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拱帝冷哼不语,神色却还如旧。
段贵妃便又笑道:“俗话说以柔克刚,碰见了中意的人,再冷硬的性子也能变得宽柔。从前皇上和太子什么样,旁人不知,难道臣妾和英娥还不知道?连英娥都悄悄跟我说呢,太子殿下自打娶了亲,脸上笑容都多了。”
这确实是事实,端拱帝哪会看不出来。
然而伽罗的身份,仍旧如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他端起碗盏,将段贵妃熬好晾凉的梨汤喝尽,“他那点心思,朕都知道。”说罢,阖目靠在软枕上。
段贵妃慢慢帮他揉捏双肩,“昨日臣妾去小佛堂,将英娥给姐姐抄的佛经贡着了。”
“英娥很懂事。”端拱帝半掀眼皮。
段贵妃续道:“臣妾也是最近才知道,太子妃去岁被囚禁在东宫时,也曾为姐姐抄过经。臣妾也瞧过,字迹端正秀气,可见诚心。看得出她跟傅家其他人有所不同,早年在淮南时,还暗地里帮过英娥,心地良善。臣妾说句僭越的话,她的心性,太子看得必定比皇上清楚许多。”说罢,有些惶恐地跪坐在身侧。
端拱帝闷哼了声,没说话。
好半天,见段贵妃依旧跪着,才道:“朕没怪你。”
段贵妃稍觉意外,手底下力道仍旧轻柔。
半晌,才听端拱帝叹了口气,“太子的性子,跟朕年轻时很像。为了那傅家女,他顶撞朕、算计朕,自以为无所不能。”
“太子像皇上,这还不好吗?”
“刚极易折。”端拱帝低叹。
“所以才要找个合意的人,刚柔相济。”段贵妃温声笑着,“皇上能答允太子迎娶太她,可见还是舐犊情深,愿意成全的。太子原本满心感激,新婚燕尔,也能奉皇上的旨意出京巡查,月余不归,自是想报答皇上的美意。父子和睦,君臣齐心,朝堂上安稳了,皇上才能踏实松泛些,保养龙体,福泽百姓。”
“可那毕竟是傅家血脉。”
段贵妃笑了笑,没说话。
端拱帝固然心机深沉,碰上朝政大事难以决断时,仍需找谢珩商议。从去岁至今,父子俩在朝堂之事上略无罅隙,却频频为亲事争锋相对,虽在答允谢珩娶亲时有所缓和,那日麟德殿之后,又冷淡疏离了许多。他为此愁苦烦闷,难得跟段贵妃提及此事,见她又不说了,不由道:“朕当局者迷,你呢,如何看待?”
“臣妾说了,皇上不会恼吗?”
“要恼早恼了!”端拱帝皱眉,“宋澜做事疏漏,留了那样显眼的马脚,是谁之过?”
“臣妾为了此事,左右为难,日夜不安。”段贵妃轻声,手底下停了揉捏。
端拱帝抬眼看她。
“皇上的心意,臣妾明白。姐姐当年为徐公望和傅玄所害,皇上心痛追悔,对傅玄恨之入骨,臣妾怎会不知?可太子殿下——”段贵妃叹了口气,“当初他年弱丧母,整个人性情都变了,他的悲痛,难道比皇上还淡吗?太子行事向来有章法,既然认定傅家之女,必有缘故。其实皇上和太子是至亲父子,最该知晓彼此。之所以到今日处境,臣妾愚见,怕是”
“什么?”
“皇上和太子性情都冷硬,遇事不肯婉转分辩,讲明缘由,只知硬碰硬,要分出高下似的。前几回闹得不愉快,可不都是为此?”
端拱帝没否认,冷嗤道:“他那臭石头!”
“皇上是君父,太子若做得不对,自该教导才是。一味赌气,能有何用?臣妾斗胆问一句,皇上可知太子为何中意傅伽罗?”
“自是为她美貌。”
段贵妃嗤的一笑,瞧着端拱帝不作声。
端拱帝自知武断,沉默了半晌,才道:“为何?”
