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城之后,城内消息亦迅速传开,道旁百姓见得这幅模样,直呼活该。
这般缓缓入城,到得白鹿馆外,夜幕已然降临。
李凤麟已然备了庆功宴席及犒赏军士之物,谢珩并未推辞,不止邀了随行众将和柘林府及黄彦博所调府兵的长史、司马等人,连同军伍中格外骁勇的士兵也一道邀请,于衙署旁的敞厅中欢庆,特令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宴至一半,他以臂伤作痛为由离席,留下黄彦博和李凤麟主持局面。
他在战青的陪同下走出很远,还能听到军士的欢喝声,甚至衙署之外,有百姓点燃烟花,为今日传遍全城的喜讯庆贺。
这般局面当然是谢珩盼望的,可心里却还是有无形的重石压着,令他难露笑意。
快步回到白鹿馆,重伤昏迷的韩林就安排在紫荆阁附近的剑南台里。
谢珩过去时,屋舍里灯火通明,稍作休整的侍卫已按着战青的安排往各处轮流值守。曹典、杜鸿嘉及蒙钰兄妹皆按照谢珩的安排,往厅中赴宴,此刻唯有刘铮带了两名侍卫,连同莫先生一道,守在韩林跟前。
门口侍卫躬身行礼,里头刘铮听得动静,亦起身相迎。
谢珩快步走进去,扫了眼仍旧昏睡不醒的韩林,随即看到床榻旁那个小小的身影,失群的孤雁般趴在床边。
韩伯岳满心都在韩林身上,听见刘铮等人问候的声音,才察觉动静,回身看到谢珩。
他脸蛋上还挂着一滴泪,却还是噌地站起身,如韩林教过的那样,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幼童的身影在刘铮等人的衬托下格外单薄,身份倔强却半分不减。
谢珩盯着他,上前伸手搀起,看到孩子眼底下的乌青。
这个年纪的孩童正是活蹦乱跳、人嫌狗憎的时候,韩伯岳比旁的孩子更强健些,原本不该有这幅样子。
谢珩皱眉,往韩林脸上瞧了瞧,方毅的脸上血色苍白,气息都颇微弱。
“莫先生。”他叫韩伯岳坐入椅中,回身问道:“能救吗?”
“老夫已竭尽全力。”莫先生纵有神医之称,却也没有起死回生的本事,诸般手段用尽,却难以挽回韩林重伤之下的虚弱。
他不愿当着韩伯岳的面细说诸般伤情,便同谢珩拐入内室,将先前未及详细禀明的事说了,最末叹道:“我已问过军士,韩将军在小相岭上时就受伤极重,后来追击宋敬玄和他的副手,拼尽全力拉弓射箭,等射中了那位副手,他已是强弩之末,摔下马背。原本就有骨头断裂,那一摔之后刺入腑脏,怕是回天乏术。”
谢珩眉目陡沉,“莫先生也没有办法吗?”
“若是旁的病症,老夫用尽本事,或许能有一线生机。但他脏腑已损,还请殿下恕罪。”
莫先生叹了口气,扫向外间,低声道:“那孩子早起就过来守着,寸步不离,若不是傅姑娘过来哄着,连晚饭也不吃。若能有办法,焉有不救之理?”
