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宠婢-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次日上午,当奉命拜年的人赶到时,铺门紧闭,叩门后,铺里只有王婆子和贺坤,贺槐赶车送乔瑾到绸缎庄拜年去了。

    乔瑾花了半天给朋友们拜年:不仅去了绸缎庄,还上方府拜见了方东海。原想去谢府,但忆起闭门羹的滋味儿,便打消了,决定明天再登门,以免大年初一闹不愉快。

    午饭时分,两人踏进茶馆,叫了一壶茶并几样点心。

    “奇了。”乔瑾浑身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并不突兀,因为时值酷寒,人人如此。她悄悄扫视四周,疑惑问:“今儿年初一,茶馆里居然挺热闹的,他们不用走亲戚吗?”

    贺槐却不以为奇,“大千世界嘛,有些人不爱走亲戚,有些人就喜欢约在这种地方谈天说地,图热闹。”

    “这就是临城最大的茶馆啊?”乔瑾扭头四顾。

    “嗯。”

    这时,店小二高高端着茶盘走来,笑容满面,利索地摆放茶点,热情道:“二位客官,请慢用!”

    乔瑾习惯性说了声“谢谢”,并侧身让了让,便于小二倒茶,恰巧面朝门口。她无意中一瞥,忽然发现街上有个眼熟的人,愣了愣,忙伸长脖子定睛眺望——

第一百一十章() 
那是李小姗?

    乔瑾目不转睛;凝神细眺:

    茶馆外,车水马龙,人潮汹涌;李小姗从头到脚严实包裹;缩脖子缩肩膀;步履匆匆;不时东张西望。这副打扮乔瑾原是认不出的;但她因频频回头,走得又急,一时不慎,冷不防与迎面行人撞上了;两人同时“哎哟”一声。

    “嘿,你这婆娘怎么回事?走路不带眼睛,瞎钻瞎撞!”中年行人捂着鼻子,疼得龇牙咧嘴,气冲冲。

    若是往常,李小姗势必反唇相讥,但眼下有心事;无暇还击。刚才撞得不轻;她踉跄后退两步;险些摔倒;蒙头的帽子和条巾滑落;露出面目;低声下气地道歉:“大哥;实在对不住,我赶着回家,不小心走快了些。碰伤你哪儿了?”

    大年初一,人人都图个顺利,忌讳争执。中年人揉了揉鼻子,没好气地说:“没什么要紧,算了。你走路看着点儿吧。”语毕,他错身而过,避瘟神一般地离去。

    “哎,我知道了。”

    呸!

    你才没长眼睛!

    李小姗暗骂一声,拍了拍帽子戴上,并飞快蒙住口鼻,警惕环视后,埋头往前。

    当对方余光瞟向茶馆时,乔瑾不由自主侧身躲开了,心里“咯噔”一下,暗忖:年初一,高门大户重规矩礼节,近日府里该是何等的忙?她身为丫鬟,居然有空上街晃悠?

    这不合常理。

    “姑娘,尝尝这些点心,垫垫肚子。”

    贺槐把茶点往前推了推,却见同伴一动不动,他便也朝门外看,关切问:“怎么了?看见熟人了?”

    “确实是熟人。”乔瑾喃喃答。顷刻间,她的心狂跳,没由来地紧张,双手握拳,来不及细想,猛然站起来,提议道:“老贺,走,咱们去和熟人打个招呼!”

    “啊?”

    “哎,等等。”贺槐急忙咽下点心,乔瑾已经快步走向门口,他一头雾水,匆匆喝了杯茶清清嗓子,稍一盘算,从荷包里掏出几十铜板,喊道:“小二,结账!”

    “好嘞!”店小二还没到桌前,客人已经跑了,吓得他赶紧数钱,生怕遇见无赖。

    街上行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姑娘——”

    “嘘。”乔瑾朝同伴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贺槐呆了呆,拉低帽檐双手拢袖,扫视前方人群半晌,纳闷问:“哪个是熟人?我见过吗?”

    乔瑾小声答:“那个戴褐色帽子和头巾、身穿水绿棉袄的女人,是李小姗。她曾来过咱们铺子好几回,你应该见过的。”她小心翼翼,不远不近地跟随,茫然于自己的举动,脚步却不停。

    “是不是那个马脸白皮的年轻媳妇?”贺槐问。

    乔瑾点点头。

    “哦,我记得,她自称是你在谢府时的好姐妹。”尾随片刻,贺槐忍不住问:“不是说出来打招呼吗?”

