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开那具尸体-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毅想要和周珍求亲,里头确实有着自己的想法。

    江乐从头听到了尾。

    最后周珍没说了,她才颤巍巍看了眼江乐:“没有提早告诉师傅就答应了”

    江乐摇头:“你喜欢谁,想要和谁成亲,这与告诉我不告诉我,没有太大的关系。袁大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我心里清楚的很。”

    周珍想着袁毅在自己师傅这儿并没有什么好话,心中有点不安:“师傅,袁大人这人在这事情上并未有坏心。”

    江乐对周珍这话不置可否。

    袁毅想要回京城,他如今出现在了青州,只说明他确实成功回了京城。

    一派势力的增长,代表着另一派势力的削弱。他的仇敌,等他势大时候,绝不会有任何的好下场。

    但凡是能够留下一条命,都是袁毅心善了。

    他看着柔和俊美,内心切开来可不怎么样。

    “和一个人成亲,光是相爱是不够的。周珍,你答应袁毅的话,又了解袁毅的为人,就该明白一个道理。”江乐很是直白,“你不能仅仅是因为他现在说爱你,而选择和他在一起。”

    周珍似懂非懂。

    “袁大人不停在朝前走,在成长,想成为能够一手遮天的人。你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路,便代表着你必须要跟着他不断成长。你要能够成为配得上他的妻。就像将军夫人一样。”江乐直接拿了沈净思举例。

    周珍睁大双眼:“将军夫人?”

    “是。将军夫人。”江乐很庆幸以袁毅的为人,必然是不会让周珍局限在后院内的。

    他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妻仅仅局限在后院内,才会说出口求亲的。

    周珍跟着自己,又和将军夫人熟络,本就已不是寻常女子可以相媲美。

    细思想来,两人竟是最好的组合。

    周珍听了江乐的话,明白过来她师傅的意思。

    重点是,袁大人也没说爱她。

    她也没说她爱袁大人。

    好似他们两个都在那会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也明白他们在一起代表着什么。他对她有用,她对他也有用。这是袁毅最大的想法。

    “我知道的,师傅。”周珍这回对上了江乐的眼,脸上挂起了一点拘谨的笑容,“不管是在师傅身边,还是今后和袁大人有所羁绊,我都会不断变得更加厉害。”

    只有变得更加厉害,她才能够反过来保护师傅,保护她想要保护的一切。

    她和袁大人其实,一直都很像。

    江乐见周珍这样认真,完全不似因为袁毅的脸而草草决定自己一生的,微微心中松了口气。

    她揉了揉周珍的脑袋:“前些天还在说,你年纪太小,这些事情还不用考虑。还想着这世间男子哪里有人能配得上你。”

    周珍任由江乐揉着她的脑袋,揉乱了她的头发。

    江乐边揉边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多说别的。回头就看他能不能打过我,打过我再说娶妻的事情。”

    周珍:“”

    这事情不过一个打岔,第二天门口难得就真的安静了下来。

    唐元在江乐的转述下,知道了袁毅和周珍的事情,若有所思,随后便和江乐说了一些近期朝中和袁毅有关的事情。

    就如江乐所猜想那样,袁毅在朝中对翰林院下了狠手,当年相关人员,几乎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被叫到了大理寺问审。

    当年欺辱他最严重的翰林院魏华,更是没有得到好的,身上背负了好几个案子需要进行彻查。今后有没有命能从大理寺里出来还要另说。

    江乐听闻这些事情之后,倒是觉得,如果袁毅是真心想要和周珍在一起,以他的性子,确实很能护着周珍。

    再者袁毅后院也没人。

    周珍过去也不会受人欺负。

    索性她就没把这些事告诉周珍。对于周珍来说,她年纪尚小,有些事情还是晚些知道为好。

    周家的事情,很快也落下了帷幕。

    根据唐元打探来的消息,周家那续弦确实是指使了自己的仆役去杀死另一个仆役,随后藏尸在冰窖中。

    周家主无论怎么找关系,那续弦也要被关上好些年。

    周家主不是没有想过来找江乐等人,然而拜帖全部被江乐给烧了,周家主又拉不下脸为一个女子来求另一个女子,一时半会就没有来找周珍麻烦。

    江乐便美滋滋打算带着周珍收拾收拾,随时等着回京城。只等京城一切事情都安稳,他们就能转道回去。

    这几天袁毅倒是还上门,当然面对江乐“打一场”吧之类的邀约,则是用了各种理由告辞不约。

    而这一日江乐才起床出门,就看见了院子里面上都有些肃然的唐元和袁毅。

    京城出事了。

    丞相府里,董旭站在一边,一脸冷漠看着面前京中验官,对厅堂中的尸体进行验尸。

    那是一个瘦削的男子,看着年纪并不大。

    说来其实用了“瘦削”也是给足了面子。

    这人几乎是骨头外头包着皮,没有半点的肉。

    他身子不远处掉了一把匕首。

    那匕首上是血。

    厅堂中血也是喷射飞溅出来的。

    人的脖子上,多了一道子痕。

    是刀划过脖子的痕迹。

    仵作将尸体的症状一一诉说了,验官也一一记下了。在场甚至不止一位验官,有好几位,只因为这一场事情,牵扯有些大了。

    其中一位验官,在死者身上找出了一封信。

    那封信众人都拆开看了,最后送给了京中府尹。

    另外两位验官正在商议着这尸体的问题。

    “自杀割颈,按照江先生的话来说,用左手和右手极为好分辨,看刀口是从左耳过,还是从右耳过。伤口在喉骨下,轻易就死了。若是他杀,两人之间必然有其他伤口。”