谢珩垂目,眉头紧紧皱在一处,半晌,道了声“先生辛苦”,同至外间。
韩伯岳已经回到了韩林榻旁,一双眼睛巴巴地望着谢珩,想问父亲伤情,却又不敢。
谢珩坐至榻旁,瞧会儿韩林,又瞧会儿韩伯岳,最终沉默起身。
*
次日韩林依旧昏睡不醒,中间咳了几回血,浓稠乌黑,脸色苍白。
韩伯岳连夜守在旁边,谁劝都不肯走,韩林那稍有动静,便凑过去细看。然而伤情恶化,令人失望,莫先生能解百毒,能治诸般外伤,却无法破开膛腹,将刺在脏腑的碎骨取出。韩伯岳瞧着榻上越来越虚弱憔悴的父亲,隐约明白这重伤背后的含义。
原本皮猴般没片刻安静的孩子,这一晚却死握着拳头不吭一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悄悄的埋头在韩林锦被上,无声抹去。
后来终究没忍耐住,趴在韩林身边,握着韩林的手,口中溢出破碎的哭泣声。
大颗大颗的眼泪滚落,落在韩林手背。
床榻上昏睡的人似有察觉,手指动了动,却还是了无生气。
韩伯岳哭得越发凶了,一声声强压伤心恐惧的“爹爹”哭出来,令素来刚硬的刘铮都红了眼眶。然而韩伯岳倔强,死守在榻旁不肯挪动,刘铮只能陪坐在旁边,束手无策。
至黎明时,床榻上的韩林仿佛回光返照,勉力睁开眼睛。
刘铮当即命侍卫按照谢珩的吩咐,去紫荆阁扣门,不过片刻,和衣而睡的谢珩便起身赶过来,带着深冬早晨的冷冽清寒。
莫先生昨晚撑不住眯了两个时辰,此刻也已赶到榻前。
韩林躺在榻上,目光涣散,早已不是初见时精光奕奕、龙精虎猛的汉子。连日昏睡,伤情渐重,他几乎连米汤都没喝几口,此刻眼窝深陷,脸色灰败,眉头紧皱,显然是疼痛已极。
谢珩越众上前,坐在榻旁的矮凳上,叫了声“韩将军”。
韩林喉结动了动,握着韩伯岳的小手,胳膊挪了挪。
谢珩会意,伸手将韩伯岳握住,肃然道:“将军放心,我必定好生照顾伯岳!”
“谢”韩林提气张口,随同话语出口的,却是血迹。
韩伯岳强忍着呜咽,五根手指不自觉地握紧,将谢珩牢牢扣住。
韩林唇角微动,像是在笑,断续道:“听话”
韩伯岳呜呜地应着,抬起袖子擦泪,两只眼睛通红,只呜咽道:“爹爹,你快好起来。伯岳听话,再也不顽皮捣蛋,惹爹爹生气!呜”
“男子汉”韩林说得甚是艰难,素来刚毅的脸上,稍露温柔,旋即又道:“姑姑”
“伯岳会听姑姑的话!”韩伯岳忙不迭的点头,“爹爹你快好起来。”
韩林扯了扯嘴角,望着韩伯岳,眼中有泪珠滑下,缓缓渗入枕中。
“宋”他又勉力想说,喉头却被污血堵着,发不出声音。
莫先生忙上前帮忙,谢珩端坐榻旁,沉声道:“宋敬玄和他的爪牙,必定依律法严惩,韩将军昔日的仇,我必定会报!伯岳在我身旁,你尽可放心。”
他一字一句,都说得格外坚决。
在来洛州之前,谢珩就选中了韩林,不止为附近地势和韩林的性情,还为韩林对宋敬玄的仇恨——
当年宋敬玄初至洛州时,韩林已是柘林府都尉,为方便照顾家人,将妻子和三岁的孩子、连同十二岁的幼妹都安置在雍城。
谁知随宋敬玄赴任的那位司马色胆包天、行径恶劣,瞧着韩夫人容貌娇艳,竟在酒后命人将韩夫人劫来,欲图用强。韩夫人出身书香门第,不会半点拳脚功夫,被司马逼在屋中,誓死不从,争执中拿铜壶砸伤司马,司马大怒,酒醉之下,也抢了铜壶砸她,欲令她放弃抵抗。然而韩夫人质弱,被他砸伤,没过片刻便一命呜呼。
韩林得知此事,震怒欲狂,去找那司马讨还人命时,被宋敬玄仗势压住。
为堵口舌议论,宋敬玄另寻了许多娇娘给韩林,都被韩林拒之门外。
从雍城、洛州到京城,韩林试了许多法子,要为亡妻讨还公道,却都被宋敬玄死死压着。韩林怕旧事重演,将妹妹送到舅家养着,这几年中,只留儿子在身旁,亲自教导抚养。
