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丫鬟奋斗史-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母与林如海点了点头,之后便掩下这话不提。

第51章 倒V() 
黛玉生日过了,府里也一时安静下来,芍药等人也要出去了,众人不免有些不舍。

    虽然芍药素日性子高傲些,但终究在一起相处了这么久,十来年的情分不是假的,此时离别在即,便是素日有些嫌隙的,也都放下了。

    芍药的伤已经痊愈了,脸上到底留了些痕迹,幸而不是很明显,用脂粉遮一遮,只要不是细看,倒也不大显,这几日也不再躲在房里了。

    因明日要出去,各房的姊妹们都来看望,皆有礼物相送,或是荷包,或是针线,或是一簪、或是一钏。

    紫菀与春雨也备了礼物,紫菀包了一支赤金镶翡翠的簪子并一串红玛瑙手串,春雨则包了一对金累丝镶红宝的镯子,因芍药与她们素来不睦,恐去了芍药不受,便只托绿萼转交了。

    次日,芍药她娘便来领了芍药出去了,春雨和紫菀也没有前去相送,只站在假山上的亭子里,看着她们一行人慢慢出了这大宅院。

    春雨看着这一切,一时有些伤感,轻声道:“素日与芍药见了只是拌嘴,今儿她走了,心里却有些空落落的,明年紫兰她们也要出去了,不知道将来我们出去时又是何情景。”

    紫菀闻言,叹了口气,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姊妹们都大了,早晚都是要散的。”

    这话却触动了春雨的心肠,眼圈霎时间就红了,她今年已经十六了,再过几年也要放出去了,前儿她父母还商议说过个一年两载便求老太太,提前放她出去,早些找个好人家嫁了。

    她虽说打定了主意出去,但毕竟在这里呆了十几年,自小一起长大的姊妹们也都在这里,自然有些舍不得,想到此处,春雨也叹了口气,道:“罢了,终究还有一两年的功夫呢,这会子提这个做什么。”

    两人一时无言,在亭子里站了一会子,直待绿萼等人都送人回来了,才回去了。

    这日,贾敏正打点贺礼,原来年前贾家回年礼时来了信,说是贾珠定于今年四月十二成亲。

    贾敏自然是不能前去的,虽因去年那些事对贾家有些气恼,但到底是自己的娘家,贾珠又是她的亲侄儿,自然不会失礼,便用心打点了一份厚厚的贺礼,还有送贾母等人的礼物,俱都装箱好了,只等过两日天气晴朗了,便命人送去京城。

    方打点完,便听丫头来传话说老太太叫太太过去商议事情,贾敏闻言,忙梳洗了,换了衣裳去了林母上房。

    原来因这两日天气好,因听说赵家太太要回扬州了,林母便与贾敏商议了在挽香榭里治几桌酒席,给赵太太践行。

    贾敏便笑道:“老太太这主意极好,赵家太太这次一回去,又不知多久才能再见了,依我说,这几日园中桃花开的极好,咱们不如把并周大夫家的女眷也一道请了来,一道说笑赏花,岂不更热闹了?”

    林母闻言也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既如此,就交与你去安排罢,我可就不管了。听说他们这两日就要走了,咱们可得早些安排好。”

    贾敏听了这话,笑道:“老太太放心罢,一会子我就打发人安排,必定办得妥妥当当,明儿就下帖子请去。”

    众人正在说笑,忽然有人来传话,说有都中天使前来降旨,已经快到大门口了。众人唬了一跳,忙吩咐下去,开了中门,摆好香案接旨。

    原来圣上钦点林如海为两淮盐运史,并加封林如海为兰台寺大夫,令其与新任按察使交接之后,即刻启程前往扬州。

    听闻此信,林家众人都是又惊又喜,兰台寺大夫虽是虚衔,却也是二品大员了,且这巡盐御史一职历来是圣上的心腹才可胜任,上一任便是甄家,如今自家老爷被点为盐政,可见是极受圣上倚重,一个个都欢欣鼓舞,喜气盈腮。

