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情有了个猜测:“当真?”
小乔道:“佃户杀人案之后,就是我刚刚说的屠夫偷盗案……学生们比对了案情,确认了,二十七件,一件不少。但奇就奇在,纪铁连在学生面前提到的二十七件案子虽然不少,但这个书页,却的确是少了。起码少了一页,佃户杀人案缺半句点评,纪大人既然标注了,后半句点评接下页,那就一定有那张‘下一页’,另外,屠夫盗窃案缺个案件名和开头……也就是说,起码是缺了一张纸。”
“不止一张。”沈情道,“佃户杀人案这张纸背面有明显的,被溅上的血痕,但屠夫盗窃案这张纸上的血迹很浅,显然是前面几张书页的血渗透在了这张纸上,留下了浅浅的血点。也就是说,凶手杀死我师父时,我师父正在翻看的,是这个学生们都不知道的,缺失的案子……”
官吏『插』话道:“这个……沈大人,这个案子,你看该怎么办?”
沈情沉『吟』许久,说道:“有两处突破口。”
她伸出一根指头,说道:“一,找到凶器。那晚来我师父家中投宿的客人两手空空,而案发现场也没有凶器,那么,凶器从哪来?现在在哪?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缺失的案子。”她又伸出一根指头,“师父做事认真仔细,装订线断然不会松掉,所以,我推测,有人从背后击杀我师父后,拽走了记录着某个案子的书页……那么,这件缺失的案子是什么,我们必须尽快查出。”
小乔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我听说,你师父头后的伤口……像是锤子砸出来的?”
沈情道:“案宗上这么写。”
小乔说道:“……沈情,我能验尸吗?”
沈情怔了一下。
小乔面无表情,严肃道:“我想看看你师父的伤口,你……知道伏龙铁刺吗?”
第71章 缺失的案子()
“听说了吗?官府如今在挨家挨户找隐香树; 看见就砍。”
“可该砍了!那玩意熏死人了……”
“唉,树倒猢狲散啊。”
“老刘头,你又拽什么文?”
“不懂了吧; 这树啊,跟上头的人有关。人倒树倒; 人在树在。现在看啊,咱们的皇上,是要自己当家做主了。”
“你不要命了,说这个做什么?!啊,听我远亲说,不仅是咱云州,凉州那边更是严格……”
“凉州的动『荡』可不小,这阵子; 恐怕半个凉州的官儿都怕的睡不着觉。”
沈情带着铁锹; 跟小乔前去挖坟验尸,本就满是心事,再听见路人聊的事,更觉生活沉重,无处喘息。
凉州一案被她从地底下翻到阳光下头晒了之后; 像是地震,轰轰烈烈从凉州开始,把整个十三州都捣腾了一遍。
“……很奇怪。”沈情忽然开口; 对小乔说; “凉州府出现巨大的官员空缺后; 吏部安排的新官员,却没几个是沈非的人……她能坐看着朔阳侯拿下凉州的棋盘?”
小乔道:“你真以为,凉州案受益者,是朔阳侯?”
沈情脸一僵,问道:“不是朔阳侯,又会是谁?”
小乔说:“安乐公主助朔阳侯坐镇凉州,凉州一案带出的利益,朔阳侯自然要让给安乐公主以示感谢。小情儿,一直蛰伏在棋盘一角的龙寻到了时机,就要抬头冲云霄了。”
沈情恍然大悟:“所以……沈非按兵不动,让朔阳侯做这个顺水人情,是她不愿得罪手握西北三军的安乐公主吗?可还是很奇怪,我觉得,沈非左右朝局十余年,并无遇上强敌,这时候做出让步,把凉州白白送给安乐公主,不合常理……难道是想扶植安乐公主,削弱朔阳侯?”
“也不是不可能。目前来看,凉州一局,扳倒了一个平宣侯,上来了一个安乐公主,沈非丧失了西北三州,像是没有从中获利,可长远的看,却非如此……”小乔笑眯眯的,像玩笑一般,说道,“旧的棋盘摆的差不多了,指不定,她是要摆个新的棋局,重新开局。”
“开什么局?”
