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得出来,三个弟弟里,二弟是一个不错的少年郎。至于三弟、四弟,许是年纪尚小,倒是应该更多的磨练。

    对此。

    刘长石心头也算有了数。

    对于弟弟们的将来?在刘长石看来,那就是应该目前好好的进学。少年郎,多学了本事,那才是好事儿。

    旁的?

    旁的自然是学好本事之后的事情。

    人啊,打铁还要自身硬嘛。

    这会儿。

    倒是刘之烨那一个马车厢内,最是清闲了。

    知源这个外甥许是一路上,也是累得慌。这时候,已经是在车厢里睡觉了。刘之烨这个舅舅啊,只能坐了马车厢内,一个人想了事情。

    想什么?

    刘之烨更多的自然是想着,他的将来,以及他的孩子们的将来。

    还有,就是姐姐和外甥了。

    “唉”

    一声的叹息。

    刘之烨想了想后,倒是有些了打算。

    这些日子里,母亲的旁敲侧击,还有时候,姐姐王遂娘的一些话语。其实,刘之烨不傻,他懂得,这中间的问题所在。

    当然,对于妻子荣娘的沉默,刘之烨更明白。

    只是

    刘之烨也为难的。

    在刘之烨的心中,肯定是姐姐、外甥再亲近了,也比不过了长子伯玉的前程重要。到底伯玉的一身,关系到了整个刘氏的荣耀。

    “想来,知源也是一个好孩子啊。”

    “罢了,今晚跟荣娘再谈谈”刘之烨呢喃了这两句,决定下了。

    若说刘之烨啊,也不是一个武断之人。他行事,还是乐于跟妻子荣娘商量了。这原由嘛,也是因为他打小就是跟在荣娘这个曾经的“姐姐”身边长大了。

    这幼时、少时的习惯,这习惯便是成为了自然。

    当天。

    进了汉京城后。

    荣娘一家人自然就是住进了王宫之中。

    显然的,付明月也是早有准备的。

    宫宴啊,并不隆重。却是温馨的。一家人用膳了,荣娘也是正式的头一回,真个儿尝一尝所谓的王家御膳。

    说实在的。

    荣娘就是一个吃了人参果,没吃出了味儿的人。

    荣娘的感觉,就是她啊,没享了福。也是一个不懂享福的。

    在王宫里,荣娘更感觉不到了,曾经在建业城三榕巷子口,那个家中的自在。

    这王宫里,到处是侍候的宫人。

    那些宫人的恭敬,除了疏远外,荣娘想到的,就是幼时在刘府之时,那等高高宅院里,那深似海的规距。

    虽然,如今没人敢让荣娘守什么规距了。

    哪怕是婆母刘王氏呢?

    荣娘也是瞧得出来的。婆母刘王氏在缓和了,与她之间的关系。更甚者,荣娘看得出来,这里面还有大姑姐王遂娘的功劳。

    为何?

    荣娘又不是真正的傻子,哪会不懂了?

    到底伯玉这孩子,如今是真个儿的出息了。

    刘氏一族的一切,全是系在了长子伯玉的身上。荣娘是谁?

    荣娘是伯玉的亲娘。

    哪怕刘王氏是祖母,这到底隔了一辈儿。打小这伯玉也没养在了刘王氏的跟前。所以,这感情亲疏远近中,肯定是差了一些的。

    刘王氏待荣娘的善意,荣娘瞧得出来。

    正因为如此,荣娘头疼了。

    跟婆母和睦相处,荣娘是巴不得。哪怕是荣娘如今身份变了,儿子变成了君王。可便是为了儿子们的体面,荣娘就更得拿出了礼仪规距。

    这天下间,最讲一个“孝”字。

    这孝道上,荣娘自然要立足了脚跟的。

    儿媳妇面对了婆母,肯定就是更讲了孝道啊。

第140章() 
偏偏荣娘为难的;也是在这儿了。

    当晚。

    宫宴结束后。

    付明月是亲自送了各位长辈;一一回了备好的宫殿中;先行歇息。

    其实哪用得付明月相送啊?

