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香听了这话,捧着一只金漆托盘过来,说道:“这里是太后派人送来的衣裳,姑娘穿这一身出去可好?”
黛玉看那托盘里,衣裙鞋子俱全,与寻常自己所穿的样式大不相同。衣裳是窄袖的,裙子也有些短,跟昨日思雅郡主所穿的衣裳有些相似。颜色便是淡雅的雨过天青色,另外还配有鸭儿黄色的宽腰带。鞋子是一双小鹿皮靴子,样式很是精致。墨香道:“这约莫是骑马穿的,姑娘从没这么穿过吧?”
黛玉点了点头,道:“莫非太后要带我骑马?这我却是有些不敢。”嘴上虽然这样说着,心里却生出一丝跃跃欲试来。到底年纪不大,乐意尝试新鲜事物。
墨香一边服侍黛玉更衣,一边笑着说道:“姑娘都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敢不敢?这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是身在这样的草原上。不试着骑骑马,实在是太可惜了。便是奴婢,也想尝试一下呢!”
黛玉道:“这有何难?我若是有机会学骑马,便也带着你一起就是了。”
墨香忙摇头道:“奴婢只是说说而已,哪里敢真的去骑?”
主仆两人说说笑笑的换好了衣裳,墨香看着换上骑马装的黛玉,眼露惊艳之色,道:“姑娘穿上这一身衣裳,竟有一种与往日不同的气质,实在是好看得紧。”
黛玉本来身姿娇弱,气质高雅。今日穿上这一身类似男儿装扮的衣裙,竟给她添了几分飒爽风姿,显出与往常不同的丽色来。尤其是那宽宽的腰带束在身上,愈发显得她腰肢不盈一握,动人极了。
离开自己的帐篷,黛玉呼吸着草原上清晨清新至极的空气,来到了前方太后的大帐篷外面。她看到此处守着的侍卫太监似乎比昨日更多了一些,只以为规矩如此,没有朝其他地方想。待到进到帐篷里面,一眼她便看到太后身旁坐着一位身穿明黄色衣裳的男子,顿时心里一惊,这才明白,为何外面多了侍卫守卫。她忙收敛神情,恭敬跪下,口中说道:“民女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一次见到这个国家的主人,黛玉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不安。她垂着眼睫看着地上的绛红色地毯,那一丝丝华丽的淡金色花纹,觉得似乎有点儿眩晕起来。幸好,很快她便听到了皇帝威严里带着柔和的男声:“免礼平身。”
黛玉站起身来,听到皇帝又说道:“你便是林如海的女儿?”
黛玉还没有开口,便又听到太后的声音,似乎带着一丝嗔怪的说道:“皇帝不要吓着我玉儿了,有什么话,让她坐下再说。”
黛玉忙道:“民女不敢。”
太后朝着她招手道:“过来哀家身边坐着,有什么敢不敢的?哀家说你坐得,你便坐得。”
皇帝闻言,也朝着黛玉点点头道:“不必如此小心谨慎,去太后身边坐着吧。”
听了这话,黛玉方才动身,走到太后身旁,被她拉着坐了下来。
皇帝大约三十来许的样子,五官跟朱梓弈有些像,却更显得刚硬一些。黛玉低着头不敢朝他看,也因此,错过了他眼里一丝惊艳之色。
待到黛玉坐定,太后和皇帝以及坐在他身旁的淑妃又开始说起话来。黛玉原以为这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会说些什么呢,细细听来,也不过是一些家常话罢了。皇帝问太后晚上睡得可好,用膳用得可香,又说自己打了几只皮子生得极好的狐狸,送给太后做衣裳是好的。黛玉听着听着,心里的紧张便渐渐的消减下去了。原来皇帝,其实也不过是凡人而已。
几人说着说着,又将话题引到了黛玉身上。听到太后说极喜欢黛玉陪着自己之后,淑妃突然笑着说道:“既如此,太后何不将林姑娘接到宫里去?正好臣妾也觉得寂寞得紧,若是多一位姐妹相伴,想必是极好的。”
不怀好意()
听淑妃这话的前半句没有什么毛病;后半句;那意思就不堪深想了。宫妃嘴里的姐妹是什么人?皇帝的女人。淑妃这样说;意思不就是;撺掇皇帝纳黛玉为嫔妃么?