    紫菀听闻此信,心中却有些纳闷,按理说林如海出任巡盐御史应该是在两年后才对,怎的如今却提前了这许多?想了半日也想不通,也只得归于蝴蝶效应了。

    自领了圣旨,阖府上下都在为林如海升迁之事高兴不已,唯有贾敏与林母心内担忧。

    她们原不是不知世事的内宅妇人,这巡盐御史一职历来便只有皇上的心腹才能担任,虽说表明了皇上的信任栽培之意,但这一职位也是历来最难坐稳的,盐运一道事关国计民生,十分重要,又牵扯到各方势力,一不小心便会被卷入派系争斗之中,十分凶险。只不知为何圣上就偏偏点了林如海。

    晚间林如海回来,贾敏与他说起此事,林如海也是面色凝重,叹了口气,道:“我虽猜到了今年可能会有升迁,却没料到陛下竟是让我出任盐政,这下咱们只怕没有太平日子过了。”

    原来去年林如海把查到的甄家诸事皆上报给了当今皇帝,长康帝虽然按而不发,但心底未尝不怒。

    只是甄家到底是追随他多年的老臣了,又看在奉圣夫人和甄贵妃母子的面上,再者这事也没有确凿的证据,长康帝方按而不发,只命林如海暗中继续查探甄家诸事。

    偏去年一年的年成不好,好几处都报了旱涝,入冬后又有不少地方遭了雪灾,又要国库拨银放粮,只是这几年连年赈灾,国库哪里还有多少银子?

    长康帝只得先从自己的私库拨了些银子救急,只待年下各地税收送来了再做打算。

    谁知到了年底,这年的盐税却比往年少了一成多,足足好几百万两银子。乾元帝大发雷霆,命人暗中一查,却是甄家中饱私囊,还拿了盐政的钱去贿赂拉拢官员。

    他原先虽然知道甄家与两淮盐商的关系,也知道甄家在任上收了不少钱,但也没有放在心上,水至清则无鱼,只要按时缴纳税收,便也没有去追究。

    谁知甄家越来越胆大包天,不止中饱私囊,还拿着盐政的钱贿赂官员,江南官员泰半都被甄家拉拢过去,为甄家马首是瞻,如今江南竟成了甄家的后院。

    长康帝自然震怒不已,偏甄家如今势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倒不好贸然动手,再者他帝年纪也大了,越发心慈手软,又要留个好名声,再没有年轻时的杀伐决断,况奉圣夫人尚在,一时也不好发作,只申饬了甄应嘉一顿。

    但盐政一职实乃朝廷要职,乾元帝是绝不会再让甄家继续执掌。

    但这次派谁去又是个难题,虽有几个人选,但皆有不如意之处,寒门出身的虽然足够忠心,但没什么背景,且盐政油水实在太过丰厚,钱帛动人心,只怕上任不了多久,不是被拉拢便是被斗倒了。

    而那几个家里有些根基的,不是能力不足便是忠心不足。

    正在为难,忽想起林如海来,他是乾元帝的心腹,行事又老练,林家也是百年世家,在江南也极有声望,且他家根基深厚,十分富贵,料想不会贪污受贿。

    且他是荣国府的女婿,四王八公皆联络有亲,他岳家又与甄家是老亲,一般人等轻易不敢与他为难,且林如海这几年政绩斐然,去年又破了大案,在江南官声极好,倒是个极恰当的人选,思之再三,便点了林如海出任盐政一职。

    这其中缘由林如海也猜得**不离十,乾元帝既委派了他,便是有要他肃清盐政之乱,只怕有一场硬仗要打。

    想起近年几任巡盐御史的下场,林如海不禁有些皱紧了眉头,其他的他倒不怕,只怕那些人暗中使手段,从后宅内院之中下手,算计他的家小。

    想到此处,林如海便对贾敏道:“待去了扬州,只怕再没有安生日子了,我这次一去,只怕要挡了不少人的道,其他的我倒不怕,只怕那些人暗中算计咱们家里,因此内宅诸事你要万分小心,切不可让那些人钻了空子。”

