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补充到:“姨娘,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你提到过你的亲人啊?为什么我一个都没有见过呢?”李清霏好奇的问。
李清霏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明轩也竖着耳朵在听。其实李明轩自己多多少少从下人们的聊天说嘴中是知道那么一点点的,但是也不是很清楚。
听到女儿这么问的李清霏,搜寻着原主的记忆。
通过观看原主脑海的记忆,张玉知道原主在以前的那个家里是属于不讨人喜欢的存在。原主对张府的感情,对自己的父亲都很复杂。
原主一方面认为都是自己的父亲续娶钱氏后,开始变得对自己不闻不问。原主一方面恨着父亲对自己的不关心,让继母随意的磨搓自己。
另一方面也在做着思想斗争,想着不管怎么说都是父亲把自己养大的,甚至在自己出嫁的时候,还给自己了一笔不小的嫁妆。因此,原主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
不过原主对于继母钱氏和妹妹张珍儿这两个人一直没有好感,说原主是恨着她们的,也不为过。原主认为都是她们两个人在父亲面前抹黑自己,才让父亲讨厌自己的。
因为女儿清霏的问题,所以张玉的脑海里就想到了这么多的问题。不过这对张玉来讲,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
张玉回答说道:“你亲外祖父家是江南的,是做丝绸生意的,属于商户。我自幼失去母亲,所以你们的外祖父续娶了你们现在的外祖母。姨娘现在的母亲是继母,对姨娘也不好,对于继母这个人,姨娘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要不然姨娘怎么会现在成了你父亲的姨娘呢?”
听到姨娘的话,李清霏和李明轩都有一瞬间的沉默。
以前虽然总是听下人嘀嘀咕咕说姨娘是商户女,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己姨娘还有着这么一番的经历。
李清霏一时之间觉得自己问到了姨娘的痛脚。很是后悔的安慰张玉说:“姨娘,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个问题的,害你伤心了。姨娘,你还有我们呢!我和哥哥弟弟都是你的亲人,我们以后都会对你很好地。”
李明轩很赞同妹妹的话,因此他也安慰张玉说:“是啊!姨娘。妹妹说的对,以后您就等着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孝顺你吧!”李明轩也在一旁回应妹妹的一番说辞。
张玉听到李明轩兄妹两个这么安慰自己,很开心的说:“这些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姨娘早就忘记了。不过你们两个能想着孝顺姨娘,姨娘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没有人来打搅张玉母子四人的谈话,所以她们母子几个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上午。
与此同时。
另一边去竹园的李明昊也很高兴见到自己的姨娘。李明昊过来年就十五岁了,在男子十八就算是成年的年代也算是不小了。所以平时为了避嫌,他很少来到内院。
对于大年初一这天,可以随便出入姨娘的院子,来看姨娘,李明昊很是高兴。对于看到儿子来给自己拜年的江氏而言,江氏也很开心和激动。
“昊儿,你快点过来让姨娘看看,让我看看你这段时间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是长胖了还是变瘦了?”江氏对在下面给自己行礼的李明昊关切的说道。
李明昊听到姨娘的问话,回答说:“姨娘,你看看,我觉得我吃胖了。过年这段时间每天都是吃的好喝的话,儿子觉得自己胖了不少。”
李明昊一边说一边向江氏走去,到了江氏旁边后,示意自己的姨娘说:“姨娘,你摸摸看我胳膊上的肉,是不是软乎乎的。”
江氏上手摸了摸儿子的胳膊,发现还真的是吃胖了一点。对李明昊说:“能吃是福,胖点还好看呢!”
