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的脸上,有些欣喜的模样。

    “瞧你的样子,娘就知道,你啊,定然是恨嫁了。”荣娘笑的打趣道:“这是巴不得,早早嫁给了谢家小子吧?”

    刘玉娘摇摇头,她说道:“爹娘都说谢家的表哥好,女儿自然听爹娘的。”

    “若是娘乐意,女儿是巴不得在家多陪了爹娘。”刘玉娘虽然对那位谢世恩表兄有一点的好感。可同样的,若是爹娘不同意了,这一桩可能的婚事便是付之东流,她也不觉得可惜。

    刘玉娘从来不觉得,谁就是谁的人生里,不可缺少的。毕竟,像她爹娘这样恩爱的夫妻,好像挺少见的啊。

    越是富贵人家,越是如此的。

    刘玉娘可不会忘记了,姑母与姑父以前多恩爱,如今还不是像陌路一般样了。

    只是

    姑母之事,有些禁忌,刘玉娘也不敢多提罢了。

    “傻孩子。”

    荣娘这会儿不逗女儿了。她执起女儿玉娘的手,荣娘说道:“娘盼你好。所以,一切顺其自然。这婚事若订下了,你啊,就是安心绣了嫁妆。”

    “在娘家,女儿万般好。”荣娘说这话时,是真心实意的。

    想一想,当年在刘府时,大姑姐王遂娘那时候,是何等的被爱重了?

    如今呢?

    荣娘在三榕巷子生活多少年了,她成婚这些年岁里,也是见识过了这个世道里媳妇与婆母之间的相处之道。

    同样的,跟她一般样做媳妇做的自在的,还真不多见了。

    为何?

    不外乎,这世道里,婆媳必然是住了一起的。

    这远了香,近了臭。两辈人儿,哪可能没矛盾了?就是牙齿和舌头这般要好的,还会磕了碰了呢。

第113章() 
更何况婆媳之间?

    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一句话说的简单。实际上;这是一个女子的青春岁月啊;一辈子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回的青春。

    熬之一字;多少酸苦在其中。

    封建时代;本就是男权社会;女子属于被压迫的地位。

    那些女子在封建礼制的压迫下,她们除了忍受外,还能如何?这就像是养蛊一般;唯自相残杀。若非如此?哪来的女人为难女人,宅斗深似海一说?

    那是因为男子们的贪图美色,给女子画地为牢。

    想挣脱;何其难?

    若是前一世的荣娘倒是听过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就是至理名言。

    女子若无权无势无财无貌,凭什么能于世道里;立稳了自己的一分脚跟?

    真难。

    越是因为如此;越是在媳妇的年青岁月里;吃多了苦头;扭曲了人性。在熬成了婆母后;自然就要在自己能欺负,想欺负的小媳妇身上;自然是撒了曾经的火气。

    这也是为什么?

    明明女子为难女子,还是女子在男权社会里;来一个重男轻女。

    说起来是人性?

    不如说;是制度的压迫。

    “玉娘,娘懂的不多。你呀,多跟你祖母学一学。”

    荣娘拉起女儿的手时,掏了心窝窝里的话,她道:“你祖母是有本事的,你将来真是出嫁了,你祖母教育你的话,肯定是对的。”

    瞧着谢世恩不错,这一点荣娘得承认了。

    那谢朴氏、谢杨氏接触下来,也是性子和善的。可这是荣娘站了旁观者的角度。要知道,女儿玉娘若是嫁进了谢家?

    那时候,女儿玉娘是次子媳妇,这晚辈的角度跟长辈、又或是平辈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正因为荣娘这一桩婚事,有些特殊。

    所以,荣娘是明白,她打小时在刘府那会儿当了奴婢。那也是大姑姐身边的贴身丫鬟,好歹还是没真正吃了苦头。

    后来,嫁了夫君刘三郎

    这一桩婚事成了,夫君直接住她的家中。

    婆母刘王氏许是因为跟夫君多年失散的原由,这些年了,也是与她两方之间都是相忍着对方。到底还是婆母和睦。毕竟,没住了一块儿。

    再是有些矛盾,在时间慢慢之下,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娘瞧着,女儿玉娘的婚事不同。

