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

    不外乎,这是一个百姓平均寿命太低的时代。

    在这等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里。人均的寿命就在三十五岁左右。可能天灾,可能人祸下,许多的青年,或死得更早。

    因为,这平均的寿命里,那些士族豪门之辈,才是有许多的长寿之人。

    这等士族豪门是享受着富贵荣华,有锦衣玉食,他等自然是高高上在,肯定得活得日子舒舒服服。

    至于百姓?

    百姓寿命短了,为了延续香火,自然就是成婚早,生下子嗣更早。

    哪怕是建业城这等大晋朝廷的京城之地。普通的百姓人家,若是稍稍能存得一些钱粮的,也是十二、十三岁之时,就是想法子让家中的长子成婚了。

    至于次子?

    那若是困难的话,肯定会担搁。毕竟,百姓家没余粮啊。

    夏季,建业城哪怕靠着大江边上的城池,依然是炎炎烈日。这等时节,应该忙碌的百姓,还是忙碌着。

    到底是为了生存,这得干活讨生活啊。

    过了夏,入了秋。

    建业城更热闹了。

    太元帝这位七岁的天子,在这个秋季,将要大婚迎娶了未来的皇后娘娘。

    这等大事,自然是让整个建业城的百姓们,也是期盼着。

    为何?

    帝王大婚,迎娶帝后,肯定要大赫天下的。

    在这等情况下,建业城的百姓肯定也能沾一沾光彩。指不一定,会免了一些建业城的赋税钱粮啊?

    哪怕是少一丁点,也是让百姓们暖一口气,不是吗?

    秋,八月初八日,帝后大婚之日。

    这一天。

    整个建业城似乎都被装扮过一下,焕然一新。

    荣娘怀孕了,这算着也快是生产的日期,她自然没能去瞧了热闹。于是,赵春花就是留了家中,照顾女儿荣娘。

    至于刘之烨啊,他是乐得带着孩子们去瞧了热闹。

    仲玉这孩子爱安静,所以,他更喜欢了待家中。仲玉不想出门儿,就乐得待家里当安静的美男子。

    荣娘瞧着,最后,还是劝了话。

    仲玉在亲娘的诱惑下,才是随亲爹刘之烨出了门,去瞧一瞧热闹。

    至于刘玉娘、刘伯玉这一对姐弟,倒是欢欢喜喜的跟着亲爹出门啊。

    皇后娘娘要出嫁的长街,自然是张灯结彩。刘之烨为了让儿女们多些见识,所以,还是预定了一个茶楼的二楼临窗位置。

    那是早早给了订钱,才能订下来的。

    为何如此?

    刘之烨也是觉得母亲刘王氏的话有道理,孩子们尚小,是需要更多的见识。家居建业城,这等繁华热闹,都不多见识一翻。不让孩子们开了眼界,岂不是浪费了好机会?

    要知道。

    刘之烨也信奉了一句话。

    心有多大,方能容多少的度量。

    刘之烨自然是希望了,他的孩子们,是个个心胸宽广的。至于孩子们瞧瞧了士族豪门的那些富贵荣华,会不会更多生了奢望之心?

    人有多大的压力,才会有多大的动力啊。

    这话,荣娘信奉,刘之烨更信奉。于是,这一对夫妻才会乐意了,打着机会就让孩子们瞧一瞧,这个世界啊,有人下人,更有人上人。

    人嘛,一辈子的时间,几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最好还是不要当了井底之蛙。见识一下,总是好事儿。

第86章() 
谢氏的嫡女出嫁;嫁的还是当今的天子太元帝司马元曜。

    这等天作之合;肯定是大晋朝廷上下;最惹人眼的大事。

    大婚之事。

    长街之上;那谢氏嫡女的嫁妆;自然是正宗的十里红妆。那晒出来的各色金银古玩;以及田产庄园;铺子奴仆,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好不羡慕。

    除此之外;那些嫁妆的各色物品,每一件无不是精品中的上上之等。

    在此之时。

    刘玉娘两只眼睛里,全是星星。她羡慕的说道:“皇后娘娘真是太幸福了;这嫁妆太丰厚了。”对于刘玉娘这等八岁的小姑娘而言;她们已经懂得了,女儿家的嫁妆就是嫁进婆家后的底气所在。

    出嫁后;女儿家若有了丰厚的嫁妆;心气儿十足高啊。那腰杆儿也是硬实啊。

    只是;民间里;百姓哪有那般的银钱;给出嫁给女儿置办了嫁妆啊?

