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若兮自然矢口否认;怎奈卫大夫人根本不听她诡辩。卫若怀回到家听说此事,出乎所有人意料,“妹妹是不是想祖父?母亲,让她去吧,多安排几个人照顾他。”话音落下,卫若愉就拽着他往外走,“大哥,你太让我失望了。”
卫若怀心想,我的目的是让你圆“三妞定亲”的慌,谁管若兮去不去杜家村。以后让你失望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若兮已经记住三妞,我们全家都阻止她,她会记恨三妞。”坑自家妹子,卫公子的眼皮不带眨。
“若兮姐怎么这么小气。”小孩被他堂哥洗脑一番,把有点小娇蛮的小姐姐当成蛮横,浑然忘记九岁的小姑娘,第一次亲耳听到兄长弟弟夸赞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同性,一时接受不了也正常,“伯母不会同意。”
“同意也没事,三妞不会吃亏。”卫若怀一副为她好的说:“其实啊,我怕若兮吃亏,你想想三妞怎么对付去四喜家闹事的人。”
卫若愉不禁打个寒颤,一想对方是对他很好的三妞姐,张嘴道:“让她去,让若兮姐长点教训,叫她连伯母的话都不听。”
卫公子笑了笑,没点头也反对。
话说回来,丁春花向卫老讨主意,卫老都不知道孙家集在南在北,更没见过来找三妞的那个男人,纵然他是太子太傅也没办法,便说:“回头让家里的小厮陪你们走一趟。”
有他这句话,丁春花像吃了定心丸,“三妞今天做片儿川,您老去我们家吃吧。”
两个孙子去京城,下人又不会陪他,每到饭点就只有卫老一人,以前没觉得,如今倒真有点空虚寂寞冷,“哟,三妞儿又做新吃食,那我可得去尝尝。”
三妞正在切面条,见卫老过来忙招呼道:“一会儿就好。”
“不急,不急。”老大人没去堂屋等吃,而是干脆搬张椅坐在厨房门边。见小丫头往生猪肉片里倒入胡椒粉、黄酒和淀粉抓匀,又去切洗净的竹笋和雪菜,随后看到丁春花坐在灶门前生火,三妞爆香姜片,先后放入肉、雪菜和竹笋,煸炒几下加盐、酱油和虾米味精,倒水烧开,放面条,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做饭的又是个漂亮的小丫头,若不是地方不对,卫老真以为她在作画,“好了?”
三妞道:“对,第一次做,可能不太好吃。”
“那也比钱娘子做的好。”卫老能急流勇退辞官回乡,其心性可见一斑,即便今日只有一碗面,老大人脸上也没有半分不快。
三妞仔细看了看,见老人家双目含笑,从柜子里拿出她早就做好的两小碟凉菜,虾米拌豆腐和凉拌木耳,木耳里添了醋,卫老吃了这道菜,胃口大好,直呼,“春花,再去帮我盛碗面。幸好我不和你们一家,照着三妞的手艺,天天米面我也得吃成个大胖子。”
丁春花笑道:“她啊,也就这点本事。”
便是这点本事,等三妞和她娘、两个伯娘架着驴车去孙家集时,到了那儿见办喜事的人家准备了鸡鱼肉蛋,还有带鱼和海参,丁春花只听过,从未见过后两样,担忧道:“你会做吗?”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得,没有我不会的。”三妞口气很大,惹来她娘一记白眼,她耸耸肩,压低声音对卫家派来的小厮说:“去四周转转。”而孙家集是个小集市,由于离海近,附近有个小码头,这边的百姓生活明显比杜家村的村民好。三妞见孙家准备这么多东西,也没怀疑。
“老太爷和我说了,三妞姑娘放心,我这就去打听打听这家什么来头。”他牵着驴车走远,主人家都在办事,误认为他把驴拴到远处,也没在意。这么一忽视,倒真把他给忘了,幸亏三妞还记得吃饭的时候喊他。
三妞仗着亓国百姓厨艺有限,做带鱼的时候直接油炸,海参干脆葱爆,其他菜怎么简单怎么来,除了一道被她做出名的红烧肉,没法简化。然而即便这样,她这顿喜宴也受到宾客的盛赞。
丁春花接过主人家付的余款拉着三妞回就走,出了孙家集才说:“那个老太婆看我的眼神不对劲啊,直勾勾盯着我,三妞,发现没?”