听了淑妃这话;太后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看向她淡淡的说道:“淑妃向来谨慎;今日怎么口不择言了?”
闻言,淑妃忙起身跪下,说道:“臣妾并无他意;只是心里实在喜欢林姑娘,希望能与她为伴,还请太后恕罪。”
太后静静的看着淑妃请罪;一语不发;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皇帝此时笑着开口说道:“想来淑妃也是无心之失,母后看孩儿面上;饶恕她吧。”
太后看了看皇帝;语气松动下来:“罢了;你起来吧。”
淑妃谢了太后;起身回到皇帝身边坐下。皇帝说起了其他事情将话题岔开;太后脸上这才重新有了笑容。
林黛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觉得冷汗流了一脊梁。入宫为妃嫔?这种事她从来没有想过。她是个玲珑剔透的人,怎会不明白淑妃话语中的含义?当时心跳几乎骤停。幸好太后开口为她解围了,否则;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淑妃为何要如此行事呢?真的只是因为喜欢自己么?这话;恐怕连三岁小孩都不会相信。趁着太后与皇帝说话的时候,她悄悄抬起眼看向淑妃,却见她端端正正坐在位置上,似乎在专注听着皇帝与太后的对话,时不时的笑一笑或是点点头。看起来一副温婉贤良的样子,实在看不出是否暗藏坏心。
仿佛察觉到黛玉的视线,淑妃猛然朝着她看了过来。那目光刀子似的,割得黛玉的肌肤生痛。然而那似乎只是黛玉的错觉,很快,淑妃的目光里便带上了笑意,还有一些歉意,朝着黛玉点了点头。
虽然只是一瞬间的功夫,但是敏锐的黛玉,还是察觉到了淑妃对自己的敌意。这是为什么呢?自己与她还是第一次见面,自问并没有得罪她啊一丝忧虑,悄悄的袭上了她的心头。
再说林黛玉离开之后,蘅芜苑内。
宝钗坐在自己的酸枝木云蝠纹妆台前,打开首饰盒,在里面挑拣起来。虽然她平时总以淡妆示人,塑造出自己不爱奢华的形象。但其实,她的华贵首饰还是不少的。那只沉甸甸大三层的黑漆牡丹花纹的首饰匣子里面,装满了各色饰物。金的,玉的,镶珍珠的,镶宝石的,镶外洋金刚钻的,应有尽有。一打开来,顿时宝光四射,耀眼极了。
她正在首饰盒子里百无聊赖的挑挑拣拣着,突然身后洋红色撒花软帘被掀起,她的大丫鬟莺儿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行至她身边,莺儿开口说道:“姑娘可知,林姑娘出府去了。”
宝钗一听到林姑娘三个字,手里正拿着的一只绿松石金钏便被她扔回到了盒子里。她看着镜子里面映照出来的莺儿有些鬼鬼祟祟的面容,问道:“去哪里了?”
莺儿道:“说是太后特地派人来接的,去了京城郊外的皇家猎场,叫做凌云山的地方。”
宝钗闻言,不禁在自己信任的丫鬟面前露出了又羡又妒的神情:“样样都不如我,偏偏这运气,真是特别的好。”
宝钗素有青云之志,原来上京城,也不是特地为了什么金玉良缘而来的。最主要的,是来待选。原以为凭着自己的容貌家世,一定能够被选中。谁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她竟然落选了!当时,她可是被打击得不轻。其实说白了,贾宝玉不过是她退了一步之后的选择。若是有可能,她还是愿意去到那天底下最尊贵的地方,替自己搏一个前程。现在听到黛玉轻而易举就可以接近那些在她梦里才能接近的人,叫她如何能够不恨?
