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倪锦连连点头,有些小傻子的样子。

    荣娘噗呲一声,又笑了。

    “我及笄了。”

    笑过后,荣娘提了一句。

    “嗯。”倪锦忙点头。

    荣娘见倪锦貌似没明白啊,她就问了话,道:“你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讲一讲的话?”荣娘觉得,她暗示的够清楚吧。

    倪锦一听后,脸更红了。

    这会儿,倪锦听懂了啊。

    在荣娘家的这些年里。倪锦自然从姑母赵春花那儿,懂了姑母的态度。

    他在姑母家,就是童养婿嘛。

    其实,打心眼里讲,倪锦觉得荣娘姐姐非常好,若是依着姑母的态度,娶了荣娘姐姐为妻的话,倪锦是千乐意,万乐意的。

第27章() 
“四年前,姐姐救下我。救命之恩”倪锦说了话时,目光一直瞄着荣娘的神情,他继续说道:“我一辈子也搁心上。”

    “那是恩。”

    “我心悦姐姐,想娶姐姐,这是情。”倪锦说了他的答案,他道:“姐姐,你愿意等我一些时间吗?”

    “我想多攒些钱,让你能过得幸福。”

    倪锦与荣娘一样,都是天天做豆腐,卖豆腐。二人都是劳动者,哪一个都是吃得苦头的人。所以,当然皆是攒了些身家。

    可倪锦是一个男儿,他自然不想吃软饭啊。

    倪锦自然盼望着,给荣娘姐姐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好。”

    荣娘同意了。

    对于有骨气的倪锦,荣娘瞧着,只有欢喜。她自然不会反对的。

    不过,荣娘觉得还有一个关键,她问道:“倪锦,你对于忘记的事情,还执着吗?”

    “会不会有一天,你记起了,你曾经的富贵荣华日子,会后悔让我救了你呢?”荣娘认真的说道:“毕竟,咱家是真穷。”

    “荣娘姐姐,我不是一个心眼儿那般狭窄的人。”倪锦笑了,他道:“活着,是姐姐给的命。死了,才是一无所有。”

    “想娶姐姐,我问过自己的心,它这么回答我的。”倪锦拍拍自己的胸口,全然是一幅甜到了骨子里的情话。

    荣娘笑了,眼睛笑得微微弯了起来。

    这一晚。

    荣娘跟亲娘赵春花说了悄悄话。

    母女之间讲的,自然就是荣娘和倪锦的二人意向。

    “唉呀,你们之间有默契,这是好事儿。”赵春花也是高兴,她说道:“倪锦这孩子不错,是一个踏实的。”

    “将来你们成婚了,娘就万万放心了。”

    赵春花瞧着她未来的小女婿倪锦,那真的越琢磨越满意。

    次日。

    赵春花做了朝食时,专门给每一人加了一个煮鸡蛋。

    这等加餐,在荣娘家来讲,这可真是难得的美事儿。

    “姑母,您是不是记错了。”刘之烨望着煮鸡蛋,自然高兴啊。鸡蛋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既然营养又美味的食物。

    虽然馋嘴,可刘之烨还是提醒了话,道:“明天才是我的生辰。”

    三月初三日,刘之烨满十周岁的生辰。

    今日,三月初二日。

    荣娘的生辰,昨个儿刚刚过了。

    “你这孩子,好吃的鸡蛋都糊不了你的嘴?”赵春花笑了,说道:“没忘记,你明天的生辰。一转眼啊,之烨,你也是长大了。”

    “再过几年,能说了一房媳妇儿。”赵春花还是打趣了刘之烨。

    刘之烨一听这话,脸红了。

    旁边的倪锦听得姑母赵春花的话,莫名心虚了一下。倪锦抬头,瞄了姑母赵春花一眼,正巧着,就撞上了赵春花的目光。

    “哈哈哈”