    进了王宫时;荣娘等人洗漱一翻时;就已经是欣赏过了;各自暂时要居住的宫殿。还别说;这新罗国的王宫,还是不错的。

    当然,在王遂娘的眼中;就是差别太大了。

    到底这新罗国的国土疆域,肯定不能比了大晋朝的。当年,王遂娘在大晋朝的后宫中;肯定见识了更多的繁华奢侈。

    晚上。

    荣娘夫妻没急着歇下。

    而是先哄了孩子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早早的睡了后。夫妻二人才是回了所谓的寝宫?

    这宫里的宫人,自然是让荣娘给打发下去了。

    殿内。

    有着烛光。

    这时候的烛;还是非常贵重的。

    至少;当年荣娘家是舍不得;也用不起的。那会儿;便是用了油灯;也得舍了些呢。如今,瞧着烛光映着这精致的宫殿。

    荣娘看得出来;儿媳妇付明月一定是非常用心了。

    “三郎,你有心事?”

    荣娘问了夫君刘之烨。

    这会儿;夫妻二人正是散了发髻;准备歇息。

    “嗯,很明显吗?”刘之烨问了妻子荣娘,他没反驳了什么。夫妻之间的默契,让他们都能轻易的看懂了对方的一举一动。

    “有些明显。”

    荣娘肯定的回道。

    “咱们没进王宫之前,打入了东屠国的国境后,特别是在东屠岛上待的时候。母亲就是为了姐姐而操心。我左右为难”刘之烨讲了心底的事情。

    哪怕有些话,还没讲个透彻,娘已经听明白了。

    “三郎,我觉得,我们跟伯玉提了,搬出了王宫居住,可好?”荣娘开口,说了她的想法与打算。

    “啊”刘之烨吃惊了。

    刘之烨望着妻子荣娘的目光里,全是难以相信。

    “这会不会让人非议了?”刘之烨说了他的看法。

    荣娘摇摇头,笑说道:“等大祭祀,大礼仪之后。我想,伯玉肯定奉了你为太上王,我为太上王后的”

    “可太上到底是太上,这东屠国的君主是伯玉,东屠国的王后是付明月。这天下是属于他们夫妻的”荣娘讲了一个实在话,她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咱们就不用让伯玉为难了。”

    荣娘是亲娘,她不会给儿子寻了麻烦的。

    君王的权柄,从来独一无二。

    哪怕是太上王,也能避让三分的。

    若不然,那会让父子生疑,未必就是好事儿。

    只是,这些话,荣娘不会明白的讲了。荣娘觉得,以夫君刘之烨的心性,他会懂了的。

    “再则”

    “三郎,你觉得,伯玉尊奉了咱们,母亲、娘这二位长辈子,岂敢慢待了?”荣娘这时候,乐呵呵的说道:“既然三郎你在母亲的面前,都是为难了。何苦,还要把这份为难,推到了咱们的伯玉身上?”

    亲娘就是亲娘。

    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亲儿子的难处。

    “你说的,有道理。”

    刘之烨有些明白了,妻子荣娘的意思。

    “其实,搬出了王宫也好。”刘之烨同意了妻子荣娘的话,他回道:“罢了,等大祭礼,大礼仪之后,就如你讲了的话,咱们搬到了王宫之外。”

    “我可是听说过,这汉京城中,曾经的繁华依旧在。那新罗国曾经的王公贵族的府第,还是留存着一些的。到时候,咱们寻得一处,做为行宫就是。”刘之烨描补了妻子荣娘的话。他们夫妻若是退让了。

    那么。

    刘之烨觉得,他母亲刘王氏某些想给外甥,寻一些保证的意思。

    应该可以让儿子伯玉不那么的为难了。

    于是。

    次日。

    刘之烨单独寻了儿子刘伯玉谈了此翻的心事。

    “爹,其实,你和娘不用为难的。”刘伯玉自然懂得,在处理私事与公事之上,那是有区别的。

    这王室之内,哪怕是他这等君王,在对待了亲人时,肯定也是亲情之间,多有取舍的。

    “不,我觉得你娘的话,挺在理。”

    刘之烨却是拿定了主意,说话时,更是语气决断着。

    “若真出了王宫,长辈们居于行宫。儿子岂不是时时难给长辈们请安了?”刘长石提了他的难处。

    家人来了汉京城,还要分开了居住?

