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氏扶着泪流满面的了尘,还有也流了泪的王氏、陈名,以及旺财、元宝,把他们送出门外。楚令奇和阿禄把他们送到城外,那里还守着王成、陈实、陈雨岚、陈阿堂、王小弟,还有付将军等一众送别的朋友……
看到高高的城墙渐渐被甩在后面,陈阿福放下帘子,眼里又涌出眼泪。这几天太忙乱,以至于没有多的时间来好好思索一下。
这次进京,她不仅即将送走心爱的大宝,也离开了她生活这么久的定州府和福园。她一直觉得,只要在定州,她就能随时回福园。可是进了京,再想回福园就难了。可惜,时间太紧,她都没有回去看看。
楚令宣知道陈阿福心里不好受,跟送别的人告别后,就进了马车。见状,劝陈阿福道,“京城离这里不远,等天暖开了河道,坐一天船就到了。以后你想娘,想岳母他们,或是想老家了,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
陈阿福问道,“以后在府里,人多事多,还能那么随便?”
楚令宣笑道,“府里的长辈都好相与,二婶又是隔了房的,她管不到你。”
大宝和楚小姑娘倒是开心不已,想到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两个人都充满了期待。
大宝笑道,“娘,以后我陪你回来。不仅回来看奶奶、姥姥、姥爷、舅舅他们,还要回老家看福园、禄园,还有响锣村,以及村西头的小树林。”
楚小姑娘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棠园,我想看棠园。”
陈阿福笑道,“好,以后咱们一起回去把该看的都看了。”
这几天的天气不错,虽然冷,却没有下雪,第二天下晌未时便到了侯府门口。
楚令安带着楚令卫和楚令智,以及一些管事在门口迎接,竟然还有三个拿拂尘的内待在里面。
女眷孩子们没下车,直接去了二门。但楚令宣把大宝领下了车,同楚令安几兄弟寒暄了几句。
尽管楚令安十分纳闷,伯父来的时候为什么会带了三个太监来,其中一位还是思沅宫中的大太监何公公。思沅宫是单贤妃的宫殿,何公公是她的贴身公公之一。虽然大哥之前帮太子殿下做事,但也当不得贤妃娘娘派太监来迎接大哥一家呀。
他纳闷归纳闷,还是没敢多说。
等楚令宣和陈大宝下了车,楚令安的余光看到何公公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陈大宝,居然还流了泪。
陈大宝是大哥的义子,更确切地说,是大嫂带过来的拖油瓶。再仔细一看大宝的模样,楚令安的心猛地一阵狂跳。天呐……
之后,何公公回了宫,而另外两位公公居然跟他们一起去了内院。
他们直接去了安荣堂。
厅屋里坐了一屋子的人,除了上衙的楚三老爷不在,所有人都在,居然还有楚侯爷。他和老侯爷坐在上座。
楚令宣和陈阿福带着孩子们去给长辈们见礼。而陈大宝被却被罗妈妈直接牵去了侧屋,没让他去给楚家长辈磕头。
大宝见状,之前的喜悦和新奇一下子跑去了九霄云外,委屈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哭着问罗氏道,“罗妈妈,是不是因为我是我娘亲带过来的拖油瓶,就不让我给楚家长辈见礼了?我娘那么喜欢我,她知道你们这样对我是会难过的……”
罗妈妈的眼圈也红了,帮他擦着眼泪,低声安慰道,“哥儿,快别哭了,不是你想的那样。大爷,还有老侯爷,侯爷,他们都是极喜欢你的,跟大奶奶一样喜欢你。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过会子会来跟你说清楚。”
大宝吸了吸鼻子说道,“不需要跟我说清楚,我怕他们因为我这个拖油瓶会不待见我娘。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跟着来侯府的,我娘也不会为难……”
而当李氏看到楚小姑娘时,眼睛都瞪圆了。她即使听儿子说楚含嫣变聪明了,也没想到真的会变得跟正常小姑娘一样。
再看看一岁四个月就走得稳稳当当的小哥俩,健壮,漂亮,讨喜,她的心里像针扎一样痛。大房已经有两个孙子了,可自己这一房连个嫡孙都没有。
想想过去的痴心妄想,还真是可笑。她的手在袖子里捏了捏,若不是九皇子当太子,换成哪个皇子当都成。那样,荣昭公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管不住大伯,大房一家也不会翻身……
见完了礼后,老侯爷把楚侯爷、楚令宣、陈阿福、三夫人几人留下,让其他人都回去,等晚上再来吃饭。
当陈阿福一个人去了侧屋,看到大宝,不,现在应该叫他十一皇子了,看见小十一正红着眼睛委屈又紧张地望着门口。
小十一一见陈阿福进来,就起身过去把陈阿福的腰抱住,说道,“娘,我……”他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想说自己受了委屈不高兴,又怕娘亲会伤心。
陈阿福叹了一口气,用手捧了捧他的脸蛋,把他拉着坐下,一只手紧紧拉着他的手,指着跟进来的王老五说道,“好孩子,你认识他吧?”