这回韩林拼死相助谢珩,不止是为公道大义,也是想为亡妻报仇,手刃仇敌。
是以宋敬玄大军被冲乱,无力攻山时,韩林便拖着满身伤痕,骑马闯入敌阵,疾追那位司马报仇。
蓄满刚硬仇恨的铁箭令那司马当即身亡,韩林却也重伤倒地,还被近处惊慌的马踩到腹部。后虽被部下及时救回,却也重伤昏迷了过去。
此刻听得谢珩承诺,韩林目露感激,又将目光落到韩伯岳身上。
那是谢珩在这位刚硬铁汉身上从未见过的目光,温柔、担忧、不舍、愧疚种种交杂,如猛虎舐犊。他的目光渐渐涣散,唇边溢出愈来愈多的污血,最终似是叹息了一声,委顿下去。
韩伯岳紧握的手指已在谢珩手背掐出血迹,在谢珩伸手抚平韩林眼皮的一瞬,再也忍耐不住,扑在榻上大声哭起来,声声哭喊,哀恸欲绝。
谢珩转过头,深深吸了口气,眼底微微泛红。
075()
韩林的丧事由谢珩和李凤麟亲自安排人操办;同他亡妻一起;葬在城郊一处松坡。
韩伯岳留在谢珩身边;很是消沉了几天;伽罗每日陪着照顾开解;十分心疼。
谢珩那里依旧忙碌——宋敬玄这番起兵;洛州、灵州、宿州的折冲府皆有参与;这等悖逆行径自然不能姑息,这些折冲府如何裁撤合并、令安排都尉长史,都是要紧的事;由谢珩和黄彦博写了密奏入京,按着端拱帝的安排行事。
宋敬玄和徐昂及数位谋逆都尉的家眷亦按律收押,待宋敬玄和徐昂回京定了罪名;一道处置。余下的仆从家奴;皆遣散或变卖,由李凤麟安排司法诸官处置。
宋敬玄都督之位当即被革;由一位闲散度日的宗室郡王遥领。
白鹿馆与刺史衙署紧邻;谢珩同李凤麟繁忙处事的间隙里;李凤麟的夫人姜氏也终于露面;来白鹿馆中看望韩伯岳;顺道拜会身份特殊的伽罗;送了好些补品和起居之物过来,十分周到。
这日姜氏过来时,伽罗正跟谭氏、岚姑在屋内闲坐;教韩伯岳写字。
韩伯岳经前几日的伤心后;渐渐接受了父亲已然战死的事实,除了晚间偷偷哭之外,白日里牢记着韩林要他做男子汉的话,甚少再表露伤心。只是毕竟年纪有限,刚没了至亲,先前的顽劣笑语一去不返,时常闷坐发呆。
伽罗也经历过幼时失慈的事,故耐心陪伴,教他习字解闷。
因韩夫人是书香门第,韩林当初以武举出身,能熟读兵书,学问也不差。是以韩伯岳虽养在军营,读书的事也没落下,到如今已读了不少书,只是性子顽皮,兴许是随了韩林的粗豪之气,书法略差。
伽罗的簪花字过于秀气,谭氏上了年纪,书法端庄沉稳,倒可教他练习。
几个人围坐在长案旁,见姜氏进来时,不免起身相迎。
姜氏自是满口关怀,寒暄过后,随身侍女将四个食盒放在桌上,说里头是各色蜜饯糕点。如今已入了腊月,天气严寒,没了新鲜的蔬果,闲来无事,也只能拿这些零嘴来打发时间。
等她寒暄过后告辞,伽罗便选了几样装入食盒,亲自给蒙香君送过去。
蒙香君的住处离紫荆阁不远,同蒙钰一道被战青安排在阁楼二层,底下则是个小小的议事厅,两侧抱厦中住着杜鸿嘉和曹典。
伽罗过去的时候,议事厅的门敞开,里头影影绰绰站着几个人。
走近了,看清那是战青、蒙钰、杜鸿嘉和蒙香君四个人,谢珩不在。
里头不像是商议要事的样子,伽罗走近时,蒙香君扫见,当即走到门口笑道:“这样冷的天气,又送了好东西过来?”
“刺史夫人送了些糕点蜜饯,想着蒙姐姐或许喜欢吃,所以送些过来。”伽罗走进里面,瞧着战青和蒙钰已然痊愈,杜鸿嘉的手臂却还是小心翼翼兜着,不免问他恢复得如何,顺手将食盒揭开,取了几碟糕点出来,摆在桌上。
蒙香君随手拈了吃,道:“等洛州的事定了,你也回京是不是?”
伽罗迟疑了下,“我先等父亲过来吧。”
“昨日收到的消息——”战青站在旁边,及时到:“傅大人五日内能抵达雍城。”
伽罗闻之欣喜,听蒙香君问得奇怪,遂道:“蒙姐姐要去京城吗?”