“臣妾听英娥说,当年太子去淮南时,曾在佛寺中救过傅伽罗的性命。皇上也知道,傅伽罗为傅玄夫妇不喜,幼时跟傅良绍在外受苦,丧母之后在武安侯府待不住,才被送去外祖家。太子那时不知她的身份,一见钟情也未可知。后来在淮南,傅伽罗也暗里帮着太子和英娥,心存善意,更何况,傅玄虽狠毒,傅伽罗却没半点错处。太子会留心,也就”
段贵妃顿了顿,见端拱帝并无不悦,才柔声道:“臣妾觉得,皇上该跟太子敞开了谈谈。父子相知,彼此体谅,未必没有折衷的法子。倘若还是针锋相对,岂不平白损了父子亲情?”
殿内一时安静,端拱帝闭目良久,才叹了口气。
伸手入怀,是谢珩给的玉佩,香囊上的蝴蝶盈盈欲飞。那时谢珩欲往洛州,曾同他提过傅伽罗的不同,应是顾忌他的仇恨,才未细说。
回想起来,父子俩为太子妃的事争执了将近一年,他却从未问过,谢珩为何要娶伽罗。
为何明知她是傅家之女,还是执意要娶?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只会徒生罅隙。
父子相知,兴许还能另有对策。
也许段贵妃说的有些道理。
端拱帝睁开眼睛,缓声道:“只怕太子”
“英娥去劝,太子会听进去的。”段贵妃忙道。
096()
东宫。
谢珩派了两拨人出去;一波前往株洲查段氏的身份;另一波则前往虞征曾任职过的地方;查探关乎其母亲的记录。
消息递回之前;谢珩仍如往常处理政务。
伽罗倒是忙了两天。因谭氏要南下去收高探微的骨灰坛子;她年事渐高;加之路途遥远;伽罗担心途中有恙,除了安排人随行,也请了郎中跟着南下;方便途中照料。送走谭氏之后,又给傅良绍去信,说了此事。
半个月后;虞征的事;有了确切的消息。
虞征在调入东宫之前,曾在四地任职;最初两处因他官职低微;没留多少痕迹;后来两处留存了薄书;上头记录跟姚谦说的并无出入;其父是北地富商;母亲是株洲段氏——显然,吏部的薄书真的被人篡改过,意图掩饰。
关乎段氏身份的消息也随之报来。
——段氏的父亲是株洲一位县令;与宫里的段贵妃是堂姐妹。段贵妃当初入王府时;是惠王麾下的臣属所赠,出身不高,只得了侍妾身份,在王府默默无闻。若非惠王妃意外身故,她又因待人和气跟谢英娥投缘,恐难有出头之时。后来惠王被迁往淮南,昔日臣属或贬或散,进献段贵妃的那位官员也被问罪充军,发配往荒寒北地,杳无音讯。
自谢珩父子入主皇宫之后,段贵妃代掌六宫事,因母族寒微,难有助力,端拱帝未曾特意提拔过,在外人看来,段贵妃并无半点外戚能够倚仗。
就连谢珩都没想到,眼皮底下的清道副率,竟会是段贵妃的侄子!
他将消息看罢,脸色铁青。
在书案后怒容站了将近半个时辰,便往麟德殿而去。
麟德殿中,庄重如旧。
端拱帝前日兴致颇好,特地带着段贵妃、乐安公主和贺昭在上林苑散心赏景,谁知回来途中陡降暴雨,宫人送伞不及,稍稍淋了片刻。他自回京后劳心劳力,龙体本就欠安,被雨一淋,当即染了疾。好在而今时气热,太医精心调理,这会儿身体渐愈,只是还不敢松懈。
谢珩进去时,端拱帝才喝罢汤药,拿水漱口。
见了他,随口道:“今日不是要出城?”
“儿臣本打算出城,碰到些事情,特来请教父皇。”谢珩恭敬拜见,瞧着端拱帝的脸色,“父皇才喝完药,要去内殿休息吗?”
“不必。”端拱帝摆手,“这会儿精神不错。你特地入宫,是为何事?”
“为虞征的事。”
自那回麟德殿之后,父子俩私下里几乎从未提过虞征,此刻谢珩提起,语气颇肃。端拱帝眉心一跳,令徐善出去伺候,旋即起身,踱步往窗口处去透气,“虞征的事,京兆衙门查出来了?”
