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奴婢故意不讲。”春兰连忙解释,“是,奴婢不知该怎么说。有两种东西的确是杜家村没有的。一种红红的野果,酸的没法下嘴。”杜三妞脸色微变,春兰没发现,春燕扯一下杜三妞的衣角,杜三妞瞥她一眼,小丫鬟赶忙坐好,装作什么都没发现。
春兰继续说:“还有一种是圆形的,还没铜板大,外壳特别坚硬,用石头砸开,里面的东西倒是可以吃,但只有一点点可以吃。奴婢小时候经常跟奴婢的娘去山上捡那些东西,虽说肉少,吃着也麻烦,终归能填饱肚子。”
“我知道了。”春兰一喜,杜三妞继续说:“其实第一种是山里红也叫山楂,第二种是核桃。核桃在北方很常见,有团团的拳头那么大。你老家那边的可能是小核桃。”
“叫我做嘛?娘。”团团歪着小脑袋问。
杜三妞揉揉儿子的小脑袋,“娘在和春兰聊天,没喊你。和弟弟玩九连环。”
“好吧。你说没有就没有吧。”团团嘟着嘴,“人家明明听到了。弟弟,我们继续玩,娘喊你,也不要理娘。”
杜三妞无语,“是去你家,还是去别的村?”
“去奴婢老家吧。夫人,奴婢的家在村子东北面。”春兰想一会儿,“奴婢想在车里照顾两位少爷,您和春燕一起去村里?”
离家几年,近乡情怯,杜三妞理解,“到村里告诉我你爹娘或者你兄弟叫什么名字。如果你说的那两样真是山楂和小核桃,我回头找你爹娘买两百斤,小核桃按照面粉价格。”
“谢谢夫人!”春兰噗通跪下。
团团和圆圆猛的抬头,睁大眼:“又干嘛啊?”
“跟你俩没关系,继续玩你们的。”杜三妞看春燕一眼,小丫头扶春兰,“姐姐快起来。夫人无论找谁买都会按照面粉价格。奴婢说的对吗?夫人。”
“你知道的太多了。”杜三妞瞥她一眼,春燕撇撇嘴,团团和圆圆跟着做个鬼脸,春兰噗嗤笑了。
到达春兰老家,玩一个多时辰的团团和圆圆躺在车里呼呼大睡。杜三妞带着春燕和两名衙役以及赶车的小赵子往村里去。
十月初的天儿微微点凉,杜三妞穿着葱黄交领中腰襦裙,外面罩一件蜜合色褙子,头上挽着乌黑的纂儿,插着金镶玉花树钗,戴着珍珠耳钉,举止娴雅的走在乡间小路上。
村里的孩子们乍一看见,不禁惊呼出声,“好漂亮的夫人!”两名衙役猛的看过去,发出声音的孩子打个哆嗦。
杜三妞轻笑道:“别吓着他们。小孩,过来,我问你一个事。”冲路边的孩子招招手。
其中一个七八岁孩子踉跄了一下,回头一瞅,就看到几个小伙伴一脸不好意思。小孩瞪同伴一眼,杜三妞再次开口,“过来啊。”温柔的笑道。
小孩转身看过去,杜三妞含笑望着他。小孩不自觉走上前,“夫,敢问夫人是来我们村找人的吗?”
杜三妞摇头,“不是。听说你们村山上有一种酸酸的果子,还有用石头方能砸开的野果,壳十分硬,是不是真的?”
“酸酸的?”小孩挠头。
杜三妞说:“这个时节应该是红色的。”
“啊!我知道了,夫人,你说的那种我家有。”躲在一群孩子身后的六七岁的小姑娘突然开口,杜三妞假装很是惊喜的样子,小女孩继续道:“我和我娘上山摘很多。”
“对的,夫人,她家里有很多。”站在杜三妞面前的小男孩道:“她娘每天只做两顿饭,晚上就叫她吃那些果子。”
杜三妞皱眉,那头发枯黄的小姑娘不会就是春兰的妹子吧。
“夫人,那个小姑娘的眉眼好像春兰姐姐。”春燕压低声音说。杜三妞微微颔首,笑道:“是吗?可以带我去你家看看吗?”