    刘长石觉得,一时间,也是默然有些黯然。

    “伯玉,你如今身份不同了。你是整个东屠国的王,你自然应该以天下大业为重。家中之事,爹会为你排难解忧的。”刘之烨守得住他的本份。

    刘之烨并不想,让家人成为了长子伯玉的拖后腿角色。

    “其实,这样挺不错的。多少年了,你外祖母一直守护着你们兄弟长大的。若是爹娘真住在了王宫之中,你让你外祖母如何自处?”刘之烨提了一个关键的地方。

    刘长石这会儿,也是微有沉默。

    这为什么?

    刘长石自然是明白的。

    到底规距礼仪在,王室哪怕是东屠国的统治者,有些明面上的规距,应该尊守的,还得尊守了。

    若不然,挑战世俗,非是好事。

    “若是居于行宫,倒是能省得方便。”刘长石乐呵呵的讲了一话。

    “儿子明白了。”刘长石懂了亲爹刘之烨的心思。

    “爹,这一回大祭祀之后。我会奉祖母为太王太后,爹娘自然是太上王与太上王后。至于外祖母,则是超品的奉国夫人”

    “至于外祖母,曾是追赠超品的奉国公。”刘长石说了这话后,有些为难的神色,他说道:“爹,外祖父已经不在了。所以,这等爵位肯定是二弟继续。只是三弟、四弟尚是年幼,所以,我打算只是封以伯爵”

    “他们尚是年幼,等年长了,若能建功立业。儿子自然是不会对自家兄弟吝啬了爵位的。”刘长石这一话,说出来后。

    刘之烨明白了儿子的难处。

    到底次子的爵位,从老岳父那边算了。确实,这是次子要沾光了。

    可若是三子、四子一下子封高了爵位,那么,外甥知源那儿,倒是当了讲了啊。

    “可是为你表弟知源之事为难?”刘之烨问道。

    “正是如此。”

    刘长石点头,说道:“东屠国的爵位,一项是以军功为重。至于弟弟们,那是王室的恩典。可表弟非是王室中人,所以”

    “儿子并不想早早的给表弟酬以高爵。将来表弟若有本事,那自有升迁。”对于外戚,刘长石自然不可能,真不给了爵位的。

    到底知源表弟,是刘长石姑姐的独子。

    这东屠国的爵位,以公、侯、伯,这三等爵位,可以降等而袭爵。

    这三等属于显爵。

    东屠国的一代降一等,至伯爵之时,就是袭三代,除之。为何?

    不外乎,刘长石讲一个,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至于子爵、男爵,这二等爵位,则是终生的爵位。也就是说,不可世袭,爵位者死后,即除之。

    这样的目的,也是简单了。

    为了不让勋贵这一个团体腐化。

    到底一个国家,能养的勋贵总是有限的。

    “表弟那儿,儿子只能给一个子爵之位。”刘长石并不想,让东屠国有太多的,非军功的袭爵者。

    东屠国里,除了开国之时,有一些非军功的世袭爵位。可数量,一个巴掌,都数不完。区区两位而矣。

    便是将来。

    刘长石也希望东屠国的爵位,全然由军功集团得到的。

    这样的话,东屠国的风气,才会是重视了军功这一个团体。

    若非武力强盛,东屠国岂能一再扩张?

    若不扩张,东屠国何时能回望中原?

