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又添上了“李氏”,若不是自己揭开了陈建之的真面目,李氏也不会死,可前世若没有李氏的推波助澜,只怕自己也不会那样惨。
所以两人之间的恩怨也算一笔勾销了。
接下来该对付哪一个?
顾烨?
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面子,以及襄宁侯府的兴旺。
那么,便让他丢了名声面子好了!
不过,自己还需要借着襄宁侯府的名头行事,所以可以把他放到后面。
那么,先对付顾倾华?
如今顾倾华还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倒不好把她怎么样,师出无名,容易贻人口实,这种事顾倾城是不会做的。
至于说萧凤莲和秦洛,如今自己手中的实力还不够强,也就是说时机还未成熟,所以,还要再等等。
什么时候萧凤梧回来了,并且拥有了一定的实权,那便是自己彻底要账的时候!
这一刻她忘了,她还没有最终决定要推萧凤梧上位。
六月里,给顾倾华过完了十岁生日,很快便得来了萧凤梧回京述职的消息。
因为李氏的周年还没过,所以按规矩顾倾城姐弟是不可以出府看热闹的。
但是,李氏虽然已经死了快一年,宁老夫人对她的怨气却仍旧没有平复,听闻萧凤梧除了述职之外,还要献俘,到时候只怕全城都会出动去瞧一瞧那些宋国的俘虏,据说里面还有宋国的一位亲王。
宁老夫人觉得,太子实在平庸,二皇子有贤王之称,母族强大,是有力的皇位争夺者,可也因为这样颇受皇帝忌惮。
六皇子虽然没有母族,但是凭借自己的力量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屡立奇功,还担当起献俘的重任,说明能力非凡。
所以这样看来,将来皇位很有可能落在二皇子或者六皇子头上。
如此,的确应该让这两位皇子对倾城多多留意,哪怕到时候得不到中宫之位,最起码也能做一个宠妃。
因此,宁老夫人鼓励顾倾城到时候带着顾倾华去看热闹,并且早早在御街的鸿宾楼定下了临街的雅间。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述职()
六月十一,萧凤梧的队伍距离京城只有百里了。
这一日京城之中便已经万人空巷了。
萧凤梧是最年轻的皇子,一国的亲王,以这样尊贵的身份冲锋陷阵,并且建立了不小的功勋,光是说一说便足以令人激动万分了。
更何况,萧凤梧还是万中无一的美男子。
所以那些待字闺中的小姐们更是心情激荡,早早地命人包下临街的酒楼茶肆的雅间,寻找最好的角度以期能够一睹赵王风采。
六月十二辰时,萧凤梧的队伍经由东城门进入京城。
这是一个二百人的骑兵队,当先一百人黑衣黑甲,手执长矛,跨骑黑色骏马;中间是俘虏的车队,一共十辆车;之后五十骑兵,黑衣黑甲;其后是五辆大车,蒙的严严实实,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殿后的仍然是黑衣黑甲手执长枪的骑兵,个个英姿飒爽,跳下马来估计身高都相差无几。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当然是萧凤梧了,他一身银色盔甲,骑着毛色雪白的高头大马,手中执着一杆亮银枪,刚一露面便引来阵阵欢呼。
与当初在京城之中相比,萧凤梧的肤色黑了些,但五官更为深邃立体,因为经历了生死的淬炼,多了英武之气,使他更为引人注目。
他含笑朝迎接他的军民人等点头示意。
走在他旁边的淳于野忍不住酸溜溜的道:“你说,这些百姓,有多少是冲着你来的?有多少是冲着我来的?”
萧凤梧低声笑道:“其实都是冲这些俘虏来的!”
“我才不信!”淳于野抬手冲着道旁的百姓招手示意,大声喊道,“我们回来啦!我们向陛下献俘!皇上万岁!大禹万岁!”
围观的百姓群情激动,也跟着大喊“皇上万岁!大禹万岁!”
萧凤梧悄悄笑道:“没看出来,你还挺能煽动民心的嘛!”