“可以,可以。”杜三妞微微低头,小姑娘看到她发纂上的玉簪子,又有见她带着三男一女,潜意识认为来人是高门贵妇,根本没把她往坏人方面想。
杜三妞笑道:“谢谢!”
“不,不用谢。”小姑娘脸一红,跑在前头,杜三妞跟着她,一碗茶的工夫就到小姑娘家门口,杜三妞扭头,春燕小声说:“的确是春兰姐姐家。”话音一落,听到里面传来,“娘,外面来了一位仙女娘娘,要红色的果子。”
“什么仙女?个死妮子,又偷跑出去——”
“吱呀”一声,杜三妞推开门,“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院子里的声音戛然而止,杜三妞并没等对方开口,推开门看到一位半头白发的女人坐在板凳上捡豆子,“你好,大嫂子。”
“你,你好。”妇人起身,局促不安,眼中带有警惕,“这丫头说的是您?您,您找我有什么事吗?夫人。”
杜三妞缓缓往里走,嘴角含笑,“听这位小姑娘说你家有红色的果子,吃起来酸酸的有点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红色?”妇人回想一下,转身就往屋里跑,“是不是这种?”
春燕走过去,拿两个,“夫人,是吗?”
杜三妞笑道:“你尝尝不就知道了。”春燕拿出手绢擦两下,轻咬一小口,砸吧砸吧,不禁皱眉,“好酸啊。”
杜三妞伸手拿走另一个,比她前世所见的小很多,表皮很粗,不甚好看,“是这个。你们家有多少?”
“夫人,我们家有两袋子。”站在妇人身边的小姑娘开口。
杜三妞道:“能全拿出来吗?另外一种呢?”小姑娘不等她娘开口,跑到屋里抓一捧,递给春燕。
春燕笑道:“好机灵的小丫头。”接过来递到杜三妞眼前,“夫人,你找的是这种吗?”
杜三妞打眼一瞧就认出来,“是的。不知大嫂子家里有多少,我想买一些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顿了顿,“我们家人口多。”
妇人眼中一喜,忙不迭跑屋里,一手拎着一个大麻袋出来。春燕倒抽一口气,“好大力气。”
杜三妞瞥她一眼,小丫鬟捂嘴巴子,低声说:“也真不客气。把咱们当初肥羊了。这种酸的倒牙,没法下嘴的东西,真不知道你买这么多干啥。夫人,你可得想好回去怎么忽悠大人。”
番外三()
杜三妞淡淡地瞥她一眼;春燕讪讪笑道;“奴婢啥也没讲。”躲到小赵子身后。
“这种呢?”杜三妞摊开手掌。妇人放下山楂;跑回屋里又背一麻袋出来。春燕再次走向前;打开三个袋子;确实是两袋山楂一袋小核桃;杜三妞微微颔首。
春燕拿出两块银角子;“这是二两银子。”
“二两?!”跟随杜三妞一行过来的孩子们惊呼出声,纷纷道:“夫人,夫人;我们家也有,去我们家吧。”
杜三妞笑道:“好啊。但不是今天。”
“你什么时候来?夫人,我们等你。”小孩们齐声说。杜三妞笑道:“两三天之后;具体我也没法保证。”随后说:“小赵子;把马车赶过来。”
“是。”小赵子驾着两个轱辘马车,穿着常服的衙役把东西搬上车。杜三妞见里面有空间;问起先和她搭话的男孩;“你家有栗子?”
“有啊。”男孩下意识回答;反应过来傻乐道:“夫人;我家在东面;我带你过去。”
春燕把银角子塞给春兰的娘;跟着杜三妞出去。到外面春燕就问,“那个机灵的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孩子们七嘴八舌回答春燕的问题,春燕确定她是春兰的妹妹;“她娘为什么一天做两顿饭?”
