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荣娘提着油灯,到了隔壁时。

    她瞧见,倪锦苦着一张脸,在他的旁边,正坐着一个缩了墙角,哭成了兔子宝宝样的三少爷刘之烨。

    这会儿,三少爷刘之烨的眼睛,那叫一个红通通。跟兔子的红眼睛,完全一模一样。

    “姐姐,我不好,没能劝住三少爷。这会儿,还吵着姐姐了。”倪锦挺自责的神色。荣娘摆摆手,说道:“不怪你。”

    这会儿。

    荣娘头疼。

    刘之烨今年要三月时,才满六周岁。这年纪的熊孩子,真叫为难啊。特别是刘之烨之前还是她的主家呢。

    唉呀。

    这是想管教都不能。

    想劝慰的话?荣娘看着倪锦这等好性子的人,都是劝不住。

    荣娘觉得,她未必有倪锦这个表弟的好性子啊。说起来,倪锦这个便宜表弟,那就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了。

    “三少爷,您不困吗?”

    “为什么不睡觉啊?”荣娘尽量的放低了声音,小声寻问了话道。

    “荣娘姐姐,我怕,我怕”这会儿,刘之烨手脚并用,溜下了小榻,一下子扑过来抱住了荣娘。

    刘之烨这个小盆友是边说话,边打了哭嗝,道:“好多血,好多血”

    “到处都是哭声,到处都是血红血红的,好可怕,好可怕我不敢闭眼睛。”刘之烨一直说话时,都是在强调了什么。

    荣娘沉默了。

    三少爷刘之烨年纪小,一个孩童而矣。

    王嬷嬷去逝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荣娘从三少爷刘之烨的嘴里,听到的消息总是巅三倒四的。翻来复去的那些信息太少了。

    荣娘真个弄不明白。

    不过,荣娘大概还是听懂了一些。

    那就是照顾刘之烨的人,全部的死掉了。至于刘之烨为什么从洛都城来了建业城,嗯,在荣娘眼中,这完全是一个迷?

    “好了,不哭。”

    “三少爷已经是小男子汉,顶天立天的小男子汉,是胆儿大,不害怕的。”荣娘伸手,抚了抚三少爷刘之烨的背部,给这个孩童顺了气。

    “倪锦,你赶紧睡觉。明个早,咱们还得做豆腐呢。”荣娘对便宜表弟倪锦吩咐了话。

    倪锦是一个听话,这会儿同意了。

    尔后,荣娘就是哄着刘之烨,让他睡了小榻的另一头。荣娘说道:“乖乖的,荣娘姐姐在你身边。姐姐护着三少爷,闭眼,睡觉了。不怕的”

第24章() 
次日。

    荣娘继续她的做豆腐,卖豆腐日常。

    至于亲娘赵春花则是领着三少爷刘之烨去了建业城的内城。那儿,一般而言,对于荣娘这等人家是能不踏入,便不踏入的。

    贵人的地方嘛,怕哪儿犯了忌讳,若了麻烦啊。

    这一回,完全是为了送三少爷刘之烨去其舅舅家。

    午时。

    荣娘就着干粮,便是当得午饭了。

    至天将黑时,卖完了豆腐的荣娘才是归家。

    只是

    归家后。荣娘觉得满面欣喜,奔到她面前的三少爷刘之烨,完全没一点开心啊。瞧一瞧对方,那身上的衣裳,还是自家给倪锦添置的衣裳拿来顶缸时,暂时给刘之烨保暖的呢。

    荣娘又不傻,瞧着三少爷刘之烨没换回了士族少爷的装束,就是心生不妙之感。

    想一想,昨个晚,荣娘哄睡了刘之烨时,那等高兴啊。以为今日后,就能摆脱这个小哭包的啊?

    “荣娘姐姐。”

    刘之烨一个小孩童,自然是见着心头的熟人,那就是开心的。

    荣娘以前在刘府时,是刘遂歌大姑娘的贴身小丫鬟。所以,荣娘常常是陪在刘遂歌大姑娘身边时,见到过刘之烨这位三少爷的。

    当然,以前在刘府时,荣娘也是陪着三少爷刘之烨玩儿过一些小游戏。毕竟,那会儿,刘之烨这个三少爷可是百明苑的宝贝疙瘩啊。

    “嗯。”

    荣娘点了点头,笑问道:“三少爷,可用夕食了?”

