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凤梧惹不得,昭帝惹不起,那也只能躲了!等着几年之后这父子俩争出个长短来,到时候再说!
何况宝座上的那人到底是不是他们的皇上还不一定呢!他们若是一意孤行再替个窃国贼效命,岂不是留下千古骂名?
萧凤梧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这些州府县道的官员集体撂摊子,两个行省的军政事务便陷入了瘫痪,没了官府的维持秩序——尽管之前官府在百姓之中的声誉不怎么样,可是一旦没了官府的管制,那些地痞流氓,土匪盗贼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百姓们苦不堪言。
萧凤梧立刻派了相应的官员到任,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之后,肃清了所有的不安定因素,还了百姓们安居乐业,甚至比之前那些官员在任之时要强上数倍,这还只是短期的效果,官员们新制定出来的针对地方弊政的策略一旦推行落实下来,那影响必将是深远的。
此举换来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于是乎,萧凤梧几乎是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便把两个行省收归囊中。
官场上的关系错综复杂,虽然他走的路线只是一条,可是这条路线上的官员们一旦畏事请辞,怎么也要拉上几个难兄难弟,所以才会导致整个行省内的官员全部离职的情况。
第1025章 拿下()
那些回乡做了缩头乌龟的地方高阶官员,譬如提督、知府、知州等等,蛰伏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发现,当初闹着辞官不干的低阶官员尤其是那些七品八品九品的小官小吏们,竟然又都得到了重用。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官阶一下跃升了好几级,有的直接从县令升到了知府,有的干脆从九品小吏升到了知州。反正都是身居要职。
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有几个机灵的,赶紧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细软送去打点,想从自己昔日的下属那里打听到一些诀窍,可谁知,这些金银珠宝都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一去不复返了!
他们不服气,想要去理论,结果直接被下了大狱,当着百姓们的面公审公判,有那么极个别的两个被判了斩立决。
此事一出,轰动了两个行省,前高官们都不敢冒头了。
萧凤梧对新任的官员们表示了嘉奖,并且派出了一支两万人的轻骑兵帮着整肃地方治安。
消息传到京城,传到了昭帝耳中,昭帝直接在朝堂上吐了血。
御阶下神色木然的群臣,这才微微有些动容。
那些谗佞之臣自然是极力表示自己的关心和忧虑,忠臣们也都心中纳闷,昭帝自从在宫中秘密豢养道士炼丹以求长生之后,身体变得十分健壮,这样吐出一口血之后,面色竟然迅速灰败起来。
如今昭帝炼丹以求长生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只是大家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昭帝吐血之后,自己见了血迹便是一阵头晕,当时便晕了过去。
双安失踪之后,双安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也都遭了殃,小禄子小平子之流都遭到了贬斥,其中小平子还丢了性命,小禄子则被打发到了冷宫服役。
如今在昭帝身边服侍的也是在宫中留了多年的太监,说起来也算是个熟人,便是邢皇后身边的太监总管张弥,也就是原昭阳宫总管太监张合的亲弟弟。
邢皇后虽然已经过世,但是昭阳宫一直都有人打点,张弥仍旧是昭阳宫太监总管,虽然没有过去那样风光了,好歹衣食还是无忧的。
接到昭帝要让他接替双安的位置的圣旨的时候,张弥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他怎么会放过呢?
因此很快来到昭帝身边伺候,勤勤谨谨的态度,比之过去的双安尤胜一筹,所以很快便得到了昭帝的信任。
张弥也不是不知道外界的那些传闻,说什么昭帝是假的,是篡位的贼子,但他才不管这些,谁给他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誰就是他的主子!
因此,见到昭帝吐血昏迷,张弥比谁都着急,急忙指挥着小太监将昭帝抬到后殿,火速去请太医院院正赵锦添。
没有昭帝的旨意,群臣不得不木头桩子似的杵在朝堂上。
其实得知了赵王造反的消息之后,大部分朝臣还是心中十分欢喜的,因为昭帝自从迷恋了长生炼丹之后,实在是行事有些糊涂了,而且喜怒更加无常,官员们动辄得咎,有几位甚至官居一二品的官员,说被处罚便被处罚了。
其中的理由还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比如大司马被贬斥的理由便是他的八字与宫中那三位仙长中的出尘子八字相克,导致出尘子在炼制一炉丹药的时候出现了纰漏,炼丹失败。
这算是什么道理!
先前,昭帝虽然算不上千古明君,但也算是知人善任,朝廷吏治不说清明如水,最起码还是秩序井然的。
可是自从出了真假皇帝一事之后,昭帝越发昏聩了!
就算是朝臣们不愿意相信他是假的,如今也已经信了八分。
尤其在听说萧凤梧接管了湘、阮两大行省之后,在短短时日内便将之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虽然也知道其中必定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定然是大部分事实。
两相对比,昭帝昏庸,而赵王英明。若是赵王早些攻打进来,取而代之,大禹说不定还会焕发青春。
多年来,虽然在昭帝的治下,大禹处处都奏报是歌舞升平的,但是谁不知道昭帝穷兵黩武,把各地百姓盘剥的苦不堪言,也就是近年来,地方低级官员之中出现了许多能吏,所以地方上才太平了不少,前几年还不是流民四起?
