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王后笑着说了话。哪怕这会儿,她因为生产已经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可瞧着婆母和夫君也是爱护了女儿的态度。
付王后心情就是非常的好。
在产婆之前恭喜她,说是诞生了一位小公主时。付王后的心头是微微失望的。
要说付明月自然在意了她的女儿,可王室呢?王室需要了一位继承人,需要了一位王子。这等压力,付明月一直都是倍感沉重的。
这一回,付明月自然也是盼着,若是头一胎,就是诞生了一位王子的话,那么,后面再是诞生了公主与否,都不必太紧张了。
因为王室有了继承人,那等压力会减轻了。
可等着女儿生下后,付王后的感觉变了。哪怕是女儿呢,那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她自然在意了。她自然想给了她,世间最美好的一切。
“我不辛苦,是累得明月你辛苦了。”这会儿,刘长石执着妻子的手,紧紧握着。他眼眸子里全是温柔之色。
“你放心,一切有我在呢。”
“我会疼爱了咱们的小公主。至于王室的继承人?咱们还年轻,将来会再诞下了王嗣,你会给我生了一位继承人的。”
刘长石这是在给妻子保证了。
他亦是相宽慰了妻子的心。毕竟,朝里朝外,朝臣们与长辈们给的压力,特别是压向了妻子的压力。刘长石岂会不懂。他能给的,就是告诉了妻子,他的支持。
“好。咱们都疼了,咱们的小公主。”
付王后笑得温柔,心头暖暖的。想来,她觉得有了父王和母后的疼爱,她的小公主会是世间幸福的孩子。
“”
又是片刻里,夫妻的对视。
付王后倒底是有些累了,这会儿,还是有些倦意了。刘长石自然瞧了出来,便是安慰了妻子,让她睡吧。好好的歇一歇。
就着夫君的安慰,付王后是同意了,她闭上了眼睛,很快亦是睡着了。
刘长石这时候就是唤了王后身边的嬷嬷和宫人,让他们照顾好了王后和小公主。尔后,吩咐了一切后,又是叮嘱了一切后。
刘长石这一位君王才是离开了,王后的产房。他这一晚,准备歇在了王后的寝宫。当然,是另外的寝殿。
在刘长石想来,他歇了王后的寝宫内,未尝不是表明了某些态度的。
有一话,不用讲。
有一些事,做事了就是一种宣示。
第172章()
次日。
王宫内外;汉京城里;应该知道的人全是知道了。昨个晚;王后娘娘诞了一位小公主的事情。
原由嘛?
更简单了。因为;大王下了圣旨;册封了这一位小公主为长寿公主。当然;这长寿二字是封号。
倒是醒来的付王后从夫君嘴里;知道了她的女儿的小名叫宗。这全名儿自然就是刘爱宗。
一时间。
王后的寝宫内,全然是欢喜的宫人们。这些宫人都是侍候了王后的,与王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瞧着大王喜爱了长寿小公主,人人都是欢喜啊。
紧接着。就是太王太后的赏赐,尔后;又是太上王、太上王后的赏赐。这流水一般的送来了王后的寝宫。
这一日的王后这儿;那可谓是好一派的热闹。
再往后,就是公主与爵爷们的贺喜礼物;总之;也是各有心意的。
因为宿醉。刘之烨醒来的晚了些。他醒来后;喝了解醉的汤品;从妻子这儿知道了;他添了一个小孙女的事儿。
“这是好事,咱们家中又添丁进口。”
刘之烨还是心情不错的。
荣娘附合了话;说道:“是这个道理。咱们添丁进口了,多好的事情。所以;我以咱俩的名义给儿媳和孙女赏赐了贺礼。”
“嗯;应该的。”刘之烨没意外。
夫妻二人谈了小会儿的话,又是用了早膳。
若说荣娘这会儿是欢喜。那么,其它的各处,不管是宁国公主府得了消息如何?那也是欢欢喜喜在这一日进宫报了贺喜。
至于刘玉娘这一位静国公主,更是直接着就带了礼物,去给嫂嫂贺喜了。因为,清晨她醒来后,嬷嬷就给递了话。说太上王后那儿传来的消息,王后娘娘昨个晚生产了。让公主今个儿早膳后,去给自家的嫂嫂贺了喜事。
不光是刘玉娘这里如此。便是奉国公、平乐伯、安乐伯这三位爵爷处,也是依然如此的。
若说哪儿不一样的?