淳于野笑了笑,忽然皱起眉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我们很容易这样让大家把视线从我们身上转移,但若是这个时候有人大叫一声‘赵王万岁’,你说会是什么后果?”
萧凤梧也笑不出来了,悄悄打了个手势,人群之中立刻有人分散开来。
淳于野继续笑着向左右挥手,时不时吼一嗓子“陛下万岁,大禹万岁”。
萧凤梧也继续英姿勃发。
很快到了可以直达皇宫的御街。
御街上不仅道路两旁人头攒动,而且两旁的酒楼茶肆也人满为患,凡是临街的窗户全都打开了,每个窗口都挤着四五个脑袋。
鸿宾楼二楼,顾倾城和顾倾华姊妹也在窗口往下看。
顾倾华跟那些少女一样,激动到无以复加,用力摇晃着顾倾城的手臂:“姐姐姐姐!你看!你看!赵王好英俊啊!你看看,这才是我心目中大英雄的样子!跟天神似的!”
顾倾城也随之望去,见萧凤梧的马距离鸿宾楼只有数十步了。
萧凤梧如有所感,抬起头来,正与顾倾城四目相对。
顾倾城抿唇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萧凤梧扬起双唇,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像是一束阳光,照进了人的心里。
这个方向的少女们发出一阵阵尖叫,纷纷喊道:“赵王在看我!他对我笑了!”
“是对我笑了!”
“呸,别自以为是了!那是在对我笑!”
“你这个丑八怪,谁会多看你一眼!”
甚至,还有些少女为此大打出手。
顾倾华激动得脸都红了,更为用力地摇晃顾倾城:“姐姐,赵王在对我笑呢!你看看,我的头发没乱吧?珠花没掉吧?我今天的衣服好不好看?”
语无伦次。
顾倾城只笑了一下,便退了回去。
萧凤梧自然也低下了头。
少女们纷纷把自己手中的荷包、手绢、鲜花朝萧凤梧扔去。
淳于野有些疑惑:“喂,你刚才为什么笑的那么骚包?”
萧凤梧振臂高呼:“皇上万岁!洪福齐天!大禹万岁!天下无敌!”
引发了少女们更加狂热的尖叫,鲜花、香包、手帕雨点般扔了过来。
萧凤梧趁机笑道:“因为我遇到心爱的姑娘了啊!哈哈,淳于,你输定了!我们要不要再加一条赌注?输了的要为赢了的一辈子做牛做马!”
淳于野也抬头去看鸿宾楼,可是鸿宾楼上虽然挤了好多妙龄女子,却没一个是顾倾城,不免皱起了眉:“我怎没看到她?”
萧凤梧笑而不答,催动骏马,加快了进程。
昭帝已经接到了萧凤梧派人送来的奏折,详细禀告了述职途中所经所历,并介绍了俘虏的情况。
昭帝大朝会之后便和群臣等着萧凤梧前来献俘。
等到巳时,萧凤梧的队伍终于来到午门外,按照规矩,所有人都下了马,骑兵们被安排下去休息,御林军接管了俘虏,陪同萧凤梧和淳于野一同上殿面君。
萧凤梧和淳于野山呼万岁之后,规规矩矩垂手站在丹墀之下。
昭帝手捻胡须仔细打量着这两个人,见他们脸上虽然颇多风霜之色,但是英姿勃发,一副壮志未酬的样子,似乎随时都能再次跨马征杀再建奇功。
“嗯,不错,都是好孩子!”昭帝笑着赞扬,眼睛却似有意似无意在太子萧凤昱脸上扫过。
萧凤昱愤然不平,这六弟以前不过是贪玩而懦弱平庸的人,怎的到军中历练一番竟如同脱胎换骨一般?
难道军中这般能够磨砺人?
萧凤梧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赧然道:“都是邢元帅指挥得当,弟兄们英勇善战,儿臣嘿嘿,儿臣运气也比较好”
昭帝目中冷芒一闪:“你是说邢元帅指挥得当?”