江氏顺便从旁边的桌子上拿出自己准备了很久的红包,放到李明昊的手里,对他说:“昊儿,给,这是你的压岁钱。”
对于今天从祖母祖父父亲嫡母那里得到的红包的李明昊来说,李明昊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大孩子了,自己已经过了收压岁钱的那个年纪。但是当时长辈们已经给自己准备了,自己不好当时推辞,就收下了。
现在姨娘也要给自己发压岁钱,李明昊觉得姨娘可以不用给自己发压岁钱了,自己是大人了。
因此,李明昊婉转的对江氏说:“姨娘,我都这么大了,你就不要再给我压岁钱了。这些钱你都自己放着自己花吧,你在后院过得也不容易。”
听到儿子这样的话,江氏表示儿子长大了,会为自己着想了。江氏虽然很高兴儿子的长大,但是江氏这个压岁钱还是要给的。
江氏对李明昊说道:“昊儿,不管你多大都是姨娘的儿子,给你的压岁钱你就拿着,这又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不管你以后再长多大,在姨娘眼里你都是孩子,每年姨娘也都会为你准备压岁钱的。”
又补充说道:“你不用担心姨娘没有钱用。你也知道你父亲对姨娘有多好,所以姨娘真的不缺银子花。更何况姨娘也有自己的嫁妆,只是这些很少有人知道。现在姨娘告诉你,就是不要你担心。姨娘只希望你好好的,就好了。”
听到自己的姨娘这么说,李明昊没有办法,只好接过了装着压岁钱的荷包。对江氏说:“姨娘,儿子知道了。谢谢姨娘。”
第63章()
第63章
与张玉给儿子女儿发很少压岁钱不同的是,江氏在给儿子的压岁钱荷包里放了价值不小于国公爷李成龙给儿子的压岁钱。
造成这两者区别的是张玉和江氏的理念不同。
张玉限制儿子女儿的花销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张玉希望李明轩和李清霏兄妹俩通过这件事,能让他们自己形成节约的好习惯。第二个目的是,希望兄妹俩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一个开源的方法,自己想办法增加自己的零花钱。
江氏给儿子大笔的压岁钱,是希望儿子可以在自己的庇护下,活的更加舒适开心。她只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儿子。
两个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说谁对谁错。
江氏看到儿子接过压岁钱,很开心的拉着儿子坐在那里开始聊起天来。
绿园
与竹园和福园欢快氛围不同的是福园有些肃穆。
虽然今天是大年初一,但是因为老夫人不待见妾室们,所以所有的妾室都在自己的院子里,只有国公爷与崔夫人和一众小辈们去拜见了老夫人和老国公爷。
米氏听说后,也想让自己的丫环抱着小四明庭一起去拜年,以显示自己对老夫人的孝心。
但是她的这一提议被崔夫人明确拒绝了,崔夫人还要求米氏向张玉学习。
崔夫人训斥米氏说:“都是同样生孩子当娘的人,你看看张氏虽然爱财了些,但是她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很用心的。这么冷的天气,大人出去还有些受不了这些冷呢!你让明庭这几个月的奶娃出去,这不是添乱吗?怎么你有听说过张氏在这么冷的天里,抱着孩子出来过?”
看到崔夫人生气了,米氏也不敢再提这一茬,只是讷讷的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气急了崔夫人,觉得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训斥自己,真的是太不给自己留脸面了。
当然,此时的米氏心里也暗恨着张玉,她认为都是因为张玉,才给了崔夫人训斥自己的借口。
都是张玉的错,你说平时她那么一个爱出风头的人,今天怎么就这么龟缩起来了?说不定她是和夫人串通好了,就是为了陷害自己呢!米氏心里愤愤的想着。
正在福园的张玉忽然心有所感,感觉好像被什么东西盯上了,所以浑身一阵恶寒,不由得打起了寒战。
李明轩正在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忽然发现姨娘打起了寒战,还以为是姨娘生病了。他急切的问道:“姨娘,你怎么了?没事吧?是不是生病了呀?”
“没事没事,姨娘没事,没有生病。只是刚刚不由得就是浑身一颤,不过现在已经好了,你不用担心。”张玉回答说道。
“恩,儿子知道了。不过姨娘,今年冬天比较冷,你平时要注意保暖,保重自己的身体啊!”李明轩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句。
张玉说:“知道了,知道了,姨娘会注意保暖的。你也是一样的啊!可不要只记得提醒姨娘,忘了你自己啊!”
正在享受儿子关心的张玉可是不知道,在她无知无觉得时候,崔夫人就给她拉了一个仇恨值。而且还是米氏这个小心眼的女人。
似乎可以想象的到,以后张玉的日子似乎是要在多姿多彩中度过了。想来张玉为自己制定的策略计划是要变动了。不过此时的张玉对此一无所知,也浑然不觉。
米氏不管自己心里有多少不平衡,默默地挨过了崔夫人的训斥。
回到绿园后,米氏就开始对着下人发脾气,发泄自己在崔夫人哪里受到的委屈。
自己明明是想尽尽孝心,居然被崔氏说成是自己不知道关心自己的孩子,不会照顾小孩,真是太过分了。米氏心想:儿子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怎么会不关心呢?自己值得崔夫人这样说吗?
一时之间,米氏钻进了牛角尖,卡在那里,死活出不来了,所以也一直没有想通这件事。
看到自家姨娘正在气头上,紫蓝紫心虽然有些担心她,但是也都不敢上前去劝她。如果自己在姨娘生气的时候再惹怒她,那么就算自己是受到重用的丫环,也是还是会受到惩罚的。
自己可是不相信绿园里的小丫头们中,有没有哪一个有想取代自己的心,这个上前去劝的代价太大了,自己可是付不起啊!
