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来回一趟不容易,年前也懒得再跑一趟。”

    这里做工的师傅们都知道,小宋的爱人是部队首长在战争年代寄养在后方农家的,现在刚找回来,户口也是刚转回来。

    为了以后回来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落脚,才买下的房子。还听小宋说家里欠的债不知道要还到何年何月,都是因为这套房子。他们就不明白了,为啥非要买这么大,买小点不行吗?

    屋子里面还保留了一部分家具和一个地窖,地窖肯定改过,里面还成了一个地下室,宋洪兵没有去研究,也没有和这些师傅们说。他觉得地窖的面积有蹊跷,也不敢声张,等下次和梅子一起来的时候再说。

    除了改建,宋洪兵并没有添置家具,这些都要等梅子来了再说,她是储物空间里面可是有很多家具,都是既能符合这个时代审美又能不过时的家具,以后换家具的时候也能不能浪费放进梅子的储物空间,下世再循环利用。

    今天是最后一天,半下午就做完了,宋洪兵从柜子里面拿出来个大蛇皮袋,先给师傅们发工钱,然后按人头每人发了一只风干的野兔,“各位师傅,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感谢大家,这些兔子都是我自己在山里打的,带来就是为了最后发给大家,一点小意思,大家不要推辞,也许以后家里还有什么事需要麻烦大家也说不定的。”

    原本大家还有些不好意思,听宋红兵这么一说,大家也就不客气的一人领走一只,走的时候个个都乐呵呵的。

    一个人在家里住了几天,通通风,最后两天,宋洪兵打算到军区大院去看看孟家人。

    带来的东西还有一些,带着当礼物,还有梅子后面给他寄来的酒和礼品还有一些东西。

    孟梦站在军区大院外面,等待着姐夫宋洪兵,一直走来走去,当初要给姐夫办理出入证,姐夫死活不愿意。

    远远看到有人提着东西走过来,孟梦蹦起来挥手,大声喊:“姐夫,姐夫。”

    边上路过的丁海峰,从车里伸出头,看着小丫头片子蹦着挥手,也是好笑:“梦梦,你叫谁呢?”

    “疯子哥,你回来啦。我哥他们回来了吗?”

    “回来,我有事先回来的。问你呢?你叫谁?”

    “我姐夫啊?你不认识。”

    “你姐夫,就是大院里面传闻的你寄养在乡下刚找回来的姐姐姐夫吗?”

    “是呀,我姐夫可厉害了,他会打猎,我姐会采草药,还会给人看病,也会制药。”梦梦一脸的骄傲,丁海峰觉得好笑,这就厉害了,真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什么也不懂。

    “傻丫头。”

    宋洪兵已经走到梦梦跟前儿,“姐夫,我们进去,我已经打好招呼了。”

    “行,走。”

    宋洪兵没有和丁海峰打招呼,刚才他看见丁海峰的表情,也听到了梦梦说的话,知道丁海峰不相信,自己不想和他打招呼。

    “行,爷爷奶奶都在家里等着你。”

    孟老爷子和老太太在家里聊天,“老头子,你和兵子说说,让他们都来燕京过年。”

    “行了,不说这个,还是低调一点好,我觉得兵子和梅子的想法很好,这几年先待着村里就很好。”

    老爷子嗅觉很灵敏,知道以后会有风浪,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也是他没有大肆宣传自己家找到大孙女的原因,不过转户口的时候还有自己和老大都向上面汇报过情况。孙女婿也是这意思,他和孙女婿聊过,知道兵子是个有想法的人,很有见地,自己也想他参军,可是他死活不愿意,说要在家里守着父母还有梅子和儿子,不想参军。

    劝过几次,兵子都是这个意思,他也不好再劝,只能由着他自己的意愿。

    “行,梅子住的村里真不错,等你退下来,我们也去住一阵。”

    “好啊,我看行。”

    正说着宋洪兵和孟梦走了进来,“爷爷,奶奶,姐夫来了。”

    “爷爷,奶奶,好久没有来看您二老,还好?”

