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公公一口气说了能有两盏茶的功夫。
原来皇后娘娘姓康,是前朝有名的大将康达的女儿。素来便是心软纯良之人。先后给庄正山剩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个儿子。
只是康皇后的性子,实在不适合教养儿子,未免过于纵容。所以两个儿子都只是在身边呆了两三年,便被庄正山强行安排另院居住。另找了教养嬷嬷照管。
正因如此,庄正山大抵心有歉疚,对康皇后多有忍耐。其实也谈不上忍耐,只是对康皇后的怪癖予以默许罢了。
康皇后的怪癖最初只是十分节俭罢了,除了规制中必须的服饰饮食之外,绝不另外添置。渐渐发展到整个身边的上人等都愈来愈节俭,类似衣服不穿破绝不添新的,这样的事情都是轻的。
随着康皇后上了年纪,愈发的变本加厉,坤安宫中的一草一木一饮一食一针一线都不能扔。皇后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可能会有用!
再往后,连坤安宫外头的东西,只要被康皇后看见,也很可能被捡回来。以致于周围当差的人都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残花败柳之类的被皇后捡了去——皇后高高在上,捡了也就捡了,当差的人却要落不谨慎的罪名。
坤安宫里这巨大的垃圾堆,或者说,是皇后的收藏堆,就是这么日积月累堆出来的。
本来这事算是皇家秘闻,坤安宫关上院门也就自家消化掉了。反正皇后已经年老,估计在她薨逝之前,总能找到些空位给她堆放‘收藏’的。只是如今康皇后又增加了新项目——人。
曾有一位别处的宫人,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向皇后倒了几句苦水,流露出希望留在皇后身边的意思。
从此康皇后便认为,自己作为皇后,可以且应该且必须庇护很多人。于是,坤安宫渐渐人满为患。凡是过来的宫女太监等人,都会被皇后挽留。即便不愿意的,也被认为是另有苦衷,非得留来才行。当然,大家都是不敢坚决违拗皇后的。
这样不好吧。
谁也不知道康皇后继续演变去会怎样。
于是,小林神医必须得出马了。
林慧点点头,对童公公表示感谢。
童公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对了解皇后的状态当然相当有帮助。
之后就是林慧的事情了。童公公说完了就不再提皇后,反过来问林慧:“听说,林先生手上有一种东西,叫做‘安乐’。”
童公公只是在描述一样事实,并不需要林慧的认可。
林慧并不感到惊讶。
当初发生在顺天府牢狱中的事情,童公公当然知道。
“童公公想要?”林慧问道。(。)
第三百零八章 天之玉()
“不错”童公公答得很干脆。
林慧没有继续问童公公的用途。这个不难想,不是童公公希望能去的舒服痛快,就是想用在别人身上罢了。
童公公等了一小会儿,没有等到林慧的询问,反而满意地“嗯”了一声,随后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若是林先生肯帮忙,可以另外送林先生大功一件。”
大功一件?林慧不怎么感冒。
若真的要论功劳,林慧并不觉得自己少。
问题是,在皇上眼里,只怕别人为自己出力甚至卖命都是应该的,甚至超越应该的范畴,到达荣耀的地步。
谁敢说,能为皇上卖命不是一种荣耀?多少人想卖还卖不出去呢!
童公公没有错过林慧眼中的失望,他自己眼中的失望更浓烈一些。
大功一件。这四个字显然没能打动小林神医。
“其实,这件事跟林先生多少也有点儿关系。”童公公慢慢说道。
“你想用这个‘大功’或者说某个秘密,来换你想要的‘安乐’?”林慧没让童公公继续说下去。
童公公点了点头:“林先生还记得冯公公么?”
冯公公?记得。
不就是住在宫中小佛堂的那个前朝老太监么?那个人不怎么容易让人忘记。
想到小佛堂,林慧又想起来了,小佛堂如今被二皇子‘占据’,在虔心为皇上祈福呢。想来情形不见得比冯公公好到哪里去。
“我从冯公公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童公公继续慢慢说着。
林慧脑子飞快地运转着。
当初自己宁可将英雄果药膏交给童公公去用,就是为了离那位冯公公远些。宫闱秘闻这种东西,实在没兴趣啊。
以童公公的精明和阅历,那个时候应该就明白自己的立场。现在童公公却想用从冯公公那里得来的消息用于交换。
什么样的消息对自己如此重要,足以令自己同意交换呢?
当然是性命交关的消息。
与自己的性命交关。
而作为小林神医,自己遇到的生命危险,似乎……发生在南邬城?
