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苦海无涯,回头干啥-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璧立刻上前去扶,瞧我这张破嘴,问的什么劲儿。

    男人推开了灵璧的手,扶着一旁的桌子自己踉跄着起身。擦了脸上的泪痕,苦笑着开口。

    “可日子还得过不是?就算了城门外那些儒生都死了,也换不回我的婆姨了。”

    另一杯茶递到了寒松的手上,男人将沾染了茶水的手贴在身体两侧蹭了个干净。

    “女菩萨与小师”

    说到一半停了下来,下山的和尚可都还俗了,再叫小师傅便不合适,男人嗫嚅一番换了个称呼。

    “女菩萨与寒松道友若不嫌弃,不妨留在这里住上几日。家里丁大点地方,我不信还找不着婆姨藏的好茶了。”

    “无妨无妨!”

    灵璧不顾茶水滚烫,咕咚灌了两口。

    “这茶就不错,怪有滋味的,不须麻烦了。”

    男人点点头,下唇抖得厉害,眼泪在眶中打转。

    “既然如此,二位不妨先休息,我”

    他往门外指了指,似想离去。

    “你忙,不用管我们的。”

    灵璧放下茶杯,声音有些囫囵。

    修士转身离开,还不忘带上门,屋内只剩了灵璧与寒松两人。

    “嘶嘶嘶嘶”

    男人刚一出门,灵璧便伸长了舌头,疼的满地踱步。

    “可烫死我了。”

    也活该挨烫,谁让自己非要问呢。

    寒松端起茶杯,吹开上头飘着的细碎茶叶杆子,果然不是什么好茶。呡了一口没有茶叶的清香,反而有些上头,他面露不解。

    “这茶不好。”

    灵璧脚掌不离地,口中烫出了几个水泡,大着舌头回道:“我的没尝出味道来,管他好不好,凑合喝不就行了。”

    “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为何要说茶好呢?”

    和尚自记事起便在北山寺中,不懂凡间的人情世故。

    “我是出家人么?”

    灵璧指着自己,转过身来问寒松。

    寒松沉吟了几息,回道:“那若施主问起,贫僧无法承认茶好。”

    灵璧的手指从自己的胸膛移到了寒松身上:“你是出家人么?”

    寒松这才想起来,自己还俗了,贫僧这个自称也不能用了。

    “我不懂,为何你要欺骗他。”

    嘶嘶几声,灵璧往寒松身边坐下,抱着胳膊回看他。

    “你呀,还真是不食人间烟火。”

    城中的牢狱被卢致远封着,封鸿道人给他们指清了路,可灵璧与寒松一时之下尚不能进去。里头乱糟糟的一团,须等到卢致远带人清理完毕,算算院判究竟做了多少孽之后。

    尚且需要几天的功夫,这段时间灵璧与寒松要先借宿在城中修士的宅子里。

    “想不想入世?”

    双眼明亮,似夜里的星辰,灵璧从藤椅上起来,立身在了寒松对面。

    和尚点点头,还俗不入世,算什么还俗呢。

    “随我来。”

    拽着和尚的袖子,灵璧拖着他往屋外走去。

    右手刚刚扶在门上,墙角传来呜呜咽咽的声音,封鸿道人扭来扭去想要从绳索里挣脱。灵璧瞥了他一眼,右脚踏出门槛前冲道人开口。

    “前辈,你这凡人肉身出去了可不一定回的来。”

    北山寺中,修士与和尚们亲眼所见,他用佛门的匕首刺死了刚刚生产过的妇人。

    城中的和尚们不比在北山寺时,因着要守戒律清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行凶。如今怕是瞧见了封鸿,一个个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了。

    封鸿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安安分分坐在墙角不说话了。

    寒松与灵璧一起出了宅院上了街道,和尚们换下僧袍,脚不着地忙忙碌碌,帮着路两旁的商家们收拾屋子。房顶又炊烟袅袅升起,鼻尖能嗅到葱花在热油中烹出的香气,耳边叮叮当当,铁匠铺子里几个男人光着膀子敲出了火树银花。

    “此之谓,烟火气。”

    灵璧深深的吸了一口,她最爱凡间,也最爱凡人。只要还留着性命,便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压着心底的苦楚,重获生机。

    走着走着,一家饭庄的伙计挂出了旗子,正随风飘扬着,灵璧示意寒松跟上。

    “每间饭庄酒楼,都有个弹琵琶的小妹。”

    “客观,您几位?”

