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天下晌,曾老头和薛大贵从夷安县的小李村回来了,也带回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们找到买小王成的那家,那家连门都没让他们进去,只说李狗剩十几年前去边关打仗,死在战场上了。
曾老头和薛大贵无法,只得住在了一户人家,拿钱出来打听小王成的消息。
听说,买小王成那家姓李,之前家里媳妇生了三个丫头后,就没了动静。他们以为再也生不出孩子了,便放风说想买一个聪明些的的男孩。正好那时候他家来了个老妇串门,就是何猴子的丈母娘。
大概半年过后,那个老妇便带了一个小男孩来家。小王成长得清秀讨喜,刚开始李家对他还不错,又给他重新取了个名字,叫李狗剩。
但第二年,那家年近三十的媳妇竟然怀了孕,第三年便生了个男孩。从此,小王成的苦逼日子就来了。
不给吃饱穿暖,还啥活都让他做,做不好就挨打,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那三个姐姐也时常欺负他,把自己的活计都推给他干。
小王成干得多吃得少,有一次竟然饿晕在捡柴伙的路上。
村里许多人家就说老李家不地道,把人家孩子买来了,这个孩子又给他家“带”来个小子,咋能这样对人家。
李家人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一关上门就打得更凶。后来,这些邻居也不敢说了。实在看他可怜,就会偷偷给他点吃食,还不能被老李家发现。若是发现了,就会说他到处丢李家的脸,又会打他。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听()
小王成命贱,既使这样还是长到了十岁,这家便把他送去镇上的铁匠铺当学徒。
三年后,边关打仗征兵,那家的男人正好属于抽丁范围,便给小王成虚报了两岁,送去了前钱。自此,小王成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打仗结束后,村里有几个人活着回来了,都说李狗剩被编去另一个营,他们也没有联系。李家人和村民们便都说他死了。
王氏几人听了,都大哭不已。特别是王氏,哭得快晕死过去,直说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娘,没有护好弟弟。陈名含泪劝解着她。
陈阿福也是痛哭失声。别说小王成是这具身子的亲舅舅,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小男孩,这种际遇也会让人心酸。
阿禄和大宝也跟着大人哭,一个喊着“舅舅”,一个喊着“舅爷爷。”
楚家祖孙来了,一进院子就听见上房传来一片哭泣声。院子里的曾老汉跟他们讲了经过,两人便不好意思去上房,又都去了西厢。
楚小姑娘醒已经起来了,正吵着要去找姨姨,被宋妈妈拉着劝。
楚令宣过去把她抱起来,说姨姨家出了事,姨姨伤心了,莫去打扰她。小姑娘听了后,竟然大滴大滴的眼珠滚落下来,又把头埋进楚令宣的怀里,呜呜呜地哭起来。
闺女这个反应,让楚令宣惊讶不已。把她抱紧了哄道,“嫣儿莫难过,等姨姨出来了,好好劝劝她。”
老爷子又是吃惊,又是感慨。当初这个孩子痴傻的厉害,外界的一切都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像个只会喘气吃饭的木偶。却没想到,几个月的功夫,她的痴病竟然好了,有了情感,知道喜恶,还跟陈小丫头的感情如此之深。
他坐去椅子上,说道,“嫣儿是个记情的好孩子。不要难过,不管小丫头有什么事,咱们都帮帮。”
不多时,陈阿福牵着大宝来了西厢,两个人都红肿着眼睛。
见小姑娘正埋在楚令宣怀里哭,陈阿福惊道,“姐儿怎么了?”
