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发生两年前的那件事儿,说不定方之平真的就答应了,毕竟一个九品官还是可以运作的,但是现在,他真的不想费心力去做这件事情,不值得,人家不会感念你的恩情,只会觉得这是他该做的。
他又没有天生欠了大哥一家,就算是沾光,也是对方一直以来沾他的光,他没有满足大哥各种要求的义务。
“既然你们都已经想清楚了,那就该怎么办的怎么办吧,我向来是不管这些事儿,帮不上什么忙。”方之平干脆利落的道,他看起来就那么像冤大头吗。
“二弟太谦虚了,你都已经是太子太傅了,朝上大半的人不都得给你面子,一个九品官对你来说算不了什么事儿。”方之铭皮笑肉不笑的道,这事儿对他和他爹来说是真难,但是对方之平而言,这就是小事一桩了,嫡亲的兄弟,能搭把手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搭把手?
“大哥说笑了,我是太子太傅,不是太傅,没你说的这么夸张,长生的事情我的确是帮不上忙,与其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大哥大嫂不如去找别的门路。”方之平态度很是坚决的道,就算是两边和好,当一般亲戚处也就是了,有来有往才是正正常的相处之道。
见方之平是摆明了不打算帮忙,方之铭两口子是又气愤又羞恼,对方这么一点儿都不掩饰的拒绝他们,还不是因为看不上他们侯府,觉得以后不会用到他们有时候,才会这么一点人情味都不讲。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告辞了,省得待在这里碍了你的眼。”方之铭怒气冲冲的道,说完就立马转身离去,他想过对方会给他冷脸,甚至可能会出言讥讽他,只是没想到会不愿意帮长生,以前还一副‘好叔叔’的姿态,如今闹翻了,连帮一帮侄子都不肯了,也不知道之前那些年是不是装出来的,亏得长生还总是崇拜他这个好二弟。
小崔氏赶紧跟上去,早知道来这么一趟没用,她就不该拿那么多好东西,收了她的礼却不给办事,还太子太傅呢,升了官儿就瞧不起他们这些亲戚了。
方之铭和小崔氏是满腹的怨念,不过儿子的事儿该办还是要办的,方之平不帮忙,还有别人,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有点儿大了。
“伯父,你也知道我岳父已经外任了,哪怕他曾经是吏部左侍郎,但是现在手也伸不进京城来呀,指望我就更不成了,一个六品官人家谁能卖我一个面子,你还是去找二叔,这事对他来说就是说几句话的事儿,没什么难度,你何苦在这儿为难我呢!”梅文清道,拿这么几件东西就想让他办事儿,那可不成。
说起来他妹婿这一家人也挺傻的,有个从一品的太子太傅不知道巴结,硬生生把人家得罪狠了,不然的话这哪算事儿啊,也就求不到他这里来了。
“你再想想办法,为了婉清(方梅氏)和孩子,也不能让长生就这么在家呆着。”方之铭道,得亏当年给长生相看婚事的时候,找的是清流,儿媳妇的哥哥又在朝为官,不然的话想求人都找不到人去求。
“这样吧,我有几个同僚,虽然官职跟我差不多,但是家里人争气,我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帮帮忙,你觉得这样行吗?”梅文清道,定安侯府真的已经没落至此,连安排个九品官都安排不了。
“行行行,那麻烦你了。”方之铭脸色有些僵硬的道,甚至有些怨恨起了长生,但凡是长生争气点,不图考个状元,哪怕就是个举人,他也用不着在这儿给小辈说好话,半辈子的脸都丢尽了。
“您是婉清的公公,我帮您办事是应该的,但是我那几个同僚,还有他们家里人不会白白帮咱们办事,您也知道我们家是耕读世家,祖辈都清高,一门心思的读书,你给后人留下多少家业。”梅文清态度颇好的道。
方之铭闻弦知雅意,立刻道,“待会儿我让人送一千两银子过来,世侄用它来打点。”就知道这小子不会那么容易松口帮忙。
梅文清挑了挑眉,瞧瞧,侯府再没落,但也都不差银钱,只不过当年定安侯为了给孙子找个师父,出手可都是一个温泉庄子,更别说人家当时还提了要求,必须考中秀才,人家才收徒,如今这一千两银子,打发要饭的呢!
