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春花到了厨房忙碌,刘之烨给灶台烧火呢。

    等吃食弄好,热水备好后。

    刘之烨忙着端水,赵春花是站着一碗鸡蛋面,去产房里让女儿荣娘赶紧填饱了肚子。毕竟,生产也是一件力气活。

    产房外,刘之烨把热水备好后,他没其它的事情忙碌了。

    所以,闲下来的刘之烨那心头一个焦虑啊。头一回当爹,他是新手上路,特心中没底儿。这会儿,在产房外的屋沿,那一个坐立不安。

    蹲了屋门口的刘之烨,颇有些门神的架式?

    产房内。

    荣娘是吃了一碗鸡面。

    还别说,她这会儿,还是有胃口的。

    再则,有亲娘赵春花在身边,荣娘心里还是蛮踏实的。心里压力不大,胃口自然来。

    等一碗鸡蛋面下肚子后,荣娘感觉到了,肚子抽疼抽疼的。

    庞产婆在旁边瞧着荣娘的好胃口。

    庞产婆还是笑着说了话,道:“里正娘子,你这胃口好,肯定力气足。”

    “要不了多久,里正家就得添丁进口了。”

    “”听了庞产婆的话,荣娘能说什么?荣娘挤了笑容,谢过对方的吉祥话。

    疼,是生孩子的疼。

    等那一种特殊的疼感来了时,荣娘有预感啊,她的孩子真的快要降临人世间了。

第48章() 
这会儿;庞产婆在给荣娘鼓励;她说道:“里正娘子;吸气;对”

    “吐气”

    荣娘疼得慌;一时间;倒也是接着庞产婆的声音行事。

    在外面的刘之烨等得一个煎熬啊。

    过了多久?

    让刘之烨讲;他都是说不明白。

    刘之烨的心头,全是在侧耳听了,产房内的动静。话说;到底情况如何?刘之烨不知道的,因此,他是蹲了屋门口;在那儿一个劲头的焦躁。

    “哇哇”

    婴儿的啼哭声传来。

    “生了;生了。”

    屋内传来了庞产婆的欢笑声。

    这会儿,赵春花在帮忙呢。小婴儿的脐带得剪了;还有收拾了屋子里的情况呢。

    可就是这时候;庞产婆惊呼了一声;说道:“里正娘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

    “”

    屋门外;正想敲门的刘之烨停手了。

    这

    刘之烨惊讶啊。妻子荣娘这是怀了双胎吗?

    “里正娘子;你还得出力气,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呢。”庞产婆继续给产房内的荣娘鼓气道。荣娘躺了榻上;她整个人挺无语的。

    赵春花这会儿是小心抱着头一个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心头着急;面上不显露了。

    女儿怀了双胎啊。

    这情况真个儿意外的。毕竟;当初去药铺子里,请大夫诊脉时,可没诊出了说是双胎啊?

    “”

    荣娘能如何?

    荣娘这会儿只能努力啊,让肚子里的孩子赶紧的生出来。

    又是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时间在流逝。

    过了又是许久的时间后,“哇哇”的婴儿啼哭声传来。许这后面出生的小婴儿的啼哭声,惊醒了荣娘家的头一个孩子。

    于是。

    产房内,响起了双重奏的婴儿啼哭声。

    庞产婆和赵春花是一人抱一个的哄着。

    那场面哪怕是消耗了全身的力气,顺利的诞生下了两个孩子的亲妈荣娘呢。荣娘瞧着,都是哭笑不得。

    产房收拾好后。

    产房门才是打开了。刘之烨在丈母娘的同意下,进了屋内。

    瞧着榻上躺着的荣娘,再是瞧着两个新出生的小婴儿,刘之烨一时间激动莫名的。

    “恭喜刘里正,里正娘子给您生下了一双龙凤胎。”

    “瞧瞧,长得多俊的两个孩子。”