    哪怕心头有事儿,荣娘也不会把心中的不快,带到了脸上来。更何况,刘之烨一个差一点儿满六周岁的孩童呢。

    荣娘自然不会迁怒到了小童子的身上。

    “倪锦哥哥讲,要等荣娘姐姐归来了,一起用晚饭。”刘之烨说话时,一本正紧的。小模样瞧着,还是挺讨喜。

    许是继续了三夫人刘王氏的出众容貌。不得不讲,刘之烨这个小盆友若是不哭时,倒真是挺可爱的。

    奈何

    可爱不能当饭吃啊。

    荣娘不会忘记了。她家小本生意,这养家糊口里,也是在世道里艰难讨生活啊。

    “姐姐,夕食摆桌上了。”

    倪锦这时候从厨房里出来。他的手上端着一盆温水,在木盆的边沿,还搭着一条毛巾。显然,这是给荣娘备上的。

    荣娘点点头,示意明白了。

    尔后,荣娘简单洗脸、洗手,接着,就是去了堂屋。

    堂屋内,亲娘赵春花坐那儿,望着进来的荣娘等人,笑道:“开饭吧。”

    这会儿,众人自然落坐,开始用起夕食来。

    夕食,很简单的。

    一个红烧豆腐,配上了一道豆腐汤,以及粗粮饽饽。这就是大家伙的夕食。能吃饱,也顶饿的。

    特别是荣娘一把子力气,那粗粮拿回来后,用自己的磨又是撵过的。这粗粮撵成的粉,那是非常细腻的。所以,这荣娘家的粗粮饽饽,吃起来味道比一般的细粮饽饽,更是有一股子的香浓味儿。

    不像那等粗糙的饽饽,真是让精贵如三少爷刘之烨这等士族子弟吃了的话,铁定割喉咙。

    夕食后。

    消消食。

    接着,又是一天的收尾活计。

    这等事情忙碌完,就是沐浴洗漱一翻。到了晚上歇息的时间了。

    倪锦带着刘之烨,这一少年一男童,暂时居了一个卧室。荣娘和亲娘赵春花自然又是居了另一个卧室。

    晚间。

    晕黄的灯光。

    屋内的油盏哪怕亮着,也是光明不足的样子。

    当然,更可能还是那灯芯子,让赵春花这等节省的给弄得特别细小的原故。因为如此的话,光线不够,消耗更少的灯油。

    “娘,三少爷这是怎么回事儿?”

    荣娘问了一句。

    这会儿,母女讲话呢,都是压低着声音。赵春花回道:“内城出了大事儿。我去了,才发现王氏一族在京城的人,全部早死了。”

    赵春花打探来的消息,一一讲述了。

    荣娘听后,真个沉默了。

    从亲娘这儿,荣娘知道了,内城的一些风起云涌啊。王氏一族在建业城的根基是完蛋了。那么,刘之烨这位三少爷的亲人也不在了

    往后怎么办?

    “唉,遇上这等事情,娘,三少爷可是还有别的去处?”荣娘问了一个实在的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荣娘总不能让其无家可归吧?

    可收留了三少爷刘之烨,荣娘又觉得不是一个事情。

    毕竟,不同于倪锦这个便宜的表弟,倪锦是前程尽望,如一张白纸一般让荣娘能随心的培养着。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荣娘缺一个小夫君。

    至于三少爷刘之烨这一位士族子弟,这一位可是打小让刘氏一族精心养大的。荣娘真心觉得,这一位的身世更棘手啊。

    “”赵春花摇摇头,说道:“若能给三少爷寻个去处,今个儿,我就不带三少爷回来了。”赵春花这会儿,也是苦恼的模样。

    “”荣娘更沉默了。

    隔壁的卧室中。

    倪锦的耳力不错,隐约听见一些声音。当然,听不明白。

    这会儿,倪锦听得更清楚的,是与他一张榻上的另一个男童的哭泣声。

    那等压抑的哭泣声,让倪锦听着,也是觉得难受起来。于是,他摸着黑,爬到了榻的另一头,小声问道:“怎么了?”