    赵春花笑了。

    倪锦脸红了。

    荣娘瞧着这一幕,觉得特有趣。

    她发现,她特爱看倪锦脸红啊。

    兴宁五年,三月初三日。

    在这一天,刘之烨过了十周岁的生辰。十岁,在普通家庭而言,于这个时代里,就是半大的小子能干正事儿。

    荣娘也打算,刘之烨满了十周岁后,给他加加担子。毕竟,就像亲娘赵春花偶尔打趣的一般样,刘之烨过些年,能说亲事了。

    在这个时代里。

    男子要成亲,是需要聘礼的。

    荣娘家好心养大了刘之烨,这真是够慈悲了。至于刘之烨要讨了媳妇?那肯定得自己攒钱。

    人嘛,帮扶谁,也不可能帮扶了一辈子。

    要荣娘讲。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还是靠自己更牢靠。

    刘之烨身为一个小男汉,应该学会了养家的技能。

    这一年。

    夏。

    建业城的天气非常的炎热。

    赵春花有些不适应,还是病了一场。吃了药,自然是花了一些家底。

    好在钱是花了,这病也是养好了。

    可赵春花心中,还是心疼银子的。毕竟,每一点、每一滴,这些儿的家底全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哪分钱财上,都是血汗啊。

    六月,建业城的外城北区。

    倪锦在躲了雨。

    这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

    明明出来时,天是朗朗晴日,这会儿,就是乌云突然来到,一场瓢泼大雨啊。

    哗啦啦的雨声。

    路上的行人少了,街道的屋沿下,许多的躲雨人。

    倪锦只是算一个。他这会儿,还是念叨,道:“不知道姐姐有没有及时的躲雨?”

    “这雨会下到什么时候?”

    倪锦瞧着担子里,还有一半没卖完的豆腐,想着他今个儿的活还没干完呢。特别是如今的情况,倪锦想娶荣娘姐姐。

    这挣钱动力十足。

    倪锦觉得他浑身的力气,怎么使也使不完。

    “哒哒”

    马蹄声起。

    这等时候,本是避雨时。却有一群鲜雨怒马的豪门少年,是策马急驰而过。

    他等的态度是万般张扬,那等肆意,那等嚣张,似乎不惧怕什么。一场大雨,更是丝毫不在意。

    莫名的

    倪锦望向了那些少年。

    倪锦的脑海里,似乎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可他仔细回忆时,又觉得头开始疼了起来。他似乎还是什么都回想不起来。

    他是谁?

    他是荣娘姐姐的未来夫婿。

    倪锦知道的,就是这个答案的。

    他有的,就是在荣娘姐姐家中,生活的四年记忆。其余的,皆是遗忘。

    过了有小半个时辰后。

    雨小了。

    又是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雨停了。

    天边,还是挂起了一道彩虹。那等彩色的缤纷之美,倪锦还是仔细的瞧了几眼。尔后,他开始忙碌了正事。

    倪锦的正事,自然就是做买卖,将他担子里的豆腐全数的卖光啊。

    这一日。

    申时。

    倪锦路过了姐姐对他讲过的,那个救了之烨弟弟的小土地庙。

    想着今日的买卖不错,倪锦准备进去瞧一瞧。他没记错的话,他今个儿,还得了好些的香呢。那是一个老婆婆想吃了豆腐。可实在一时周转不开。

    瞧着老婆婆是制香的,倪锦起了善心,就是由得老婆婆用自家制成的香换了一块豆腐。

    香嘛,自然是烧给了神仙、佛主、菩萨啊。

    小土地庙中。

    土地公公依然是泥塑的金身,还是在供案上被众生尊奉。

    倪锦拿出了火折子,小心的点了一柱香。他诚心的祈祷了。尔后,才是将香插在了香案上的香炉中。

    再是回了供奉的两步外。

    倪锦诚心磕了头。

    就是此时。屋外刮过了一场大风,屋顶有异响。尔后

    屋梁上的一块瓦碎了一小部分。刚巧不巧的,那一小块的瓦片,直直的掉落后,砸到了倪锦的头上。

    倪锦当场晕迷。

    他倒地上时,头顶的血水流下。

    彼时。

    梧桐巷子尾。

    荣娘刚刚到家,刘之烨刚刚给荣娘开了院门呢。

    “姐姐,你怎么不进来?”