    士族豪门里,那些名门淑媛得有了丰存的嫁妆?也是因为士族豪门的婚姻;非是简单的男女成婚,而是结两姓之好。

    这后面有更重要的政治与其它方面的衡量。

    “姐姐;我会努力的挣钱。”

    刘伯玉这会儿;倒是在亲姐姐刘玉娘的耳边说道:“将来你的嫁妆在秀水里坊这一片儿,肯定也是让人羡慕的对象。”

    至于说,更远的地儿,与人比拼吗?刘伯玉还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好孩子。

    端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

    刘伯玉可不会打肿脸来充胖子。

    “好啊,弟弟你最好了。”刘玉娘嘻嘻笑了,笑得开心。她还不忘记,瞧了二弟仲玉,问道:“仲玉,你觉得你大哥伯玉说得话,可是对极了?”

    “嗯?”仲玉抬头,瞧瞧姐姐,再瞧瞧哥哥。然后,仲玉点点头。接着,仲玉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亲爹刘之烨,他不多话了。

    对于说话的声音,明明很好听。可偏偏就是不乐意说话的仲玉弟弟,刘玉娘也无奈了。

    街道上。

    热闹依旧。

    这会儿。刘之烨还是带着一个孩子,要了点心,这是解一解饿呢。

    一直等到了这十里红妆,抬过了长街之上。

    皇后的凤撵是什么样?

    这是头一回,让刘玉娘瞧见了。她的星星眼更利害啊。那等荣耀,那等炫丽,真是没有哪一个女孩儿能拒绝了。

    想来。

    在这日的帝后大婚后,肯定不知道多少的闺阁女儿,要羡慕了当今的谢皇后。只不过,这一位谢皇后太小了,今年堪堪七岁。

    天子皇后,都是七岁的少年时。这等大婚,说是成婚了,也就是举行了仪式。

    至于真正的帝后圆房?

    肯定要等到了谢皇后及笄之后了。

    当晚。

    皇宫之中。

    司马元曜大婚了之后,他自然是与他的小皇后,一起渡过了一回。

    说实在的。

    对于这一回的婚姻,司马元曜完全没有期待。他只是做了一个傀儡,应该做的那点事儿。不过,为了让谢皇后这个表妹,更加乐于站了他这一边。

    司马元曜在谢皇后面前,还是非常有天子气度的。

    至少,谢皇后这个小姑娘的心中,是对天子表哥死心踏地了。

    这一晚。

    司马元曜睡得并不好。他做了一个梦,梦境变幻无穷。

    他似乎坐于云台之上,穿着天子冕服,听着朝臣们的奏报。尔后,他瞧见了,桓将军这位摄政公被他的国丈谢桉,给杀于大殿之上

    一片血腥中。

    国丈谢桉也死了。

    那最后的得利者,那个名叫刘伯玉的青年一身的戎装,带着兵士包围了大殿。

    “天下有德者居之,圣上,当退位让贤,以安天下人心。”

    “”

    司马元曜醒了。

    醒来后,他发现,他后背的冷汗,在这个宜人秋季时,都是冷得心中生了透骨的寒意来。

    “这个梦预示着什么?”