    贾敏本是聪敏女子,心念一转便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心中也是一紧,凝声道:“我知道了,后宅之事我会多加留意,老爷且不必操心。”

    虽然心下担忧,但圣旨已下,此事已成定局,已别无他法。

    偏此时又有各家闻得喜讯,都备了贺礼前来道喜,贾敏只得暂且按捺心情,前去料理。

    话分两头,却说甄家这边得了消息,又是另一番情景。

    这盐铁乃是朝廷命脉,尤其是盐政,占了国库税收的大半,历来能担任此职的都是皇帝的心腹,盐铁之职乃是一等一的肥缺,又是一年一任,每年到了换任之时不知多少人盯着。

    上一任的盐政便是甄应嘉,他原本在京中打点了许久,欲再连任此缺,实在不行也要是自己这边的人才行,谁知圣上偏偏点了林如海。

    想起去年便是因林如海坏了他们家的大事,偏偏长康帝对林如海倚重非常,明面上两家又颇为交好,也不好光明正大与他为难,只得暂且放着,谁知今年盐政之缺又被林如海抢了,饶是甄应嘉这般城府极深之人都气得连砸了好几个花瓶。

    细说起来,长康帝对甄家已经是十分恩宠了,这几十年来都是他家管着江宁织造府,这可是油水丰厚的肥缺。

    因觉着甄家当初接驾亏空了近百万两,甄家已经两次被点为盐政,加上去年甄应嘉这一任,便是三任了。

    不止如此,江南许多肥缺也都是他家的人管着,在江南的声势如日中天,大大小小的官员竞相巴结奉承,每年孝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这些年来受的好处早够还上亏空了。

    近百年来,甄家可谓是江南的土皇帝,进上的东西也都是他们家先挑了才送上去,吃穿用度俱是上上等的,其富贵奢靡,只怕连皇家都及不上,逾制违例之处更是多不胜数,只是无人敢去追究罢了。

    其实他们家已经是富贵至极,偏偏人心不足蛇吞象,还觉不够,竟想将盐政把持在自个儿手里。

    偏长康帝点了林如海,前仇旧恨,甄应嘉哪里会甘心,只是刚受了乾元帝申饬,一时不敢再有什么动作,只暂且忍下,日后再清算。

    之后也因此生出了一场祸事来,险些让林家家破人亡,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第52章 倒V() 
因林如海即将前往扬州赴任,贾敏便命人先收拾行李。一些不便携带的大件家具的用品先行登记造册,封存入库。一时林家上下人等皆忙碌起来。

    好容易得了些空闲,贾敏便设了宴席,邀了王氏及周大夫的家眷赏花。

    席间因说起林如海升迁之事,周大夫之妻刘氏便笑道:“真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茹娘昨儿还说这次一别,怕是要好些年才能见了,谁知这般巧,林大人这一升迁,夫人自然也是要去的,咱们倒又可以常聚了。”

    茹娘是王氏的闺名,他们两家极亲密,周刘氏直把王氏当闺女看待。

    这刘氏原是续弦,比周大夫小了二十多岁,如今还不到六十岁,但夫妻情分极好。他们原在扬州住惯了,周大夫年纪大了,来了金陵之后便时常念叨着扬州的老家,这次听说赵家要回扬州,周大夫便也说要回去。

    周大夫的两个孙子还在这边读书,周大夫的儿子媳妇还要在这边照看,原不放心他二老回去,便劝说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双方正僵持不下,忽听说林如海点了盐政,不日也将前往扬州上任,周大夫高兴的不行,立马决定随林如海一道走。

    如今周林两家极是亲厚,周大夫的儿子媳妇见状也不再坚持,只拜托林如海多多照顾。连赵家也决定等些时日,与林家一起上路,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王氏闻言也笑道:“可真是天缘凑巧了,这都是托了林大人的福。”

    贾敏笑道:“可不是,我上回听说姐姐家园子里的梅花极好,正可惜说无福得见,这下可好了,到时候便是姐姐赶我,我也要厚着脸皮上门了。”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王氏忙笑道:“这是哪里的话,想着夫人来我们家坐坐还不能呢,夫人什么时候得闲了,愿意来逛逛,只管吩咐一声便是了。”