    女儿嫁进了谢家后,那是上有婆家的祖母、婆母,还有一个当家的嫂嫂在呢。总之,她就是一个纯粹的晚辈儿。

    在娘家当了晚辈,那会被宠。

    在婆家当了晚辈,只能陪小心。

    荣娘不懂得,如何当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媳妇,所以,她唯有让女儿去跟婆母刘王氏学习了。也免得女儿将来嫁进了婆家后,吃了闷亏。

    “娘”

    刘玉娘唤了一声。

    “娘不是讲,谢家的家风好,长辈与晚辈之间都是知礼懂礼吗?”刘玉娘笑说道:“女儿也是一个懂礼的,自然会尊了规距,尽了晚辈的孝道。”

    在家中时,刘玉娘也是得了爹娘的宠爱。

    弟弟们更是听了她这个长姐的话。可谓说,刘玉娘的少年时代,也是过得挺舒坦肆意。至少,在三榕巷子这一块儿,女儿家中刘玉娘可谓拔了尖儿的。

    “傻孩子。”

    荣娘轻轻摇摇头,在女儿身边小心嘀咕道:“你呀,将来就会懂了。这婆家和娘家是不同的。”

    荣娘这话可不假。

    想她这一世,得了亲娘赵春花的宠爱。

    亲娘在她面前,那是她说什么是好,亲娘铁定是没二话。哪怕是她错了,亲娘还是支持了她。这才叫亲娘,那就是你再不好,在亲娘眼中,也叫一个好。

    可婆母?

    婆母不同的,婆母的眼中,儿子孙子姓了婆家的姓氏,那才叫一家人。一个媳妇儿,流着外家的血脉,那是外人。

    你想融进了婆家里?可没好些年,没个子嗣养大了,那是想也甭想的。

    这世道里,对于女子残酷,就是有些潜在台面下的规则。谁都懂,就是大家都装了你知、我知,却不宣于口外。

    一些在脸皮的婆母,还会表面装装功夫。

    有一些脸皮子也不要的婆母,欺负了小媳妇,还能亲儿子面前给小儿媳妇上了眼药呢。

    这怎么说的?

    在孝道面前,孝子肯定是听了亲娘的话。媳妇?

    媳妇肯定低一头的。

    当然,若真是遇上了好婆母,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可这机率嘛?那是有些难讲了。

    有一句怎么讲的?

    在女子嫁进了婆家后,在女子生了子嗣后,在女子融入了婆家的生活后。你才能知道你嫁的,究竟是人?还是一个畜生?

    “娘,女儿懂得。”

    刘玉娘抬头,非常肯定的说道:“就像姑母跟姑父,姑父明明对不起姑母,可姑母的婆家人人都会站了姑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而祖母和爹就不一定,祖母和爹一定更心疼了姑母的。”刘玉娘又不傻。她听懂了亲娘的话,所以,她拿了一个现实的例子,这一举出来。

    荣娘一时间,也是无语了。

    因为,女儿玉娘的话,简直太对了。

    “你这话有道理。可你往后,莫提了。”荣娘伸手,抚了抚女儿的头,她说道:“有些话,不能乱说。若不然,容易坏了你一个女儿的名声。”

    “女子的名声,可经不住被人非议的。”荣娘告诫了女儿玉娘。

    “娘,女儿记下了。”刘玉娘自然明白,有些话,有亲人面前才讲。在外人面前,她肯定装了语少的。

    太元八年。

    进了年节时,刘玉娘未来的婆家也是订了下来。

    这一桩的婚事,也算是落了小定。

    至于后面的六礼,自然是慢慢来。毕竟,不管是刘玉娘,还是谢世恩,少女少年的年纪都尚小,还是可以慢慢来。

    这成婚啊,怎么都得等到了刘玉娘满了十五及笄之时。

    太元八年过去了。

    迎来了太元九年。

    太元九年,春,三月初一日,荣娘过了三十一周岁的生辰。三月初三日,刘之烨过了二十六周岁的生辰。

    在刘之烨的生辰这一日。

    荣娘家是专门的热了一回。当然,没请了外客,也就是自家人热热闹闹。

    这一天。

    来的亲戚里,就是荣娘的大姑姐王遂娘,还有大姑姐的嫡子谢知源。以及刘玉娘未来的夫婿谢世恩。

    至于大姐夫谢绍?