    小二眼圈红红的,似是刚哭过不久,但见了客人,仍旧在脸上挂了笑询问。

    “两个。”

    伸出两根手指,灵璧抬脚迈入门槛。

    小二视线越过灵璧的间,瞅了好几眼:“就您一个啊”

    “嗯?”

    灵璧一听这话猛的转身,身后竟真的不见寒松。

    饭庄隔壁是家卖金玉的店铺,寒松站在里头,一脸茫然。

    “给我婆姨买个簪子。”

    “谁是你婆姨?”

    店家瞅着寒松的光头出神,山上的确下来不少还俗的僧人,可也不能这么快便成了亲吧。

    谁是婆姨寒松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婆姨是什么意思。

第一百零六章【一更】() 
首饰店的掌柜从柜台子后头绕了出来;手里头拿着账本子;挨着寒松转了两圈;上下的打量着眼巴前的和尚。

    城中人谁都知道;北山寺的和尚穷。寒松脚踩一双黑色的布鞋;鞋底子都快磨烂了。就算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婆姨;可上哪儿凑钱去呢?

    然;城中的修士与百姓皆承了北山寺和尚救命的恩情,总不能把恩人赶出去不是?

    掌柜的将账本子抱在怀里,不住的点头:“小师傅真有几下子。”

    小二最会察言观色;听掌柜的语气和善,便从柜子里头将金簪子放在托盘中双手捧了出来。端在寒松的跟前,示意他开始挑选。

    寒松垂着脑袋;拿起这根看一看;拿起另一支瞧一瞧,在识海之中勾勒着灵璧将它们插在发髻上的模样。

    和尚看簪子;小二看和尚。店家的小二也是该当嫁娶的年纪;可好些年了;街里街坊乡亲们给他介绍了不少;愣是没成一个。如今倒好;还俗的和尚都要比他早一步成亲了。

    “有没有那种”

    寒松抬手将小二端着托盘推远;手指往他光秃秃的脑袋上一指:“叮叮当当,戴上去晃荡着,还响的。”

    “小师傅是说步摇?”

    掌柜的上前;把小二拽到了后头;亲自接待寒松。

    北山寺里住了百余年,偶尔下山化缘。寒松知晓妻子的涵义,却不懂何为婆姨。同理,他知道女修头上戴的是簪子,可步摇是什么便又是一头雾水了。

    “随我来。”

    掌柜的见和尚面露难色,也不问那么多。说的再好听,也不如把真东西摆出来,叫客人过过眼。

    拉着和尚上了楼,皆礼院的书生虽说杀了不少人,但东西却分毫未动动。转念一想,没动也是应当的。一来钱乃身外的阿堵物,是书生们口中的脏东西。二来修士用不着这些凡人花里胡哨的物件。

    二楼开始发黄的墙面上星星点点的溅着暗红色的血迹,掌柜的瞥了一眼,深吸一口气只当没有瞧见。压住了涌上鼻尖的酸,从架子后头取出了几个木头做的小盒子。

    不同于寻常首饰店铺里珠光宝气的盒子,他手中的这几个朴素又别致。

    “我娘子出身北山林子里的村落。”

    掌心拂过盒子上刻着高山流水的花纹,眼中满是赞赏:“她们村子里,把桦树皮扒下来刻处精致的纹理。”

    “你摸。”

    他把盒子向前一推:“天下寻不出比她更好的手艺了。”

    桦树寒松见得多了,不怎么稀罕,他掀开了掌柜推上前的木头盒子,仔细看起了里头亮晶晶,金闪闪的簪子。

    赤金嵌着红绿色的宝石,俗气。

    绿油油的翠玉,剔透够了,可无有丝毫灵气。

    看来看去,有支银簪子不错,是寒松想要的晃荡着,风吹来时叮当做响的所谓步摇。可与其他的一比,却又显得太过黯淡,没得生机。

    “小师傅,选好了么?”