    乔瑾直觉有异,莫名感觉心慌,紧追不放,分神告知:“她撒谎,我和她才不是好姐妹呢。她是继夫人的陪嫁丫鬟。”

    “如此说来,她果然撒了谎。不过,咱们为什么跟踪她?”贺槐困惑不解。

    乔瑾坦言道:“因为我觉得她鬼鬼祟祟的。你想,这个时候谢府上下一定热闹忙碌,她身为丫鬟,竟有空上街闲逛?这多反常。”

    下节尾节

    第1/3节当前1106。5字/页

    

    

    上一章

    

    

    宠婢全文阅读

    

    

    下一章

    

    

    前章提要:。。。貌出挑,太扎眼了”“无妨,到时我会戴帽子、再蒙住口鼻,咱们只白天出去逛,临城算是太平的,无需过于紧张。”乔瑾宽慰道。贺槐只得点点头。次日便是除夕。辞旧迎新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炮竹声里欢笑连成片,热闹至极。“你们辛苦了,小小年礼,略表我的心意。”乔瑾把备下的年礼一一送到同伴手中,鼓励道:“明年还请再接再厉!”“谢谢姑娘。”“多谢,我一定不辜负掌柜的信任!”贺郑重承诺。贺坤眼巴巴地看着礼物,双手背在身后,满脸讶异之色。“小坤,拿着呀。”乔瑾把东西塞进对方怀里,额外又给了一个红封,温和道:“这是压岁钱,压祟驱邪,保佑你来年健康平安。”贺坤惊喜交加,呆呆地抱着礼物,莫名眼眶一热,鼻尖泛酸。“姑娘太破费了!他一个小孩子家,整日调皮捣蛋的——”贺槐意外之余,感激非常,比自己得赏还高兴。乔。。。。。

    后章提要:。。。。。。》

    贺槐一琢磨,顿时也开始紧张,忐忑道:“跟就跟吧,但必须小心点儿。”

    “这是自然。”

    前方,李小姗独自一人,时快时慢地穿过拥挤人群,故意七弯八拐,满心以为万无一失,浑然未觉身后缀着两条尾巴。

    小半个时辰后,三人远离闹市,行人渐渐稀少。

    “姑娘,再跟下去咱们很可能被发现。”贺槐扶了扶帽檐,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跟踪至今,乔瑾满腹狐疑,无法停下脚步,愈发谨慎地尾随,耳语道:“离远些,再看看。”

    两刻钟后,贺槐打量四周,头皮发麻,忌惮地止步。

    “怎么了?”乔瑾跟着停下,眼睛仍盯着不远处的李小姗。

    “真不能再跟着了!”贺槐惴惴不安,憋了一会儿,透露道:“据我所知,往前的几条巷子乃是烟花地,三教九流混杂,清白人家的女子连脚都不愿沾那地儿的,嫌脏。假如被熟人瞧见姑娘进去转悠,有嘴也说不清。要不、你在此等候,我悄悄跟进去看看?”

    乔瑾摇摇头,眼睁睁望着李小姗的背影消失,扼腕道:“不妥。你孤身一人,我不放心,况且也恐打草惊蛇。罢了,她已经走远了,再跟踪下去,咱们肯定暴露。”

    “那”

    “走!”乔瑾果断转身,“回去从长计议。”

    贺槐欣然赞同。

    两人返回闹市后,乔瑾忽然想起问:“老贺,你怎么知道那儿是烟花巷?”

    “唉,快别提了。”贺槐登时苦笑,唏嘘告知:“当日我带着小坤来此地投靠亲戚,岂料表亲已逝世,投靠无门,我便打算先安顿下来,然后再找活儿糊口。因人生地不熟,又图节省,就听了客栈小二的话、到烟花巷附近找地方落脚,谁知才进去半个时辰,盘缠就被贼子摸走了!忒倒霉。”

    乔瑾同情地叹息,“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娼院内

    “东西呢?”李小姗气喘吁吁,一进门就伸出手掌。

    王茂兴亲昵道:“快坐,来,先喝口水。”

    “吱嘎”一声,假陈盛闪身进入。王茂兴立即问:“可有人跟踪她?”

