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阳节。

    百明苑,三夫人刘王氏准备去了庙中祭祀。

    道教三清圣人,佛家的佛陀菩萨,甭管哪路的神仙,只要是神是佛,三夫人刘王氏都乐意去上香礼拜的。

    三夫人刘王氏是一个寡妇,她求的是膝下一双儿女平安长大。

    白马寺。

    在洛都城外。

    重阳节这一天,三夫人刘王氏带着一双儿女出行,要去的地方就是白马寺。

    秋高气爽。

    白马寺中,有各色菊花盛开。

    荣娘、秀娘身为小丫鬟,自然是随侍在遂歌大姑娘的身边。

    “姑娘,夫人请您去禅堂。”

    春香来寻了遂歌大姑娘,引了路,往白马寺的禅堂行去。

    荣娘、秀娘自然随在其后。

    原来三夫人刘王氏这时候正与佛堂的讲经师在谈话。遂歌大姑娘到了后,三夫人刘王氏还请大师帮忙解一解女儿刚刚求的签文,当然,少不了儿子的刚刚也求了的签文。

    王嬷嬷在这等时候,目光是瞄了一眼荣娘。

    荣娘似乎有感应一般,倒是瞧见了王嬷嬷的目光落她身上打了一个转儿。

    “嬷嬷,不必这般多人侍候。”

    “这屋中,我母子三人留下来,听一听大师之言即可。”三夫人刘王氏这般讲了,王嬷嬷轻声应了诺。

    随后。

    王嬷嬷招呼了一声。

    三夫人的大丫鬟,以及荣娘、秀娘这等小丫鬟,自然是全都行了福礼,尔后,一起退出了禅堂。

    在院中的廊道下,众人等候起来。

    这般静候了有一个时辰左右,三夫人刘王氏、遂歌大姑娘,以及三少爷刘之烨一起出来了。尔后,三夫人刘王氏带着挺愉快的心情,是回了刘府中。

    百明苑。

    正院。

    归来后,三夫人刘王氏留了王嬷嬷谈话。

    “多行善事,必结善果。”

    三夫人刘王氏念叨这一句话后,对王嬷嬷吩咐道:“嬷嬷,今个冬,咱们府上施粥时,你不妨提醒我一声,咱们多捐些善款。”

    “夫人,要说行事善”

    王嬷嬷迟疑了一下,才道:“奴婢听说,放生这事儿,也算得善行。”

    “放生”三夫人刘王氏挺好奇的,她抬头望着王嬷嬷,笑说道:“嬷嬷,你有什么建议。若有,就讲一讲吧。”

    “要说起来,奴婢遇到一桩事儿,就是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王嬷嬷期期艾艾。

    三夫人刘王氏笑了,她说道:“嬷嬷,你还不了解我吗?”

    “在我这心头,你也是自家的长辈。”王嬷嬷不光是三夫人刘王氏陪嫁,更是刘王氏的奶嬷嬷。

    刘王氏在王氏府第时,就是吃王嬷嬷的奶长大呢。

    打小照顾到大的情份,多少年了,自然是感情深厚的。

第16章() 
“夫人,您如此讲,奴婢”话到这儿,王嬷嬷是红了眼睛,似乎非常感动的样子。三夫人刘王氏忙说道:“嬷嬷,你我之间的真情,我亦是懂的。”

    对于王嬷嬷嘛,刘王氏认为是了解的。

    这会儿,三夫人刘王氏只是想想听,王嬷嬷想讲出了哪一桩事情。

    于是。

    三夫人刘王氏笑着说道:“且讲一讲放生的事儿吧。”

    王嬷嬷一听三夫人刘王氏提起了此事,便是开口讲道:“奴婢遇上的一桩事情,便是萧安家的想赎回身契”

    “这一般的大户人家积福,偶尔里也有放了府中的奴仆出府,算是一桩善事嘛。”