    “确实是有些争执后的伤口”

    “可董丞相说他是自杀的。”

    “这人还在背后写了字,说他是潮州幸存百姓。”

    “潮州当年生下来的人,大多都是男子这人在那会儿,恐怕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若是自杀,这闯进这儿是想要污了丞相杀人么?”

    两人声音越来越轻,最后觉得在这儿说这个话,实在是不妥当,于是对视一眼,还是闭上了嘴。

    为了污了丞相,这批人还真是不遗余力。

    董旭在那儿面无表情,好似面前的所有事情都和他无关一样。

    他身上原本染血了那套衣服,也已经换下当做证物交给了差吏。

    这死去的人,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董旭这会儿还真是想不出是哪一种更好一点。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他都要经受到官家的猜疑,这官位,恐怕也就再一次玄乎了。

    他在丞相位置上当了几年呢?

    董旭的思绪有些飘远,恍惚想起了他意气风发时,面对先皇的重用,对着这个天下,有着无限的憧憬和热爱。

    也不知道是何时,这个天下就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他被辞了,先皇也走了。

    新皇上任了,他又一度遭受了“质疑”。

    有人想要对付他,他感受到了。

    不止一个人想要对付他,他也感受到了。

    最终要做出选择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

    不,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位上的官家,其实已做出了抉择。

    回过神来,董旭觉得有些可笑。

    百姓尚且愚昧,上头的他们这群人,还在为一点不安而各自争夺着,争夺到将命,给压在了赌桌上面。

    他垂下眼,朝着边上的一位差吏说了一声:“我要如厕。”

    差吏拱手恭敬示意:“下官不得已要跟着。”

    “无碍。”他说罢,转身朝着附近的一个小间走去。

    一盏茶过后。

    那跟着前去的差吏脸色惨白,回到了厅堂里:“下官无能。丞相不见了。”

第 125 章() 
京城封锁了。

    封锁的原因在百姓耳中有很多种;反正不管是哪一种;大家都在一通采买之后;都尽可能闭门不出了。

    京城是个多事之地;但凡在京城中活了久的人;都知道京城中事情颇多;且都不是小事情。

    白斐装扮着极为朴素;微微弓着背,面上一片黄灰色,看着像个最普通的老百姓。

    他在城中晃荡了一圈;随便在一家人家的小窗口那儿买了点吃食,拿着吃食又绕道出了门。

    出了门他顺着一条道,碰到了守城的人;交了个牌子;顺利出了城,到了郊外。

    郊外那儿正有一队人马安寨扎营;白斐凑过去;摸了把自己的马;随后去了主帐篷。

    帐篷中有人;一见到白斐;便和他报告着消息:“董家的部曲人数确实不少;有一支队伍早些时日就已经进入京城,另外还有人在城外接应,不知具体人数。”

    “嗯;派人看着了?”白斐将吃的给了他一些;“吃了吧,快马加鞭赶过来,路上都没吃好。”

    他们这队人马几乎是日夜不停朝着京城赶来的。

    董旭确实没有虎符,京城中也有将士值守。

    然而与董旭有联系的将士不少,董家作为世家还有自己的部曲,他便被叫了回来,以防有变。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当年负责了潮州一案。

    而董旭,是潮州一案的罪魁祸首。

    官家给了他这么一次机会,让他能够解决当年的事情。

    他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一点粗粮,到底是没有白斐临时买来的好吃。那士兵接过了白斐手中的吃食,当下就在帐篷里吃了起来,吃完抹嘴离开。

    白斐摸了摸自己这些天不曾修剪过的胡须。

    胡子乱糟糟的,还带着一点微卷。

    而这点微卷的胡子,并没有遮盖住他的神情,更遮盖不住他那双犀利的黑眸。

    他不过在帐篷中稍等了片刻,帐篷外就来了一道新的指示。

    一位掩饰过的将士匆匆进来,面色肃然出示了自己的证物,快速将要求说了出来:“官家要求今日进宫。”

    白斐听完,当下喊了人,下令全队备战。

    他走到了帐篷一角,将自己的战甲一一穿戴上。

    这一身战甲,是他留在京城中,才偷运到这里的。

    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战甲,崭新到稍微有一点光,这战甲就能反射出那点光。

    他穿上衣服,戴上头盔,佩上剑。

    出门,他看向帐篷外迅速集中起来的自己的士兵们,没有多说什么,只下了命:“出发。”

