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盛起来

    事在人为嘛。

    “哪儿,在哪儿?”

    刘遂歌顺着母亲刘王氏的目光追寻而去时;左瞧瞧,右瞧瞧;没看见了她思念甚深的弟弟刘之烨。

    “那儿;三郎刚刚在那儿。这会儿,往那个方向离开的。”

    刘王氏用肯定的语气,讲了此话。

    刘遂歌一听,就是招手,唤了身后的仆人赶紧去追。

    仆人得令,在听了刘王氏大概的描述后,就是追了上去。至于刘王氏、刘遂歌母女紧跟在其后,也是追了上去。

    蓝衣的少年郎,头用布头束发,他长相英俊,容貌出众,随了他爹刘三老爷的少年模样。据刘王氏的描述真是一模一样。

    时间过去。

    一盏茶的时间后

    刘王氏失望至极,刘遂歌也是失落至斯。

    仆人追到了一位蓝衣少年郎,可惜,并非是刘王氏心目中的三郎。

    “不”

    “追错人了。”

    刘王氏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刚才我瞧见的并非此人。”

    “三郎,三郎一定还在寺中某个地方。”刘王氏的眼中,还有热忱。刘遂歌却是冷静的态度,对仆人问道:“之前这个方向,只看到这一位蓝衣的少年郎吗?”

    “主子,只瞧见了这一位。”

    仆人躬身立那儿,仔细的回想后,方是回话道。

    这个仆人是一个健壮的小厮,是王氏一族专门派来照顾刘王氏母女的仆人。会一些拳脚功夫,更是王氏嫡支的家生子。

    说是照顾?

    在刘王氏想来,名义上的保护,未尝不是一个搁了明面上的监视吧。

    至于暗中呢?

    在刘遂歌被册封为正四品的美人,今个秋,就要入宫的情况下。除了小厮外,更是有嬷嬷、宫人共计四人呢。

    这些人,刘王氏没拒绝。

    毕竟,这是宫中的安排。这算得皇家的规则。

    “娘。”

    刘遂歌想劝话,话到嘴边,又是无从劝起。

    刘遂歌何尝不是失望,失望于先得了希望,再是希望落空。

    “既然这位少年郎不是弟弟,我们不能再阻他人的离开了。”刘遂歌讲了事实,刘王氏这时候也是反映过来了。

    刘王氏上前,面带歉意,对那一位蓝衣少年郎至歉。

    这一位少年郎是一位农家子,倒没真太在意,相反,还是挺淳朴,表示没事儿。没什么影响,所以,就是双方交谈一两句后,便是相互告辞。

    刘王氏在这位蓝衣少年郎离开后,说道:“既然这一回在白马寺能遇上了你的弟弟,娘相信,总有机会,会再见到的。”

    “白马寺”

    刘王氏念叨了寺名,这一刻,对于这个地方,刘王氏是心生好感。

    刘遂歌也是同意了此话,她道:“娘,弟弟一定能寻到的。”

    不管母亲瞧见的那个蓝衣少年郎,究竟是不是她的弟弟刘之烨。刘遂歌都愿意相信了母亲的话。

    刘遂歌觉得,母亲若是心头有了念想,有了盼望的话。这宫外的日子,一定能平安遂愿的好好过下去。

    彼时。

    在白马寺的山脚上。

    荣娘望着匆匆跑来的刘之烨,她笑说道:“你不用太着急的,我和娘说好了,在这山门口等你的。”

    “我”

    刘之烨一身的蓝衣,那束着发。

    哪怕本来没到束发的年纪呢。可是,已经开始在市井之间,随荣娘做卖豆腐这等小买卖嘛。所以,刘之烨一直就开始做起了成年人的装束。

    “我想着,不担搁了太久的时间。”

    “总让姑母和姐姐等我一人,我心头过意不去。”刘之烨实诚的回了话道。

    “姐姐,这是我刚刚求来的平安符。”

    刘之烨拿出了,他求了许久,又是添了香油钱,才是从寺中和尚那里得来的符纸。那是已经折成了三角状的平安符。

    按这时代的习俗,装了荷包中佩带即可。

    “赠给姐姐。”