说是匪患,其实还不是官逼民反?
照着昭帝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大禹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更有些善于思考的官员还大胆推测,既然赵王敢于起用、重用那些低级官员,会不会是那些人其实本来便是他的人?
如此一想,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赵王深谋远虑,实在是远胜昭帝啊!
如此说来,昭帝除了会玩弄权术,穷兵黩武,还能做什么?
有几位大臣沉重的叹了口气,不由自主把目光投向原本属于孔捷,如今却空荡荡的位置上。
还是孔大人好啊,虽然是赵王妃的姑丈,却并没有因此受到连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孔大人真的对赵王的事一无所知吗?
因为昭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早朝十有**是不能继续下去了,但是得不到明确消息他们又不能回家,所以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闲话。
有的便说:“听闻孔大人的女儿都不在京城里了。”
“可是孔大人的儿子都还在啊,孔夫人不也在么?”
“那孔家二姑奶奶乃是淳于将军的妻子,淳于将军和赵王前两年虽然因为一个女子闹出不和,可是后来不又是亲如一家了?赵王想要成事,没有淳于野这样的人帮衬怎么能成?所以把淳于野的家眷送走也在情理之中。”
“不对不对,你说的是孔大人的小女儿,孔大人的二女儿是嫁给了一个什么人来的?反正不大出名,夫妻两个最爱游山玩水,经常经年不回家。”
“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是认为孔大人不是那种做一套说一套的人。”
正乱哄哄议论着,张弥从后殿转了出来,道:“陛下有旨,退朝,今日之事胆敢有人说出去,杀无赦!”
第1026章 隐患()
群臣腹诽着回了各自的衙门或是家中。
到了如今的情形,昭帝除了施压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张弥嘬了嘬牙花,站了片刻,看着最后一位大臣也出了大殿,这才转身去后殿服侍昭帝。
昭帝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神智还有些不大清醒。
张弥叫人把殿中的冰盆去掉几个,让两个小太监转动风轮,如此一来,大殿上凉风习习,倒也并不闷热。
昭帝的眼神渐渐清明起来。
赵锦添跪在床前,见此情形,不禁松了一口气。
其实双安出事之后他也很害怕,毕竟当初他和双安走的也很近,昭帝的很多病症都是在他们两个人在场的情况下医治的。
所幸赵锦添医术十分了得,那几日又在给太子萧凤新瞧病,所以昭帝并未将他怎么样。
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昭帝看清赵锦添额上的汗水,轻轻吐出一口气,命张弥:“去请三位仙师过来。赵卿退下。”
赵锦添如今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告退而出,擦了擦额上的冷汗,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告老还乡了。
三位道士并没有前来,但在张弥还没有走出后殿的时候便迎面遇到了伺候三位道士的一个小道童,小道童手中捧着一个白玉瓶,笑着说道:“仙师说了,今日只怕陛下有血光之灾,所以叫贫道来给陛下送一瓶荣养丸。”
昭帝半支起身眉间浮现一层喜色,忙道:“快,呈上来!”
张咪不敢怠慢,忙把玉瓶接过来双手转呈给昭帝。
昭帝拔开塞子,倒了一粒丹药在掌心。
这粒药丸只有黄豆粒那么大,却是馥郁芬芳,令人迷醉。
昭帝一口吞下,甚至都没来得及用张弥送上的温水。
一粒药丸入腹,昭帝登时感觉神清气爽起来。
张弥不经意的一抬眼,却看到昭帝面上有黑气一闪,速度之快,简直令他有一种眼花了的错觉,可是他知道,自己的眼睛绝对没有问题!
那么只能说是……
想到这个可能,张弥的脸便不由自主变白了。若是丹药有毒,那么,陛下岂不是命不久矣?自己得来不易的出头机会岂不是也要跟着夭折?
这可如何是好!
他脸上的焦虑便有些掩饰不住了。
回身去放下手中的茶盏,却看到那小道士正似笑非笑看着自己,眼神犀利,似乎能看到自己心里去。
张弥脸上的肌肉一跳,勉强笑道:“小师傅,你还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小道士垂下眼睑,道,“只不过师父让贫道来通知陛下,修身养性贵在持久,不可一日断绝,若是陛下吃完丹药觉得无碍了,还请陛下到精舍一行。”
“朕好得很!”昭帝掀开被子下地穿鞋,命张弥服侍自己更衣,“朕马上就过去!”
便是现在有人跟他说那三个道士能够活死人肉白骨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相信!