    “好,很好,坐坐坐,家里收拾好了没?”

    “收拾好了,只差置办家具和生活用品的,这些等梅子来了再说,家里的这些东西得她做主,都要用她看的上眼的东西才行。”

    “哈哈,行,是个疼媳妇儿的,不错。”

    和大孙女的感情虽不是很深厚,但也是自己的孙女,总比一般人都感情要深,听到这话,当然高兴。

    晚上住在大院里面,宋洪兵和老爷子还有孟广元父子聊了很久,只有一个意思千万别掺和别人的什么小圈子,保持中立就行,利用这段时间在燕京看到的报纸,上面也有很多政策上的先期预兆。他侃侃而谈,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说的很对呀。

    老爷子心里遗憾,这样聪明的后辈居然愿意在老家务农,连户口也不愿意转到燕京。

    家里的女人们也是只看着三个聊的忘乎所以的男人,也不说什么,让他们聊,饭菜热到第四遍他们才饿的不行,上桌吃饭。

    。。。。。。。。。。。。。

    挥别孟家人带着孟家买的礼物,宋洪兵坐上了火车,火车上坐着日子并不好过,三天的时间,到达西京。

    太平村,村里已经开始清理土地和人数,开始成立合作社,村里的人数走过场一样的开始清点,还有土地,有多少水田,多少旱地,还有坡地,村里的资产,这样都要算进去的,不过这时候只是刚成立农业合作社,对于养鸡鸭猪的数量并没有规定,因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展起来,等到全部统一以后才会慢慢的开始,大约还能宽松两年。

    工作组最近进入太平村就开展人口普查,还有很多工作,见到孟红梅家里的房子,也是仔细询问过,知道是新盖的房子,还拉了外债,听说打算以后几十上百年都不打算再盖房子,还表示认同,看来这家人也是拼尽家当在盖房子。

    工作组统一完水田和所有种植的土地,还有牛是要上交的,不过给上交的人家算钱或者算以后的工分,村长宋有才摇身一变成了太平合作社第一大队队长,太平村因为与其他村子隔绝,也因为原本的村名太平村,被上面统一改为第一生产大队,也有人称为太平大队。

    工作做完以后,工作组已经很回去了,大家都议论纷纷,村民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大家都是担心,全部一起上下工,合在一起,以后勤快人和懒人不是一样,大家心里都不得劲。

    大趋势是这样的,谁也不能说不,村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到了冬天,孟红梅待在家里没事就织织毛衣,毛裤,毛裤看着是细线,很薄,但是是细的羊绒线,穿在身上特别暖和,孟红梅先给大宝织。

    每天早上吃完早饭一个小时是大宝的学习时间,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可以随便和堂哥表哥表姐他们去玩。

    这时候已经玩疯了,大宝大伯家里有俩个小子大喜和二喜,二伯家里一个儿子大麦,名字很好记,大舅家里一儿一女大熊和小米,都是小名,好记,村里人都是这样,都是叫小名,很少有人记得大名,你在村里问大名,很少有人知道。

    匆匆赶回家,已经是黄昏时刻,冬天外边很冷,村里的人到了这时候一般都窝在家里,不会轻易出门,宋洪兵回家里的时候,路上没有一个人看见。

    “梅子,开门,我到家了。”

    几声喊叫,隔壁的宋父和宋母也听到了声音,宋父这些天和老伴在一切就是担心小儿子,一个人去那么远,还带了老些钱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在燕京瘦了没有。

    二老赶紧从屋子里面奔出来,宋家两兄弟也是一样的,三个熊孩子早就盼着小叔回来,小叔回来就有好吃的,“小叔,小叔,想你。”

    熊孩子不矜持,一下子就跑到院子外站着的宋洪兵身边,还睁大眼睛看着宋洪兵背回来的大包裹,是真正的大包裹,孟红梅站在院门边等公公婆婆们一起进门,大宝穿的像个小包子一样,站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大宝贝好想你,天天都想。”