    有些基本盘,刘长石是不会让步的。

    “这些事情,爹不懂。伯玉,你做主就好。至于你祖母、你姑母那儿,爹娘去跟你的长辈们谈妥当就是。”刘之烨表示了,他是支持儿子伯玉的。

    这亲疏远近里,刘之烨自然是更在意了,儿子伯玉的大业。

    “爹”

    “劳您操心费神了。”刘长石自然明白着,他爹出面的话,这些事情更容易的。到底他爹会为他担下了,那些祖母、姑母的某些不快。

    “你啊你啊,咱们父子之间,莫谈了废话。”刘之烨话落后,还是忍不住畅快的笑了。

    这一日。

    荣娘从儿媳妇付明月那儿,知道了。

    今年的小年之时,就会举行了大祭祀。

    大祭祀的目的,除了酬谢祖宗之外。这一回的大礼仪啊,目的更明显。那就是刘长石这位东屠国的君王,将奉了自家的长辈,以尊高位。

    “娘。”

    “这朝服与冠冕,还有一些需要修改的。绣娘们,就是几日里,会一一给长辈们尊备好。”付明月自然是早早就把应该备上的,备上了。

    如今付明月忙碌的,就是给各位长辈们,应该奉上的朝服与冠冕。

    至于平辈们?

    那些爵服,倒也是更容易了。

    付明月这些日子里,除了忙碌外,就还是忙碌了。

    荣娘也是这些日子,瞧得更明白。她的儿媳妇付明月,是一个好孩子。配了长子伯玉,真是天造地设,举世无双的一对儿。

    特别是性情,这最让荣娘对儿媳妇满意了。

    明月这孩子,对待长子伯玉时,真是万般绕指柔。

第141章() 
太和十年;小年。

    这一天。

    王室举行了祭祀。

    非是大礼仪;而是荣娘的公爹刘三老爷的迁坟墓之后;举行的家族祭祀。

    至于恩奉长辈;以尊高位?

    刘长石请了钦天监合了吉日;当是新年之后的;正月初五日。

    如今。

    这王室内的祭礼;自然就是王室中人参加。哪怕荣娘是一个儿媳妇呢,也是参加了。因为,这一回;也算是一家人,头一回来正式给刘三老爷这一位长辈祭拜了。

    对于亲爹?

    刘之烨是没什么印象的。

    对此。

    他只是把自己心中的父亲的形象,给美化了一二。

    当然;若说在场里;最伤心的当数了刘王氏。夫妻恩爱一场,那些年时光里;也是多有温馨岁月。

    打从夫君刘三老爷没了后;刘王氏的日子并不好过。

    想一想;这些年来的风波;刘王氏岂能不是泪从中来?

    好在。

    这会儿;有王遂娘和荣娘陪在了身边,安慰了刘王氏。于此;刘王氏才是收了哭泣。整个人也是缓和了情绪。

    到底是苦尽甘来。

    刘王氏也是明白着,到如今;算是刘氏一族要涅磐重生;再现辉煌了。

    “母亲。”

    “今日于父亲祭祀,想父亲在九泉之下,知道了侄儿伯玉的本事,定然也是欣喜若狂,万分满意,为之喝彩的。”王遂娘安慰了这话。

    “是啊,伯玉是刘氏一族的荣耀。”刘王氏同意了女儿的话。

    到底这一日的祭祀,算得王室内的行程。所以,倒也没有太大肆的操办。因为,真正的热闹,是翻了新年后,正月初五的大祭祀、大礼仪。

    这一回。

    就是荣娘在旁边瞧着大姑姐,好好的哄了婆母刘王氏。

    荣娘是乐得,少说些话的。

    到底荣娘以她自己想法看,有些夫妻间的事情,还是自个儿最清楚。

    旁人说多了,还未必是心头的想法。到是王遂娘是婆母的亲女儿,那话的份量又是不同了。

    这一年。

    这年末之时。

    等过了太元十年。

    翻了新一年。

    太元十一年时。正月初四日。

    晚。

    荣娘发现,她的夫君有些睡不着的模样。

    “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