楚含嫣抬起头,伸出双手,陈阿福便把她接过来。小姑娘用两只小胖爪子摸着陈阿福的脸,含着眼泪说道,“姨姨……哭了,姐儿……也要哭。”说完,又张开嘴大哭起来。
大宝本就难过,见楚含嫣哭了,也扯着陈阿福的裙子大声嚎了起来。顿时,屋子里面一片哭声,陈阿福又被他们哭得泪光莹莹。
楚令宣劝道,“陈师傅快莫难过了。听曾老丈说,你舅舅只是没消息,并没有说已经阵亡。那么,有可能他还活着。我在边关呆了好几年,我三叔更久,足足二十年,打仗那些年他都全程参与了的。请三叔给边关的将领写封信,我也写信请好兄弟帮着打听,这事定能打听出来。”
陈阿福听了连忙道谢。虽然古代打仗,九死一生,但这总是一个念想。便抱着一个拖着一个小跑去了上房,让王氏别难过,舅舅或许还活着,楚大人会写信帮着打听消息。
有了这个念想,王氏也就没有那么难过了。她又说想去灵隐寺烧香,祈求菩萨保佑王成能够活着。
陈阿福看着王氏苍白的脸,昨天陈世英来家,就让她难过不已。今天又出了这事,她更是伤心过度,走路都有些打晃。便劝道,“娘的身子不好,就在家里好好歇歇。明天我去寺里烧香,再多捐些香油钱,保佑舅舅能够平安活着。正好楚家人明天要去,我就搭他们的车一起去。”
王氏便点头同意了。
一旁的阿禄和大宝听了,也嚷着要去。陈阿福点头应允。
陈阿福又去西厢跟楚家父子说了,他们都点头同意。陈阿福便把小姑娘放下,让她跟大宝和动物之家一起玩,自己要去厨房做素点心。
明天,她想去拜见“神交”多时的无智大师。自己帮他治好了花,还送了那么多素食,请他帮着算算,看王成小舅舅是不是还活着。
她如此迷信无智大师,不止是大师算到她这具身子的病能治好,还因为魏氏等人经常说他佛法精深,许多皇亲贵戚以及世家大族都请他算命。只不过,许多人无智大师连见都不见,更别说给他们算命了。
为了“撬”开他的嘴,这次的素点应该做得更美味。于是,她趁去茅厕的时候,又去了空间。
金燕子正翘着长尾巴在忙碌,见她进来了,抬头狠狠瞪了她一眼。
陈阿福莫明名妙,问道,“宝贝儿,妈咪得罪你了吗?”
金燕子幽怨地说道,“可不是嘛,你都好几天没进来看人家了。”
陈阿福解释道,“这几天妈咪太忙,又遇到两件突发事件,所以才没进来陪你。”又道,“妈咪明天要去趟灵隐寺,所以要拿点燕沉香渣出去做素点,给无智老和尚吃。”
金燕子道,“那个老秃驴应该有些道行,若他提出无理要求,妈咪记着不要答应。答应了,我也不会给。”
陈阿福嗔了它一眼,说道,“人家是高僧,咋能说他是老秃驴呢,不懂礼貌。”
金燕子白了她一眼,继续翘起尾巴干活。
陈阿福从荷包里拿一点燕沉香,闪身出了空间。
她去厨房带着穆婶儿和曾婶儿做点心。做了梅花饼干、桂花糯米枣、芝麻桃仁卷、花生脆等几样素点,还卤了些素食。因为老侯爷喜欢雪球糯米枣,又做了些这个小点。
由于主要精力在做素食,晚上只做了碎肉打卤面。即使是一盆面条,几个卤菜,楚家人照样吃得香喷喷。
吃完了,老爷子还哈哈笑道,“这就是隔锅香,是嫣儿传染给我们的。”
楚含嫣还以为太爷爷在表扬她,抬起头冲他咯咯娇笑几声。
他们走的时候,陈阿福又把两个食盒拿给他们,这是给了尘住持的。
陈阿福母子把他们送出院门,抱着楚含嫣的楚令宣对陈阿福说道,“明天辰时末来接你们。山上阴冷风大,要多穿些。”
“好。”陈阿福笑道。
望着他们的背影远去,再在那棵树下站定,回头……
回了上房,陈阿福又去问了王成的生辰八字。
第一百九十二章 离那个女人远些()