    “真的吗,你和哥哥姐姐们天天疯玩,还记得想爸爸,真不容易,等会儿爸爸给你礼物,还有你们几个都有,好好走路,不许蹦蹦跳跳的,免得摔跟头。”

    “好。”几个小家伙答应倍爽快,宋洪兵背着包裹和爹娘说话:“爹,娘,大哥,二哥,都进屋,有给你们买的礼物。”

    “兵子,你出去就知道乱花钱,买啥礼物。”

    宋洪青都不好意思接礼物,上次弟妹的亲生父母回去后给梅子寄回来几大包裹东西,还有自家的礼物,之前没有分到礼物的这次他们都准备了,都是好东西。

    “不算乱花钱,走,进屋说话。”

    宋父和宋母走在前面,后面是几个娃娃,再就是三兄弟。

    大伙儿来到堂屋坐着,孟红梅交代一声,又去厨房准备饭菜,看来爹娘和小妹肯定是要在这边吃的,两个哥哥就不留饭,孟红梅不想搞成习惯,没事从不留父母以外的人吃饭,小妹和娘家弟弟除外,他们都跟着爹娘,要留肯定是一起留。

    孟红梅手拿着锅铲对着大喜喊:“大喜,你去跟姑姑说一声,别做饭了,让她把做好的端到这儿来。”

    “是,三婶。”

    大喜听三婶吩咐,快速朝自家跑去。

    到家后直奔主屋的小厨房,“小姑,三婶让你不要再做了,把做好的菜端过去吃。”

    宋佳琪心里一喜,赶紧答应一声:“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你三婶,就说我知道了。”

    “好的。”

    大喜就是个传声筒,传完话,又往回跑,自己家也不进去。

    堂屋里面大人小孩都安安静静的听宋洪兵讲燕京的所见所闻,还有自家的新房子里面是怎么改的。

    几个孩子认真的听,对城市概念又深了许多,也多了一份向往。

    宋洪兵喝了一口热茶,继续说道:“爹,娘,年后春忙以后我和梅子要带着大宝再去一趟燕京,你们二老和小妹也跟着去一趟,顺便看看咱家的房子。在首都看看,再去首都四处逛逛,怎么样?”

    “去首都,行,我和你娘还没有去过呢,带着你妹子也看看。”宋父对首都还是心向往之的,一个华夏人对自己国家的首都都是有向往的。

    大喜羡慕的看着爷爷奶奶,很懂事的没有提起要跟着一起去,眼神里的渴望却骗不了人,宋洪兵看着侄子那样,也想趁父母去的机会,干脆带他们去看看,父母也不是每年都去,以后他们再想去也不容易,三个侄子只是渴望着,却很有分寸没有说也要去。

    大宝是个小人精,才三岁多一点,就看出来大喜哥他们几个的渴望的神情,他挤啊挤的,从爸爸的里侧挤到爷爷奶奶身边,抱着爷爷的大胳膊摇:“爷爷,奶奶,大宝想邀请大喜哥,二喜哥还有大麦哥一起去燕京的家里玩。”

    这一个月多一点,他已经知道爸爸干什么去了,是去燕京修房子去了,是自家在燕京的另外一个家,但是妈妈一再告诫自己,他们一家人的根都在太平村。永远都是在太平村。

    宋父也见到大孙子渴望的样子,也心动过,可是小儿子没说,孙子们也没说,他也不好提起这件事,他也不会在燕京常住,也不会经常去燕京,光是小儿子一家三口去,肯定带不了这么些孩子,自己明年去也能帮着一起照顾,是个机会,宋父抱起小孙子在自己腿上坐好,“行啊,爷爷答应了,带你哥哥们去。”

    大喜三个八岁,五岁,六岁,听到爷爷和弟弟说的这话,高兴的想蹦,可是看着小叔的眼神,不敢蹦,宋洪兵也说了一句,“爹,娘,带着这几个小家伙你们会很累的。”