陈大宝纳闷地说道,“他是王五叔,是咱们在响锣村的邻居,后来一直给我当长随,我当然认识了。”
陈阿福又说道,“他真正的身份是御林军中的暗卫,是专门保护皇上的。后来,又被派去保护你。”见大宝睁大眼睛看着她,又说道,“其实,你不是孤儿,你有父亲和母亲。他们没有不要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你,才把你送了出来。”她的眼泪流了出来,继续说道,“咱们相处这么多年,是难得的母子缘份。以后,不管你在哪里生活,我都会一直惦记着你,那只无形的手,也会时刻牵着你……”
第四百七十四章 送走()
大宝不等陈阿福讲完,就哭了起来,说道,“娘,你这么说,是因为不想要儿子了吗?是不是他们嫌我是个拖油瓶,不让娘要儿子了?娘,你说过会永远牵着儿子的,怎么一来京城就要把儿子往外推呢?”
走进来的楚侯爷说道,“殿下,你不是什么拖油瓶,相反,你的身份无比高贵。八年前,是我让王护卫把你放在小树林里,看着王氏把你抱走的……”
小十一立即大哭起来,打断了楚侯爷的话,爬在陈阿福的怀里说道,“娘,楚家不让你要我就算了,我不当爹爹的义子,只当娘亲的儿子。我,我回定州的姥姥家,他们定会要我的……唔唔唔……”
陈阿福搂着他,轻轻地抹着他的后背,说道,“大宝,我也舍不得你啊。可是,有一个娘亲在天天在盼着儿子,她望眼欲穿,盼着儿子能早日回去跟她团聚。”听到小十一的哭声小了些,又说道,“那位可怜的母亲,他的儿子一生下来就被抱走了,还骗她说,她的儿子死了。她就天天哭,眼睛都快哭瞎了……那位父子这么做也是没有法子,他为了更好地保护那个孩子,让王护卫把他放在响锣村西边的小树林里。那个孩子,就是你……”
楚侯爷见小十一没有大哭大闹了,便跟他讲了他的真实身份。想着小十一早慧,跟大多八岁稚童不太一样,还大概讲了一下前因后果。
小十一没想到自己居然是皇子,还是太子的同胞弟弟。因为怕二皇子等人的加害,才被送出了宫……
小十一在陈阿福的安抚下,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他把脑袋从陈阿福的怀中抬起来,看到“爹爹”和“太爷爷”、“三奶奶”都进了屋,表情严肃地看着自己,还有两个拿拂尘的太监也躬身站在屋里。
他虽然是第一次看见太监,但早听楚令智说过太监是什么样。
这么看来,“娘亲”和“爷爷”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在骗他。他的眼里又涌上泪水,重新把头埋进陈阿福的怀里说道,“娘亲,儿子舍不得你,不想离开你。”
这是他的心里话。即使他知道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说了。
陈阿福又把他的眼泪擦了,强忍着眼泪在他耳边轻轻说道,“小殿下,你不能再喊我娘亲了,那样是会给我招惹的……”她知道这样说很残忍,但为了让小十一能尽快接受到自己的新身份,还是说了。
小十一听了又是难过,又是失落,哭出了声,但还是忍住不敢再当众喊她娘亲。
楚侯爷又说道,“小殿下,圣上和贤妃娘娘、太子殿下都在宫中等着你去团聚,您,该回宫了。”
小十一像没听到一般,依然坐在陈阿福的腿上把她的脖子搂得紧紧的。
楚令宣又劝道,“小殿下,皇宫离我们府不远,不到半个时辰的车程。以后您想我们了,可以来府里串门子,我们也可以进宫见您啊。”
大宝听了,才好过些。
两个太监也躬身道,“小殿下,请吧。”
小十一想到了什么,又说道,“我还要见见妹妹和弟弟,跟他们告个别。”
怕楚含嫣几姐弟添乱,早让人把他们领走了。
楚令宣笑道,“小殿下,嫣儿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吗?下官怕她大哭起来,让您为难。”