第二天,一家人辰时初就起床了。吃了早饭,几人穿戴整齐。
阿禄和大宝穿得圆滚滚的,里面穿着小袄,外面又套着厚棉袍。陈阿福也专门穿了一件护胸口的小棉背心,外面又套了一件豆绿色细布棉褙子,墨绿色马面裙,还戴了个保暖耳罩。这身衣裳是她最厚的衣裳,穿上暖暖和和。
王氏还专门给陈阿福拿了五十两银子,陈阿福自己也拿了五十两银子,这是给寺里添的香油钱。
辰时末,便有一辆马车来到禄园门口。陈阿福拎着两个食盒,带着阿禄和大宝上了马车。
马车回到棠园门口,几人又被请下车,让陈阿福母子上了第二辆华盖柚木马车,楚含嫣在里面。因为宋妈妈也在里面,车里只坐得下四个人,所以阿禄被请上了第一辆马车,楚老爷子坐在里面。
楚令宣骑在马上,他见陈阿福只穿了件薄棉褙子,在晨风中显得更加纤细单薄。便把魏氏招呼过来,跟她低声交待了几句,魏氏点头,小跑着进了棠园。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两只鸟,“嘎嘎”叫着在低空盘旋。
大宝和嫣儿异口同声地喊道,“七七,灰灰。”然后,掀开窗帘欣喜地往外看。
这两个跟屁虫,在家时陈阿福就跟它们讲了不许撵路,它们当时听了,现在却又追了过来。
楚老侯爷哈哈大笑,打开帘子把它们招呼进去。
众人等了大半刻钟,魏氏拿了一个小包袱出来,径直走向第二辆马车。她掀开车帘,把小包袱递给陈阿福,说道,“陈师傅穿得少了些。这是我家主子原来的斗篷,进山后就披上。”
陈阿福道了谢,接过来。其实,她很想说,我不冷,不需要。但人家已经拿来了,她也只得乘了这个情。
魏氏离开后,陈阿福还对宋妈妈笑道,“罗大嫂是个热心肠。”
宋妈妈笑道,“嗯,是呐。”
陈阿福见宋妈妈笑得有些意味深长,才后知后觉,魏氏哪里有资格拿主子的衣裳。想到昨天晚上楚令宣的嘱咐,她的脸禁不住有些红了。那人还真是个体恤下属的好领导,这像不像前世办公室中上下级搞的小暧/昧?
马车开始小跑起来,渐渐地越跑越快。
大概半个多时辰,马车便进了山。别说,一进山气温就骤降,即使手里拿着小手炉,还是浑身冰凉。陈阿福只得把包袱里的斗篷拿出来,这是件石青色绣花鸟纹云锦出白水貂毛斗篷,同色皮毛的昭君套,套上还镶了一颗大拇指指腹大的红宝石,富贵无比。
看到这么华丽的皮草服饰,陈阿福也极喜欢。她把斗篷披上,再把昭君套戴上,身子就立即温暖起来。
宋妈妈笑道,“陈师傅这么一拾掇,还真是贵气。”
大宝与有荣焉,鼓着大眼睛说道,“我的娘亲真好看。”
嫣儿埋在大厚斗篷里,见了也挺直腰杆夸道,“姨姨……漂漂。”
不多时便到了灵隐寺门口,众人都下了马车和马。他们的计划是,先去拜见无智大师。老侯爷还是早年见过大师两面,楚令宣是小时候跟着爷爷见过大师一面。
无智大师脾气怪异,不是每次都能见上。若是他不见,只得把吃食留下,他们去殿里拜完菩萨,就一起去影雪庵。在那里吃斋,歇息,然后再回家。
一行人刚走进寺庙大门,老侯爷似乎看到了不想看到的,脸立即沉了下来。楚令宣更夸张,不仅眼眸冷得像寒冰,连拳头都握了起来。
老侯爷停了脚步,冷声说道,“宣儿,我们先去看你娘吧。”然后,转身出了大门。
楚令宣俯身把嫣儿抱起来,对陈阿福说,“我们先去影雪庵,稍后再来这里。”
陈阿福正愣神之际,来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和尚。他双手合什道,“请问女施主,是找无智大师吗?”