莺儿小心翼翼的觑着镜子里面宝钗妩媚娇妍的容颜,道:“其实,姑娘也就是没有机会。若是能够叫皇帝陛下见你一面,成为人上之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宝钗听了这话,猛然一震,竟然呆住了。她怔怔的盯着镜子里面映照出来的自己的脸,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摸上了自己柔滑如同凝脂一般的脸颊。这般的妍丽,这般的雍容,贾宝玉他配么?一股热潮在她心里升起,使得她面上顿时飞起红霞,宛如饮了一大碗醇酒一般。
呆呆的愣了许久,薛宝钗突然猛的一下站了起来,倒吓了身旁的莺儿一跳。却听她冷然说道:“走,咱们先去潇湘馆,再去老太太那里。”
莺儿答应了一声,接着又问道:“不跟太太说一声么?”她嘴里的太太,指的是薛姨妈。
宝钗沉吟了一下之后,说道:“罢了,母亲的性子我知道,总是爱犹豫不决的。等到事情已成定局之后,再告诉她吧。”
却说贾母那边,正躺在炕上,命琥珀拿着美人拳捶腿。鸳鸯站在一旁,剥掉紫色晶莹的葡萄的皮,轻轻的塞进老太太嘴里。贾母吃了几个之后,闲闲的说道:“罢了,不吃了,今年的葡萄不知怎的,没有去年的甜。”
鸳鸯赔笑道:“大约是因为今年的雨水没有去年的足的缘故。”
贾母正欲开口说什么,突然外面响起小丫鬟的声音:“薛姑娘来了。”
她这个时候过来干什么?贾母睁开半垂的眼皮,看向门口。果然帘子掀起,一位端庄大方的美人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请老太太安。”
贾母微笑起来,问道:“你这孩子,这个时候过来干什么?”
宝钗走到贾母面前,也不坐下,眉间浮起一丝忧虑,说道:“我方才到潇湘馆里面去寻林妹妹说话,这才知道她被太后接走了。可是,据紫鹃说,因为走得很是匆忙,衣服首饰这些东西都带得不足。我心里替她担忧,若是衣衫首饰不齐整,在太后和陛下面前失了礼,这可如何是好?”
黛玉走得匆匆忙忙的,这一点,老太太心里是知道的。因此,倒也不怀疑宝钗的话,便说道:“虽说如此,但咱们又能如何呢?也没个人能去给她送东西,宝玉他娘病病歪歪的,也不爱见人。到时候若是在贵人面前失了礼倒是不好。你凤姐姐呢,偏又管着家,府里一时也离不得。老大媳妇呢,偏又小家子气得很”她嘴里这样说着,不由得沉吟起来。把人挨个扒拉一遍,还真找不出人选来。猛然间想起探春倒是爽利,可偏偏却是个庶女
见贾母沉思起来,薛宝钗忙笑道:“宝钗不才,愿意为林妹妹跑一趟。老太太觉得,如何?”
薛宝钗?贾母看向她,眼里露出一丝疑虑。见此情景,宝钗忙说道:“我倒是个闲人,左右没事,跑一趟也无妨。林妹妹与我素来交好,我怎么能看着她为难,而不去帮忙呢?”
宝钗这话,贾母只信三分。她晓得这姑娘素来心机深沉,这一次这么积极,还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呢!但思来想去,总也想不出来宝钗到底有什么打算。她以为宝钗铁了心要成就金玉良缘,哪里知道,对方的青云志向呢?
贾母欲要拒绝,却又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来。宝钗趁热打铁,又道:“路上还要走许久,咱们的马也没有皇家的马儿那么快。林妹妹那里,怕是急着要东西呢!此去见到的几乎都是贵人,无论在谁面前失了礼,都不是好事。”
罢了罢了,也许她就只是想要讨好黛玉这个被皇家看重的人罢了思及此,贾母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你跑一趟了。”
闻言,宝钗心里升起狂喜,忙笑道:“怎敢言劳烦?不过跑跑腿而已。”
再说黛玉这边。帐篷里太后与皇帝说了一阵子话之后,便摆上早膳来。皇帝和淑妃也留了下来,陪着太后一起用膳。不似昨日晚膳尽是野兽的肉,早膳甚是清淡,颇合黛玉胃口。有一种四色四味的烧麦,味道尤其鲜美,黛玉便吃了两个。又喝了半碗鸡丝菌菇粥,肚子便饱了。太后看她不吃了,便说道:“你这胃口,小鸡子似的,难怪生得如此单弱。”
黛玉道:“确实已经饱了,再吃不下了。”
太后便道:“今日可要教你学着骑马呢,你吃这么一点子可不行。人一动起来,肚子就饿得快。”说完她看向身旁宫女,道:“给玉儿上一碗金丝血燕粥来。”
一时燕窝粥端上来,倒也不算多,小小的一碗。太后看着黛玉说道:“燕窝粥最是养人,对女子尤其好。哀家这里有上等进贡的金丝血燕,比那寻常官燕强得多。等你回去的时候,带一些走。每日早晚熬了粥儿来吃,对身子是极好的。”
黛玉谢了太后,小口小口的将那碗粥吃下去了。肠胃里暖烘烘的,心里也是暖烘烘的。虽说太后不过是爱屋及乌,但这份情,还是令她感怀在心。
宝钗来临()
用完早膳;皇帝与淑妃便离开了。太后带着黛玉喝了茶歇息了一阵子之后;便说道:“往日可骑过马不曾?”