    刘之烨递上了一道平安符。荣娘接了,谢了话。

    当然,不光是荣娘,便是赵春花也是得了一道平安符。赵春花大方的收下了。她笑说道:“三郎,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好孩子。”

    “姑母,你过奖了。”刘之烨嘴上这般讲,心头还是美滋滋的。这嘴角啊,都是扬了弧度,那是翘了起来。

    于刘之烨的心中,姑母赵春花,荣娘姐姐母女,就像是他的亲人一般样。

    亲人之间,自然是相处融洽着。

    兴宁六年,秋。

    一场小雨后,天气凉了些。

    宫人的小轿,抬着正五品的才人三人,正四品的美人三人,正三品的婕妤三人,从皇家的后苑宫门抬进后宫中的。

    兴宁帝在这个秋,多了九位后宫佳丽。

    其中,自然就有一位是正四品的美人刘遂歌。

    至于未来的皇后赵氏,要到了明年的春,才会与兴宁帝大婚。大婚时,皇后娘娘自然是乘坐凤撵,由皇家的皇宫天子正门,进了皇宫。

    这等殊荣,那等天子正门,皇后娘娘一辈子也就是大婚得享受一次。

    至于其它的嫔妃与臣子,至死也是没这等殊荣的。更何况,皇后一旦嫁进了皇家,这自然就是东西六宫的女主人,母仪天下的国母。

    后宫中的女子,自然都是盼着后宫在有了女主人之前,那是抢着夺了兴宁帝的欢心。毕竟,一旦皇后娘娘嫁进来,再想寻了这等光明正大的机会,难上加难。

    刘遂歌非是其中的一员。

    进了皇宫后,刘遂歌非常的低调。她的策略,是低调争宠,低调做人。做事为人,不妨学了春雨,润物细无声,却是丝丝缕缕,渗透大地。

    在皇宫中,拔尖儿时,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双目阅遍富贵花。可一旦失了帝王的恩宠呢?落井下石的人,绝对不缺少了。

    后宫里,都是落了尘埃中,想爬起来可不容易着。

    倒不如一开始积蓄了力量,等待更合适的机会,借了大风扶摇直上。站稳脚跟儿,就别在颠簸下来了。

    兴宁六年,冬。

    皇宫。

    后苑内,刘遂歌从正四品的美人,升为了正三品的婕妤。

    当然,这一回,没人羡慕了她,多数的宫中女人,还可怜了刘遂歌这位刘婕妤。

    “唉呀,真是缺了贵人命。”

    “可不是嘛,好好的皇嗣,也没保住。”

    “倒底是圣上怜惜,还是给升了后宫的位份。瞧瞧,怎么着刘美人也成了刘婕妤。”

    “”

    种种的流言扉语,自然是喧嚣尘上。

    那又如何呢?

    刘遂歌除了在兴宁帝面前,有些显了楚楚惹人怜人的姿态外。更多的时候,还是淡然处之。

    小月子后。

    刘遂歌到底求到了一回恩情。

    宫外的刘王氏得了圣上的恩典,能入皇宫的后苑之中,去见一见她那正三品的女儿刘婕妤。

    如今的后宫。

    正三品的婕妤就是最高的位份。这等情况下,刘遂歌的日子还是不错的。

    “娘娘。”

    在寝宫之时,刘王氏当着宫人的面,自然给女儿行了外命妇的礼。

    刘遂歌哪愿意受领了?

    在母亲刘王氏的礼,未尝行完时,就是亲自上前搀扶住了。刘遂歌说道:“娘,我们母女之间,无需如此。”

    “女儿好久没见娘了,想与娘说说话儿。”

    在搀扶着母亲刘王氏做下后,刘遂歌让宫人上了茶水点心,尔后,示意宫人们皆是退出了寝宫内。

    屋内安静下来。

    母女二人落座。

    “你瘦了,也吃了苦头。”刘王氏望着盛妆打扮的女儿,满目的珠翠,也掩不了女儿眉语间的一抹轻愁。

    “娘听说了,你小产了一回。遂歌,你不要沉迷在过去之中,你还年轻,总会有皇嗣的。”刘王氏说了此话后。她又是拿出了一张方子,道:“娘寻了调养身子的偏方,这是有人尝试过的。对小产的妇人,最是见了奇效。”