    “没有。我一整天守着这几条巷子,并未看见半个生人。”假陈盛抢过壶倒茶,“嫂子辛苦了,请用茶。”

    李小姗除下帽巾,灌了杯温茶,复又伸出手掌,催促道:“庚帖呢?快拿出来呀,我赶着回府交差,许佩兰跟催命似的,烦死人了。”

    王茂兴笑了笑,努努嘴,假陈盛忙从柜子里取出泛黄的庚帖,双手递给李小姗。

    “这东西行吗?”李小姗抖开陈旧纸张,皱眉细看。

    王茂兴得意答:“尽管放心拿回去交差!除非你给的生辰八字错了,否则夫人绝不会发现是假的。哼,这份庚帖是老子花钱请高人写的,特地做旧了,表面毫无破绽。”

    “她的生辰八字我熟记于心,但只记得陈盛的年龄和生日,具体时辰不清楚。”李小姗忐忑咬唇。

    “怕甚?”假陈盛宽慰道:“嫂子不记得的往事,谢夫人更不会记得了。”

    “就是嘛!”

    李小姗把庚帖塞进怀里,一边戴帽子,一边嘱咐:“大公子的小舅舅休沐,现正在府里侍奉张老夫人,他带了十来个护卫,你们近期行事千万小心。实在不行就出城避一避,等他走了,咱们再动手。”

    “老子明白,这个还用你教?”王茂兴醉醺醺,丝毫不畏惧。

    李小姗一贯憎恶丈夫嗜酒,不悦地拉长了脸。

    假陈盛见状,赶紧打圆场,“嫂子独自在谢府,更是要小心。”

    谈话间,李小姗已重新蒙住口鼻,忍着厌烦说:“陈盛,多盯着他点儿,免得这人醉死在炕上!”

    “应该的,我一定照顾好大哥。”

    “我走了。”

    “嫂子慢走。”假陈盛殷勤相送,出房门后,他有意无意地挨着李小姗蹭了几把,面上毕恭毕敬,眼珠子却滴溜溜乱转。

    李小姗心知肚明,斜睨嗤笑一声,怀揣着庚帖,头也不回地走了。

    另一侧

    当赶到谢府时,已近傍晚,寒风里飘着雪,暮色阴沉沉。

    手炉的炭早已燃成灰烬,奔波大半日,午饭尚未下肚,饥寒交迫。乔瑾坐在马车内,手脚冰凉,饥肠辘辘,半道上就忍不住拆看拜年时得的回礼,挑了盒糕点,邀贺槐同吃。

    “姑娘,谢府到了。”贺槐敬重救命恩人,并不触碰门帘,而是轻敲厢壁。

    乔瑾掀开帘子,颊腮微鼓,窘迫笑了笑,把食物朝外递。贺槐会意,捏了块糕继续吃,体贴道:“不急,慢慢儿吃,我也饿了。”

    这时,门房远远地看清来客,小管事飞奔下台阶,热情洋溢地问:“乔姑娘来啦,怎么不下车呢?快请进府里喝茶。”

    乔瑾吓一跳,火速放下帘子。

    “稍等片刻。”贺槐不卑不亢,微笑拦在车前。

    “行,行。”小管事笑容满面,十分和善,垂手等候。

    贺槐客气道:“您忙着,我们姑娘等会儿就下车。”

    小管事想当然地以为乔瑾在精心整理妆容,依言退回门口。

    马车内,乔瑾干吃了几块糕,噎得十分难受,匆匆翻找一通后,她拎起张霞婆家自酿的甜米酒,顾不得许多,连喝了几口。

    不错,又香又甜。乔瑾掏出帕子擦擦嘴,掀开窗帘望了一眼谢府大门,靠着椅子,暗想:这时候他在做什么?有空见我吗?唉,我是不是又冒失了?

    贺槐耐性十足,一声不催,亦猜测车里人在理妆。

    少顷,酒劲发作,“腾”地点燃了乔瑾,烧得她浑身发热,脸颊绯红,懊恼不迭。

    正当她咬咬牙准备下车时,车外突然响起喧嚷声:

    “公子?您怎么出来了?”