    皇宫。

    皇太后在佛堂里写着经文。

    她一直是很虔诚的,恳求着上天的眷顾,恳求着这一生中发生的些许错误能够得到宽恕。

    年纪渐长,她的脸上已有了不少的皱纹。

    那些皱纹让她看上去,比起年少时慈祥更多。

    皇太后写完一本经文后,搁下了笔,示意了一下。

    大宫女在边上当即将笔墨收拾了,取了经文放边上去晾晒,等上面的墨干。

    “这些日子风大,身子总觉得不大舒坦,暂免了宫里头那些事吧,别回头一块儿都病倒了。”她淡淡这么一声下去,后宫里头各宫小主就不需要再每日来问候她了。

    宫女应下,随后找人去通知各宫的小主去了。

    皇太后在人的搀扶下,出了小佛堂,走向自己的宫殿。

    她偶尔还是喜欢自己走动走动,哪怕会慢一点,可人总是动了,才觉得自己还活着。

    天今日依旧晴朗。

    云都没有多少,稀疏在空中。

    她微微侧头,透过头上遮阳的物件,看向宫墙上方,看向远处。

    最后她还是什么都没说,垂下眼继续走了。

    这宫里头事情,总是发生什么都不稀奇的。

    皇宫里,最尊贵的皇帝,理所当然知道了后宫里,皇太后对后宫的管束。

    说着是身体不利落,却是想要各宫里的小主暂时安分一些,别在这种时候闹出点别出新意的事来,回头搅合进去丢了性命,还烦众人的心。

    他沉默着,思考着很多事情。

    董旭失踪了。

    身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一名官员,董旭在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他坐在天下文臣梦寐以求的位置上,两次。他被帝王辜负,又辜负帝王。

    董旭的事情,到如今这个地步,再正常不过。

    父皇是为了他,才愧对了董旭。

    然而如今董旭愧对了的,不仅仅是他给董旭的信任,还有这天下百姓对他的信任。

    若没有潮州一事,他还能用董旭,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

    他和董旭完全可以成就皇帝丞相一段佳话。

    可这世间,哪里有那么多“若”。

    没有的。

    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条性命,在一个人一念之间都没了,这一个州府,险些因为这一个念头而被颠覆。

    史书上注定会添上一笔关于此事的记载。

    这个记载,哪怕他做出再多好的,也会如一滴墨水污在那儿,以让后世治世时有所警惕。

    他幽幽叹了口气。

    身边的大太监跟着没有作声。

    皇帝终还是问出了口:“他不见了,几日了?”

    “他”指的是董旭。

    皇帝清楚,大太监也清楚,朝野上下凡是消息灵通的,都隐隐清楚。

    “陛下,有三日了。”大太监回复他。

    京城里的金吾卫不是没有去搜查过,然而到底是还有人能够得到董旭的信任,将董旭就此给藏了起来。从整个京城里搜查出一个人,算困难。

    尤其是他从未想过大张旗鼓去对付董旭。

    “唐元该回京了,朕要去接他,以朋友的名义,你下去让人准备准备。”皇帝这般吩咐了一声,“谁若问起来朕去哪儿了,如实说了就是。”

    大太监:“喏。”

    有些秘密,既然皇帝不想要藏,那么在后宫里,就不会成为秘密。

    他的行踪,也该是让人知道,这才能够引出人来了。

    江乐胃里翻腾。

    这回赶回京城,可真的是让她体验了一把快马加鞭,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八百里加急。

    没有马车,只有马匹,骑上就是风里雨里,总在赶路里。

    饿了有干粮,渴了有水囊,困了她都能在马上直接睡了,而唐元还在骑马。

    她在被猛然震醒的时候,想到了多年前唐元狼狈的模样。

    那时候唐元恐怕也是这般赶路的,不过她这几年从未见过,直到今日。

    她还来不及狠狠揍一顿袁毅,还来不及将周珍的事情好好捋一捋,只因为唐元要快速赶回京城,她就也要求着一道赶回京城。

    一匹马,中途驿站稍带换了下,随后就这么死命赶了回来。

    等最终到京城门口,面对着封锁的大门,江乐脸色惨白,双股颤颤,全要靠唐元扶着才能够勉强支撑。

    唐元有些担忧,摸了摸江乐的额头,确认没有烧,这才暗自放下心:“你等下直接回府,接下去的事情,是我该做的事情。”

    江乐微微摇头:“我没事。我只是不习惯骑马,缓两下就好。”

    唐元抿紧唇:“不要强出头,你的身体”

    “我的身体我自然是清楚的。”江乐握着唐元的手,“不碍事的。”

    两个人还在争着到底要不要让江乐先回府,门口守着的将士看到了唐元,确认了身份,恭敬朝着他行礼:“唐先生,江先生。官家今日听闻您要回来,准备在唐家等候,为您接风洗尘。”

    唐元微怔,随即回了礼:“多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