“攒钱给她哥娶媳妇。”其中一四五岁的小姑娘道;“她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不对,是两个姐姐,大姐被她娘卖掉。我娘说如果我不听话就把我也卖掉。都怪她,她不卖闺女,我娘才不会动不动吓唬我。”
“你娘不见得是吓唬你。”春燕开口。小姑娘一愣,杜三妞叹气,“别吓她。孩子,以后你们的爹娘都不会再说卖你们的话。”
“夫人以后经常来找我们买红果子?”十来岁的男孩问。
杜三妞不答反问,“我刚才买的两种野果,除了你们村还有哪里有?”
“不知道欸。夫人,我家到了。娘,来客人,快出来。”小男孩边喊边把大木门推开,站在一侧请杜三妞一行先进去。
杜三妞不禁多看他一眼。屋里出来一位抱着头巾,衣服干净整洁的妇人,满脸堆着笑,“请问夫人找我什么事?”
“想找你买些栗子。”杜三妞笑道:“这孩子说你家有,能卖给我五十斤?”
“我家没五十斤。”妇人摇头,“如果您一定要五十斤,我去我弟妹家看看?”杜三妞点头,妇人推她儿子一下,“给夫人搬凳子。夫人且等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板栗集市上有卖,按照集市上的价格买过来,杜三妞像闲唠嗑一样和对方聊村里的情况。得知村里五六十户人,杜三妞诧异,“你们村这点人,那你们县岂不是还没广灵县人口多?”
妇人点头,“广灵县只有一座大山,山少地多。我们县山多地少,能住人的地方也不多,人口一直很少。最近几年广灵县的人的日子快赶上建康府,这边有点门路的都去那边做事。夫人刚才去的那家,她家三个男人都在广灵县码头上做事。”
“去码头打零工?”杜三妞问。
妇人点头,“以前村里人去建康府。自打广灵县有码头,从我们村到那里三十里路,比去建康府少一半。夏收过后,村里男人就去改去广灵县。听说码头上的吃的不贵,还比建康府码头上卖的东西好吃。一个人一天四文钱就吃饱了。”
“四文钱能吃个啥?”春燕诧异,“鸡蛋海带汤?”
岂料妇人点头,“是的,从家里带干粮过去。村里人说一海碗海带汤里面有一个鸡蛋,只要两文钱。”
“你别听他们瞎讲。”春燕嘴巴快,说出来意识到再说就露馅,“我们家夫人去码头上买果子酒,亲眼看到一个鸡蛋做两碗海带汤。”
“那也不少。”妇人笑道。
杜三妞开口,“时间不早,我们回去了。”
“夫人慢走。”妇人嘴上这样讲,送杜三妞出去。杜三妞顺口问问她小核桃是不是这边独有的。妇人见杜三妞比县令夫人大气,摸不准她的来头,不敢有所隐瞒,“别的县没听说过。”
杜三妞微微颔首。
到村口,跟过来的一众人看到停靠在路边的马车,“四个轱辘的马车?!”大人小孩惊讶的睁大眼。
杜三妞笑道,“是的。你们留步。”踩着杌子坐进车里。直到走很远,杜三妞撩开帘子往后看一眼,见村口依然站着一群人,“春兰,你认识送我来的女人?”
春兰点头,“奴婢偷偷瞄一眼,是村长的婆娘。”顿了顿,“夫人,小赵子都跟奴婢说了,谢谢夫人。”
“不用谢,二两银子买三包东西,我可没吃亏。”杜三妞交代,“小赵子,找个僻静点的地方下车做饭。”
“好嘞。”小赵子偷偷看过食盒,不但有馒头、年糕和青菜,还有一大盘羊肉和两只鸡。听春燕说晌午吃烤肉,小赵子一直等着吃好的。驾着马车眼观六路,不大一会儿小赵子就找到一处遮风又有水的地方。
吃过饭回到建康府还未到酉时。杜三妞坐在中堂雕花紫檀椅上,吩咐小梁子去喊邓乙。待邓乙过来,杜三妞交代,“去东市租一间铺面,买也行,不需要多大,三四米宽,尽量快点。”
“是,夫人。”邓乙退出去。杜三妞派人去喊钱明。随后让春燕去拿笔墨纸砚。钱明来到又等片刻,杜三妞递给钱明三张纸,“去铁匠铺打十把这种东西,不懂的地方来问我。”
卫若怀娶杜三妞之前,卫家人觉得杜三妞能嫁给大少爷是杜家祖坟上冒青烟。杜三妞嫁给卫若怀,生下团团和圆圆,卫家人反倒觉得小卫大人能娶到杜三妞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其中包括钱明和邓乙。也是如此,钱明和邓乙非但没偷偷向卫若怀禀告,领命之后立刻行动。
卫若怀得知杜三妞回来,处理完要紧公务就往家跑。看到满院红色果子,卫若怀好奇不已,“上午买的?”
