读书。”
裴清殊停顿了一下,解释道:“当然了,朕不是说四哥你的学问不好,不足以教这几个孩子,而是说他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想想看,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经世致用,报效国家么?一辈子关在屋子里死读书,又有何意义呢?”
老四闭上眼睛,沉痛地说道:“皇上说的是,是罪臣连累了这几个孩子。”
“趁现在,还不算晚。只要你能做出政绩,敬霄他们就可以重新回到长华殿,在所有人面前抬起头来。”
其实老四当初虽然犯了错,但他的儿子仍旧是皇家子孙,没有人规定他们不可以去长华殿继续读书。只是敬霄他们自己受不了别人各色的眼光,才会回府自修的。
如果裴清殊现在下旨让他们重新回到长华殿,和其他宗室一起读书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裴清殊不想那么做。
老四若想让他的儿子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就得靠他自己的本事才行。
“皇上说的是,臣但凭皇上做主。”
既然刚才提起了老四和左氏的儿子敬安,老四其实很想顺势继续谈一谈敬安的问题。
但他觉得自己还没开始替裴清殊做事,就提要求的话似乎不太好,便忍住了这股冲动。
从乾元殿退出来之后,老四来到了寿昌宫,也就是太妃们所居住的地方。
老四的生母荣贵妃,在裴清殊继位之后被尊封为荣贵太妃,是所有太妃当中位份最高的一个,居于寿昌宫正殿。
听说儿子求见的消息之后,荣贵太妃激动之下,差点掉下泪来。
她已经许久都没有见过老四了。
主要是老四怕连累到她,所以自出事之后就很少过来。
刚开始的时候,荣贵太妃自然是怨他的。那个时候她总想着能够母凭子贵,将来坐上太后之位。结果梦刚做了一半,就被老四生生地给打碎了,荣贵太妃怎么能不气?
可老四毕竟是荣贵太妃唯一的儿子,这几年过去,荣贵太妃心中的气早就消散了,现在她只想着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儿子过得好。
见到四皇子之后,荣贵太妃忍不住神情激动地问他:“听说皇上召你去乾元殿了?你可是要起复了?”
老四沉默地点了点头。
“太好了!”荣贵太妃虽然高兴,但并不意外。毕竟当初裴清殊能够坐上太子之位,容家也是出了力的。就算不提小时候的情分,光是看在容家的面子上,裴清殊也应当多少照顾老四一些。
“墨儿啊,其实你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若不是因为那个左氏你根本就不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荣贵太妃语重心长地劝道:“听母妃一句话,以后别再想着那个左逍了,你就踏踏实实地为皇上做事吧!”
其实,荣贵太妃心里清楚,这几年四皇子虽然没和她提过,但是他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左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