    谢绍并没有捧场到来。

    刘王氏当天的脸色虽然表面上,还是有些的笑容。娘这个儿媳妇都是瞧得出来,刘王氏心里不痛快。

    也简单啊。

    往后,刘之烨的生辰,这位大姐夫谢绍可是露脸儿的。

    这一回没来,原由很清楚了。

    在荣娘家的后院堂屋中,刘王氏和女儿王遂娘坐了一块儿。

    至于刘之烨嘛,他在前院的堂屋里召呼了女婿谢世恩。当然,陪客的就是萧仲玉,以及刘叔玉、刘季玉。还有就是小孩儿谢知源。

    这会儿,赵春花是领了孙女刘玉娘去了厨房里忙碌。当然,荣娘在给帮手。

    这做了一些下午茶。

    不外乎就是些小点心,也及一些糖水酿。

    去前院送了点心、糖水酿的事儿,就是刘玉娘去做的。也是让这孩子与谢世恩碰一面,到底是难得见一回。

    后院啊?

    后院就是荣娘去送点心、糖水酿。

    荣娘进了后院的堂屋时,就瞧着气氛不对头。婆母刘王氏似乎有些叹息的模样。至于大姑姐王遂娘这会儿的眼睛有些微微的红,似乎刚哭过一场。

    “母亲,姐姐,用些点心吧。”

    荣娘这会儿,把木托盘搁了桌上后。一一将点心、糖水酿也是拿了下来。然后,放到了婆母刘王氏,大姑姐王遂娘的跟前。

    “谢谢弟妹了。”王遂娘这会儿还是给荣娘回了一个笑脸。

    “家中的吃食简陋,姐姐不嫌弃寒酸就好。”荣娘轻轻笑笑,也是温柔的回了话道。在婆母刘王氏,以及大姑姐王遂娘的面前,荣娘是一直装了温柔的。

    谁让柔能克刚呢。

    荣娘是摆得正自己的位置与态度的。所以,她从不在这二位面前争什么。

    “我没什么胃口。”

    刘王氏这会儿倒没用了点心,糖水酿。

    她是让荣娘留了下来,刘王氏说道:“三郎在前院与世恩说话,我去瞧瞧。荣娘,你留下来,陪你姐姐说会儿话。”

    刘王氏这会儿是不想跟女儿争辩什么了。

    到底她怕她唠叨的多了,女儿遂娘也是听得厌烦了。

    “好的,母亲。”

    荣娘对于婆母刘王氏的吩咐,自然是应了下来。

    待刘王氏离开了后院的堂屋后。王遂娘还是坐那儿,拿着小碗的糖水酿,慢慢的用小勺子舀起来,递了嘴唇浅浅的喝着。

    这时候屋中的气氛挺安静的。

    荣娘不着急,她是坐了下来,准备瞧着大姑姐的态度啊。许久后,王遂娘搁下了手中的小碗。她抬头,望着荣娘问道:“你问问什么吗?”

    荣娘摇摇头,说道:“姐姐若想说,我便听。姐姐若不想说,我便不问。”荣娘觉得,她不是一个勉强别人的人啊。

    其实,顺其自然也不错的。

    听到荣娘如此讲,王遂娘苦笑后,说道:“我挺羡慕你的,荣娘,你知道吗?”

    “我有什么好羡慕的?”荣娘在大姑姐不说话后,赶紧回了一句,接了对方的话。听荣娘如此讲,王遂娘摇摇头。

    “我羡慕你和三郎的感情。”王遂娘这会儿盯着荣娘,目光里真是羡慕。她说道:“多少年了,三郎与你还是恩爱如初。而我呢?”