他们的话,在他眼中,便如仙乐一般动听。
看着昭帝匆忙的背影,张弥觉得自己的腰有些挺不直,像是被什么沉重的东西压着似的。
久在宫中,他深知,有些话能说,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比如说,方才自己发现陛下脸上有黑气,可是这话说出来有谁会信?陛下自己听了这话说不定还会在盛怒之下砍了自己的脑袋!
也罢了,趁着如今风光,还是赶紧给自己铺一条后路,哪怕等陛下百年之后自己便出宫去了呢,也能保证后半生富贵平安啊……
昭帝沉迷于修仙炼丹,自以为如今自己距离长生不老已经一步之遥,但是却不知道他修身养性了这么久,脾气非但没有变得平和,反而更加冲动易怒了。
出尘子说精舍里面的丹炉不够大,若是想要练成金丹,必须要再扩建精舍,用纯钢锻造一只高约一丈肚围十丈的丹炉。所需用的丹砂等物更加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搜寻,所需要的天材地宝非举国之力不能满足。
昭帝大手一挥道:“这有什么难的,朕乃是一国之君,但凡大禹国土上有的,还不都是朕的囊中之物?仙长把所需的东西列出来,朕派人去采办也就是了。”
出尘子摇了摇头,一脸的为难之色:“此事不妥。贫道提出这件事之前已经被两位师兄指责过了。纯阳子师兄更是说这样劳民伤财,便是能够炼制出长生不老丹,也是有违天和,怕是效用达不到所需……”
昭帝目光一沉,随即想到自己方才怎么会脱口说出那样的话来,那与昏君有什么分别?面上闪过一道尴尬之色,干笑了几声道:“纯阳子仙长果真是得道高人,这番话真是叫人茅塞顿开。”
出尘子叹了口气:“老实说,这张丹方贫道也研究出来许多年了,奈何踏遍大江南北总是有那么几味药材寻不全。还有这精钢提炼之术,贫道也是不能掌握,素来只是用青铜鼎,可是青铜鼎……”
他说到这里便不再往下说了,只是不停地唉声叹气。
说话只说一半的人最讨厌了,便像是故意吊着人的胃口似的,叫人放不下。
昭帝也是一样,见此形状,心痒难耐,忙问:“难道便没有解决办法了?青铜鼎到底有什么缺陷呢?这提炼精钢的法子,说实话,朕也从未听说过。若是所需量少还能有可为,但是一座巨鼎至少需要上千斤钢材,朕却也是有心无力啊!”
“用青铜鼎也不是不可以,”出尘子为难地道,“只是需要取用出生于阳年阳月阳日阳时的五百童男女的精血,此事便更加不可为了。我辈清修中人若是采用了这等有伤人伦的法子,注定是要折寿的。”
昭帝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虽然他近来醉心于求仙正道,却并没有糊涂,若是他当真在全国范围内搜罗五百童男女,只怕会弄得民怨沸腾,到时候,自己这皇位便当真保不住了。
“其实也没有那么下三滥,”出尘子忽然笑道,“贫道可不是那等歪门邪道,虽说要取五百童男女的精血,却并不需要伤害这些人的性命。便是没有这些精血,青铜鼎也不是不可用,只是效果差一些罢了。”
第1027章 筹钱()
认识这三位道长这么长时间,昭帝也对他们的性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三人之中纯阳子的道学经典最为精通,长风子最为古板严厉,而出尘子的炼丹术最为精通,也最为精益求精。
所以昭帝便颔首笑道:“朕知道出尘仙长是力求完美,但是世上之事往往不能尽善尽美,朕并不求能够白日飞升,只要能够延年益寿便心满意足了。”
只要满足了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便可以慢慢筹备,等若干年后再次炼丹,便有了继续长生的可能。所以昭帝心中还是十分安定的。
出尘子笑了笑,道:“既然陛下这样说,贫道也就放心了。虽然没有了精钢鼎,丹药的功用会大打折扣,但是保证陛下增寿四纪却是没有问题的。”
昭帝不禁激动起来,一纪乃是十二年,四纪便是四十八年,按自己的年计算,若是任其自然发展最多不过还有一二十年的寿命,那就是七八十岁,七八十岁往上加四十八年,那可就是一百一二十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百岁的能有几个?
出尘子掩饰了眸底的冷嘲之色,打了个稽首道:“陛下,不过,若要事成,别的方面却不能再次削减了。这精舍的确不够大,炉鼎也需要重铸,但是原先的炉鼎还可以炼制一些别的丹药,也不可毁……如此一来,势必需要耗费一些钱财……”
他吞吞吐吐起来。
昭帝也有些为难,这些年来为了四处征战,国库就没有充盈过。如今后宫之中中宫无人,四妃空缺,倒也省俭了不少用度,但是对于庞大的军费支出来说,这点省下来的银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尤其又经历了去年的地动,为了安抚灾民,支出平白又增添了一笔。
如今却从哪里筹措一笔银子用来修缮精舍铸造铜鼎?
出尘子本来不欲多说,可是昭帝这样是不会按照他的计划行事的,因此便淡淡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