“我看到了。”三妞转向陪卫家小厮,“打听出什么了?”
谁知小厮未语先笑,笑够了才说:“你们家早些天不是来个媒婆么,我觉得就是这家人请去的。”
“什么玩意?!”李月季好险从驴车上掉下来,丁春花慌忙扶住她,“大嫂,坐稳,又不是给你说亲,激动个什么劲哟。”
“不不,不对啊,他们家今天娶亲。”李月季提醒。
卫家小厮说:“这家有两个闺女四个儿子,那天去找三妞的是孙家大闺女女婿,今天娶亲的是第二个儿子,媒婆讲的估计是第四个儿子,在广灵县书院里读书。”
“那天媒婆刚说给三妞说亲,我就拒绝了,然后她说我没见识什么的,我居然忘了问是哪家叫她来的,早知道,早知道——”
“娘,你若是知道,他们今天绝对不会请我们。”三妞说着,自己反而想不通了,“我娘都拒绝他们家了,干么还找我们做喜宴?”
“估计想知道三妞姑娘你是何方神圣。”卫家小厮笑说:“听孙家的左右邻居讲,他们想给第四个儿子找个好亲家,高门大户看不上他家,大字不识的姑娘他们看不上,挑来挑去便挑到你身上。”
“他们想的倒好,也不想想我们看不看得上他家。”李月季嗤笑。
三妞摇头,“不对,村里没有识文断字的姑娘,广灵县可不一定。他们离广灵县比离这边近一半,广灵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不信他们连个年龄适合的姑娘都找不到。”
“难道孙家有什么别的目的?”卫家小厮心中一凛,“要不,我再偷偷回去打听打听,你们在前面路口等我。”
三妞抬头道:“不用。”一看他脸色焦急,福至心灵,“我懂了。”
“什么?”四人齐声问。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三妞指着小厮,对方一愣,就听到,“你家老太爷啊。”
“对哦。”小厮一拍脑门,“孙家,孙家这叫什么来着?”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我家和你家的关系也。”三妞一说,丁春花明白了,“他娘的,这么深的心思,幸好我把那个媒人赶跑了。”
杜发财回到家,听说娘家几个今天遇到的事,翌日早上,端着碗出去吃饭碰到入乡随俗的卫老,就忍不住跟他念叨,“叔啊,你说说,现在的人怎么那么多心思啊。就算我家和你家处的好,可是跟他孙家有什么关系。”
卫老已听昨儿去孙家集的小厮说了事情经过,“不需要有关系,老夫指点你未来女婿一二,他到外面自称老夫的学生,这就够了。老三啊,你也别生气,谁家供个读书人都不容易。听我的话,等三妞及笄再给定亲也不迟。”顿了顿,“不用担心好后生被人挑走,是三妞的缘分跑也泡不掉。”
“叔啊,你可不知道,我们以前担心三妞嫁不出去,都做好给她招赘的准备。”杜发财叹气,从二丫出嫁到现在才两个月,就这么多糟心事,“回头我和她娘说,下次做喜宴不带她去,我看还有没有那么多事。”
卫老不想打击他,为了自家大孙子,“你家三妞能干的名声已经出去,藏也晚了。不如该怎样还怎样,三妞跟去做喜宴也长点见识,以后别人也不敢轻易骗她。”
杜发财一琢磨,是这个理。
卫炳文怕儿子和侄子在家呆太长时间耽误功课,四月初五就赶两小儿回老家,卫若兮闹着要去,不出卫若怀所料,任凭他说再多好话,母亲就是不同意若兮去杜家村。
卫若兮嘀咕这个家里就大哥对她好,被卫夫人拘在房里学规矩,卫若愉幸灾乐的祸登上马车,就说:“这次该不惦记三妞姐了。”
“没工夫了。”卫若怀心想,为了三妞以后在家里立足,我也必须得对你好。带着这种心情,哥俩十天赶到杜家村,刚到村口,卫若愉见小孩朝田里去,“干么呢?”