“往后几年的局。”小乔说道,“皇上身边有不少青年才俊,但最亲近的,只有两个,这两个一个是安乐公主的独子班合阳,一个是朔阳侯长子傅温珩。”
“……诶?合阳是安乐公主的儿子?”
“是的呢,巧得很,那么多世家子弟,虽也在宫中侍读,平日里却无令不得面圣,只有傅温珩和班合阳可以。”小乔笑道,“要知道,今年三月之前,宫中内务可都是沈非一手安排的。”
“你是说……这是沈非有意的?”
“是不是有意为之,我不敢说。但看留在皇帝身边的傅温珩与班合阳,你会发现,这两个……是以后的帝君之选,背后的朔阳侯与安乐公主,一个权在京中,虽无兵权,但现在却掌控着东南三州盐运织造,一个是皇室宗亲,有西北三州兵权,现在又将凉州纳入口袋。恐怕安乐公主和朔阳侯忧心完沈非,就要接着忧心皇帝身旁的帝君之位了……此局毕彼局开,一局接一局,棋局还会继续。”
沈情听完,烦躁道:“人活着,为何这般苦?一事连一事,事事不休。”
“有人的乐趣是知足常乐,岁月静好,有人的乐趣是搅动风云,享受博弈。”小乔说,“你觉得事事皆苦,她却觉得这是人间至乐。”
又走了一段,两人终于到了纪铁连的埋骨之处。
那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山谷,开满了铜草花,风吹过,绒絮满山飘着。
沈情看到师父和师娘紧紧挨着的墓碑,有些犹豫,有些不忍,她轻轻叫了声小乔,却在犹豫之后,把手中的铁锹『插』进土地,一声不吭地挖了起来。
小乔愣了下,向着纪铁连和他夫人的墓碑微微鞠躬。
“要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我挖的。”沈情道,“我有大理寺的通行牌,你只管验尸。我师父脾气虽然倔,但他明是非,很早以前他就说过,为了查案,给万民还公道,他能付出所有,只要用得上,就是要他的整颗脑袋,他都能双手摘下送上。”
“你运气很好。”小乔说,“当然,你自己也是个好苗子。小树要长直了,是要有人帮忙修剪,教她风雨中也不弯腰,沈情,你遇上的,都是好人。”
“师父他曾告诉过我。”沈情鼻头微红,声音却清晰有力,“不管别人作恶还是扬善,你先要把自己这个人做好。世间有很多披着人皮的妖魔鬼怪,但你不能成为其中之一。作恶的纵有千万理由,它也是恶。扬善再难,那也是善,我们怀人心,就该做人事。惩恶扬善,除魔降妖,为人做事,替天行善……”
沈情抬起胳膊,擦了泪花,说道:“若要替天行善寻求真相,自己就要先活成尺子,不偏不斜,不被邪魔『迷』心窍,要时刻明是非懂道理。”
她说:“今日,我为寻真相而来,不孝徒扰师父安宁,并非胡闹,而是要为师父找到凶手,让师父享真正的安宁……我师父会理解的。”
铁锹挖到了棺木,沈情扔掉铁锹,跳下坑,捏起袖子拂去上面的泥土。
“乔儿……”沈情按住盖子,又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道,“没关系的,不管有没有结果,师父都不会怪罪你,你像平常那样……查验就是。”
小乔点了点头,手轻轻覆在沈情手背上,他手心的温度让沈情慢慢平静了下来,刚刚一直颤抖的手,终于平静了。
小乔轻声说道:“不要怕,交给我。”
棺木打开后,沈情掩着鼻子,说道:“下葬十七天了,创口或许不会很清晰……”
小乔低头看了一眼,纪铁连身长体胖,开棺后,皮肤迅速塌扁下去,小乔说:“棺木密封还好,刚刚开始腐烂……”
他慢慢扶着纪铁连的头,将他小心翼翼转了个方向,后脑勺对着自己,而脸则对着沈情。
沈情瞪着眼睛,看见皮肤塌陷进去变了『色』的纪铁连,鼻头一酸,可还没哭,又想起师父生前说过的那些俏皮话,带着泪噗嗤笑了出来。
纪铁连读书多,却不迂腐,师娘还活着时,二人经常饭后到街上散步消食,无论寒暑,不顾众人目光,紧紧牵着手。
“知恩啊,你这孩子,生得好,一看就是有大出息的!”