就是宁国公主从王后那儿归来,到了太王太后的寝宫时。宁国王主王遂娘发现了,她的母后有些不高兴。
“母后。”
王遂娘自然感觉出来,母后哪儿不高兴。所以,这一位公主殿下就是打发了侍候的人。是自个儿凑上了前。
“你啊,在今个儿的喜庆日子里,还是面上露了不喜。这怕是容易引起了弟弟、弟妹的误会。”王遂娘自然怕她的母后跟弟弟、弟妹闹了别扭。
“哀家心里不舒坦。”
在女儿面前,太王太后不隐瞒了。
“这多少年了,哀家在小萧氏的面前也是够隐忍了。为的还不是你弟弟。瞧瞧,打从这付氏进门后,多少年了一直没能诞下了刘氏的继续人?”太王太后冷哼一声。
“侄儿和侄儿媳妇恩爱。这大王与王后的感情不一般。母后,您啊,想开些,免得生了闷气儿。”王遂娘又是劝了话。
她就怕母后哪儿想不开。倒底母后年纪大了,老人家就生不得闷气。
“哀家哪是为自己?哀家是为了大王着想。王室一直没一位王子做继承人,满朝上下多少人心头不满了?”太王太后脸上还是郁郁之色。
王遂娘听了这话后,也不敢多语了。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一位君王确实需要了继承人。这是关乎了天下的稳定,关乎了社稷安危的大事。
可偏偏东屠国这些年了,君王就是缺了一个继承人啊。
朝中的外命妇请安时,自然是有些心思的,都想给塞了自己女儿进后宫。这奔了富贵前程嘛。特别是王后怀孕后
说到底,王后能怀孕了。那说明什么?
那说明了,王室没继承人,就是因为王后独宠了,这霸占了君王嘛。若是多纳了贤明的妃子,这自然能多多收获了。
所以,外命妇们的小耳边风,那是吹了又吹。
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母后,你再是着急了。这事情得落了大王的头上。大王没那等心思,也无可奈何。”王遂娘说了关键的地方。
这君王选不选后宫,还要看君王的意思。
旁的人再着急,也是干着急。
太王太后一听女儿这话,也是堵得了,这一时间,更是生了闷气。
不管太王太后这儿如何的不愉快。
到了洗三日,王宫里还是给小公主的洗三宴是办得热热闹闹。当然,这事情是太上王后出面操持的。
荣娘也乐意了。
以底这是给儿媳体面,同样的,也是给小孙女做了体面。
王宫的宴会,自然是非常的热闹。除了一些交际所需要外,更多的还是体现了王室对长寿小公主的重视。
当然。在宫宴时,付王后还在坐月子呢。所以,付王后只能从亲信的宫人嘴里,听了洗三的热闹。
若说洗三,也是大同小异的。
不外乎,就是祭祀了祖先,祈福了神灵。这想洗三,洗了小婴儿的污秽之气,迎来了好运临门。
当然,这等时候的收生姥姥,那注定会发了一笔。
毕竟,洗三时的添盆礼,王室里人人大方。便是添盆的外命妇们,也是同样如此的。
小婴儿的洗三就是一个仪式,更多的是大人们的美好的祈祷。
付王后在内室之中,听着那些过程。等着洗三的仪式结束后,小公主被送回来时,付王后莫名就是心安了。
瞧着小女儿似乎哭过了一场,这会儿又是哭累了,睡着了。
莫名的付王后心中暖暖的。
在王后的寝宫内,还有付氏一族的女眷。这时候,自然都是亲近了付王后的亲戚。大家伙说话时,自然也是恭维了付王后。
说起来,打付王后立起来,成为了一国的王后娘娘。付氏一族也是多有沾光了。
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军队里,付氏一族自然也是有些族人多有沾了光彩,还是出了一些人物的。
这些人也算得付王后的潜在势力。
哪么,不管是哪一个势力,都是需要了它的代言人。或者,又可说它的利益庇护人。这是双辅双成的。
大圈子,小圈子,这总是人际往来里,必需要的圈子。
围绕着付王后这么一个圈子里,人人有他们的诉求。而付王后呢?付王后被这些人捧得高高的,同样的,这些人也是需要了一些保证。
这个保证不是现在的,而是未来的,长期的利益。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什么比得上从龙之功?而这更是需要了,付王后的膝下有一位王子啊。目前,暂时没一位王子,只有一位得宠的小公主。
“小公主真像大王,娘娘好福气。”
“小公主的眼睛也像了娘娘,长大了定然是一位大美人。”
“”
众人在捡了好话讲。
付王后自然也是附合着,说了一些好话。好话嘛,人人都爱听的。付王后自然也是例外了。特别是别人夸了女儿爱宗,付王后更是喜欢了。
哪一个当娘的,在别人夸赞了自己的孩子时,总是骄傲着。
这一回。
等洗三的宴会也是结束后。
付王后是有些累的。她虽然高兴了,王室给女儿爱宗做足了体面。可同时,在付氏一族的女眷的一些话里。
付王后听出了一些消息来。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那便是朝中的一些人家啊,那是起了心思。原由?不外乎,就是她这一位王后娘娘没能诞生下了一位王子啊。
东屠国欣欣向荣,东屠国一片霸业在眼前。多少的贵族豪门,他们的利益需要了保护。不说千万载,那太遥远。
可近眼前的几十载,那也需要了保证。
王室的平安传承,东屠国的平安稳定,那需要了继承人。家国天下里,没一位继承的君王,哪怕年轻呢。
贵族们,重臣们,还是心有戚戚焉的。
因为,在家国天下的时代,没有明确的继承人。若是为了继承权,那可谓是血雨腥风的。这君王的位置,这无上的权柄,总是天下间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付王后自然感觉到了压力山大。
可付王后不敢对人言,因为,她的身边,她的亲近之人,已经为她承担了太多太多。
夫君一心独宠于她,何尝不是一种默默的关怀。
多少年了,付王后做了贤内助。
可付王后不是傻子,她不会为了一个好名声,就真的让出了夫君。要知道,她与夫君许了话的,他们之间是真心的愿意了,一生一代,一世一双人。
“哇哇”
小公主在这时候哭了。
付王后的思绪被收了回来。
“咦,是饿了吗?”付王后摸了摸女儿的小被子,查觉了这孩子不是尿了,那么,就是饿了?