“京兆衙门怕是查不出那刺客。”谢珩跟在身后。
端拱帝脚步微顿,回头看了他一眼。
临窗设了短榻,明黄锦缎包裹,有日影参差投射。
他坐入其中,抬眉看着谢珩,若有疑惑。
谢珩伸手入袖,取出个线装的小册子来,双手呈于端拱帝,声音略微僵硬,“儿臣虽捉不住凶手,却查过虞征的底细。父皇请看,前面几处是虞征从前任职时的薄书,最末这里,是如今吏部留存的薄书。父皇觉得,有何不同?”
“无甚区别。”
“虞征的母亲是株洲段氏,从前的薄书都有提及。按说吏部更应注明,却只字不提段氏,父皇不觉得古怪?”谢珩站姿挺拔,脸色微沉,不待端拱帝推托,续道:“儿臣心中疑惑,亲自去验看吏部薄书,发觉这一页,其实被人篡改过,虽故意做旧,却与原本的薄书稍有不同。吏部薄书何等要紧,父皇觉得,谁敢肆意篡改?”
端拱帝不应,盯着谢珩,四目相对,哪能不知其质问之意。
他轻咳了声,“还查出了哪些?”
“查过这位株洲段氏的身份。”
“查明白了?”
“出身、亲眷、经历,已悉数查明。父皇想听吗?”
“不必。”端拱帝的脸色,不知是何时冷沉了下去。他当然知道谢珩的能耐,不管此刻将尾巴收得多干净,假以时日,总能察觉端倪,渐渐挖出实情。只是没想到,谢珩会查得这样快,而且是从株洲段氏那不起眼的线索。
篡改薄书虽无铁证,段贵妃密召虞征时也无人察觉,但谢珩既然怀疑至此,再掩饰否认也是徒劳。
端拱帝沉默瞧着谢珩,随手将那小册丢开。
“从王府到皇宫,儿臣竟从不知道,段贵妃还有个侄子叫虞征,还当了儿臣的清道副率。父皇想必早就知道了?”
“当初是因他才干提拔,别无他意。”
“那么宋澜的事呢?倘若真如父皇所说,是姜谋所为,他敢刺杀四品官员,篡改吏部薄书?哪怕是段贵妃,她跟伽罗无怨无仇,平白无故,何必费尽心机对伽罗下毒手,要断了伽罗的子嗣?对付儿臣的意中人,于她而言,有害无益。”
“不至于断送子嗣。”端拱帝冷声打断。
“那方子的效用,侍医都跟儿臣说过!”
“那他可曾告诉你,那药并非绝育的方子,三五年内虽不能有孕,停了药调养几年,便与常人无异!”
“并非绝育,就能肆意用在弱女子身上吗!”谢珩的怒气陡盛,声音拔高,“是儿臣先钟情于她,是儿臣执意求娶,追到洛州将她拦下。她原本能在别处享尊荣安逸,是儿臣将她困在东宫,委曲求全!儿臣娶她,是为爱护疼惜,不是让她被人加害,担惊受怕,损及身体!执意强求的是儿臣,违背父皇心意的也是儿臣,父皇有怒气,不论如何惩罚,儿臣都甘愿领受。但是父皇,你曾答应儿臣,不会为难她。”
“朕没为难她。”
谢珩气狠了,脱口就道:“那你还指使人用那下三滥的药!”
端拱帝高居帝位,何曾被人这般指责过,霍然起身,“傅伽罗是傅玄的孙女,傅玄如今还在太上皇身边,就等着回京夺回皇位,将朕赶出宫去!你执意要娶傅伽罗,朕没阻拦,哪怕是记入宗谱的正妃之位,朕也允了。这还不够?你还想让那傅家女诞下儿子,将来祭祀你的母妃,染指朕的天下不成!”
窗隙中有风透入,端拱帝激动之下,脸上早已涨红,“朕愿意成全你的婚事,但傅家的人,休想染指朕的天下!”
“伽罗没想染指天下!”
谢珩遽然打断他。
端拱帝微愣,双目含怒,将他盯了半天,忽然冷笑起来,“没想染指天下?她将你迷得心智尽失,占着正妃之位不说,还不许旁的女人进东宫。你想护着她?好——娶个家世清白的儿子,给朕生下皇孙,哪怕将那傅伽罗捧上天,朕也绝不过问!”