“师父,多大的出息叫大出息?”
“就是跟师父一样,白日有案子可查,晚上有夫人的手牵。白日不负案子,晚上不负夫人。”
“哈哈哈哈……那我也去找个夫人。”
沈情吸了吸鼻子,小声道:“师父,熏死了……”
小乔镊子拨开纪铁连的头发,双眼一亮,说道:“沈情,你来看。”
沈情绕过去,见纪铁连脑后开了一个月牙型大洞,可能是入殓前学生清洗过伤口附近,伤口周围的头发上没有凝固的血块,但即便如此,沈情也能想象到当时的情形。
“看这个伤口形状,是钝器所致,凹陷下去的呈月牙状,整体来看,淤紫呈现出的是长条形,则像是棍棒所造成的伤,如果是锤或斧,不会形成这样的创面,你再看这个月牙弧度上的小孔,这是锐器所伤……”
沈情趴下来,仔细照着纪铁连脑后的伤描了图。
“也就是说,凶器上头有一根铁针,形状类似棍棒,这样用带着铁针的边缘击打下去,造成了这个带有月牙形,有细孔的创伤……”
“一般来说,击打头部,不会溅出大量的血。”小乔说道,“但如果凶器上带有铁针,拔出凶器时,一抬手,就会把上面沾染的血扬起,溅出去。”
沈情:“凶器,是你说的伏龙铁刺吗?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两年前,朔州出了个案子。”小乔说道,“一个捕快,拿着伏龙铁刺行凶伤人,那人的伤与这个类似。伏龙铁刺,其实就是官府统一配发的打狗棒。”
“……官府统一配发?什么时候的事?我没有在崖州见过。”
“北边信神女的地方,用得更多。”小乔道,“当年百姓大兴祭祀,吃剩的猪羊祭品招来许多野狗,为了打狗,官府改了之前的铁棒,在顶端边缘加了铁钉,命名为伏龙铁刺。用这种钉棒打狗,一击必杀。后来因为这兵器太凶,又闹出不少用伏龙铁刺打斗致死的命案,被朝廷禁了,回收了铁刺。”
“官府统一配发的兵器,百姓是不得私自铸造使用的……”
“自然,那可是铁棒。”小乔说,“没有人敢私自铸铁,会被治罪的。”
“所以……杀我师父的凶手,是官府的人?”
沈情托腮思考,好一会儿,她说:“从稷山方向来的,两手空空,亥时来敲门借宿……但问题是,从稷山到我师父家,途径两三个村庄,戌时就已日落,如果只是单纯的借宿,他早就在经过村庄时找一户人家落脚。”
“此外,通过老仆的描述,师父和他都不认识那位来投宿的客人。老仆说,那位客人说云州话,本地口音,师父与他聊了几句,甚是投机,因而请到了书房畅聊,而且,师父还翻出了《洗冤集》……也就是说,这人与师父聊的,很可能是案子。”
“老仆在偏房睡,并没有听到声音,一觉睡醒,师父被害,客人不见了,院子的门开着……也就是说,行凶之后,客人从容地戴上斗笠,从前门离开。”
“行凶的,不一定是客人。”小乔道。
沈情点头:“如果凶器是你说的那个伏龙铁刺,那从背后用伏龙铁刺杀害我师父的,应该另有其人。”
小乔提议:“我们去县衙问问吧。”
沈情和小乔又把纪铁连葬了回去,盖好土,沈情跪地三拜,说道:“师父,徒儿不孝,扰你清净……”
没想到小乔也跪了下来,拜了三拜。
沈情愣了下,扭头对他说:“我以前与师父约定过,有朝一日,我会回到崖州,查出武湖决堤的真相。”
“武湖决堤?”小乔皱眉,“你是说,当年崖州水患……有疑?”