    “奴婢就想着,既然萧安家的有心,真能给百明苑中的主子们积福的话,万全她那点子念想似乎也是一起顺利成章的事情。”王嬷嬷指了指下人房的方向。

    “那里面住着的下人,何其多?起了二心的,强留在府中,倒不于放出去。”

    王嬷嬷这般一讲后。

    三夫人刘王氏听出来一些味道了。

    不过,三夫人刘王氏没多追究什么。其实,刘王氏更在意的是积福的事情。毕竟,下人嘛,赎回身契的事情实在小了。

    “既然萧安家的有心,嬷嬷你也提了。我便成全吧。”

    刘王氏望着王嬷嬷,淡然的说道:“这事情就不必经我这儿,嬷嬷你处理一下就成。”

    “哪能啊。”

    王嬷嬷忙是表了忠心,道:“萧安家的能出府,总得来百明苑给夫人您这个主子磕个头才成。”

    “我就不见了,让其在百明苑的院中磕个头就好。”

    三夫人刘王氏交待了此话后,想起什么一般说道:“至于那点儿赎身的银子,也是算了。由得放还了身契吧。刘府上,还不缺了这点子银子。”

    交待完这话后。

    三夫人刘王氏明显不想谈了萧安家的,嗯,就是赵春花这个奴婢的事情。

    王嬷嬷自然也不多提了。

    这会儿,这一对主仆又是谈起了关于百明苑如何多多积福的事情来。

    当晚。

    王嬷嬷下差后。

    与她的儿媳春柳交待了几句。

    于是,春柳就是光临了刘府的下人房。赵春花见着这位昔日的小伙伴,还是非常热情的。毕竟,二人这些天的交集里。

    赵春花可是给了春柳大大的贿赂。

    “娘让我来跟春花你讲一声。身契的事情,有了夫人的点头,完全没问题了。”春柳讲了这话时,荣娘是在屋中的。

    这会儿,荣娘是真高兴的。

    赵春花也是高兴的模样,她连连对春柳感谢道:“这得多谢了王嬷嬷,嬷嬷一定多操心此事。”想了想后,赵春花还是又拿了身上的钱袋子。

    几翻的折腾后。

    赵春花把头的一点儿银子,全塞进了春柳的手中。

    “一点茶水钱,请春柳你吃一杯茶。”

    赵春花给的银子,当是春柳来这一趟的茶水钱。春柳也没有拒绝。毕竟,赵春花母女出府了,往后,她们之间自然就是联络少了。

    “成。”

    “这茶水钱我收了。”春柳笑着又说道:“明个儿,你母女二人记得一起去百明苑的院子,给夫人磕了头,算了一场主仆的缘分。”

    “一定记着。”赵春花忙应了。

    至于荣娘?

    长辈谈话呢,她唯有安静听着的份儿。

    若是多插嘴,那在这时代里,就是没礼貌的女子了。

    “没其它的事儿,我就先走了。”春柳见话传到,这会儿,也不打算在下人房里待着了。春柳起身告辞。

    赵春花和荣娘一对母女自然是起身相送。

    在送了春柳离开了下人房后,母女二人是一起回了寝屋中。

    “娘,咱们真出府了。”

    荣娘说这话时,有一种浑身得到了解脱的感觉。那等轻飘飘的,说不上来的滋味,在她的灵魂里浮了起来。

    “是啊,出府了。”

    赵春花却是莫名愁然起来。

    对于刘府这一草一木,赵春花不说全然熟悉。可这个地方,她生活了太多年。跟她的家,又哪有什么区别呢?

    如今要离开了。

    赵春花真不舍得。

    “娘。”

    荣娘坐到了亲娘赵春花的身边。这会儿,母女一起坐在榻上。

    荣娘执起亲娘赵春花的手,笑说道:“娘,一切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女儿会做豆腐啊,女儿能挣了养家钱的。”

    荣娘表示,她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也不全然是恶意满满的世界意志。至少,她有力大无穷这一个满级的技能点。

    单凭着这一点,她已经沾得大便宜了。

    “往后,女儿还得给你寻一个小女婿,你啊,就等着将来在家逗弄了亲孙儿的三世同堂的美好日子呢。”荣娘就介意这会儿,先给亲娘赵春花画了大饼。

    在荣娘看来,人生是需要梦想的。

    志向什么的?