“是啊是啊!”萧凤梧立刻表示赞同,“邢元帅经验老到,而且部署周密”
“大胆萧凤梧!”昭帝陡然喝道。
萧凤梧身子一抖,立刻跪下了,口称“儿臣在”。
淳于野也跟着跪倒。
昭帝厉声道:“既然你这班推崇邢元帅,为何屡屡违抗将令?”
满朝文武一开始都用崇敬而赞许的目光看着萧凤梧,此刻却忙忙都把目光垂到了地上,大殿内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父皇容禀,”萧凤梧叩了个头,道,“邢元帅经常教导儿臣等人,说‘兵者,诡道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凡为将领者都要擅于审时度势”
第二百三十六章 试探()
萧凤梧虽然据理力争,可是声音却越来越小,仿佛十分不自信。甚至还伸手捅了捅陪自己跪着的淳于野。
昭帝哼了一声:“你别闹他!只管说你的!为什么会违抗军令!”
萧凤梧苦着脸道:“儿臣不是儿臣不是违抗军令,而是而是贯彻老元帅的教诲!战场上的事的确是瞬息万变,若不及时调整对战策略,很有可能因为战略被对方知悉而陷入被动儿臣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儿臣收服的一个护卫却深谙此道,儿臣正是听了他的话,才多次打了胜仗”
昭帝又哼了一声,脸色却缓和了很多:“还以为你长了本事,没想到还是靠的别人!”
萧凤梧满面羞惭,低下头去。
昭帝一摆手:“都起来回话。”
大殿内的气氛瞬时又缓和下来。
方才屏住了呼吸的几位大臣,忙大力吸了几口气。
昭帝接下来便开始询问俘虏的情况。
这一次是淳于野对答,他的声音沉稳响亮:“陛下,俘获的这一批俘虏,有一位宋国的哲亲王,是宋国国君的亲弟弟,还有两位朝廷大员,还有几个是哲亲王的近身王官和幕僚。”
昭帝大喜,立刻传旨:“赶快把俘获他们的经过讲来!”
“是!”淳于野大声说道,“邢元帅得到密报,宋国纠结了大批军队要和我大禹决战,先锋部队已经到了葫芦口,所以元帅派赵王和臣一同去伏击。
“结果”他羞愧的顿了顿,“赵王和臣不熟悉地形,走错了路,偏离了葫芦口五十里,不想却意外遇到了哲亲王的队伍,便将之擒获了”
群臣中响起一片嗡嗡议论声:“赵王果真好运气,走错了路都能遇到这样一头肥羊!”
淳于野声音拔高:“实在是天佑我大禹,陛下洪福齐天,臣等才能俘虏了宋国亲王!”
一番话说的昭帝心花怒放,满殿的文武呼啦啦跪倒,山呼万岁。
昭帝更加满意。
但也有大臣提出问题:“赵王和淳于将军最后也没有找到伏击地点吗?”
“嗐!”淳于野大手一摆,“我等岂能无辜违抗将令?所以抓获俘虏之后,赵王便与小将分兵两路,赵王前去伏击,小将押解俘虏回营并请元帅另行增兵。
“等小将带着援兵回来的时候,赵王身陷重围之中,宋国先锋营兵力是斥候回报的五倍,寡众悬殊,饶是小将带了援兵,依旧吃了败仗”
群臣之中又响起一阵嗡嗡议论,邢志同手下的斥候队伍可以说是大禹最精良的斥候,所刺探出来的军情误差极少,怎的这一次竟然相差这么多?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怀疑这是一次处心积虑的借刀杀人!
至于为什么
邢志同可是邢皇后的兄长,太子萧凤昱的亲舅舅!
虽说储君之位早定,但是废了太子另立别的皇子为君的事情,在大禹朝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所以只要太子一日不登上帝位,便有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
若要想让太子没有任何威胁的登上帝位,便要铲除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所有皇子。
这时有位大臣冷淡的口吻道:“好似当初赵王去邢家军驻地,是柱国将军提议的。”
柱国将军姜韬奋正是太子派系的人。
这人的声音并未刻意压制,所以姜韬奋也听的一清二楚,他立刻反唇相讥:“一派胡言!赵王年纪轻,武功也不甚好,有了舅舅庇护难道不比去别的地方强胜万倍?”