    “小的给您请安。”

    “稳着点儿。”张诚谨慎扶着肩舆,一溜小跑。

    到了阶下,谢正钦一抬手,肩舆落地,他起身前行,走得不快,但步伐稳。

    乔瑾大吃一惊,早已下了马车,疾步迎上前,提心吊胆问:“慢点儿走!你怎么出来了?”

    谢正钦看了看马车,把乔瑾护在身后,威严审视门房小管事,沉声质问:“我若是晚来一步,你恐怕又打算怠慢客人了,对不对?”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人不敢!”门房小管事腿一软;不由自主跪下了,惶恐答:“贵客驾临,小的岂敢怠慢呢?请公子明察。”

    “那为何把客人晾在门外半日?”谢正钦面露怒色;着实不满。

    “公子息怒,小的真没怠慢乔姑娘。”小管事战战兢兢,哀求地望向乔瑾。

    乔瑾好笑地解释道:“你误会了,这不与他相干;是我自己待在马车里歇了会儿。”

    谢正钦缓缓扫视门房小厮,气势威严;众下人垂手侍立,头也不敢抬。

    “你过来。”雪风似刀,凛冽刺骨。乔瑾行至避风的马车一侧,轻声招呼道:“公子;快来避避风。”

    “过来呀。大年初一的;不宜动怒。”

    谢正钦回神,依言近前,歉意道:“下人无礼妄为,前两天我已经惩治过他们了;你别生气。走,咱们进去坐下聊;我——”他忽然打住,低头闻了闻;诧异问:“你喝酒了?”

    乔瑾一怔;抬手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尴尬问:“很明显么?”

    “脸红耳赤的,浑身酒气。你这是醉了?头晕不晕?”谢正钦端详对方白里透红的脸,惊疑不定,暗暗克制想揉捏几下的冲动,皱眉问:“你一个姑娘家,上哪儿喝的酒?还喝得醉醺醺,成何体统?你就不怕嗯?”

    乔瑾摇摇头,笑着说:“上午我去给朋友们拜年了,方老伯还特地问起你的伤势呢。酒是霞姐姐的婆家回赠的,因来找你的半道上口渴,车里却没水喝,我只能喝了些酒解渴。”

    “没醉?”谢正钦目光深邃。

    “几口而已,醉不了。”乔瑾胡乱挥挥手,环顾四周后,迫不及待地问:“捉拿王茂兴的缉捕令发出去好几个月了,有没有消息啊?”

    谢正钦愣了愣,“暂无回音。毕竟茫茫人海,官府搜捕嫌犯向来艰难。怎么突然问这事儿?”

    “此前,我一直认为他已经逃往天涯海角,隐姓埋名。”乔瑾极力隐下激动,透露道:“但今天,我猜他仍躲在城中,他根本就没离开临城!”

    谢正钦震惊,立刻问:“难道你今日遇见他了?”

    “没有。”乔瑾简略告知:“但我在街上遇见他妻子李小姗了。李小姗独自一人,鬼鬼祟祟的,我觉得奇怪,和老贺悄悄跟踪她,直跟到——”她蹙眉,扭头问:“老贺,那一片地方叫什么?”

    “鱼儿巷。”贺槐压低嗓门,没敢对视谢大公子的眼睛。

    “什么?”

    果然,谢正钦脸色一沉,招招手,贺槐硬着头皮靠近,前者不悦地问:“她不懂,你也不懂么?你该不会带她进去了吧?”

    贺槐连连摇头,以赌咒发誓的语气,坚定答:“哪能呢?公子放心,离鱼儿巷老远的地方,我就硬把姑娘劝走了,她压根没看见巷口!”

    “唔,这才对。”谢正钦满意颔首。贺槐松了口气,抄手拢袖,识趣地退回原处。

    谢正钦剑眉紧皱,佯怒道:“你好大的胆子!倘若王茂兴果真隐藏于那儿,你们该如何脱身?此举未免太冒险了。”

    “咳,当时没多想,一时冲动就跟了上去。”乔瑾眸光一闪,犹豫瞬息,忍不住问:“哎,你怎么知道鱼儿巷?”

    谢正钦挑眉,不慌不忙答:“临城人谁不知道?”

    “莫非你进去过?”乔瑾目不转睛。

    谢正钦生性磊落,坦荡荡,直率答:“十三岁的时候,我与荣达一起,出于好奇,曾跟着堂兄弟和世交朋友们去过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