“想去那里瞧瞧。”她来洛州时日不短,瞧着伽罗每日给谢珩换药,战青等又格外客气礼待,虽不知过往情由,却也瞧得出端倪。向伽罗挤了挤眼睛,道:“殿下说我箭术极好,旁的功夫却有限。我羡慕殿下身边那位岳姐姐,特地求了殿下,准我入东宫当个小侍卫,学些本事。”
这倒令伽罗意外,不由欣喜,“那你要在京城住一阵了?”
“嗯!就在你表哥手底下当差。”说着,笑睇杜鸿嘉。
杜鸿嘉似颇无奈,同蒙钰对视一眼,各自一笑。
*
洛州的事渐渐理清,腊月初三那日,傅良绍顺利抵达雍城。
伽罗已有近一年未见到父亲,前两天缠着谢珩问定了傅良绍抵达之期,这日早早就起来,仿佛过节般着意打扮一番,修长的妆花襦裙之上锦衣绣金,将那件杏黄缎面的斗篷披着,早早在屋中等候。
这日天晴,固然冬日清寒,太阳晒着,仍旧有几分暖意。
谢珩处理了公事,回到白鹿馆时,就见伽罗站在穿堂外,来回踱步,翘首张望。前两日下的雪还未融尽,穿堂旁槐树底下,积雪覆盖枯叶,半融半冻,上头已留了她许多脚印——也不怕踩雪冻了脚。
他这两天颇为忙碌,整日在隔壁衙署议事,早出晚归,加上左臂的拉伤非伽罗所能医治,换药的事都交给李凤麟请来的郎中,每日竟甚少能见到她。
今日难得早归,路上撞见,不免多瞧两眼。
伽罗旁边,则是倚柱而立的蒙香君,像是一道过来等的。
两人上前拜见,谢珩觑着伽罗红扑扑的脸蛋,知道她是心急,道:“午时才能到。”
“那也快了!”伽罗往他身后张望,两只手藏在绣金袖筒中,抱着藏在当中的手炉子,“殿下今日回来得早,衙门的事都办完了吗?”
谢珩颔首,看向伽罗身后的蒙香君。
蒙香君微怔,旋即会意,道:“在虎阳关时,我已拜了傅大人做先生,故而一道来迎候。”
谢珩没再多问,瞧见伽罗鼻头在冷风里吹得泛红,不由皱眉,“回屋等吧。“
“不碍事,没觉得冷。”伽罗眼底都是笑意,猜得谢珩的意思,忙道:“殿下有事自管去忙,不必管我。战将军已安排了住处,表哥今日也得空,就在那边。父亲抵达时,有我们足够。等殿下有空了,父亲再过去拜见。”
蒙香君亦点头,侧身让开道路。
谢珩觑着伽罗没说话,神情还是从衙署里出来时的冷肃。瞧了片刻,没动身往里走,反而回身,走向近处一间敞厅,道:“过来。”
伽罗微诧,跟着他走过去。
敞厅就在穿堂不远处,正对着白鹿馆照壁后的长长甬道,倘若傅良绍抵达,一眼就能瞧见。伽罗随谢珩走进去,里头虽没人在,却照常烧着炭盆,不似外头风冷。那门帘子厚重,不好搭起来,遂回身问道:“我开扇窗户,蒙姐姐介意吗?”
“我又不怕冷。”蒙香君笑道。
伽罗遂开了窗扇,回身见素日繁忙的谢珩竟然坐在椅中,不免诧异,“殿下这是有事要忙吗?”
“谁说的。”谢珩掏出那把漆黑铁扇把玩,碍于蒙香君在场,没再说旁的。
伽罗对上他的目光,恍然明白他意思,不由抿唇微笑,没再说话。
因有蒙香君在场,谢珩便还是素日端贵模样,只问伽罗这两日韩伯岳如何。
伽罗照实回答。
过午时分,傅良绍终于抵达白鹿馆。
最初瞧见侍卫匆匆绕过照壁时,伽罗尚未反应过来,待瞧见侍卫身后那道熟悉的身影,猛然站起身,向谢珩和蒙香君道了声“来了”,便匆匆掀帘出门。
渐渐走近,看到父亲面容,比从前憔悴了许多。
曾经是京城里颇有名气的美男子,过年时在傅府相见,他还是清贵模样。没想到一趟北凉回来,整个人都瘦了两圈,远远瞧着,衣服都像是空荡了许多,温如美玉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