    掌柜的在一旁催促,老实说,店子开张了不假,他却没什么心思做买卖。

    “要不把你婆姨叫来,戴上试试?”

    小二适时的捧着铜镜上前,镜面儿打磨的分外光滑,清晰的倒影着人的面容。

    “师傅你刚还俗没几天,还不知女人们的心思,可难伺候了。”

    似是颇有心得,小二给寒松上起了课。

    “你这样冒冒失失的买回去,婆姨心里肯定不欢喜。”

    楼上就他们三个人,小二却仍是极度警惕,压低了音量生怕谁听见一般。

    “哪怕是你婆姨亲自选的,回去之后还是要挑挑拣拣的。”

    寒松听了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乐店家小二的意思,抬手在自己的戒疤上摸了摸,开口道:“那二位施”

    施主两字出口之前,寒松及时的改了口。

    “两位道友且稍后,我去叫婆姨过来亲自试试。”

    蹬蹬蹬跑下了木梯,寒松踏出了金玉店铺的大门,站在石砖路上往隔壁的饭庄里张望。灵璧没有能前后看五百年因果的慧眼不假,可瞧个和尚并不费力气。

    女子的手拍上了僧人的肩头,不大高兴。

    “你跑哪儿去了?”

    “去给你买簪子。”

    寒松脱口而出。

    抱着胳膊一连后退几步,灵璧满脸的不可思议:“簪子呢?”

    “还在里头,店小二说你们女子小心眼子,非得叫我带你亲自去试试。”

    往隔壁指了指,寒松继续:“我也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

    回忆起了百子城中的旧事,灵璧没有动身,仍旧停在原地。

    “你可有钱?”

    “要钱做什么?”

    寒松活了百年,所受之物全是别人白给的。他化缘的时候拿不下了,凡人们还非要给他。

    嘴角牵起苦笑,灵璧拽过寒松的胳膊,拉着他往饭庄里走。寒松在踏入门槛时停顿了一下,似还惦记着隔壁的首饰铺子,灵璧用力一扯,把他按在了饭庄里的椅子上坐下。

    一手提起茶壶,往他面前的杯中添了水。

    “入世的第一要义,拿别人东西是要给钱的。”

    寒松不懂灵璧的意思,为什么他拿别人的东西要给钱呢?往日跟着住持下山化缘,敲开门后别人给他吃的穿的不说,还要往他的钵盂里放几枚铜钱呢。

    在和尚的印象里,拿别人东西时,别人该给他钱才是。

    二人说话的工夫,恰好屏风后头弹琵琶的小妹唱完了一首曲子,在座虽没几个客人,却都掏出银钱朝她脚下扔了过去。灵璧示意寒松听看,并解释了起来。

    “你我喝的茶,听的曲儿,吃的饭,凡间所有的东西都得花钱买。钱呢又都得赚。”

    夏日顶着三伏酷暑,冬日扛着三九严寒,灵璧为了赚钱买消遣,可受了不少的罪过。

    “我为了几个银钱,撑着摊子给别人算命,很辛苦的。”

    寒松从怀里掏出了钵盂,离开北山寺时没有如禅杖一般被他丢弃,往桌上一放。

    “以后我化缘养你。”

第一百零七章【二更】() 
赚钱一事在寒松看来;似乎并不艰难。寺中僧人下山化缘;每每都是他带回来的东西最多。别看寒松的神情凶;但他的模样俊啊;即便脑袋上没有头发;依旧比其他有头发的男人们好看的多。

    光是那个后脑勺;就能让开门的大娘心疼的要紧;把枕头下的钱都拿出来给北山寺捐成香油钱。

    故而寒松对灵璧说什么我化缘养你时,是认真的。

    甚至让灵璧惊讶的是,寒松话音刚落;他端在手上的钵盂里头,隔壁桌的客人走过来往里头丢了几枚铜钱。和尚掂了掂,铜钱在钵盂里滚来滚去;声音脆的很。

    “够给你买簪子么?”