    “这是头一个孩子,是女娃娃。这是第二个孩子,是男娃娃。”庞产婆指了两个已经睡着的小婴儿,给介绍了话。

    赵春花这时候上前,塞了红包给庞产婆。

    得了喜钱。

    庞产婆连连又是讲了些吉祥话。之后,才是告辞离开了荣娘家。

    不多时。

    秀水里坊的邻里们,就从庞产婆那儿知道了,刘里正的娘子生下了一双龙凤胎。刘里正是儿女双全,好福气,好福气啊。

    不多时。

    有人来拜访贺喜。

    刘之烨一一见了,还道了谢。说是洗三时,请大家赏光。

    这会儿,人人都知道了,刘里正家会办了洗三宴。于是,才是散了场。

    就在赵春花在产房里,照料了女儿荣娘,以及一双小婴儿时。荣娘家的宅子大门又被叩响了。刘之烨还在院中呢。

    于是,刘之烨就是回转了身。

    他开了门,却发现院外是一个陌生的老道士。完全不认识。

    “道长,您有什么事吗?”

    刘之烨客套了一句。

    老道士一个道家礼,念了一句“无量天尊”。尔后,老道士自报家名,说道:“贫道法号明阳,巧合路过居士家,见居士家隐有霞光溢彩,当是贵人降生,特来报喜。”

    刘之烨当场唬了脸色。

    “道长,您这话,我家担不起。”

    刘之烨冷哼一声,说道:“我家小门小户的,便是生了儿女,也是平常的百姓命,当不得贵人二字。”

    “居士多虑了。”

    明阳道长轻轻的一摆拂尘,笑说道:“此话,贫道只讲与居士听。此地,唯贫道与居士二人。居士万万不用如此小心谨慎。”

    刘之烨还是不想多讲什么。

    这会儿,刘之烨只想这个乱说话的老道士赶紧的离开。免得说了什么风言风语的,给家里招来了麻烦。

    刘之烨的性子,嗯,就是如此谨慎的。

    许是幼年时的变故吧,到底在刘之烨的身上刻印下了的痕迹。

    “无量天尊。”

    “既然居士不想听了贫道的一些谏言,那么,可否讨一碗水喝?”老道士拿出了一个葫芦,说了一个请求。

    这回,刘之烨没拒绝。

    他倒没打了井水,而是去了厨房里,专门给老道士灌了凉白开。

    因为荣娘怀孕的缘故,又是夏天的炎热,荣娘家的家中倒是备了凉白开,随时好饮用的。

    在刘之烨回转后,把葫芦还给了老道士。

    老道士又谢了话。

    接着,老道士将葫芦别在了腰间,他一施拂尘,说道:“得一水之恩,就为居士家批一语,以做回报。”

    “居士家有麒麟儿,奈何却是天生有缺憾”

    老道士一声叹息。尔后,转身离开。

    老道士离开了,其话,却像是在刘之烨耳边响起。那声音如在耳边倾述一般。四句诗,悠悠然响起。

    “赤鲤非是池中物,一重一劫炼命数。”

    “当时干戈操于手,扶摇直上云宵巅。”

    四句诗,端得是喻意明显。

    明明如在耳边,却又是铭刻在心上。刘之烨记下了,觉得似乎是他本来应该就是亲耳读过一般的印象深深。

    一时间,刘之烨愣了那儿。

    因为,他瞧不见,那个老道士何时离开的。似乎眨间眼,他就不见了?

    “三郎,你这孩子傻站了那儿干嘛?”

    赵春花一出来,就瞧见了女婿站院门口,一直愣那儿。

    听得丈母娘的话,刘之烨忙应了声,就是关上了院门。

    等生产后,累得睡着的荣娘醒来时。一阵的香味扑鼻而来。是亲娘赵春花专门给荣娘做的大豆炖猪蹄。

    用火慢慢熬,这猪蹄是一咬就烂,真个儿的香。

    荣娘吃好了。

    两个小婴儿也是醒来了,哇哇大哭着。

    “想是饿了。”

    赵春花对荣娘如此讲道。

    荣娘这会儿想喂了孩子?可是,两个呀,先喂哪一个呢?