“那也要看这舅舅是不是嫡亲的舅舅啊!”有人随即凉飕飕地道。
姜韬奋气得面红耳赤,偏偏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反驳之词。
昭帝目光阴沉下来,低头看着萧凤梧和淳于野,这两个人彼此对视着,都是一脸的惊愕懵懂。
萧凤梧朝上施礼,道:“父皇,儿臣觉得邢元帅对儿臣很好啊!虽然不是嫡亲的舅舅,但是儿臣称呼皇后一声母后,邢元帅便是儿臣的舅舅。而且儿臣到了边关之后,元帅也多有照顾,从未让儿臣上过危险的战场,便是有时候遇到一些突发状况,那也是儿臣运气不好。并且,儿臣身边也有铁木,他出的主意一般都很好。所以儿臣有时听听元帅的,有时也要听一听铁木的嘿嘿”
“胡闹!”昭帝斥道,脸上的神色却松了些,“你这孩子怎么还是没有半点自己的主见?”
“这”萧凤梧挠了挠头,为难地道,“父皇不是经常教导儿臣等,让儿臣们善于纳谏么?儿臣有时候想要遵从元帅指派,但又觉得铁木言之有理,往往一犹豫,铁木便带着人擅自行动了。但他毕竟是儿臣招安的,所以,有什么后果,儿臣也得担着不是?好在,儿臣运气不错,虽然多数时候功过相抵,但还有一些时候侥幸得了功劳”
淳于野忽然抬脚踢了他一下,而他也意识到失言,忙伸手捂住了嘴。
昭帝好气又好笑:“这个时候还想着讲义气?就不怕朕治你们欺君之罪?”
萧凤梧和淳于野忙跪下了。
昭帝面上笑容可掬,把手一摆,底下群臣的嗡嗡议论便低了下去,“六郎,你在军中不可能什么都没学到吧?明日便到校场上,给朕演练一番,若是有了长进,朕还可放心让你继续去建立功勋,若是没有长进,别说朕不信你能立功,便是你招降的那些悍匪,也都要受到惩处!”
萧凤梧立刻苦了脸,淳于野却露出几分幸灾乐祸来。
昭帝又摆了摆手:“好了,你们长途跋涉,也累了,下去歇着吧。朕还要和众臣商议一下别的事情。”
两个人互相搀着站起来,朝大殿外走去,迈过高高的门槛的一瞬,听到一个大臣响亮的声音道:“陛下,此事绝对不可轻忽,臣认为,邢元帅包藏祸心,意图谋害皇子,其心可诛!”
至于昭帝说了什么,他们已经渐渐走远,便听不真切了。
淳于野伸手捏了捏萧凤梧的手背。
萧凤梧飞快躲开,嗔道:“你若不想明日传出来你我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就谨慎着点!本王可不喜欢你这样的糙汉子!”
淳于野立刻捏了个兰花指,掐着嗓子道:“那么王爷是喜欢身如杨柳的粉面小生喽?”
萧凤梧一脚踢在了他屁股上。
第二百三十七章 奸诈()
第二日,昭帝案头弹劾邢志同的奏折便厚达二尺了。
他不由得连连冷笑,一双眸子里寒光闪烁,伸手在顶端拍了拍,叫来双安:“搬去给皇后瞧一瞧!”
邢皇后早上起来一阵阵心惊肉跳,处理后…宫事务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正在和几个妃子闲谈,忽然见双安带着两个小太监抬了一个箱子过来,端庄雍容的笑道:“你不服侍皇上,怎的到本宫这昭阳宫来了?”
双安躬身施礼:“奴才是奉旨来给娘娘送东西的。”说着把手里的拂尘一甩。
邢皇后忙站了起来,带着阖宫人等跪下接旨。
待双安宣完了圣旨,邢皇后身子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