    把钵盂里的钱倒在手心里;寒松将三五枚铜钱递给了灵璧。

    屏风后头弹琵琶的小妹收了银钱,开始莺莺燕燕的唱起了另一端儿戏文。说的是一位天上的仙女儿背着王母娘娘下凡;在人间遇上了遇上了一个养牛放羊的穷苦男儿。

    这男子别看穷;可有一个大子儿就给仙女儿花一个;宁愿自己喝西北风;也不能把他的仙女儿给饿着。仙子很感动;就嫁给了他。

    后头是老套天兵天将下凡捉拿仙子;灵璧听的多了连耳朵也不抬。从寒松的手里把铜钱捏了起来,往怀里一揣。

    “当然不够,簪子可贵了。”

    妇人的金银玉器;丝绸罗琦怎么能用铜钱来衡量呢?铜钱只能在街边儿买碗凉茶;连馄饨都买不起。

    “我再去。”

    听到不够两个字,寒松立刻捧着钵盂转身,打算在这饭庄里走一圈。因着僧人一天里只能化缘七次,化得着便能填饱肚子,化不着就饿着。若真的遇上手里没有银钱吃食的,往往会在和尚们开口之前,便摇头说不。

    而手里有闲钱的呢,为了能让和尚多化些香油钱,也多半会在僧人们开口之前,便将馒头也好,铜钱也罢,丢在和尚手中的钵盂里。

    金杯秘境之中,虞山道士做百家金钱剑的铜钱便是这么来的。

    只是在寒松看来,化缘与讨饭没有多少区别,不愿意做罢了。可如今想给婆姨买簪子,化缘便是他能想到最快的方式。

    灵璧是来带着寒松入世的,带他见识凡间热闹的,怎么能叫寒松为了跟簪子讨饭呢。抓住他的胳膊,灵璧把寒松按到了椅子上。

    “你已经还俗,化缘是和尚的事。”

    寒松闷闷的将钵盂收起,说还俗之前他还真把这茬给忘了。如果不能化缘,那以后自己就只能和其他修士一般辟谷,餐风露宿了。

    察觉到了和尚闷闷不乐,灵璧将茶杯推了过去。

    “赚钱以后再学,今日入世,我教你花钱。”

    茶是灵璧花钱买的,寒松端起来喝的干干净净。屏风后头软软糯糯的歌声,也是要花钱买的。灵璧提起茶壶,带着寒松坐到了前排的位置。

    城中的商铺子刚刚开业,东西还没置办齐全,小二端上来一盘儿花生米,低声带着歉意。

    “客官见谅,店里如今只有这些了。”

    若是仅有凡人居住的城中,家里头有人离世,那都是要歇业办白事的。遇上个孝子贤孙,能在炕头歇三年。而这种修士与凡人混居的城池中呢,也不是说对故去之人就没了情意。他们更多的是白日里该干什么干什么,晚上独自一人时以泪洗面。

    一地一风俗而已。

    是故眼前的花生米虽然简陋了些,店里的客人没一个说不好的。

    花生米在滚油里炸过,处在金黄与焦棕色之间,上头均匀的裹着细碎的盐粒儿。往嘴里一送,嘎吱嘎吱脆的很,还有油气儿。

    寒松学着灵璧的模样,食指中指夹起一粒向空中一抛,张开嘴在下头将掉落的花生米接住,嚼了起来。

    “凡间热闹的地方不少,青楼酒肆赌坊画舫”

    这些地方灵璧也没去过,热闹归热闹,祸祸人的地方。她是带着寒松入世,也不是带着寒松入魔,饭庄里坐坐得了。三五天之后,二人还要接了旱魃去屠龙呢。

    “只是那些都是腌臜地方,藏污纳垢。”

    从怀里掏出方才自寒松手里接过的铜钱,灵璧将手探到了地上,把铜钱顺着屏风的方向滚了过去。

    小妹不知唱的些什么,没有一句中听的。刚唱完了仙女儿下凡,就唱起了沉香救母,灵璧可不乐意听了。真不知道编故事的人跟仙女儿们有什么仇,冒着被压在山下永不见天日的危险,下凡就找个家徒四壁的穷小子?

    连妲己妺喜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