    王氏一面说,一面留心打量贾敏。见她今日穿着一件桃红撒花对襟袄儿,外罩石青缂丝灰鼠褂,下面系着一条大红遍地洒金绵裙,眸如秋水,面若芙蓉,整个人比上回见时更娇艳了几分。

    心下不禁有些羡慕,贾敏如今才三十几岁,就成了二品诰命夫人,以林如海的能力,只怕将来一品诰命也是指日可期,这般福气,实在是让人羡慕。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王氏等人知道贾敏如今正忙,便也没有久坐,略用了点子酒菜,又逛了逛,便都告辞回去了。

    贾敏送王氏一行人到了二门上,看着她们上了马车,才回了房。

    梳洗后换了家常衣裳,便歪在软榻上闭目养神。许是连日劳累,今儿又多走了些路,这会子只觉浑身酸软,歪在榻上歇了好一会子,才略略好些。

    过了一会子,便听丫头说保哥儿醒了,贾敏精神也好了许多,便让奶娘抱了保哥儿过来,正逗他顽,便听清荷说孙姨娘来了,说是这几日给太太做了两双鞋袜,这会子送来了。

    贾敏一听,便知孙姨娘是想借此见见保哥儿。叹了口气,到底可怜她一片慈母心肠,便让丫头去领她进来。

    少时,孙姨娘果然低了头进来,一进屋就急切的往床上看去,见保哥儿穿着一身大红小袄儿,正在踢蹬着小胖腿儿,十分精神。

    孙姨娘不禁眼圈一红,随即忙低下了头,片刻后方抬起头来,对贾敏行了礼,方道:“我给太太做了两双鞋袜,手艺粗糙,还望太太别嫌弃。”

    孙姨娘身后的丫鬟忙把包袱拿过来,果见两双极精致的鞋袜,花样也是贾敏素日喜欢的,一看便知费了不少功夫。

    贾敏见了,点了点头道:“这针线极好,花样也合我的意,你有心了,坐罢。”

    便有小丫头搬了凳子过来,孙姨娘推辞再三,方斜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坐了。

    孙姨娘原是个爽利性子,颇有些泼辣,便是在贾敏面前也极少收敛,如今的性子却大变了,谨小慎微了许多。

    贾敏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只一面看着保哥儿,一面捡些家常话闲聊。

    正说着话,却见保哥儿忽的翻了个身,拍着小手啊啊叫着,也不知说些什么。小嘴儿口水直流。

    贾敏忙用帕子轻轻擦干净了,见孙姨娘目不转睛的盯着保哥儿,便笑道:“保哥儿如今正在长牙呢,时常流口水,你若有空闲,便给他做两个围嘴罢。”

    孙姨娘闻言,眼睛蓦地一亮,忙道:“有空的,有空的,我今儿回去就做。”一面说,一面仍贪婪的看着保哥儿,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贾敏见状,也没放在心上,只逗着保哥儿顽笑。

    保哥儿顽了一会子,许是饿了,啊啊叫了两声,见没人理他,马上小嘴一扁,哇哇大哭起来,贾敏抱着怎么哄都哄不住。

    孙姨娘见了,只觉心如刀割,急得不行,险些要冲上去了,还是身边的丫头暗暗拉了拉她的衣角,才勉强忍住了,只攥在手中的帕子快要绞碎了。

    贾敏也有些着急,忙叫了保哥儿的两个奶娘过来,那两人闻声过来。

    其中一个姓李的奶娘接过孩子,保哥儿马上不哭了,小脑袋只在奶娘怀里乱转,李奶娘见状,不禁笑道:“太太别担心,哥儿这是饿了。”

    贾敏没有亲自喂养过孩子,并不知这些,不禁疑惑道:“不是方才才吃了吗?怎的这么快就饿了?”

    另一个姓赵的奶娘闻言笑道:“哥儿如今差不多五个月了,身子长得快,食量也大了许多,因此饿的也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