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兄弟二人都是自个儿挑的嫡妻。往后要待人家姑娘好。”

    荣娘说了这话后,见两个儿子都是起身应承下。她便不在讲了儿媳妇的事情。到底人选定下了,后面的事情就好操作了。

    晚间。

    荣娘把人选跟夫君刘之烨讲了。

    “次子媳妇是韩氏的姑娘,闺名香。倒是性情敦厚的。想来是仲玉的良配。”荣娘这一点讲,刘之烨自然是点头,表示了赞同。

    “倒是让我惊讶着,三儿媳妇也是这一回给点中了。叔玉喜爱上了那位崔氏的姑娘,闺秀叫玲珑。是一位气质娴雅,容貌绝代的佳人。”荣娘话到这儿,有些哭笑不得的味道。

    刘之烨也是摇摇头。

    不过,刘之烨瞧得出来,妻子荣娘可没什么不悦的神情。显然这事情肯定没波折。果然不出所料,刘之烨就听到了妻子荣娘又讲道:“我想着,叔玉、季玉的年纪确时也到了时候。所以,便是答应了那个猴急性子的孩子。”

    “既然你答应了,那这两门婚事就让伯玉那儿下了圣旨。”

    刘之烨笑说道。

    “是啊,得伯玉那儿圣旨赐婚。”荣娘也是笑了。

    于是。汉京城又是热闹了一回。

    宣文九年的年前节。君王下旨,给奉国公爵赐了婚,未来的奉国公爵夫人就是韩氏的姑娘。同时,亦有另外的一道圣旨。给平乐伯爵也赐了婚,未来的伯爵夫人就是崔氏的姑娘。

    这两道圣旨出来,不管是韩氏,还是崔氏自然是叩谢了君恩。

    一时间,汉京城也是纷纷的议论了,关于君王的两位嫡亲弟弟来。

第194章() 
韩氏族中。

    韩春香自然就是整个女眷堆儿里;最引人注意的那一位。

    虽说这些年了;韩春香的长兄是挣得了军功爵位;让韩氏是踏上了贵族的圈子。可说实在的;到底差了许多。

    因为韩春香的兄长不过是区区的子爵位。这等爵位差一点;离着能让子孙继承的伯爵的爵位就差一步。

    说起来这一步多少人难逾越了。

    韩春香的赐婚在韩氏的族中;自然就是一个信号。那便是君王还是最信任了军功爵们。瞧瞧这一拔儿的两桩赐婚。

    两位君王的嫡亲弟弟可都是赐婚的军功爵位的家族姑娘;嫁给了王室的爵爷们。

    “侄女果然是长得好,性情好,难怪入了王室的眼缘儿。”韩春香的伯母这会儿拉拔着她的手;夸了又夸。

    整个韩氏的族中,如今谁人都是捧着韩春香说话。

    韩春香性子敦厚,在宫里又住了那般的久。有嬷嬷们教导了宫中的规距。这一板一眼里;真是跟拿尺子量了一样。

    她不违了规距;也不爱多了话。

    对于长辈的寻问时,韩春香更是葫芦嘴儿;不爱多话的。

    可应该的礼貌;韩春香也不缺。

    总之;哪怕在族长的吹捧里;韩春香也没有飘飘然。相反;韩春香私下后,找到了生母。这一位子爵府的老夫人。

    “娘;女儿想绣了嫁妆。那些聚会的话,女儿就不多参加了。”

    韩春香想避开了;一些无聊的聚会。

    韩老夫人有些不懂了女儿的心思;不过,到底是母女连心。韩老夫人看出来了女儿有心事。便是与女儿说了一小会儿。

    这弄懂了女儿的心意后,韩老夫人说道:“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又在宫里住了那般久。府上一切依你。”

    韩春香得了亲娘的支持,自然准备一心一意的备嫁了。

    对于未来的夫君萧仲玉,韩春香是见了许多回的。入宫的目的是什么?