“嗯。”沈情轻轻嗯了一声,“当时觉得武湖堤坝突然决堤有疑问的不止一两个官员,我师父说,武湖的官员查了许多,写了折子,却因帝后大婚,云州府只许报喜不许报忧给压了回去,时间久了,也就不了了之。”
“你是什么时候觉得武湖决堤有问题的?”
“十三岁,我因换了书院读书,住进了沈非的旧宅,翻到了被压下的卷宗,但只是一部分……当时我不愿多想,可后来,梁文先跟我说,他家中来了个乞丐,说当年在武湖堤坝旁,听到了巨大的声响,可当时堤坝还没有崩塌,大坝是在响声之后才崩塌的……”沈情道,“因为太想知道真相,恰巧我师父受书院学监所邀,时不时的会到书院讲《大延律》,于是我就拜了师父,跟着我师父断案……”
小乔问:“你有没有想过,缺失的书页,记录的……会不会是和当年水患有关?”
沈情沉眸道:“从我踏上来云州的船时,就有猜测。你刚刚又说伏龙铁刺是官府才有的,平民百姓不可能持这种东西行凶,我想……凶手很可能,就是冲我师父来的,我师父,应该查到了什么!”
沈情说完,见自己和小乔都还在地上跪着,一愣,连忙扶他起来。
小乔笑道:“相互搀扶,就是这样吧……”
沈情垂首,好半晌,笑了一下,抓住小乔的手,看着纪铁连和纪夫人的墓碑,说道:“我师父和师娘,曾经好奇过。”
“好奇什么?”
“好奇我将来会从京城带个什么样的人回来看望他们。”
沈情指着小乔,对着墓碑说道:“喏,判官还能带谁回来看你们,肯定是仵作咯。”
小乔眯眼一笑,说道:“嗯,仵作,我叫乔凌,刚刚……见过师父师娘了。”
“那个……”沈情轻咳一声,“就,我想了想,我是能自作多情的吧?”
第72章 山岚书院()
沈情把她和小乔的推测说给了纪铁连的学生们听。
学生们大惊:“两个人?”
沈情边说边画:“师父身上只有一处致命伤; 在头后,也就是说下手的人,从背后袭击了师父,而师父并没有发觉。”
“老仆说,当时来投宿的客人并没有带武器; 甚至也没有带行囊。”
学生们扭头询问老仆:“阿伯,你看清楚了吗?”
老仆连忙道:“清楚得很,那人瘦瘦高高的; 戴个斗笠,那么晚来投宿,说自己从稷山来,刚刚从山上下来。那时家主正准备歇息; 听到有人来,迎了出来,听那人是本地口音,还问那人,‘只你一个人吗?看你未带行囊,不像是游子,做什么的?’那人就说,我行走世间; 居无定所; 一无所有; 像个师者; 却不是师; 不是医者,却能救命。这么说,您能猜出,我是做什么的吗?”
沈情愣了一下,问道:“师父怎么说?”
“主子很快就笑了起来,说:‘我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了’,然后便吩咐我去煮茶,送到书房去,我送茶到书房时,他们在对诗,那客人看起来像读过书的,主子很高兴,后来主子说天晚了,让我先去歇……”
沈情走到书房的窗前,问道:“阿伯,县衙的人来之前,你有留意过别的线索吗?比如多出的脚印,还有这窗户……”
沈情指着这扇打开的窗户:“当时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老仆先说:“关着的,客人来之前,主子是收拾好了书稿要歇息,我就把窗户给关上了……”
可没多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