“你所说的消息,与黄阁老有关?”林慧问道。
黄阁老。自然是指当年礼部尚书黄天官黄老爷子了。黄老爷子起复之后入阁为大学士,成了阁老级的人物。
童公公脸上不由闪过惊诧之意。想不到小林神医的敏感性很高啊。
“曾经有人想要我的命,应该是想阻止我为黄阁老医治,间接地跟黄阁老过不去。”林慧很无辜地摊了摊手:“所以。我猜,也许你说的消息跟黄阁老有关。”
“换不换?”童公公很随意地接受了林慧的解释,他重视的能不能成功交换,别的倒是无所谓。
“你就是用这个消息保住自己,让皇上放你一马的?”林慧有点儿奇怪地追问了一句。
“是。”童公公承认了:“这个消息很重要。皇上对我还有两分情义。不想像对付冯公公那样对付我。我呢,也不想落到冯公公的境地去。”
所以大家先拖着。
童公公当然知道这个事情不可能永远拖延下去,皇上不过是身体问题,等缓过劲儿来,就要对付自己了。如此的话,还不如有安乐更安乐。
林慧扭头看了看坤安宫的方向——从他们谈话的地方,只能看到坤安宫的一条垂脊。
童公公虽然解说的好听,但林慧觉得,童公公其实就是托庇于皇后的人之一吧。他知道皇后的性情,赶在皇上下手之前。将自己安置在了坤安宫。
“好吧。”林慧同意了童公公的交换:“什么消息,你说吧。”
童公公倒被林慧的爽快弄得愣了一下,随即问道:“你知道天之玉吧?”
天之玉?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感觉啊。
可是,没听说过。
林慧摇了摇头。
童公公又愣了一下。
什么人啊,居然连天之玉都不知道。
“天之玉存于世,已经有八百多年了。历三朝之久。”童公公只好简要介绍了一番。
所谓天之玉,确实是一块玉石。之所以被冠为“天之玉”这样的名头,不仅仅因为这块玉成色极佳,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块玉整体呈龙形。龙身之上的纹路,居然构成“天下太平”四字,故此被发现的时候很是轰动四方,乃是最有名的祥瑞之一。
这倒确实很难得。林慧对玉石了解不多。不过有赖现代收藏热和赌石潮的影响,至少还知道,所谓玉,也都是从矿石里开出来的。市面上精美的玉石制品,都是经过切割和打磨后的作品。若是天然生成便成龙形乃至有字,被当成祥瑞也算实至名归。
“天之玉历来存于皇家。作为天命所归的象征。”童公公继续道:“只是,当年庄正山称帝的时候,天之玉无影无踪。”
“难不成被黄阁老得了去?”林慧觉得不是很合理。虽然黄老爷子确实是前朝旧臣,但隐匿天之玉这种事,并不像黄老爷子会做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黄老爷子若是愿意跟随新帝,即便天之玉真的在手里,也肯定会交出来。
一块玉而已。若是这块玉真的代表天命所归,那早就四海靖平天下一统了,还哪儿来的改朝换代。
“不,没在黄阁老手里。”童公公摇摇头:“但是黄阁老知道这块玉在哪儿。”
“黄阁老居然没说出来?”林慧不怎么信。
童公公笑了起来。他的牙齿很黄,加上满脸的皱纹,看起来愈发的苍老。
“在那么混乱的时候,黄阁老怎么敢说出来?”童公公显然在嘲笑小林神医是一名政治小白。
“如果你是当年的黄阁老,有人告诉你,天之玉藏在某处。你就会信?就会告诉新皇?然后呢?在那个地方找不到天之玉怎么办?”
童公公很随意地举了个例子。
唔,林慧想了想,童公公的说话似乎还是有那么点儿道理。天之玉的所藏之处自然是隐匿万分不容易到达的地方,除非能够确凿无疑地证实,否则贸然将消息说出来并不合适——弄不好会让人觉得这人很愚蠢很好骗。
在皇朝更替这样的敏感时期,低调无疑是更好的策略。
天之玉的去向?知道不见得是好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至于等情形稳定下来,查访确查消息之后,再慢慢考虑应该采取的举动也不迟。(。)
第三百零九章 储物癖()
“黄阁老丁忧的时候,要想确认天之玉的下落,就只能用自己最亲近的人。”童公公仿佛知道林慧心中在想什么。
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黄老太爷若是靠着手上的消息,将天之玉拿到,那就掌握了主动权。一方面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上交天之玉的功劳也就落到了实处。若是消息不实,拿不到天之玉,也不过是消耗一些寻找的成本,不算什么。
但无论如何,事情必须机密进行,只能是最亲近的人去办。比如,儿子。
林慧想起了黄老太爷当初发病时的情形。那时在黄老太爷身边的,有大儿子和四儿子。是阴沉稳重让人摸不透的黄大老爷?还是目光阴鸷脾气暴躁的黄家四爷?