    “赵嬷嬷、荣娘姐姐,是不是商量着送走我?”刘之烨一边打着哭嗝,一边回了话。那声音里全然是恐慌。

    “今天赵嬷嬷想送走我我知道的”

    “我都懂,大家都不用我了”

    刘之烨说这话时,又是哭泣起来。不过,没什么声音,只有无尽的压抑。

    倪锦搂了这个小童子,想安慰对方一下时。还是感受到了,那一直在落的泪水。

    这是一个小小的孩童的身子,他在颤抖,他在害怕啊。倪锦莫名的想到了他自己,他是一个无根的人。他没有过去

    不过,倪锦觉得,他有未来。

    在这个家中,有姑母,有姐姐

    至于面前的小男童,他的未来呢?倪锦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慰。因为,倪锦是真心同情了这个小男童的不幸遭遇。

    可同时,倪锦更心疼了,姐姐荣娘养家的辛苦。

    矛盾至厮,倪锦开不了口,求姑母和姐姐收留了这个哭泣着,哭得压抑的,名叫刘之烨的孩童。

    在建业城内讨生活,衣、食、住、行,哪样都不容易的。

    倪锦没少听姑母讲了,如今生活的不容易啊。

    兴宁元年。

    春,三月初一日。

    荣娘满了十一周岁。

    这一天,是荣娘的生辰。至于倪锦,他已经忘记了,他自己的一切。所以,荣娘非常大方的,把她的生辰日贡献了出来,让倪锦与她一天过了生辰。

    生辰嘛,肯定是吃了长寿面。

    这算是一个美好的期望和祝愿。

    春,三月初三日。

    小童子刘之烨满了六周岁的生辰。

    最后的最后,荣娘狠不下来心,反驳了亲娘赵春花的提议。倒底荣娘不是铁石心肠。当然,也有亲娘赵春花的坚持。

    那一晚。

    赵春花行了她的信念。

    荣娘一直记得,她亲娘赵春花的原话。

    “当初若不是夫人的娘家肯买下来娘,娘是没有活路的。”

    “这是活命之恩。”

    赵春花对女儿荣娘是这般讲的,她道:“人得有良心。哪怕咱们苦一点,也总有三少爷的一口吃食。”

    “”

    荣娘没拒绝,未尝不是因为亲娘赵春花的一些坚持。

    “荣娘姐姐,这个荷包蛋是你亲手煎的吗?真香啊。”这会儿,望着长寿面上,那个金黄色的荷包蛋,刘之烨对荣娘是献媚一笑,特有些小狗腿子的模样。

    不过,刘之烨的笑容,真的挺灿烂的。

    “香的话,你就赶紧吃。”荣娘回过神来,说道:“长寿面,记得一口吸溜到嘴中,不能咬断了。”

    “嗯嗯。”刘之烨是赶紧点头,那认真极了的小模样。让旁边的倪锦是笑了。

    赵春花望着屋中,她的女儿荣娘,还有一个少年郎倪锦,一个童子刘之烨,一时也是笑了。屋中,欢声笑语。

    彼时。

    千里之外。

    淮南路,洛都城。

    刘府内,百明苑。

    三夫人刘王氏得知了最新的消息时,觉得晴天霹雳。

    她的娘家没了。

    她的夫家也没了。

    “三郎,我的儿子”三夫刘王氏那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呼。

    “娘,弟弟会没事的。这衙门送来的消息,弟弟只是失踪了”刘遂歌大姑娘这会儿,在母亲刘王氏的身边劝话。

    三夫人刘王氏的娘家没了,朝廷的定性,自然是因为建业城的内乱,殃及池鱼。毕竟,王氏一族的嫡系没影响啊。

    朝廷不可能后面继续把王氏一族的嫡支也是真正的推到了敌人的那一面。

    有某些妥协后,已经是暗中达成了一些利益的交换。

    至于旁支?死了一些人又如何。

    利益面前,家庭的荣华富贵面前,皆不算事儿。毕竟,在建业城内的旁支,都是完蛋了。这算是王氏一族的嫡系用旁支来发死人财吗?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至于刘氏一族嫡系的死亡?大晋朝廷给出的结论,是遇了匪祸。什么样凶狠的匪类能杀了刘氏一族的嫡系啊?