    以荣娘的身份,在这等阶级固化的封建时代,她不敢肖想。

    可有梦想的话,那是可行的。

    有一句怎么说的?

    人生若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荣娘不想当咸鱼,更不想她亲娘赵春花在离开了刘府后,就是意志消沉。

    美好的未来,哪怕是蓝图呢,也会让人元气满满的呢。这时候,荣娘觉得,她亲娘赵春花需要的就是么一个美好的未来大馅饼。

    “好,好,娘等着,将来逗了孙儿乐。”

    对于想着将来,像女儿荣娘一般讲的,有了亲孙儿的美好生活。赵春花还是真向往的。

    这一晚。

    荣娘母女睡得安稳。

    次日。

    荣娘和亲娘赵春花一起换了衣裳,去百明苑磕头后。

    这真是跟在热闹里倒了冷水,那叫一个炸开锅了。

    百明苑里。

    磕头的时候,王嬷嬷出来了一趟。

    “夫人不打算收了你们母女的赎身银子。刘府不缺这点儿小钱。”王嬷嬷淡淡的说着话,望着赵春花的眼神也陌生。

    “好了,头磕了,你母女就回下人房收拾收拾。”

    “稍后,会有管事归还了你等的身契。”

    王嬷嬷摆摆手,自有大丫鬟春香来领了荣娘母女一起离开了百明苑。至于王嬷嬷本人,在说完话后,不管其它的回转了屋内。

    赵春花不敢多言,就是恭敬的磕了头后。在百明苑外,谢过了大丫鬟春香。尔后,才是与女儿荣娘一起回了下人房。

    这时候。

    李哑婆在寝屋中,瞧着荣娘母女一人提一个小包裹,准备离开的模样。

    李哑婆问了一句,道:“在外面可有住处?”

    “已经寻好了住处的。”赵春花回了话。荣娘此时也是看着李哑婆,特不舍得了。毕竟,这些年来,李哑婆待荣娘真的非常好。

    “嬷嬷。”荣娘唤了一声,又道:“我把地址写下来了。你有空,可得来看望我和娘啊。”

    “内城是富贵地,往后我和娘住在外城的北区,怕是不容易进了内城。不敢来刘府多探望人了。”荣娘说了她母女的难处。

    非是不来看望了李哑婆,这是身份限制啊。

    李哑婆倒是懂得荣娘话中的意思。

    内城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一般的小老百姓是不往内城凑的。

    “成,有空我会去你家的。”李哑婆应答了下来。

    在荣娘和亲娘赵春花离开时。

    李哑婆又是相送了一程。

    最后。

    在刘府的角门处,荣娘见到了王嬷嬷说的管事。也从管事手中,赵春花接过了她和女儿的身契。

    “刘管事,还望你帮忙指点一二。”

    赵春花给刘管事塞了钱,又寻问道:“这身契咱母女有了,如何办了民籍?这中间的门道,还请多多讲一讲。”

    刘管事收了钱,在手中轻轻一垫,感觉到了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银块子。

    这脸色是变幻的和蔼了几分。

    “罢了,既然你问了,咱也是痛快人。”刘管事还真不隐瞒,指点了两句。他道:“若你自己去办了民籍,自然千难万难。”

    “咱去办,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这话一出口,赵春花已经明白了。

    就像女儿荣娘讲的。

    事情若难办,铁定是银子给的不够多。

    民籍啊。

    这东西于百姓而言,那真是需要的。若不然的话,在洛都城里是千难万难的。毕竟,朝廷治理百姓,这可是纳税交赋的凭证。

    同样的。

    黑户是不用纳税交赋了,可是,黑户若是没有庇护的主子。

    嘿嘿,那在官府眼中,是民人吗?