黛玉道:“不曾骑过。”
太后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便学着骑骑马吧。哀家为你选了一匹温顺的母马;你聪慧得很;想来学起来应该不难。”
离开帐篷;太后带着黛玉朝着跑马的地方行去。身后跟着一长串太监宫女;捧着茶水巾帕漱盂等物。不多时走出帐篷区域,行至一处宽阔的草坪之上。黛玉看到这里正停驻着一匹漂亮的红色骏马,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她们一行人。牵着马的女子走上前来施礼;太后道:“这是御马监的女官慧秀,驾驭马匹的技术是数一数二的,今日便由她来教导你。”顿了顿;又看着黛玉笑道:“可惜梓弈不在京城里;不然,就由他来教你了;何须假他人之手?”
闻言;黛玉的脸颊红了红;低下头去。太后看她害羞;也就不再提起此事了。太后叮嘱了黛玉几句之后;便离开了这里;约莫是找皇帝去了。
那慧秀领着黛玉来到那匹红马面前,对黛玉说道:“姑娘,它的名字叫做秋儿;脾气很好。你摸摸看;跟它熟悉一下。”
黛玉看着秋儿温顺的大眼睛,壮着胆子伸出手去,抚摸它长长的鬃毛。秋儿打了个响鼻,倒吓了黛玉一跳。慧秀看着黛玉的神情不禁笑了,道:“秋儿喜欢姑娘呢!”说着,她递给黛玉一小把糖块,道:“这是秋儿爱吃的松子糖,姑娘试着喂给它吧。”
黛玉接过糖块,小心翼翼的递到秋儿嘴边。秋儿看了她一眼,伸出红红的大舌头,将那些糖都吃干净了。暖呼呼的舌头舔在黛玉手上,痒酥酥的,使得她笑了起来。心里对于马儿的一点子恐惧,几乎都消失干净了。
待到黛玉跟秋儿熟悉之后,慧秀便正式开始教导黛玉骑马了。黛玉生性聪慧,不一会儿,已经敢骑在秋儿身上慢慢行走了。第一次骑马的感觉新鲜极了,看着蓝天白云青青草地,黛玉的心里十分快活。
骑了一会儿之后,黛玉下得马来,慧秀道:“姑娘先歇息一会儿吧,仔细将皮肤磨破了。”
一直等在旁边的墨香走上前来,给黛玉奉上茶水:“姑娘喝口茶润润喉咙吧。”
黛玉的确渴了,接过茶水一饮而尽。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你怎么在这里?”
黛玉转过头去,看到了穿着一身姜汁黄色骑马装的思雅郡主,牵着一匹白色骏马走了过来。她今日将一头乌发编成了几条辫子散在脑后,扎着几朵小巧精致的绒花,倒似那些塞外女子的装扮。一脸的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黛玉施礼之后说道:“民女在这儿学习骑马。”
“学习骑马?”思雅转头看了秋儿一眼,笑了笑之后说道:“跟我比一场怎么样?敢不敢?”
黛玉抿了抿唇,没有立即回答。这时慧秀陪着笑开口说道:“郡主,林姑娘才刚刚学习骑马,连跑起来都还做不到,哪里敢跟郡主比试?”
陈思雅看向慧秀,猛然挥起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