    刘遂歌接过了方了,受领了。

    “谢谢娘。”

    “女儿一定会好好的调养好身子。”刘遂歌收纳了方子到袖中,笑问了宫外的一些事情。

    刘王氏自然捡了宫外的消息,一一说了女儿听。

    话到最后时。

    刘王氏又是有些担忧了,她说道:“开年后,皇宫娘娘就要嫁进皇家。遂歌,你可有什么打算?”

    “承蒙圣上的垂爱,女儿在宫中有了一席之地。”刘遂歌浅笑焉然,她回道:“娘,你放心,皇后娘娘是东西六宫的女主子,女儿自然是退避三分,且瞧了皇后娘娘的行事,再是打算不迟。”

第31章() 
兴宁六年;貌似平淡的过去了。

    兴宁七年;春。

    三月初一日;荣娘十七周岁的生辰。又两日;刘之烨十二周岁的生辰。

    于荣娘而言;在这个时代里;她的年纪似乎已经是一个老姑娘了?至于刘之烨倒是年轻意气;正当是努力上进的好时候。

    这个春,帝后大婚。建业城的百姓,也是瞧了一回皇家的气派。

    特别是赵皇后的嫁妆;那谓是十里红妆,羡煞多少闺阁女子。不提皇后的荣耀,光是那嫁妆都是让女儿们的心生向往。

    帝后大婚;天下升平。

    至于朝廷是这么宣布的。

    当然;大赫更是免不了。

    赵春花在帝后大婚的当日夕食后。与女儿准备谈谈心。

    这一天,荣娘忙碌完了手头的活计。刘之烨自然是与荣娘一起干活的人。二人都是忙碌操劳着;等待忙碌完后;自然就是准备歇一歇。

    “三郎;热水已经备上了;你先去沐浴了。”赵春花打发走了刘之烨。

    在自家的小院中;赵春花就是坐了女儿的近前。

    两张小凳子,母女二人各自落座。

    “今个儿;满城的热闹。”赵春花说了一句。

    荣娘附合了一句,道:“帝后大婚;是啊;真热闹。”

    “荣娘,今年你已经十七岁了,开年,又是十八岁了。”赵春花说这话时,目光望着女儿的眼睛,里面还是认真,她问道:“你如何打算的?”

    “真准备寻了倪锦一辈子?”

    赵春花这么一问,荣娘沉默了起来。

    “我不会。”

    最后,荣娘肯定的回了三个字。

    前一世,有一句话,叫做地球离了谁,都会继续转。

    这一世,荣娘觉得,谁都不是谁的唯一。哪怕缺了谁,再是重要呢,生活还得继续,日子依旧照过。

    “那好好与娘说说,你打算什么成婚?你的未来夫君,得何等的模样?”

    赵春花又是问了话道。

    “莫急,慢慢儿的想。”赵春花叹息一声,道:“娘不想催你,荣娘,娘明白你和倪锦的那一份感情里,全是真诚着。”

    “只是女子的青春好年华,能有着几年啊?”

    “莫为了一个在你的人生中,已然没了踪迹的倪锦,就是让你赔上了一辈子。”赵春花是真心疼爱女儿的。

    那倪锦再是让赵春花觉得好孩子一个呢。肯定是没女儿荣娘重要的。

    人啊,哪能没个亲疏远近的。

    “娘,不会的。”荣娘肯定的说道:“我只是暂时过不了心头的那一关。”

    荣娘只是还没有从她跟倪锦的感情中走出来罢了。荣娘觉得,再给她一些时间,她会走出来的。到时候,她就是放下了。

    一份感情,在时间的面前,一定会冲淡的。

    情到浓时,情转薄。

    世间万物,哪有什么恒古不变的?

    前一世,荣娘可是知道的,就是日、月、星辰,那也不过是挂了天幕上,在宇宙中围着自己的轨迹转动的球体呢。

    太阳啊,哪怕是比月亮大了无数倍的恒星,那也是有寿命。

    既然恒星亦是有寿数,何况人乎?