    早在入宫前,韩春香就知道了。如今得偿所愿了,未来能成为了公爵夫人的韩春香除了一些窃喜外,更有茫然与彷徨。

    她怕她不够优秀,她怕做了公爵夫人后,让夫君哪儿不满意了?

    她是高嫁,还是嫁进了王室里。这心底虚,倒底出身的话,在四位陪读中,韩春香是排了末尾的。

    许就是这种不自信,让韩春香更是性子敦厚了太多。

    因为,她觉得,她除了表现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那就是孝顺外,那就是老实本份外,韩春香在容貌上也没什么优势的。

    这不是说,韩春香不美。而是与一同当了伴读的四人里,韩春香在众多比较下,才不那么出色罢了。

    “公爵爷,为什么会选择我呢?”

    这是韩春香的疑惑。当然,也是一些窃喜。她想,公爵爷选择了她做为嫡妻,她一定有优秀的地方让公爵爷是喜欢的吧?

    她想表现了,她最好的一面,永远给她未来的夫君看啊。

    这也是少女的春心萌动,似那最初的爱恋。

    彼时。

    崔氏的府第。

    崔玲珑姑娘得到了圣旨的赐婚,那是吓了一跳。尔后,她又有些哭笑不得。她万万想不到,她入宫时,是待选了奉国公爵的未来嫡妻人选?

    这最后,倒让平乐伯爵爷给瞧上了?

    那就叫一个尴尬了。

    “娘瞧着你似乎有些不高兴?”崔夫人私下里,就是跟女儿谈了心。

    “娘,你这话可不对。女儿能让大王赐婚,这是族里同乐的喜事。女儿自然是高兴的。女儿嫁给了伯爵爷”崔玲珑摇摇头,才是轻轻笑了后。

    她说道:“女儿就是觉得,女儿可比伯爵爷年纪大呢。一时间,总有些尴尬。”

    “傻孩子。”

    崔夫人不认同。

    崔夫人是说道:“我倒是觉得这没什么不正常的。你的年岁比着伯爵爷也就大了三岁,女子大三抱金砖。这不算大多少。”

    其实吧,这是崔夫人安慰了女儿。在心底,崔夫人也是觉得女儿嫁个年岁小的夫君,将来总有碍难处。

    这女子的青春少,总是容易老。

    将来女儿老了,伯爵爷还是正值风华盛茂,这真真叫崔夫人一个愁?

    可未来的事情,还遥远了。崔夫人总不能为未来担忧,就不干事情了吧?

    “听娘你这么一说,女儿就是踏实了。”崔玲珑笑起来了,那更美了。美的就似乎是星星为她坠了光芒一般样子。

    崔玲珑的美,让人惊艳了。

    可最终惊艳的是平乐伯爵刘叔玉。至于君王刘长石也罢,奉国公爵萧仲玉也罢,都是没被惊艳了。

    这只能说,各花入各眼。情人眼中出西施。

    这美啊,也是千万种美的一种,人人欣赏的角度不同,喜爱不同罢了。青菜萝卜,各有喜好。便是金银,也还有人嫌弃了铜臭味,俗、俗、俗、俗不可耐嘛。

    汉京城,王宫。

    刘长石忙碌了一天,又到母后的宫中用膳。

    说是陪同父王、母后一起用膳,不如说,刘长石来享受了家的味道。除了父母,还有兄弟,还有他的一双儿女。

    两个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了,刘长石眼中除了欣慰外,还是欣慰的。

    在膳食罢后。

    消食时。刘长石借着时间,也会跟父王刘之烨一起考校了弟弟们的学问。

    “等来年二弟你大婚后,倒不用去书房进学。也是可以给兄长分忧,在朝堂上办差了。”刘长石这么一说时。

    刘叔玉的眼睛都亮了。

    “王兄,那弟弟呢?弟弟大婚后,是否也像二哥一样办差了,不用进学了?”刘叔玉表示进学什么的,长年累月的太磨人了。

    刘叔玉好想快点办差,他一点也不想进学。

    倒是旁边的刘季玉表示进学不错啊,当了混世魔王的他一点不觉得进学有什么烦恼的。当然这一位安乐伯爵也没想着,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刘季玉更多的时候,还是乐意练一练武艺。

    至于学业?