“咦,若愉回来啦?今天大家插秧,在田里逮好多泥鳅,三妞姐姐说做火烘泥鳅,我们去帮忙捉泥鳅。”农忙的时候村学也跟着放假,小麦带着一伙小孩子,穿着草鞋,见卫若愉从车上下来,“你去不去?去的话得去换衣服换鞋。”
“去,去啊,给我留点,别捉完啦。”卫若愉提着衣摆就往家跑。
卫若怀见此也跟着下车,他倒是想直接找三妞,但是一想到怀里的两根簪子,想一下,还是先回家,万一捉泥鳅的时候掉了,那就尴尬了。
“这位小哥,请问这里是杜三妞家吗?”
卫若怀正想着多日不见三妞,不知她有没有又变漂亮,听到声音下意识抬头,一看对方耳边戴朵鲜艳的挑花,眉头一皱,“是,你也是媒婆?”
对方一愣,“我也是?还有谁?”
“之前来过一个,被三妞的娘拿扫帚赶走了。”卫若怀说。
“为,为什么?”来人不禁打个哆嗦。
粉蒸肉()
卫若怀心想:就不告诉你;“杜三妞快定亲了;你给别人说媒前都不事先打听清楚么?”装作很困惑;余光往四周看看;见几个阿公阿婆离这边远;暗松一口气。
“定了?定的哪家?”媒婆惊讶道:“我怎么没听说过;谁介绍的?”娘的;居然截胡她的生意。
“我说快了,但是还没有。”卫若怀不等她开口,又说:“是我祖父介绍的;建康府姓李的人家,具体哪家我不甚清楚,毕竟人家姑娘家的亲事。好像因为三妞年龄小;两家打算等她大点再过纳礼。”
“你祖父?”媒人打量他一番;总感觉少年人说话太夸张,建康府姓李家境像样的人家;她倒是知道一个;知府大人的岳家。
卫若怀微微颔首;“是的;我祖父姓卫。”
“卫;卫太傅?!”媒婆心里一咯噔;老天爷啊,被她猜中了?!
孙家第一次请的媒婆真不靠谱,这次请的真的很靠谱;来之前把杜家村有多少户都打听清楚;自然知道卫太傅在杜家村。而卫若怀今天穿着青色曲裾,外披白纱袍,气度和村里少年截然不同,媒婆见此已信七分。
“这人谁啊?卫小哥。”见卫若怀一直和个妇女聊天,闲着没事的几个老头老太太慢吞吞走过来。
卫若怀道:“来给三妞说亲的。”
“还敢过来?!”眼神不甚好使的老头儿努力睁大眼,“不怕再被三妞的娘打。”
“不不不,您认错了,我不是上一个。”一人说不信,两人说,三人在旁,媒婆不得不深信,顿时觉得站在杜三妞家门口都危险,下意识往南走两步,“我也是好心。”
“好心个屁,三妞——”
“三妞其实真不需要你说亲。”卫若怀怕老头儿说出实话,打断他的话,“她家稻田地在南边,要不要我帮你找她娘回来。”
“不用,不用了,我还有事,她们既然不在家那就算了。”找回来干么,拿着扫帚把她揍一顿么,媒婆说完就匆匆向几人告辞,仿佛后面有毒蛇追她。
卫若怀心底嗤笑一声,嘴上嫌弃道:“这都是哪儿来的媒婆,一点诚意也没有。”
“对,都他娘的什么玩意,我们三妞才几岁,就这么丧心病狂的想把她娶回去,还是不是个人。”几个老头义愤填膺。
卫若怀脸色一红,“咳,三妞太好了。”好想捂上耳朵,“下次村里再来陌生人,你们问清楚再让她进村。”
“卫小哥放心吧,下次我们连问都不问就把她打出去。”几个老头家的蔬菜就是卖给段家,虽说换不了几个钱,好歹够一家人平日里吃油吃盐。所以这些人比谁都希望三妞晚些定亲,多想几个发财的门路,惠及全村人。
卫若怀心中诧异,但他装乖装惯了,故作为难道:“这不太好吧,祖父万一知道一定很生气。”
“我们不告诉相爷。卫小哥这是刚回来?还没回家吧,赶紧回去歇歇,这么远的路,真够累得。”