    人生短短几十载,谁都只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

    “娘,在给我一些时间,成吗?”荣娘对亲娘赵春花祈求着,她的声音里,微微有些鼻音,那是强忍了酸涩的哭意。

    荣娘说道:“我想通了后,一定会成婚的。”

    “我与娘曾经说过的,将来一定得有一个儿子,随了爹的姓氏。给娘当了亲孙儿的。”荣娘用了肯定的语气。

    “傻孩子。”赵春花最后伸手,执起了女儿荣娘的手,那是轻轻的抚了抚。

    最后,赵春花不再强求什么了。

    到底赵春花是过来人,哪会不明白着,每一个少女啊,都曾年少时,爱慕了她心头的良人。

    在赵春花的眼中,她当如如是,女儿今日可不是也如此嘛。

    厨房中。

    有一间小小的隔断屋子。那是放了浴桶的地方。

    这会儿,刘之烨从蒙了布的窗口处,听到了外面的谈话声。哪怕声音小小的,可仔细听了。刘之烨还是听到了一部分。

    莫名的。

    刘之烨沉默了下来。

    表面如此,可心头呢?

    在刘之烨的心中,是翻起了江海来。

    倪锦哥哥和荣娘姐姐的感情,刘之烨这些年来,是瞧在眼中,记于心上的。

    若说可惜了

    刘之烨真觉得,太可惜了。

    倪锦哥哥究竟在哪里呢?为何不回来?太多的疑问,于刘之烨的心中生根。

    兴宁七年,冬。

    赵皇后怀孕了。

    皇家将有嫡嗣诞生,何等的美事儿。

    兴宁自然是高兴,皇宫的后苑之中,全数是为皇后腹中胎儿祈福的事情。当然,至于真心与否?

    那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赵皇后非常欢喜。

    这等时候,她倒没想着独宠,而是把兴宁帝推到了东西六宫的各处嫔妃那儿。

    对于皇后娘娘的贤惠,兴宁帝自然是心悦甚甚。

    “梓橦,朕定然不负你。”

    兴宁帝给赵皇后还是灌了不少的迷魂汤。

    “圣上,我知,我知您对我的一片情深。”赵皇后笑的温婉动人,她又道:“只是各宫的妹妹们,与圣上、与我皆是一家人。大家相处融洽,才是家和万事兴。”

    “刘婕妤妹妹前个儿,还是专门为我腹中的皇嗣做了虎头鞋,圣上您瞧瞧,一针一线的全是刘婕妤妹妹的美意。”

    赵皇后示意宫人,递来了刘婕妤呈上来的虎头鞋。

    那是给出生不久的小婴儿的用品。小巧的鞋子面,那虎头绣的是虎虎生风。瞧着,真是的精致小玩意儿。

    “到是好针线。”兴宁帝也顺着赵皇后的话,夸奖了两句。

    “那圣上不妨去刘婕妤妹妹那儿坐坐?”赵皇后笑得意味深长,还是继续说道:“我可听说了,刘婕妤妹妹不善了女红,更是善了品萧。”

    “红袖添香这等乐趣,我怀了皇嗣,不方便与圣上一起点评。刘婕妤妹妹最是善解人意的,一定乐意做了圣上的解语花”赵皇后的大度,兴宁帝自然受用了。

    于是。

    在赵皇后的撮合下,兴宁帝起驾去了刘婕妤的寝宫。

    在兴宁帝离开后。

    赵皇后的陪嫁嬷嬷是小心的提议,道:“娘娘,您这时候抬举了刘婕妤,会不会太早了一些?”至于赵皇后为何要抬举了刘婕妤?

    陪嫁嬷嬷自然清楚着。

    不外乎就是刘婕妤去年小产了。太医院那边的脉案有记载。

    这位刘婕妤往后是子嗣艰难了。

    对于皇宫后苑的嫔妃而言,圣宠重要,子嗣更重要。

    对于赵皇后而言,若是刘婕妤做了宠妃的位置,自然是好处多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