    那能吃吗?

    “等你大婚了,与你二哥一样。”刘长石给了三弟一个饼。那一个画饼,看着并不遥远啊,所以,刘叔玉这位平乐伯爵爷是乐滋滋的吃下了。

    刘叔玉如今就是盼着快点大婚了。

    这一回考校后。

    萧仲玉、刘叔玉的课业都不错。唯有爱偷懒的刘季玉那是考糊了。哪怕有长兄的放水,还是糊了。

    这让刘之烨这个亲爹都是恼火了。

    儿子不学无术,在刘之烨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刘季玉当着侄女、侄儿的面,被亲爹给罚了打手板。这让刘季玉好生的丢脸了一回。

    当然,刘爱宗懂得的打板子。可周岁半的刘宗赐哪懂了什么?一个小奶娃,连看热闹,都没看完了,就是有些打磕睡,让奶嬷嬷给哄了寝殿去歇了。

    这一晚。

    三个弟弟早早告退了。

    刘长石是瞧着了女儿、儿子睡下后。又是与父王、母后谈了话。

    “伯玉,关于你的后宫,你是何等的打算?”

    荣娘在夫君的示意,还是开口问道:“你尚年青,后宫虚悬,免不了人心的窃视?母后已经听了太多的碎言碎语”

    荣娘说到这儿,没说了下去,又是一声的叹息。

    刘之烨便是接话了。刘之烨道:“伯玉,父王和母后自然是依了你的心思。你祖母那儿就是一直在问了,来年可选秀,后宫可选纳了贤惠的妃子?”

    刘长石听得长辈的问话。他先是沉默,似乎思考了片刻后。

    刘长石回道:“父王、母后,儿子不会纳了妃子。儿子没想纳了一群的妃子,让每一天的宫中,全是一群的女人在算计。”

    妻贤妾美?

    姐妹情深?

    这话用在了后宫的女人们身上,骗鬼的话,鬼都不会相信的。

    刘长石是一位君王,他自然懂得利益是最永恒的。而且,刘长石真心没有了曾经的心动,他更多的心血想用在了开疆拓土之上。

    刘长石膝下有继承人,王太子若是仔细的培养,他年必然是合格的储君。百年之后,刘长石没觉得有什么遗憾了。

    刘长石的志向,刘长石的热枕,全部给了他的大业。

    后宫有,后宫无?

    刘长石完全不在意。

    他讨厌了,在睡觉的地方,还要被人算计了。

    “至于中宫?”关于继妻的人选,刘长石一直在考虑的。他想的,只是有一个主持了后宫中馈的女子。

    王后的宝座,想来是诱惑人的。

    可刘长石暂时不想再有新的继承人了。至少,在太子年幼时,不想有人威胁了太子的位置。

    对于嫡长子嘛,在刘长石的心中自然是有不一样的重要性。

    “儿子会册封一位合适的中宫,挑一个懂得分寸的继妻。”刘长石说明了他的态度。

    荣娘和刘之烨对视了一眼。

    “你心头有数,父王、母后自然就不多提了。免得你以为父王、母后是老了,就爱唠叨了。”荣娘笑呵呵的说了这话。

    刘长石眼神温柔一些,他回道:“父王、母后是儿子最亲近的人。你们亦是爱关了儿子。儿子全然懂得。”

    亲人的爱护,刘长石心头是有数的。

第195章() 
宣文十年;春;三月。

    三月初一日;荣娘过了四十二周岁的寿辰。三月初三日;刘之烨过了三十七周岁的寿辰。

    这一年;于东屠国的朝廷而言;更注意了天下局势。

    不管是大魏朝;又或是更北方的草原胡人,这两方似乎在开春时就是大战连连。这些战火更是波及了高丽国。

    元气大伤的高丽国,如今更是苟言残喘的利害了。

    那些投奔了大魏朝右丞相的黑山北水之间的小部落;自然是时不时就是越过了疆域的边界,来高丽国中打一打秋风,打一打粮垛。

    这让高丽国很受伤;高丽王已经连连求援。可大魏朝的大皇帝连这些奏章都不会看到的。区区高丽国不在大魏朝的视线之内。

    谁让高丽国与大魏朝的统治中心;还差了太远太远。那黑山白水的阻隔,让高丽国在大魏朝堂的重臣眼中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至于左丞相?