    “我都不知道,这些日子里,我是如何熬过来的?”王遂娘想到了当初,她跟夫君谢绍摊牌时的场景。

    虽然谢绍有解释。

    可有些事情,出来了,就是一道裂痕。

    王遂娘觉得她和谢绍便是如此。至于那个柳氏,会不会在中间继续的插一脚?

    王遂娘觉得已经无所谓了。

    “你应该看出来了吧,我刚刚跟娘争执了。”王遂娘说了一句道。

    荣娘点点头。

    这事情摆明了,荣娘不能忽悠啊。所以,她承认了,她看出了一些婆母刘王氏和大姑姐王遂娘的矛盾来。

    只是母女之间哪有隔夜仇啊?

    肯定是大姑姐低头认个错,婆母刘王氏也就是揭过此茬不提了。到底是母亲爱女儿的心,荣娘也是当娘的,能理解的。

第114章() 
“母亲也是关心姐姐。”

    “只要姐姐跟母亲低一低头;母亲那儿肯定也就是借台阶下了。”荣娘说了实在话。她可不会在婆母和大姑姐之间挑拔什么。

    到底是在亲母女二人之间;她这个儿媳妇才是正宗的外人。

    荣娘是一个蛮有自知这明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她是不会干的。

    “弟妹;你的话;我都懂。”

    王遂娘点点头;这会儿;她又是叹息一声。

    美人轻颦眉,那一语一叹息之间,莫名的有一种让人想怜惜的冲动。想一想;荣娘是一个女人,都有这种感觉。

    若是一个男儿?

    岂不会把大姑姐捧了手心里疼爱?

    就因为如此,荣娘不解啊。

    荣娘可是询问过夫君刘之烨的;那个大姐夫谢绍的外室柳氏;据夫君刘之烨的说法。便是容貌普通啊。

    当然,荣娘觉得也可能是夫君刘之烨是恨屋及乌的情况下;对柳氏贬低了几分。

    再如何?

    想来柳氏是绝对不会美过了大姑姐王遂娘的。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柳氏容貌不及大姑姐;又是一个伎子出身的贱籍女子。这如何来的媚力;让大姐夫是拼着声誉也不要;来一个金屋藏娇?

    对此。

    荣娘只能说,富贵男儿多薄凉啊。

    娶之时;谓之恩爱终生。结果,这夫妻半途就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果然。

    宁可相信这世间有鬼;也别相信了男人那一张破嘴。

    至少,对于大姑夫谢绍的人品,荣娘是这般觉得的。

    “姐姐,你膝下有知源外甥在呢。”

    荣娘提醒了一句。

    在荣娘看来,如今大姑姐王遂娘的夫君谢绍不可靠。那么,唯有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谢知源的身上。

    这世道里,最讲一个孝道。

    想来,大姑姐王遂娘的精神上找了一个寄托,把满腔的爱意全撒到了儿子谢知源的身上也不错。至少,这样的话,大姑姐容易走出了爱情失败后的伤痛。

    “是啊,就像是弟妹你说的,我还有知源。”这时候,王遂娘的眼中,有了亮光。王遂娘没了半分的伤心,她的脸上似乎也是柔和了下来。

    “其实,弟妹啊,我跟你的想法相同。”

    王遂娘抿了唇,她似乎思考了一下后,决定吐露了心声。有些话,闷在了心里,王遂娘也觉得想与亲人谈一谈。

    只是,之前跟亲娘刘王氏谈得不愉快罢了。

    “君既无情我便休。”

    王遂娘说了此话后,就道:“我已经想通了,我会去求了姑母,让那柳氏进府。既然夫君喜爱,我又何苦做了棒打鸳鸯的恶人?”

    “一个妾罢了。若夫君喜欢,我便是决定在柳氏进府时,再为夫君纳三个,凑了四个暖榻的。”王遂娘说了她的打算。

    荣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听到了这里,荣娘已经明白了。

    她的大姑姐是对男人失望了。所以,这是打算放弃夫妻之间的恩爱。把夫君当合伙人对待吗?这来一个相敬如冰?

    “这”

    荣娘小声的问道:“姐姐是不是如此跟母亲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