    这可是在有专门大队的聘请客卿,以及刘氏一族嫡系的私兵保护下的迁移。

第25章() 
兴宁元年。

    初秋。

    大魏朝的国军南下,淮南路陷落。大晋朝廷失去了这一块富庶之地。

    建业城。

    秋末。

    荣娘这个做小买卖的都是知道了,大晋朝廷失去了大江以北的统治土地。这一回,算是彻底的偏安南边了。

    晚间。

    荣娘把这事儿跟亲娘赵春花讲了。

    “娘,如今看来,北边的情况真不好。三少爷”荣娘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往后,咱们只当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吧。咱家的情况,也养不起一个士族少爷。”

    赵春花听了女儿的话。

    赵春花也听懂了女儿荣娘的意思。

    那便是她们小门小户的,刘之烨哪怕是士族子弟呢,可已经没有归宿,只是浮萍。那么,想好好活下去,不可能光凭借了昔日的长辈恩情吃白食。这得开始学着自食其力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

    在贫穷的家庭中,不管是男是女,小小年纪是都要干活的。

    “依你的意思。”

    赵春花同意了女儿荣娘的话,她说道:“明个儿,好好跟之烨这孩子沟通一下。往后,他就是家中的一份子。”

    “成啊,明日我与他好好讲一讲。”荣娘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儿。

    以她家的情况,都得当了劳动者,不劳动,不得食。

    次日。

    荣娘就给刘之烨,这位刘家三郎好好的上了心理辅导课。

    不外乎,鼓励有之,威胁亦有之。

    总之,给刘之烨好好上了一堂课,告诉这个小童子,努力干活才是利害的小男子汉。一衣一食,皆是劳动所得,没什么是上天掉下来的馅饼。

    “荣娘姐姐能做到的,倪锦哥哥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的。”刘之烨倒是满面的信心,觉得他挺能干的。他还道:“我长大了,我懂得荣娘姐姐讲的,小男子汉的担当。”

    那拍小胸脯的模样,嗯,荣娘瞧着,还像是那么回事儿。

    不过,手下见真章,光说不练,那是不成的。

    于是。

    当天,荣娘把挑选豆子的事情,就是让刘之烨来承担了。

    做豆腐的豆子,买来时,里面还是需要挑捡一翻的。这等功夫不算累,就是累了事儿。荣娘觉得给刘之烨这等小童子安排活儿,可以从轻省的开始。

    这也算练一练小童子的定性?

    晚间。

    荣娘检查,发现刘之烨干活,倒是一板一眼儿,做得不错。

    荣娘当场夸了话。

    乐得刘之烨那是小嘴巴都是一翘一翘的。

    那等模样还是让荣娘乐了。

    这时候,荣娘倒是觉得留下来刘之烨在家中,给了一口吃食,让其安稳长大。算是报达了当年,三夫人刘王氏的家族买下来亲娘,给了亲娘一条活路的救命之恩。

    旁的

    旁的等刘之烨真的长大了,总会告诉他一些情况。至于,他将来长大了,是否要去寻了亲人?那是刘之烨自己的决断。

    就荣娘和亲娘赵春花的家底,肯定是没法子给刘之烨其它多的帮助。特别是如今的淮南路,已经不在了大晋朝廷的统治之下呢。

    淮南路,如今什么模样?

    荣娘想到。

    彼时。

    大江以北,淮南路,洛都城。

    一处贫民院落。

    三夫人刘王氏和女儿刘遂歌就是居于此。

    “娘,咱们真的南下吗?”刘遂歌有些忧愁。

    刘王氏此时和女儿的打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