    司马元曜在思考了这个问题。

    “表哥,你怎么了?”在司马元曜醒来后。与他同睡一榻,当然,分了各自锦被的谢皇后醒来了。

    殿内,有烛光。

    虽然微亮。

    这会儿,谢皇后还是关心的问了话。

    “没事儿,刚做了一个梦。表妹,睡吧。”司马元曜并不想把心情分享给别人听。哪怕这个人是他的表妹谢皇后,这一个枕边人呢。

    谢皇后不傻,自然还是瞧出来了,天子表哥不想谈了心里话。

    她想说什么?

    司马元曜却是伸了手,用食指轻点了一下谢皇后的额头,笑道:“朕没事儿,睡吧。”有司马元曜的安抚,谢皇后依言,又是合衣而卧。

    倒是司马元元曜重新睡下了。

    他虽然闭上了眼睛,实际并没有睡着了。

    在心中,司马元曜已经有了决断。他想到了,许多许多。

    次日。

    帝后大婚,自然去给太后谢蕴拜礼。

    天子司马元曜是太后谢蕴养大的,这些年了,太后谢蕴对天子还是有感情的。至于侄女谢皇后?

    太后谢蕴更是满意。

    这一对小皇帝小皇后的婚礼,太后谢蕴就是最大的支持者。

    所以,这一场请安,这一场奉茶,太后谢蕴是吃得开心。早膳时,太后谢蕴更是专门开口,提点了让天子司马元曜、谢皇后这一对表兄表妹,好好相处。

    如今年纪尚小的皇帝皇后,肯定不可能圆房的。这子嗣一事不急了,那自然就乐于让一对皇帝皇后小夫妻,多培养了夫妻之间的感情。

    午时。

    司马元曜打发了谢皇后这个小表妹,去准备了他喜爱的汤品后。

    司马元曜唤了人。

    在宫里这些年,哪怕做了傀儡。到底谢氏一族对太元帝司马元曜还是多有期盼的,所以,让司马元曜这个天子还是经营起了一些势力来。

    当然,得用的人手不多。

    不过,倒底还是收买了几个暗卫。

    这些人手,也算得太元帝司马元曜的父皇,咸安帝司马仁的后手。让司马元曜花了大力气,是收拢得来的。

    “去请明阳道长。”

    “朕想求教了星象方向的问题,让道长来解惑。”司马元曜吩咐了小内侍。

    小内侍了得了帝王的吩咐,自然是躬身应诺。

    随后,便是去传话儿。

    明阳道长的身份,司马元曜自然是知道的。这一位,据说是出身于司马氏的宗室,如今是一位得道高人。

    司马元曜自然是心头有数儿。也便是想着,借助了这一位宗室长辈的力量。

    到底司马元曜是真见识过了,这一位明阳道长有真本事。至少,他的某一些身份,让这一位明敲暗击下,也是心有戚戚然。

    因为如此,司马元曜也是准备问一问鬼神之说啊。

    到底还是刘伯玉这三个字,对于司马元曜而言是压力山大的。

    时间慢慢过去。

    在明阳老道士来之前,司马元曜已经琢磨了,他将要讲的话。

    “圣上,明阳道长求见。”

    “传。”

    有太元帝司马元曜的话。不多时,明阳老道士进了这帝王所在的御书房中。一路上,明阳老道士已经莫名的心生一种直觉来。

    “无量天尊。”

    “贫道见过圣天子。”明阳老道士一个道家礼。

    这会儿的明阳老道士是衣着华丽,那一身的道家袍服,不再是简单的样式。而是皇家的织娘,专门按官位品阶制造的。

    这等卖相,配上了整个皇家配给的五品官阶,倒也是揉合而成一股威势。

    有些飘渺之意,又有些官威之感。

    “朕请道长来,是有一个梦,想请道长解之。”司马元曜说了开场白,尔后,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侍卫们,全退了出去。

    这时候。

    明阳老道士立那儿,自有巍峨不动的泰山之势。他静静听了太元帝的话。

    良久后,明阳老道士说道:“圣天子心有杀机,杀心自起。”

    “无量天尊。”

    听了明阳老道士的话,太元帝司马元曜是沉默了。这时候,司马元曜想了片刻后,他叹道:“道长说中了朕的心事。”