    刘之烨挺奇怪,他已经打开院门小会儿,这时候,荣娘姐姐为何一直立于院门处,就是没有迈脚进来呢?

    荣娘捂了她的胸口。

    她总觉得胸口刚刚狠狠的痛了一下。

    这会儿,缓了缓神,荣娘回了一声,道:“这便进院子。”

    只是,在进了院子前,荣娘还是望了一眼这一条长长的巷子,她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直觉,总觉得似乎有一种不祥预感?

    进了院子,荣娘顺手关了院门。

    “倪锦还没归来?”

    荣娘又是顺嘴儿问了一句。

    这时候,赵春花从厨房出来。

    赵春花说道:“你先归来。想是倪锦还要晚会儿。”

    “嗯。”

    荣娘点头,也觉得应该如此。

    这时候,刘之烨先进了堂屋,给荣娘搬出了小凳子子,由得荣娘坐下了。还是又给荣娘端来了凉开水。

    “姐姐,你累了一天,喝点水,解解渴。”

    刘之烨已经跟荣娘学会做豆腐了。这是一个做事情有些责任心的好少年,这些日子以来,荣娘倒是轻了一些做豆腐的担子。

    此时。

    荣娘不客气,她也是真有些喝了。这夏天,喝了凉白开,倒是不错的解渴啊。于是,荣娘接过了刘之烨专门递来的凉白开。

    饮了水。

    荣娘歇了歇脚。

    时间慢慢的过去。等着荣娘与亲娘赵春花一起搭手,把夕食准备好后。天色,已经晚了。

    “按说倪锦应该回来了?”

    荣娘望着搁灶上,还是温着的饭食。这是嘀咕了话。

    这会儿,赵春花洗洗水,准备去院中纳凉。她顺道跟女儿讲一句,道:“许是倪锦今个儿,要晚些时辰归来吧。”

    “没事,咱们等等他。”赵春花又说了一句。

    荣娘自然点头。

    于是。

    荣娘、亲娘赵春花、刘之烨,三人就是坐了院中纳凉,等了倪锦归来一起用夕食。

    时间慢慢又过去了

    天黑透了。

    万家灯火点亮了。

    荣娘望着堂屋内的油盏,那微弱的光线啊。

    荣娘心头有些急燥了。毕竟,她之前趁着不用夕食啊,闲着也是闲着的功夫,已经和刘之烨一起把要做豆腐的一些活计,还有一些收尾的事情,应该做的都做好了。

    这会儿,一家人就缺了倪锦归来。

    “这”

    “荣娘姐姐,要不,我去巷子口接一接倪锦哥哥?”刘之烨提议道。

    “嗯。”荣娘点点头,想了想,又道:“我与你一起去。”

第28章() 
司马仁似乎睡了许久才醒来。

    他睁开眼睛时,感觉到了剧痛。

    “这是哪儿?”

    司马仁刚有这个念头时。他突然忆起来了,他被人暗杀。他坐的船上,一片火海。是谁?幕后黑手是谁?

    “不”

    “我要活着。”这等强烈的念头,让司马仁清醒过来,冷静下来。

    他打量了四周,似乎一片黑暗。

    不

    外面有月光洒了进来。

    这是一间屋子。

    他顺着月光走了出去。他忍受着头部的剧痛,他要逃走,他要赶紧逃走。只要有机会,回到了父王身边

    司马仁是东海王的嫡子,是东海王府的世子。他打小就是被宠爱长大的。哪怕如此,在外人眼中,东海王府的世子依然是温柔的翩翩小君子。

    来到外面。司马仁已经看清楚了一些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条巷子口。

    这是临着一处街道的地方。

    这时候,街道之上,尚有小摊在做买卖,尚有店铺正是热闹营业。

    这是哪儿?