    最后,荣娘只能一个孩子饿一小会儿,接着,又喂另一个孩子。总之,荣娘挺忙碌,光是喂孩子,也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啊。

    等着两个小婴儿吃好了。

    荣娘有了闲功夫,她才是问了亲娘赵春花,说道:“娘,三郎呢?”

    “对了,娘可想好了,给孩子取什么小名儿?”

    至于大名?

    早在孩子出来前,荣娘和刘之烨已经早早的挑好了。因为赵春花不识字,这等给孩子取大名的事情,就由得荣娘夫妻这一对父母来取。

    至于小名儿的权利,专门留给了赵春花这个亲姥姥。

    “娘想了想,觉得不取小名了。”

    赵春花说了实在话,她道:“咱家的三郎如今是里正,也是有差遣的人。咱家的孩子有个好名儿,挺好的。”

    “不必学了其它人家,一定取个贱些的小名儿。”

    赵春花倒底觉得女婿出生高,又想着刘氏一族那等名门士族。哪辈儿的孩子,都是唤得大名儿。所以,赵春花就想添事儿。

    “娘,您真不给咱家的两个小孩儿,取个小名儿?”

    荣娘又寻问道。

    “不了。”

    赵春花态度挺坚决的。

    荣娘沉默了。

    这时候,刘之烨进了屋子。

    荣娘招呼了一声,说了赵春花的打算。刘之烨还是平常的态度,笑道:“我没意见,娘,你和荣娘拿好主意就成。”

    刘之烨的态度就是和善啊,不挑矛盾和事儿,全部随了丈母娘的开心,随了妻子的高兴。

    “咱们当初选的名字,有男有女的,如今倒是都用上了。”

    荣娘这会儿,也是笑了起来。

    “是啊。”刘之烨点关,表示同意了妻子荣娘的话。

    他们的大女儿的名字,就叫玉娘。长子的名字,就叫刘伯玉。按着排序来,这兄弟之间,就用了伯、仲、叔、季四个字。

    眼下嘛,就是用了一个“伯”字。

    伯者,长也。

    “刘玉娘、刘伯玉。”

    荣娘念了女儿和儿子的名字,笑道:“我还是觉得挺好听的。”

    玉,贵石也。

    君子的美德象征,在这等时代里,可是最美好的祝愿了。

    赵春花瞧着夫妻俩说得高兴,笑得开心。就是端着荣娘说完后的碗筷,出了房间。她准备让荣娘、刘之烨夫妻是好好的聊一聊。

    丈母娘离开了。

    刘之烨就是坐到了榻前近处。

    他递了一小块的木牌,递到了荣娘的手中。荣娘接过了,发现上面用碳灰写了四句诗。荣娘轻轻的念了一遍。

    “赤鲤非是池中物,一重一劫炼命数。”

    “当时干戈操于手,扶摇直上云宵巅。”

    念完后,荣娘的脸色变了。

    “这是哪儿来的?”

    在古代生活这些年了,荣娘不是傻子,岂能不知道这上面的诗,若是泄漏出去的话,那会招来了麻烦的。

    “一个法号叫明阳的道长,为咱们伯玉批的命数。”

    刘之烨心中还是揣揣的。毕竟,明阳老道士消失的诡异,倒真是让刘之烨刮目相看,觉得这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

第49章() 
荣娘前一世听说过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一世;荣娘见证的更多的的一句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又或是是另一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一世,是帝王将相的时代,是士族高门的时代;非是平民百姓能张嘴讲道理的进代。

    有时候,你寻了麻烦,麻烦还上门呢。何况是自找了麻烦来?