陈阿福点点头,“是。”
小和尚说,“请女施主跟贫僧走吧。”
楚令宣知道无智大师不容易见到,此时竟然算到陈阿福要来,派人在这里迎接,也不想让她失去这个机会。便说道,“去吧,我们在影雪庵等你们。”声音又压低了些,“离披黄色斗篷的女人远着些。”并让两个棠园的护院跟着他们三人,他则领着其他人出了灵隐寺。
他们都走了一段路,还能听到楚小姑娘的哭叫声,“姨姨,大宝……”
这次楚家爷孙都没有妥协,带着她急匆匆地走了。
陈阿福莫明其妙。这是怎么了?
她又看看大殿前的香客,走路的,东张西望的,烧香的,磕头的,起码有几十个人。他们形形色色,富人穷人都有,却没看到披黄色斗篷的女人。
他们跟着小和尚向寺后走去。走过一段游廊,穿过一片竹林,又过了一个石桥,视野便开阔起来。那里有一排禅房,禅房前有几棵梅树,梅花开得争奇斗艳,煞是好看。
不过,禅房门口站了几个人,其中一个青年妇人披着明黄色绣凤尾的锦缎出风毛斗篷,戴着同色昭君套。
陈阿福愣了愣,她虽然只能看到那个女人的背影,却也觉着颇有气势。再想到楚令宣的话,便不想往前走了。
小和尚看出陈阿福有些犹豫,说道,“无妨,施主跟着贫僧既可。”又对阿禄和两个护院说,“请三位施主去那边的凉亭歇息片刻。”
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处凉亭,凉亭里还站了几个人。
阿禄不太愿意,嘟嘴喊了一声,“姐姐。”
陈阿福想着在大师的门外也不会出啥事,便低声道,“听话,姐姐去办正事。”
陈阿福目送阿禄几人去了凉亭,才注意到一个披着玄色斗篷的男人正吃惊地看着她。那个男人长身玉立,白面短须,长得气宇轩昂,还有几分面熟。他见陈阿福看向他,赶紧把头侧了过去。
小和尚拎着从护卫手里接过的食盒说道,“两位施主,走吧。”
陈阿福按下心思,和大宝跟着小和尚向禅房走去。
他们快到禅房门口时,听到一个挡在门口的青年和尚在跟那个女人说话,“……大师让贫僧给女施主带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一百九十三章 等价交换()
那个女人强压住怒气,说道,“这话说的模棱两可,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我想面见大师,请他指点迷津。”
“阿弥陀佛,一切皆是命数,大师不见女施主,定是无法解惑。大师还说,女施主的事,应该去找大夫诊治。”青年和尚又说。
“无智大师也会治病。”那女人固执地说道。
青年和尚道,“可大师说了,他诊治不了女施主的病。”
那个女人气得咬了咬牙,却看到一个小和尚领着一个年青丽人和一个孩子来到近前。那个丽人尽管低着头,也能看出她是如何娇艳动人。
又看见青年和尚把门开了一个缝,让他们进去。便不服气地问,“不是说大师不见客吗?他们怎么能进去?”
那个青年和尚解释道,“这两位施主是大师的贵客。”
那个女人更气了,冷声道,“怎么,本公主的身份还没有他们高贵?”
原来是公主。那位无智大师可真够牛的,连公主都能挡在门外。
陈阿福一直垂着头,又用手把大宝的半边脸捂着,跟着小和尚从门缝走进了禅房,又听见关门的声音。还听到青年和尚的声音,“阿弥陀佛,佛祖面前,众生平等。贫僧说的贵客,与高贵和低贱无关……”
陈阿福和大宝被领进侧房。正对着一个高几,上面供奉着金装佛像,靠里是一个炕,一个老和尚正盘腿坐在炕上,摆弄着炕几上的一盘围棋。
见他们来了,抬起头笑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来了,老纳一直等着你们呢。”
小和尚直接把食盒放在他的炕几上,陈阿福和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