    为什么他明明落入水中了,为何醒来后,会在这等地方?

    太多的疑惑,让司马仁一些迷茫。不过,在生死关头,司马仁自然不会再继续的细想了。他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赶紧弄清楚,他处在何地?

    然后

    他方能给父王想法子传递了消息。

    他要告诉父王,他活着,好好的活着。

    彼时。

    这一晚。

    荣娘在夜风中站了许久,她没能等回来,她想等待的那一个人。

    最后。

    是亲娘赵春花劝了荣娘回家。

    刘之烨很沉默的跟在了荣娘姐姐的身后,他看得出来,荣娘姐姐非常担忧。

    “姐姐,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寻了倪锦哥哥。”

    回家后,刘之烨说了他的打算。

    荣娘同意了。

    为何不晚上寻人?

    那是因为建业城有宵禁的。若是夜晚随意走动,被巡视的城卫抓住,杀了都不能叫冤枉的。古代的城池,至少,大晋朝廷治下,是没有不夜城的。

    次日。

    荣娘一家人都没有做豆腐,这一日,是荣娘头一回因为私事担搁了做豆腐的买卖。她想寻了倪锦

    荣娘的心中,全是担忧。

    时间如此过去。

    寻了三天,整整三天。

    倪锦没有寻到。

    也没有关于倪锦的任何线索。似乎诺大一个建业城,倪锦就像是落入了海中的一滴水,消失的无影无踪。

    荣娘很失落。

    赵春花想安慰女儿,可她能如何?

    没法子。

    赵春花最后陪着女儿一起继续又是寻人。

    直到六月结束。

    七月流火,一个新的月份来临。

    那一晚,再是没有收获归家后。刘之烨提了建议,他道:“明日我也开始卖豆腐吧。”

    “这”

    赵春花沉默了。

    十岁零四个月的刘之烨个头并不是特别的高。如今,还矮了荣娘一寸。

    刘之烨也没有荣娘天生的神力,这真是去卖豆腐,在赵春花看来,再是过上了一年不迟。只是

    这是刘之烨自己的意思。

    在赵春花想来,男子汉担当门户的顶梁柱。这做买卖是一个营生,她倒底不好阻了刘之烨的一片上进心。

    “好。”

    荣娘此时开口了,她说道:“三郎,你年纪也大了。做买卖合适。明日,你随我一起,学一学。”

    “你刚开始就挑了半担子,慢慢磨练了本事。”

    荣娘这时候的精神面貌是变了。她的神态中,已经没了往日的消沉与忧伤,而一种坚定与昂扬。

    “荣娘”赵春花有惊讶,她道:“你”

    想说些什么?

    赵春花最后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娘,我想通了。”荣娘望着刘之烨,又说道:“三郎一个少年也知道生活不晚,懂得讨生活了。我”

    “我觉得,咱们寻不到倪锦,倪锦就一定还好好活着的。”

    “慢慢寻下去,总会寻到他的。”荣娘说到这儿,她强自挤了一抹笑来,说道:“一切许是命运的安排吧。”

    赵春花这时候想了想,本来准备劝的某些话,咽回了肚子里。她笑了笑,道:“你想通了就好,你想通了就好。”

    至于旁的。

    赵春花觉得等一等,搁一搁。

    时间总是最好的药,会治愈了许多的许多的问题。

    兴宁五年。

    秋。

    摄政王府。

    司马铭正是在考校了儿子的功课后,份外满意。

    “好,好。”

    对于嫡子司马仁的归来,司马铭觉得万分欣喜。他后继有人啊。

    “九月,你十五岁生辰已过。”司马铭继续说道:“倪锦,你的婚事应该操持了。”摄政王司马铭的嫡子司马仁,小字倪锦。又或称为司马倪锦。

    “父王,是否急了些?”

    司马仁并不排斥娶妻一事。于皇族宗室的子弟而言,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