    “三郎;咱们从来没听过这四句诗。”

    荣娘用一种异常坚定的声音说道:“忘了它;免得为家招祸。”

    刘之烨自然听明白了妻子荣娘的意思,他说道:“好。”

    话落后;刘之烨拿回了那一块小木牌;他说道:“我去将它全部涂黑了;再搁灶台里烧掉。”

    “嗯;依三郎你的意思处置了好。”

    荣娘赞同了。

    七月初一日;荣娘家添了喜讯,他们夫妻俩得了一对宝贝的儿女。长女名唤刘玉娘;长子名唤刘伯玉。

    至洗三日。

    荣娘家的二进宅子,更是热闹了起来。

    邻里街坊的全是来是贺喜;也是送了贺礼。毕竟;添丁进口的喜事,再则,荣娘又是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多是想来沾沾喜气的人。

    刘之烨专门请了街道里刻意结交的小吏和差役。

    在后院中,还是专门为这几位小吏和差役整了一桌子的席面。当然,不光是刘之烨乐意招呼了这些衙门里的人,连李山的伯父,曾给刘之烨多回帮忙的李里正,也是这一回的陪客。

    这些衙门中人的礼物,刘之烨自然是收了。不过,他亦是有回礼相赠的。

    大家相互来往,总归是图个彼此打好交道。有需要时,都相互帮衬一把。

    洗三的荣娘家,特别的喧闹了一回。

    等待洗三过后,荣娘家就是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当然是刘之烨和丈母娘赵春花的忙碌。毕竟,荣娘家的小铺子里,豆腐生意,馒头生意,这都得做起来。天天也是忙活的紧。

    至于荣娘?

    荣娘在这个夏天,在坐了月子。这真是一个苦恼啊。

    想一想,要整整一个月不能沐浴洗发,头皮不舒服只能用篦子梳发通头,荣娘在屋内已经觉得难熬、难熬了。

    至刘玉娘、刘伯玉两个小婴儿满月时,已经到了八月。

    满月宴,荣娘家就是小办了一回。

    出了满月宴,荣娘好好洗漱沐浴了两回,才觉得整个人舒坦多了。那真一个浑身清爽无比。

    太和二年,秋。

    一日午后。

    荣娘在卖完了豆腐、馒头后,就是守着剩下来的豆干、豆皮,慢慢等待着顾客,也算是消磨了时间。

    至于亲娘赵春花?

    赵春花这会儿满心满眼里,全是摇篮中睡得香甜的外孙和外孙女。

    “这两个孩子长得真俊俏,像极了你和三郎,特别是玉娘像极了三郎的那一双眼睛,真好看。”赵春花瞧着外孙女,品出来一些味道。

    “长大了,咱家的玉娘是一个招人喜爱的好姑娘啊。”

    赵春花满心眼儿里,全然觉得外孙、外孙女都是好看的小婴儿。

    荣娘附合了几句。

    等到了天将黑时,刘之烨归来了。

    说起来,这段日子里,刘之烨还是忙碌的。为何?

    当然是为了协助衙门收了秋赋。

    回了家。

    荣娘给夫君刘之烨递了白开水,让其喝了解解泛。尔后,问道:“情况怎么样?赋收得还顺利吗?”

    “能交的,都是交得起的。剩下来的人家,全是困难户。”刘之烨摇头,他还是有些头疼的。

    “唉,都不容易。”荣娘回了一句。

    “再不容易,咱们家也管不了。而且,那得看收赋差役的意思,我就是一个跑腿的。”多余的事情,刘之烨是不会做的。

    衙门收赋。

    百姓是给得起,得给。给不起,还得给。总之,官字两张口,你是破家了,衙门的赋也不能少了一文半子儿。

    建业城这般大,里里外外的过了五十万的人口。在这个时代里,简直天文数字。这里面的穷人那可多了,真是心善的,你就是天大的家业也是帮忙不过来的。

    更何况刘之烨特清楚,他家就是普通的殷实百姓家。

    若不是占一个里正的位置,对衙门里的文吏、差役,也是多有打点。应该给的好处,刘之烨是随大流从来不省了。

    当然,应该属于里正的便宜,应该占时,刘之烨也没有手软的。

    在其位,干自己的份内活。

    好人、坏人?

    刘之烨都算不上。他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知道本份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