“是的。”钱明家的说:“夫人带回来的。大人要不要尝尝?山里的野果子。”
卫若怀想说好,见满院子丫鬟、婆子抬头盯着他,一凛,“我不喜欢吃野果。”鄙视地看红果子一眼,抬脚往内院走。
钱明家的叹一口气。从她身边经过的卫若怀眼皮一跳,大骇,这群奴才居然想坑他,“娘子,前院的野果子做什么用?果子酒。”
“不是。”杜三妞实话实说,“做点心。”
卫若怀皱眉,“那得做多少?”
“吃不完就卖。”杜三妞说。
春兰进来,“夫人,邓管事回来了。”杜三妞放下书,叮嘱春燕照看好团团和圆圆,起身去外间。
“大人,夫人,您吩咐奴才找的铺面找好了,现在去看看还是明天过去?”邓乙问。
杜三妞想一下,“春兰,叫小赵子备车。相公去吗?”
“去啊。”卫若怀想知道她又搞什么鬼。
“娘,娘,我们去。”话音一落,杜三妞的两条腿被两个儿子抱住。杜三妞叹气,“你俩耳朵好厉害,娘在外间讲话你们都能听见。”
“谢谢娘夸奖。”团团和圆圆异口同声地说。
卫若怀想笑,“过来爹抱你们出去。”
“谢谢爹爹。”小哥俩伸出双臂。卫若怀一手抱一个,“再过一年爹就抱不动你们了。”
团团说:“我和圆圆长大啦。”
“不是,是又胖了。”卫若怀说完,两个耳朵一痛,正准备开口,耳朵不疼了,扭头一看,杜三妞瞪着俩孩子。
邓乙找的店面比杜三妞想象中大一点,宽五米,进深六米,上下两层,楼上可住人,楼下可烧饭卖东西。
杜三妞十分满意,交代邓乙怎么打扫,哪里垒灶,对卫若怀说,“我走着回去。”
卫若怀笑道,“我陪你。团团,圆圆,先跟春燕回家,爹和娘散散步。”
“我们陪爹和娘。”团团奶声奶气道。杜三妞看向卫若怀,小卫大人颇为不自在的揉揉鼻子,“团团,爹和娘有事相商。”
“刚才还说散步。”圆圆噘着嘴,“大人都是骗子。”
“走吧。”杜三妞开口,“你俩坐马车,小赵子,走慢点。”
“娘子,我们去哪儿?”卫若怀眼见甩不掉俩儿子,干脆走到杜三妞另一边,离两个越来越聪明的儿子远一点。
杜三妞没卖关子,小声说:“去瓷器店。”
“娘买碗和碟子吗?”团团勾头问。
杜三妞苦笑,这孩子上辈子是顺风耳不成,“你知道瓷器店是卖什么的?”
“当然!”团团点头,“卖碗,盛好吃的。”
“不是,娘去买花瓶。”杜三妞说。
团团满脸困惑,“花瓶放花吗?弟弟。”圆圆点头,“可是,我们家的花没了啊。”
“有菊花。”卫若怀道,“冬天还有梅花。到家爹教你们插花。”
“谢谢爹爹。”小哥俩咧嘴笑开。
一家人到瓷器店门口,没进去就看到疑似掌柜的中年男人走出来,“草民见过大人。”男人作揖道,“见过夫人。”
杜三妞眨眨眼,“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
“夫人好记性。”男人道,“草民曾给夫人送过碟子。”
杜三妞恍然大悟,“原来是你啊。”男人微微颔首,“你现在是这个店的掌柜?那可太好了。”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