第95章 五十年代农家生活(7)() 
果然到孟家一提这事;大熊和小米也是要去的;孟新民开始不答应去;还是宋洪兵自家爹娘带着侄子们也去;他才答应带着大熊和小米去燕京一趟。

    太平村的人已经慢慢接受了公私合营;孟红梅每天都在家里做家务活;最近家里要卖两头猪,自家留一头过年。

    一早宋洪兵就拉自己爹娘到后面的猪栏里面看,“爹,娘,看看;这猪长得多好;我想卖两头留一头。”

    “要留一头;给燕京寄点过去;人家又送来些东西;不管啥时候肉都是好东西,到时多寄点腊肉去;不能让人家觉得我们小家子气。”

    “行;做好就寄。”

    宋母听了小小心疼了一下;不过她不发表意见,燕京孟家给小儿子小儿媳寄来好多东西;自家也有份;小儿子回来的时候又是大包小包的寄东西过来;老头子说的话;她虽心疼;但是也知道分寸,半辈子勤俭节约习惯了,只要多给人家东西都会心疼一下,可是她明理,不会说啥。

    宋母也是个可怜人,当初和宋父成亲后不久,娘家就出事了,一个不剩,她哭的死去活来,那又有什么用。亲人一个都活不过来。

    所以宋母个人最崇拜解放军,为她爹娘弟弟妹妹报了仇。

    第三天宋家三兄弟赶着两头猪往谷口走,就看到孙大虎和司机还有一辆车停在外面,兄弟三跟着车一起到了城里,到孙大虎机械厂的后勤处,称好猪的重量,准备给钱的时候,宋洪兵拉着孙大虎到一边说,“孙哥,我想找你换点油票和全国粮票,你看行不,用钱买也行。”

    “行,我帮你先换点,再找采购部门的同事给你换些全国粮票,我这里给你换一部分。”

    “谢啦孙哥,过几天我再来一次。”

    两人心照不宣,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宋洪兵棉衣内袋里面放着厚厚的全国粮票,全国粮票是没有期限的,以后可以一直用,宋洪兵未雨绸缪,自家是不缺粮食,可是全国粮票现在不紧张,自己趁机会三年多的时间多换一点,现在自己又多了一个岳家,到时候要是相处的好,也要在最困难的三年帮助一二。全国粮票就是个好东西。

    回家的路上,下车以后宋洪兵对两个哥哥说:“你们也多少换点全国粮票以后这东西好用。”

    两个老实的哥哥,脑袋瓜不灵活,但是胜在听话,知道跟在老三后面做事,不怕吃亏,老三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孟红梅在家里把前几天就腌制好的猪肉,挂在屋檐走廊里面沥干水,再准备熏制腊肉,养的猪已经杀了,给宋孟两家的爹娘一家十斤,还有哥哥家一家五斤,过一两或者两年给的还要更少,父母的不能减,但是哥哥们的肯定要减的,今年自家盖房子都帮着忙,多给点。不是孟红梅小气,村里都是这样。

    兄弟三相约孟红梅的哥哥弟弟,五人第二天进山,准备搞些大家伙,过个肥年。

    五人爬上山宋洪兵带着大家走另外一条小道。虽然疑惑,几人还是跟在身后。

    这次打猎,他们要几天的时间,红梅闲的无聊,准备进城一趟,进去带点东西回来,还有一个月不到就要过年,孟红梅想进城带些东西回来。过年都时候好用。

    抱着大宝跟他商量,“大宝贝,妈妈进城一趟,今天你跟着小姑姑怎么样?”

    小家伙歪着小脑袋,不解的看着妈妈:“妈妈,大宝贝不能跟着你一起进城吗?”

    “不能,外面天气很冷,小孩子去不方便,下次我们和爸爸一起去的时候,再带你去好不好?”

    小家伙想想才点头,“嗯,那妈妈要早点回来。”

    “行,妈妈早点回来,还给我们大宝贝带好吃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