第141章(三更)()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一番扯皮之后;梅文清硬生生的从方之铭手里抠下来一个庄子;虽然里面没有温泉;但京城这地界儿寸土寸金;城郊的庄子也值钱的很;甚至有钱人家一般都不会卖。
当然方之铭名下并没有庄子,侯府的庄子也都放在他爹方道如名下,所以方之铭免不了又得过去找他爹卖可怜;让老人家拿出个庄子来。
这事儿方之铭扮得一点儿都不亏心,反正将来着侯府的基业大半儿还是他和长生的,不过是早一步晚一步的事儿。
小崔氏的陪嫁里也有个庄子;虽然面积不大;但却也是小崔氏的命根子,方之铭可不敢劝她把陪嫁里的庄子拿出来。
不过梅文清拿了东西;好歹也把事儿办成了;虽然时间用得久了点儿;将近半年才找到门路;把长生安排进了礼部;正九品的小官,平时就负责帮人家端茶倒水;甚至整理专案这些事都要他们来,跟半个奴仆也差不多了;但好歹有了个名头;将来不是不能往上升。
当然在这半年期间,梅文清没少从定安侯府拿东西,虽然不至于像一开始那会儿一样狮子大开口,但积少成多,林林总总的东西加起来也算是不少了,可以说是让方之平和小崔氏狠狠出了一回血。
日子过得飞快,等出了太后的孝期,太子的婚事也搬上了日程,毕竟是挑选将来的一国之母,可以说是慎之又慎,太后已经过世了,所以出面挑选太子妃的只能是皇后。
无子无宠的皇后肯定不会蠢到出手去对付太子,所以建业帝在这方面倒是挺放心的,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皇后的眼光,所以又安排靖嘉过去帮忙,太子妃的初选就由他们两个人负责,当然最终拍板的还是建业帝。
靖嘉起初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可以说是再三推辞,毕竟想要出个太子妃的人家太多了,把谁落下都不好,太麻烦了,再者,她自己的女婿都没挑好呢,哪有精力给皇兄挑儿媳妇呀。
但靖嘉实在是架不住皇兄劝说,一把年纪的兄长,英明神武的皇帝,一脸认真的说信任你相信你的眼光。
靖嘉心一热,然后就答应了。
就算是事后后悔,但皇兄的决定已经宣布出去了,不可能更改了。
所以这段时间靖嘉一天有半天的时间都要待在宫里头,跟皇后一块准备太子妃的初选,最起码也要挑出来七八位合格的,让皇兄有挑选的余地。
因为方之平和靖嘉都不怎么热衷于对外应酬,所以这些年来跟他们交好的人家也不多,众人也都习惯了他们的风格,所以哪怕方之平已经是太子太傅,递到府里的拜帖也没多多少。
但自从靖嘉负责太子妃初选的事情传出去以后,原本两三天才能收到一封拜帖的长公主府,现在一天就有二十几个拜帖,让人烦不胜烦。
“怎么那么多人想把女儿嫁进皇家,今天又这么多的拜帖,其中有一个还是柳次辅府上送过来的。”长乐一边抱怨着,一边儿把最上面的那封拜帖拿出来给她娘。
柳次辅在入内阁之前,是翰林院的学士,曾经带过他父亲一段时间,算是有半师的情谊,这些年来两家虽然来往不多,但是每年都会送年礼过去,没想到他们家也掺和进来了。
“再忍忍,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这事儿就办完了,到时候就没这么多拜帖了。”靖嘉安抚道,这两年来,太子一直被皇兄带在身边教导,他本人也足够争气,没出什么岔子不说,各方面表现的都不错,没什么意外的话,下一任皇帝就应该是他了,所以也难怪这么多人会对太子妃的位置动心了。
听说当年皇兄娶妻的时候虽然也是太子,但却没这么受欢迎,毕竟那时候父皇已经冷落母后很久了,对皇兄也多有不满,不然以皇后的家世,做太子妃还是挺勉强的。
“要女儿说,当表兄的妻子其实挺惨的,以后选妃的时候肯定也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去争取,表嫂还不能有任何意见,甚至还得帮着他纳妃。”长乐老气横秋的叹了一口气道,这世道就是对女子不公平,不只是皇家,达官贵人家里几乎也都要求主母如此。
“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说,祖宗规矩就是这样,咱们谁也改变不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靖嘉告诫道,虽然长乐将来是要招赘婿,但是也不能坏了名声,大环境如此,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的。
长乐撇撇嘴,“那是因为所有人都跟您一样这么想,而不是去做出改变,所以这老祖宗不合理的规矩也留到了现在。”凭什么女人就该三从四德,男人就可以三妻四妾,如果给她们机会,女人为官做宰也不比男人差。
靖嘉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长乐的教育大部分都是景文负责的,基本上把长乐当作男孩子教养
,当初定下这个主意的时候,她就知道以后长乐肯定不会跟普通的女孩子一样,只是没想到长乐的想法和胆子都这么大。
“所以呢,你觉得做什么能改变这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改变几千年的风俗?”靖嘉一字一顿的问道,就算是现在在皇位上待的是个女人,都改变不了这种情况,长乐凭什么改变。
“我虽然现在没有办法,但是以后会想出来办法的,而且绝对不会屈服。”长乐信誓旦旦的道,既然这规矩不好,那就得改了,她就不信了,不乐意去尊崇那劳什子三从四德的女子就她一个。
“行,那你慢慢想吧。”靖嘉头疼道,她觉得等忙完太子妃的事儿以后,有必要跟景文好好聊聊长乐的教育问题,长乐可以不遵循三从四德,可以把自己当成男孩一样去生活,但是没必要去改变现状,因为哪怕头破血流也改变不了。
不是每一个女人都觉得三从四德是错误的,更多的人是像她那几个皇姐一样,对三从四德是完全信服的,所以哪怕心里不乐意夫君纳妾,哪怕有着公主之尊,也让自个儿的夫君纳了妾,睡了通房,有了庶子。
在女人自己都觉得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谈何改变。