也许是想到了一起,所以紫蓝紫心两个人都没有动。米氏因为钻进死胡同里出来,所以脸上一直都是不高兴的样子。
因为米氏的生气影响了整个绿园的过年氛围,所以就算是大年初一,绿园也没有怎么热闹。
江南张府
两天前,张老爷已经把自己给大女儿和外孙们准备的年礼给李存周李知县送了过去,让他帮自己给张玉带去了。因为送的时间有些晚了,所以这些东西到京城的时间,差不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附近。
与这些礼物一起送去的还有一封张老爷的亲笔书信,当然新的内容是以联络感情为主的,顺便提到了一些生意上的事。其中的暗示意味,不言而喻。
因为已经想到了解决生意上事情的办法,顺利的给自己的大女儿去了信件,所以张老爷顿时觉得无事一身轻,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在大年初一这天,张老爷很是高兴。他高兴的后续是,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们都发了一个数额很大的压岁钱。毕竟商户人家,相对于其他人来说,钱还真的不少。所以张老爷很大方,不拘嫡庶,都给了一样的压岁钱。
张老爷的大儿子看到父亲对小辈们如此的舍得银子,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想劝慰父亲。
张家的大爷想了想对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过年了,给孩子们红包是应该的,但是以后您不要给孩子们这么多的压岁钱了,要是给他们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那多不好?不就辜负了您对他们的一片慈爱之心了?”
刚刚听到大儿子说自己给的压岁钱多了的时候,张老爷心里多多少少是有点生气的。张老爷心想:怎么?我自己的孙子孙女,我发个压岁钱,你还嫌弃我给的多了?我又没有花你的钱,你有什么不高兴的?
张老爷自己还没有有所表示自己生气的时候,就听到了大儿子后面的那一句‘不想养成孩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这句话。听到这句话的张老爷,一点也没有先前内心想发脾气的样子了。
张老爷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这个被自己的妻子钱氏有些宠坏的小儿子。
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他小时候自己也是很喜欢的。小时候还是很机灵嘴甜的讨人喜欢的孩子,只是没想到由于自己常年在外跑生意,这个儿子长大后,就有点被自己的老妻给宠坏了。
到自己知道的时候,孩子的性格已经养成了,已经被养得有些废了,自己也改变不了。
没办法,张老爷只好破罐子破摔的想,好在自己还有一个长子,长子还是很争气的,是个做生意的能手。自己的这份家业,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想到这些的张老爷对大儿子说:“父亲知道了你的意思,不过我都已经发过了,难道还能收回来不成?不过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不会这样了。”
听到父亲的话,张家大爷对父亲有些感激,因为父亲听进去了自己的劝告。而不是像母亲一样,每次自己提到这个话题,就很不高兴。
第64章()
第64章
甚至母亲有一次还威胁自己说:自己不友爱兄弟,自己想见母亲过舒心的日子。说既然自己不喜欢弟弟,也不喜欢母亲,那她以后分家了要和弟弟一起住,就不要和自己住在一起之类的话。
说实话,当时听到这些的张家大爷,内心很是苦涩。
也许是因为自己从小被父亲当继承人培养,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所以自己和母亲由于长时间不怎么相处,两人之间有些生疏。相对于自己和母亲的生疏,身为龙凤胎的二弟更得母亲喜欢。
以前自己小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在家,所以母亲的偏心表现的还不怎么明显,自己也没有察觉。直到后来自己开蒙后,在家留的时间长了,自己才察觉到母亲的偏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的心偏的越来越厉害了,现在她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三弟。每每想到这些,张家大爷的心里满满的都是苦涩,像是吞了黄连一样,有苦说不出。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儿子怎么能去说母亲的坏话呢?如果反驳长辈们的话,这也是大大的不孝啊!
每每看到母亲和弟妹一起欺负自己的媳妇,张家大爷的心里一直很难受。谁让自己不得母亲喜欢呢?甚至还因此连累了自己妻儿,所以张家大爷的内心一直处于煎熬中。
也许是因为处于对妻儿的愧疚,所以张家大爷也就没有纳什么通房小妾。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家的大少奶奶也一直没有像张家大爷抱怨什么。但是她不抱怨,不代表张家大爷不知道自己妻儿受的苦,所以张家大爷一直站在妻子的立场,并没有一个劲的听自己母亲的话,一点也不愚孝。
正是因为母亲的偏心,所以张家大爷和妻子的感情才更好。也是因为自己不受母亲的重视,所以张家大爷才更能理解自己的那位原配所出的长姐。对待自己的亲儿子都能偏心成这样,更何况还是前头原配所出的长女呢?
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些,张家大爷才觉得父亲现在想要和长姐修复关系,可能有些困难。据自己的猜测,按照母亲的性子来看,那位长姐没有出门前可是没少受到自己母亲的磨搓。现在她得势了,不报复回来就够意思了,至于其他有的没的,自己还是不要想太多了。
但是张家大爷看到自己的父亲那神采奕奕的样子,也不忍在大年初一这天就给他找不痛快。所以也就按下自己心中的担忧,没有说出来。
撇开自己心中的担忧,张家大爷回答父亲的话说:“是,父亲。儿子记住了。”
听到儿子的回答,张家老爷知道今天这一章算是揭过去。但是想到自己大儿子话中暗示的意思,张老爷瞬间就觉得头痛。
都是那个不争气的小儿子惹得祸。也怪老妻太宠他了,以至于老二文不成武不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