很难说。人不可貌相,并不只对普通人适用。
不过到底是哪位,对林慧来说并不重要。大概能理顺前因后果就不错了。估计得到天之玉消息的人,觉得消息的源头,也就是黄老太爷有些碍眼了,想除掉黄老太爷又下不了狠手。
儿子对父亲下手,不是一般的狠心就能做到的。何况黄老太爷的剩余价值很高,说不定丁忧起复成功,还能提携儿子们一把。
结果医治黄老太爷的小林神医就成了辗转的去除对象。
没了小林神医,黄老太爷因为身体问题,就可以视情况来掌控了。若是黄老太爷没用了,那就想法子触怒他,让他肺疾复发,就此挂了也只能说是黄老太爷自己气度不够。
这个下手的人,实在是心思曲折而纠结啊。
林慧大概只能想像到这样的程度了。
“天之玉是不是还没有找到?”林慧追问道。
若是已经找到了,估计黄老太爷也就没命了。不然功劳就会直接落到黄老太爷身上,没他儿子什么事儿了。只有黄老太爷‘病逝’,功劳才能被别人拿到。
童公公对这个问题只是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不置可否。
林慧没问第二遍。
“我带进来不方便,回头你让人去我那里拿便是。”林慧接下去只说了‘安乐’的事儿。
童公公虽然困守坤安宫,但他在宫中多年积累。派个人拿个东西进来,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况这坤安宫跟磁铁似的,专门吸纳各种物品,想来还会更加容易些。
“要不要吃点儿东西再走?”童公公礼节性地问了一句。
还是不用了。如今林慧能理解。为什么坤安宫里吃东西是名符其实的‘看人下菜碟’,只因剩了的话不能扔掉……会很麻烦啊。
好在谢贵妃的麟清宫是有小厨房的。林慧赶过去的时候,午膳的点儿已经过了,皇上还是吩咐单做了两荤一素三个菜,另有野鸭子冬瓜汤一盅。也算满像样儿了。
“皇后如何了?”皇上品着茶,看着专心对付饭菜的小林神医,决定不等这位吃完再说了。
林慧停下筷子,斟酌了一下:“皇后娘娘其实身子并没有问题,只是爱好收藏,略有些特别罢了。”
其实就是收藏控,储物癖!不过既然人家是皇后娘娘,当然要说得好听些。
“爱好……收藏。”皇上的脸皮忍不住抽了抽。别人爱好收藏都是收藏些古董啊,瓷器啊,也有喜欢收藏家具这样的大件。或是鼻烟壶这样的小件的,可为什么自己的正牌老婆要收藏……垃圾呢?
“皇后娘娘必定是极其纯善之人。”林慧先给皇后带上顶高帽。
“那是。”皇上表示肯定:“朕的梓童素来心慈,说是爱惜飞蛾杀罩灯也不为过。”
“正因皇后娘娘心地善良,故此极为体恤人力,爱惜出产,不愿意轻易丢弃物品,所以渐渐演变为现在的,呃,收藏。”
“而且皇后娘娘独具慧眼,对各种物件儿都能发现其中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也许有别的定义。不过这么用,想来皇上更容易明白些。
皇上对这样的说法深表认同,频频点头。
“是啊,”皇上的声音有些惆怅:“梓童刚迁入这宫里的时候。到处都一片混乱,人力、财力、国力都不足。全赖梓童一力支应,才逐步安定下来。”
可不是嘛,你把人家前朝的江山抢了,难道还指望给你留一个齐齐整整的宫廷去接手?看来不只是开国的皇帝要有霸气,开国的皇后也不好当啊。
“只是……”皇上的眉头皱得深深的:“那时候朕的梓童虽然节俭。却还不至于……嗯,不分轻重。怎么最近几年反倒日趋……严重了?”
大家都不想直说皇后那是病态,难免说起话来都吞吞吐吐含糊不明了。
好在互相体谅体谅也就是了。
“皇后娘娘这种情形,有几种可能的原因。”林慧三口两口喝完了野鸭子汤,拿起锦帕擦了擦嘴,认真地分析起皇后的病情来。
“一种原因是,皇后可能性情过于面活心软。如今上了些年纪,愈发加重,因此无法决定东西是不是该扔掉,既然无法做出判断,那就——都留着吧。”
说白了就是缺乏决断。这是林慧觉得可能性比较大的情形。按童公公所说,康皇后出身是武将之家,还是名将,由此可见,父亲极可能是一名威武甚至凶狠之人,那么在这样的威压之下,康皇后成长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缺乏自信,乃至过于为他人着想之人,便是大概率事件了。
“另一种原因,就是强迫症。”
林慧转头看了看,发现宫女们都比自己想象的识相多了,早已不知去向,只好自己执壶斟了杯茶。
“所谓强迫症,就是不由自主地非要做某种事情不可。其实好多人都或多或少有那么点强迫症的意思。比如特别爱干净,身边的东西都要不断地清洗擦拭,甚至每天要洗好几次澡之类。”
林慧举了洁癖这种比较常见的强迫症做例子。
“只是皇后的强迫方向,表现的比较特殊,是储物。就是喜欢将各种东西都存下来。而这种储物,与一般的储物相比,特别之处就在于杂乱无章。”
大家都有东西要收拾。若是知道那些东西要存,那些不要,然后将需要储存的东西有条理地收好,那是……正常的。
反之,无法做出决断,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乱七八糟堆在一起,那是……有病。(。)
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如棋()
皇上很是静默思索了一番,最终并没有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