    不,那纯粹是想如何摆布,就如何摆布的失踪人口。甭管如何摆布了,没人追查的。

    有民籍在的,总归是朝廷统治的人口,一切民人的生存权利,还是基本有保障的。当然,那是在没天灾,没人祸,没意外的情况下。

    “请您多多帮忙。”

    赵春花这一回,又是给塞了钱。

    刘管事再是垫了垫,这一回,倒没推辞了。他想了想,说道:“成,我正好要出府去办点事儿。就顺道领你母女去一趟衙门。”

    这办了民籍,特别是洛都城的民籍。那是需要衙门才能给办的。

    落在了刘府上的奴籍。

    说实在的,没刘府人去开口讲了。哪怕是拿回了身契呢,官府只要又没人打点的话,官府哪会主动办点事情的?

    毕竟,当事人都不主动孝敬了。

    你当官府是吃素的衙门吗?

    嗯。

    就目前大晋朝廷给官吏的那点儿俸禄,真养不出来两袖清风的青天大老爷。

第17章() 
当晚。

    荣娘和亲娘赵春花住在了新家。虽然,这是租赁的房子。

    在洛都城的外城的北区,在名儿叫汇水井的胡同巷子尾。只是小小的院子,不规则的两间小屋子。可这一切,对于荣娘而言,全然是新生。

    至少,在这儿荣娘和亲娘赵春花已经从奴籍,更改成为了民籍。她们母女的生命,往后是自由自在的。不在是主子一句话,全然会担忧丢了小命儿。

    “娘。”

    “明早咱们去集市,去买了做豆腐的架子木板。还有卖豆腐时,挑的担子上个月,我已经瞧好了,隔了两道街那边有一家做木匠活的铺子。咱们得给了订金,提前请木匠师傅预备了做豆腐的工具。”

    荣娘说着话时,声音是明亮的,是鲜活的。

    那等生机盎然里,全然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赵春花仔细的听完后,笑说道:“应该买的,都得买。就是得省着些。咱们出了府,往后,可全得自己挣钱讨生活了。”

    在心中,赵春花还是忐忑不安的。毕竟,刘府的环境是安稳的。

    外面的一切,赵春花总是有些惧怕的。许是幼年时的不美妙光阴,让她的心底没了安全感。

    “嗯,是得省省。”

    荣娘同意了亲娘的话。

    出了刘府。只了民籍。

    这里面的花费并不少,先是打点了王嬷嬷那儿,中间又打点了刘管事,后面去了衙门里弄了户籍又是一翻的打点。

    荣娘救了三少爷刘之烨,在三夫人刘王氏那儿得的赏赐,这一遭算是全部花光了。

    好在这些年里,荣娘和亲娘赵春花在府中当差,不是攒下了不少的钱财。这些钱财于荣娘母女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数目。

    省一省,暂时荣娘母女是不担心生活问题的。

    可坐吃山空的话,不是荣娘的打算。卖豆腐,讨生活。在人口几十万的洛都城里,努力过上了更好的日子,才是荣娘对未来的要求。

    荣娘可不忘记了,她对亲娘赵春花讲过的。她要挣钱,她要买一个小童子给她娘做小女婿呢。未来啊

    想一想,荣娘浑身力气十足,干劲满满。

    出府的这一日,是九月初十日。

    九月中旬。

    摸底了外城的各区情况。

    汇水井的胡同巷子,荣娘和亲娘赵春花也是一一拜访了。

    做为新的住客,她们自然也是给各位邻里送了一些自家的吃食。并不贵重,全然是荣娘和亲娘赵春花一起动手,包的素菜饺子。

    各户邻里,一家送了一盘子。

    这是心意。

    当然,也是人情来往。

    古代的邻里,若是关系好的。送了吃食,这表示了相互的友好。

    至于更贵重的东西?

    大家伙全是百姓,这吃食就是好物价儿了。一时间,荣娘和亲娘赵春花也是融入了汇水井胡同巷子的氛围中。

    九月十五日。

    凌晨时分。

    天未亮,荣娘和亲娘赵春花已经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