“儿臣不会另娶,更不会跟旁人生皇孙。父皇若想另有皇嗣,儿臣绝无异议。”
谢珩冷声。
端拱帝气得噎住。
他都这把年纪了,拖着病体为朝政天下操劳,哪还能再生个皇嗣,教养长大?
父子俩沉着脸对峙,端拱帝半是恼羞成怒,半是恨其倔强,憋了片刻没忍住,猛然咳嗽起来。咳了半天,见谢珩只是取了茶水递到他跟前,也不出言服软,也不帮忙拍背,恨恨地接过来喝了两口,气道:“朕是白养你了!”
谢珩仍是沉着脸,见端拱帝咳得厉害,心中怒气也消了些许。
待端拱帝咳罢,殿内安静了片刻。
谢珩略无迟疑,自怀中取了伽罗那枚长命锁,轻轻搁在案上。
端拱帝愣住,“这是?”
“伽罗的东西。”谢珩声调稍缓,“当初鹰佐指名要伽罗去云中城议和,是为此物。”
“这东西很重要?”
“这其中所藏的财富,十个国库都未必能比。”谢珩瞧见端拱帝脸上的震惊怀疑,随手又将长命锁取回,“伽罗若是贪恋富贵权位的人,将此物交与西胡或是北凉,自会被奉为上宾。但她去岁将此物交给儿臣,分文不取,只愿以其所蕴藏的财富,造福百姓。父皇可知她为何离去?是怕儿臣与父皇起龃龉,给徐公望之辈可乘之机,为祸百姓!她有如此胸襟,父皇却挟私迁怒,对她步步紧逼!”
谢珩胸膛起伏,极力克制情绪,“父皇可知道,儿臣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将她留住?”
端拱帝怔住。
谢珩所说的父子龃龉,段贵妃那日的劝言,霎时涌上心间。
他迟疑了片刻,才皱眉道:“那长命锁究竟什么来头?”
入暮时分,谢珩离开麟德殿,留端拱帝独自坐在昏暗窗畔,对着外面的飞檐翘角出神。
次日清晨,仪秋宫的管事内监亲自来传旨,说段贵妃有事请太子妃入宫。
彼时谢珩已去了朝会,伽罗虽觉意外,却还是如常打扮,乘了肩舆前往。至宫门外弃了肩舆,徒步走至仪秋宫中。
迎面扑来的风卷着细细雨丝,落在脸上微凉。
伽罗缓步走过,身后陆双卿恭敬跟随。行至仪秋宫时,那雨势越来越浓,落在大水瓮的荷叶上,噼啪微响。正殿屋门半掩,段贵妃正站在廊下瞧着雨帘出神。
见了伽罗,她微微一笑,“下着雨呢,怎么就走过来了。快到殿里坐着,若是被风吹出风寒,可怎么好?”伽罗笑说无妨,向她行礼时,段贵妃只侧身受了,又叫宫人熬了淡淡的蜜糖姜茶,给伽罗驱寒。
她待人向来如此,哪怕明知端拱帝憎厌伽罗,也是热情照拂之态。
伽罗却记着虞征和宋澜的事,不敢掉以轻心,不知段贵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含笑应答。对坐了会儿,段贵妃屏退宫人,只留了贴身侍奉的姑姑在侧,吩咐她去将今晨皇上御赐的缎面盒子拿来。
不多时,盒子送来,巴掌大小,两寸之高。
段贵妃笑吟吟的,将盒子推到伽罗面前,“瞧瞧,里头有好东西。”
伽罗脑海里霎时闪过端拱帝送的那副空盒,却也知道,众目睽睽之下,以段贵妃的行事,不可能过分,留下把柄。遂伸手轻揭了条缝,察觉没有异常,才放心揭开盒盖。盒子除了缎面包裹之外,并无半点雕饰,朴实无华,里头端端正正地摆着一枚羊脂玉佩。
谢珩的玉佩!
伽罗大为惊讶,生恐看错,又瞧了一遍,正是她藏在身上四年,后被谢珩诓回去的那枚。玉佩之上的办旧香囊仍是从前的模样,蝴蝶翩然,盈盈欲飞。
“这是?”她下意识看向段贵妃。
“这枚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