    明阳老道士这时候,目光盯着太元帝。

    稍片刻后。

    明阳老道士说道:“圣天子可知道,天命难违。今日杀了一个刘伯玉,他日未必不会再有一个张伯玉,一个李伯玉之类的出现”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圣天子,如今的天下大势,是大魏朝与大晋朝的两朝并立。如刘伯玉之辈身怀大气运的人,存于大晋朝廷之内的话,未尝不是加深了国朝的运数。”

    明阳老道士出身于司马氏的宗室,他的立场,天然上就是站在了司马氏的皇族这一边。这也是为什么?

    他发现了刘氏的那一位身怀凤命的女子,会暗中出手,让其在当年入了兴宁帝的后宫之中。奈何

    其后,明阳老道士在发现了刘伯玉的赤鲤命格后,更是想收为徒弟。那也是想借了其的气运,为司马氏效命。

    只是

    未尝成功罢了。

    “道长的好言相劝,朕明白道长一片忠心赤胆。”司马元曜安慰一句。接着,他说了他的决断。

    司马元曜说道:“只是,朕意已决。”

    话到这儿时,司马元曜起身,他从御案后的龙椅上起身。

    司马元曜走到了明阳老道士的面前,他躬身一礼,明阳老道士哪敢受下了这“异星”命格的帝王大礼。

    即便是躬身一礼,明阳老道士也不敢接下来。

第87章() 
明阳老道士避开了太元帝司马元曜的一个躬身之礼。

    当然;在心中;司马元曜也只是一个姿态;由司马元曜想来;以明阳老道士的身份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办好此事。

    刘伯玉已经成为了司马元曜这位太元帝的心头一根刺。

    不;他心中有隐忧。

    再则;司马元曜觉得他一个堂堂的穿越者;身为一朝天子,手上的底牌众多。多一个刘伯玉不多,少一个刘伯玉不少。

    便如此;何不痛痛快快让自己心中舒坦呢?

    “一切拜托道长了。”

    “朕愿闻道长的捷报,那刘伯玉的头颅,不管谁斩之。朕都将厚赏。”司马元曜可不是那等反派角色。至少;他自认为如此。

    所以;太元帝自然是从了这个时代里,杀人得砍头。

    不给对手任何复活的机会啊。

    “无量天尊。”

    明阳老道士念了一句道号;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一门差事。到底他是出身司马氏的宗室;在明阳老道士的心底;还是关心着司马氏江山的安危。

    太元六年;秋。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这一天的建业城非常的热闹。当然;荣娘家亦然如此。

    因为。这一天刘王氏专门差了车夫,驶了马车来荣娘家。准备一家人在中秋节这一天的朝食后;就是出游。

    说是游玩?

    也不全对。

    而是刘王氏领了一对孙女孙儿去还了许愿。当然;同去者,还有刘之烨。

    至于荣娘?

    荣娘这近了产期,算一算日子,就是最近了。所以,荣娘准备留在了家中。她亲娘赵春花不放心的女儿,自然也是顺势的留了下来。

    同时。

    安静的小美男子仲玉,那是特不喜玩乐的一个孩子。

    刘王氏多翻的逗了二孙儿仲玉,奈何仲玉就是巴巴着亲娘不放开。所以,最后刘王氏的马车厢里,也就是搭上了刘之烨、刘玉娘、刘伯玉,这祖孙辈儿四人。

    “去白马寺里,也不妨添了香油钱。”

    荣娘在夫君刘之烨离开时,还是叮嘱了一句。刘之烨自然是应承了话。

    倒是刘玉娘非常欢喜,乐得一直待了祖母刘王氏身边讨了趣话儿。对于去城外玩儿,刘玉娘是真喜爱着。

    至于刘伯玉?

    刘伯玉是想到了,去瞧一瞧城外的风光如何?

    他出生于建业城内,常年里也是生活在了这城中的一片儿。平日里,想去了城外玩儿,还是挺难的。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