卫若怀笑道:“还好,坐在马车里不累。之前答应祖父,三妞家插秧我去帮忙,你们聊,我回家换身衣服。”说完抬脚往家去。
几个老阿公老阿婆看着卫若怀的背影,不禁感慨,“卫小哥将来绝对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是呀,是呀,都过去这么久了,他居然还记得那事。”等他们见卫若怀真换上短打,穿着粗布鞋出来,拄着拐杖跟过去。
卫若愉的动作快,卫若怀到三妞家的地头上,卫家二公子已变成泥娃娃,“你是捉泥鳅还是在泥水里洗澡?”卫若怀皱眉道。
“你准备一直就这么看着?大哥。”小孩不答反问。卫若怀一噎,看了看泥水沟又看了看不远处的三妞,卫小哥犹豫不决。下还是不下,是个很大的问题。
卫若愉却一点都不懂他的纠结,或者懂,小孩装不懂,“大哥,我看啊,你还是快回家歇着吧。”
“我又不累,歇什么。”卫若怀见听到声音的三妞往这边看,抬腿走进泥潭。
卫老不忍直视,拎着装泥鳅的筐子就往三妞那边去,“怎么收拾,我叫钱娘子先收拾出来,等会儿你直接做。”
“去头去内脏,洗干净后用葱姜胡椒粉、黄酒和盐腌。”三妞说:“卫小哥他们若是饿了,我晚上再做,今天不能按时吃饭了。”
“没关系,三妞,我和若愉不饿。”卫若怀高声答,卫若愉紧随其后,“三妞姐,我可想你做的好吃的了。”
“我也想。”杜小麦说:“三妞姑姑,这几天我在你家吃,我帮你插秧。嗯,烧火也行。”
三妞哭笑不得,“知道了,捉泥鳅的时候别碰到秧苗。”
“放心啦。”一众孩子异口同声。
杜发财三兄弟早已分家,而这次没等杜发财开口他们就先帮三妞家插秧,一来三妞家地少人少,二来这些日子托三妞的福,她两个伯娘不但分不少钱,人也胖了一圈。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群孩子捉的泥鳅,钱娘子花半个时辰才搞好。刚腌上泥鳅,三妞一家就从地里回来,杜发财对两个兄长侄子侄媳妇们说:“今天都去我家吃,三妞,多做点好吃的。”
“我来做。”三妞的大堂嫂开口,一家大人哪能让个孩子做饭,“晌午吃米饭还是馒头?”
丁春花道:“昨儿蒸一锅馒头,妞,教你嫂子炒菜。”四月份青菜老了,小葱开花,年前种的蒜苗吃着柴,吃春笋的季节也过去,三妞有理由怀疑,她娘今天不进厨房是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
事实上,也是。每年这时候,总得吃点生菜、咸菜对付几天。三妞夸口没有她不会做的,丁春花撇下十岁的闺女去和两个嫂子聊天没一丝惭愧。
因家里活忙,杜发财昨儿特意去县里买个猪腿回来。如同三妞所料广灵县的猪肉贵了一点,好在猪肉的多种吃法没普及开,猪肉价普通老百姓还能接受得了。
三妞进厨房先把猪肉切成薄片,整整切一菜盆才用调料腌。农家土猪肉粗味重,必须浓油赤酱,否则掩盖不了那个味道。
猪肉腌上,三妞一边教她堂嫂做蒜蓉生菜和笋干炖肉,一边在厨房门口用两块石头和之前帮卫若怀哥俩做烤饼的薄板搭起个简易灶。
生火烧热薄板,三妞站在门口喊钱娘子把泥鳅端来。
钱娘子出来了,生火还跟着一串小孩,三妞扫一眼,有七八个。她从来不知道自个人缘这么好,“过来一个帮我烧火。”
“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