这时候,付王后自然是唤了奶嬷嬷。
奶嬷嬷照顾了女儿的吃奶问题。在王室里,早在她怀孕之初,这奶嬷嬷就是早挑好了的。备上了四人。
如今正是合适了。
付王后瞧着奶嬷嬷温柔的抱了女儿,又是哄了这孩子吃了奶。在旁边瞧着,付王后的眼眸子里,全然的坚定起来。
有些事情,只要有了为其坚持下去的人,那么,意志坚定者自然能坚持了信念。
付王后的信念就是她的夫君与孩子。这是她最根深的执念啊。
等长寿小公主吃饱后,自然又是哄睡了。小婴儿的日子,就是吃吃睡睡,那么的简单。没什么大人的复杂想法。
至于刘长石?
刘长石自然是每一日的朝务结束后,才会来了王后的寝宫。来看了他的妻子和女儿。这对于刘长石而言,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毕竟,当爹嘛,这是头一回。
这总是一种新手上路,学习的过程。
倒是刘玉娘这一位静国公主乐意多来了王嫂这儿,算是学一学照顾了小侄女。这对于刘玉娘而言,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了。
日子似乎就是如此的过去。
直到长寿小公主的满月礼。
当然,满月礼,王宫自然又是一回的热闹操办起来。这一回,比起洗三礼,更是隆重了两分。
对于付王后而言,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日子。她并没有做了四十天的月子,而是三十天就结束了。所以,她参加了女儿的满月宴。
当然,对于此等做法。
荣娘是有些不满意的。因为,她觉得儿媳妇太不爱惜了自己。其实,这女子的坐月子,可以坐足了四十天嘛。
王室有条件,完全可以更爱护了自己的身子骨。
第173章()
宣文六年。
夏末时分。
这个挂着夏天尾巴的时候。东屠国的朝堂之上;自然又是起了一场的波澜。若说起来;这事情跟东屠国当然有些渊源。
那是因为东屠国的西北邻居;高丽国被大魏朝攻破了京城。
当然;高丽国的王室提前的迁移了;去了陪都。所以;只是留守的一些朝臣与王室成员;被大魏朝的军队是掳获。
可这等事情,还是引起了震动。
为何?
因为大魏朝于北方的这些小国而言,真可为是一个庞然的大物啊。自然是有朝臣提起了之前的事情。
那便是半岛三国的结盟;共抗大魏朝。
这事情各有支持者,各有反对者。大家站的立场不同,自然是支持了不同的意见。这时候;刘长石是没有明确的表态。
君王没表态;朝臣们自然是更闹腾了一翻。
付王后自然看得出来,夫君其实似乎在等待了什么?
这些日子;付王后出了月子。不过;君王和王后还是同寝了;当然;是盖了被子;纯纯的睡觉。
毕竟,付王后才是生产了长寿小公主;这身体还是需要休养的。至少,也得等待产期过后三个月;这是养回来了。
这夫妻再是谈一个什么鱼水之欢嘛。
对于君王刘长石而言;他自然也是爱惜了妻子的健康问题。
不过,本着不谈了那些男女之事。这谈了纯粹的朝中一些事情。刘长石也会跟枕边人分享了一些消息的。
“夫君已经有了决断?”
付王后还是懂得枕边人的一些想法。
“是,我还在等了一些消息。等那消息传来后,我再做了选择了合适的方案。”刘长石心中自然有决断。不过,这决断嘛,也不是一份计划。
而是军机阁的翰林们,那是按着行事的发展,做了好几份的规划。
刘长石等待的是军卫司、龙卫司的情报。他这一位君王自然要根据了情报的进展,来下了决断。
这叫天下大势一盘棋,总要看了大势来布局。
半岛?
半岛三国在刘长石的眼中,还太小了一些。
“朕扩张了军队,养兵千日,用在一日。非是做了无用功,而是等待了机会”刘长石的军队已经扩张了好几倍。
军队人数多增为了什么?
自然就是为了大战准备的。那些新兵整日的操练,不是用在那儿白白的消耗了粮食。而是为了打仗,为了开疆拓土。
这些年,多翻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