长乐虽然刚刚说的坚定,但对自己并不是很有信心,毕竟掌权的都是男子,而像她爹一样不要求妻女三从四德的男子太少了,所以有很多办法都是行不通的。
这事儿还是得问问她爹,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官衙上班的方之平,并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大女儿都决定了要跟他好好聊聊,也不知道他女儿在他的教育下,已经有了想要改变女子地位的想法。
当初教导长乐的时候,想着不能让她被女训束缚住,毕竟将来要顶门立户,一味的接受传统教育,以后容易吃亏,但是没有想到长乐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勇气。
“嗯嗯,我明天就找长乐好好聊聊。”方之平应道,“她还是小孩子,考虑不了那么全面,想一出是一出,跟她说清楚就好了,别太担心了。”
虽然欣喜于女儿的勇气和担当,但这真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事情,除非社会发展能一下子跨到一两千年之后,否则的男女地位是很难有所改变的。
第142章()
女儿的教育问题是大事儿;方之平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之前用力过猛了;他虽然没有跟长乐宣扬过男女平等的思想;但是打心眼儿里没觉得女生就比男生差;所以男生能做到的事情;他觉得自己的女儿也能做到;也没少这样鼓励她。
现在想想;他当初就应该少说一些这一类的话,他虽然很敬佩那些为了理想和信仰奋不顾身的人,但是却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如此;比起敢于和世俗斗争的英雄,他更希望自己的女儿只是一个幸福的小女人,一生都平安顺遂。
“是不是娘让你过来的?”长乐一副‘早就知道’的样子;看她娘那天的神情就知道肯定是放心不下她;她早就预料到爹会来找她谈话了。
方之平轻咳了两声,“我听你娘说了你的想法;有勇气想要改变现状是很好的;爹也为你觉得骄傲;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有勇气就能做成的;它需要循序渐进;就像你觉得社会对女子不公平这件事儿一样,它并非是哪个人可以改变的”
方之平结合当年学过的思修和历史;洋洋洒洒的说了大半个时辰。
“总之,一个人是不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的。”
长乐点头;昨天从娘那边回来以后;她自己就好好想过了,就像爹说的那样,几千年的规矩不可能因为哪一个人被打破,但是,“我知道爹你说的有道理,我再怎么努力都不能够改变如今的现状,但我还是想做一点什么,哪怕只是些微的改变,哪怕可能帮不了几个人,但我还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方之平愣了愣,忽然觉得他两辈子活了这么多年,其实还真不如长乐想得透彻,他知道这个他前世没有听说过的王朝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不对的,很多东西都是要被历史摒弃的,他也知道不好,也知道不公平,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因为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
但是从来没有像长乐这样想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只是些微的改变,但是也会有受益的人。
“你说的对,这一点爹应该向你学习,咱们是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方之平郑重道,人活着不能只顾着自己,虽然他没有大无畏献身的勇气和精神,但是也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些人。
“真的,爹你太好了!”长乐兴奋的抱住她爹的胳膊,一方面是很高兴她爹能够理解支持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果她爹也愿意加入的话,肯定会事半功倍。
两个人都是说干就干的性子,当下就开始商量能做什么,这方面就是方之平来引导了,最需要帮助也最容易被帮助的其实是底层的女子,可以办一些适合女子做工的作坊,比如纺织、比如做衣服,而且安排女子负责招工,作坊里面的工人也全部都是女子,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让更多的人容易接受。
当然家境不错的女子肯定不会进作坊做女工,但是家境贫穷的女子却可以去,至少比她们呆在家里种地要挣的多,也要轻松的多。
当然建这些作坊就不以盈利为目的了,能够做到收支平衡维持下去就可以,可能连前期的投入都收不回来。
方之平只是提供个主意,具体怎么操作还得长乐来办,毕竟他是抽不出多少时间来的,而且也有意锻炼长乐的处事能力。
****
“你觉得我能做点什么?”靖嘉托腮认真的问道,这也是她之前想做但是没有胆量去做的事情,在不会站到世俗对立面的前提下,她当然也愿意为世间女子做些事情。
方之平就知道妻子会这么问,他们其实都是同一类人,向往着过自己安逸的小日子,不想找事、惹事,但都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
“我是这么想的,如今女子读书,多读的都是女训、女则这一类的书,里面的东西不能说都不好,但多少都对女子的行为和想法有所束缚,还不如读四书五经呢,起码可以明理,多少读出些东西来的话,也不至于把自己窝在后院那一块小天地里。”
靖嘉点头,女训、女则里头的确有很多东西不太好,虽然被很多人认同,但很少能有几个人做到,毕竟人都是有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