    左丞相在享受了和淑这一位美人儿后;如今草草的弃如敝履;高丽国在左丞相眼中已经完全遗忘了。毕竟;谁让高丽国没油水。

    没好处的事儿,像左丞相这等贵人自然是不会花时间记住的。

    刘长石这一位东屠国的君王自然非常的高兴;高丽国的走入了王朝的末期。这是先失疆域,如今更是人心涣散了。

    至于南韩国?

    南韩国在宣文六年的秋;让东屠国给掳走了王室成员后。这旁系的出生;肯定镇不住场子。这三年半以来,在东屠国的一些预谋之中,已经是国内动乱连连。

    刘长石觉得是时候把南韩国吞入腹中。

    小小的南韩国若是让东屠国也收入了疆域之内,半岛之上将剩下来一个势力,那就是东屠国。作为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觉得若是沉下心来,好好的经营一些年。

    那么东屠国的实力必然翻几翻,到时候虎入中原未尝不可。

    当然,在入中原前,黑山白水间的小部落肯定要打一打,拉一拉,顺者昌,逆者亡。刘长石是稳打稳扎之人。

    他觉得东屠国一定得有一个稳固的后方。

    便是入了中原的战局,至少,那是一线作战。这后方的稳定是利于人心的。同时,战于敌境,国内的发展还会继续。

    这是开疆拓土,而非是战火燃于东屠国内。

    那些战争,那些胜利,自然是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所期盼的。

    夏。

    七月初一日,万寿节。

    刘长石这一位君王明面上过的是二十七岁的生辰,实则是二十二岁的生辰。当然,这一天同样是刘爱宗这一位小公主四周岁的生辰日。

    因为父女同一天的生辰,王宫的宴会自然是份外的热闹。

    也是这一日里,太王太后似乎非常的高兴,饮了一些过量的酒,还是醉了一回。

    荣娘是儿媳妇自然要照顾了婆母,侍奉一二。哪怕她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表示了一翻的晚辈态度。毕竟,在太王太后的身边,真正侍候的宫人和嬷嬷那更懂得了太王太后的喜好呢。

    娘的态度,还是表达了出来。

    许是因为醉了,在寝殿时。

    太王太后对荣娘说道:“萧氏,你得跟大王好生讲一讲。这王后逝去都两年了。大王应该甄选了妃子,以充实后宫。”

    荣娘恭敬的听着,她可没多话。

    荣娘这会儿只是低头做了晚辈的姿态。

    似太王太后这等喝醉的人,荣娘的态度就是洗耳恭听。至少答应什么?荣娘可不敢替长子伯玉答应了。

    东屠国的君王是长子,荣娘觉得她一个长辈还是不指手划脚的引了晚辈们的讨厌。人啊,总要端正了自己的位置。

    “萧氏”

    太王太后又唤了一声。

    荣娘应了,道:“母后,儿媳在。”

    “哀家与你说,你得跟大王好生提一提,后宫岂能一直无主?”太王太后似乎恨铁不成刚,继续叮嘱道:“大王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得多劝一劝。”

    “母后,大王是孝顺的。”

    荣娘回了一句实在话。然后,她不讲了旁的。

    在太王太后面前,荣娘更乐意装了闷葫芦,至于有什么沟通的问题?荣娘觉得可以跟夫君刘之烨讲一讲。

    由夫君跟婆母谈了,这更合适的。到底儿媳妇在婆母心中的地位,肯定比不了亲儿子在亲娘心中的地位。

    荣娘一直是看得清楚,她自己的位置。

    最后,似乎是太王太后倒底醉糊涂了,还是让侍候着歇在了榻上。

    在太王太后睡觉了以后,荣娘吩咐了太王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