小十一又抹了抹泪说道,“你让妹妹不要难过,过两天我就会来看你们。”又说道,“还有追风、飒飒、长长、短短、七七、灰灰,我也会来看它们。”
楚令宣笑道,“我跟你娘都商量好了,让追风一家先跟着你进宫玩。以后,动物们换着去宫里陪你。”
小十一的嘴角扯了扯,点点头。
路上,他把陈阿福的手攥得紧紧的,紧抿着嘴唇不让眼里的泪水掉出来。众人把他送至二门,陈阿福和三夫人便停下脚步不能再送了。
小十一跪下给陈阿福磕了一个头,哭着说道,“谢谢娘亲待我那么好。”又磕了两个头,说道,“这是给姥姥和姥爷磕的,谢谢他们养育了我。”然后起身,抹着眼泪走了。
看到小十一小小的背影,陈阿福哭出了声。
三夫人劝道,“宣儿媳妇莫太难过。以后你长住在京城,想小十一了,就进宫看看他。若以后他封王另建府衙,见他就更容易了。”
陈阿福回了竹轩。小哥俩已经去东厢房里睡觉了,只有楚小姑娘心神不定地坐在东侧屋的炕上。
小姑娘看到娘亲的眼睛通红,跑过来拉着她的袖子急道,“娘亲,是哥哥出什么事了吗?哥哥在哪里?为什么我到现在也没看见哥哥呢?”
小姑娘真的变聪明了。
陈阿福牵着小姑娘坐去炕上,把她搂在怀里说道,“大宝找到他亲生的爹爹和娘亲了,他回自己的家去了。以后,嫣儿不能再叫他哥哥,而是要叫他——殿下。因为,他是皇上的儿子。”
小姑娘听到前半段话就大哭起来,后半段话根本没听进去。陈阿福不停地劝解着,可小姑娘这次特别不听劝,就是大哭不已。陈阿福无法,只得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爬在炕角的七七和灰灰听说大宝走了,也跟着小姑娘一起大哭起来,还都是大宝的声音。
小姑娘一个激灵,以为是大宝回来了,惊喜地抬起泪眼。一看是它们,又沮丧地瘪着小嘴哭起来。
小姑娘哭累了,就渐渐睡着了。
陈阿福轻轻把她放在炕上,给她盖好被子。又一手一只,把七七和灰灰拎去了西侧屋,嗔道,“不许再闹了,以后大宝会来看你们,你们也能进宫陪他玩。”
两个小家伙才住了嘴。
她去净房洗澡。坐在大木桶里,汤水温暖,水气氤氲,却没有缓解她的情绪。她似乎看到一个小小的男孩蹲着给原主洗脚,擦脚,然后给她脱衣裳,脱裙子,盖被子……要出门了,怕娘亲长得太美惹祸,还往她的脸上抹锅灰……当小男孩听到村人当着他的面议论他是野孩子,是给傻子捡的儿子时,他惶恐的的眼神是那么无助……
第四百七十五章 转得快()
那个小小的人儿不时浮现在陈阿福眼前,她捂着脸哭起来。正哭着,脑海里浮现出金燕子,它也张着小尖嘴哭着,还说,“人家也舍不得臭大宝,没有臭大宝的日子多无聊……”
门外传来李嬷嬷的声音,“大奶奶,水快凉了,您别凉着。”
陈阿福擦干眼泪,平复了一下心情。她的日子还要过下去……
她又觉得,换个角度想,自己应该为大宝感到高兴。他来到民间平安长大,虽然受了不少苦,但总是活下来了。而且,还养成了许多好的品质和习惯。
这个时候回去,同胞兄长已经被封为太子,生母已被封为贤妃,二皇子又跑去了南中省,王皇后自顾不暇,应该没有人再敢伤害他。等以后他再封了王,这辈子什么不干都富贵无边了。
有过曾经的苦难,他更知道百姓的疾苦,也更会珍惜当下的幸福。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劝谏太子,为百姓多做好事。
至于自己和他的母子缘份,也就那么多年。自己把这份母子情藏在心中,默默祝福他吧。
若贤妃娘娘大气当然更好,以后可以跟小十一走动勤一些。若贤妃娘娘小气,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好。
只是,她,还有楚小姑娘,小哥俩,他们还要慢慢习惯没有大宝的日子。当然,还有远在定州府的王氏和陈名、阿禄。
同时,小十一也要习惯没有他们的日子。他会更难适应吧?
晚上,楚小姑娘还在难过,陈阿福哄了她一阵,带着她和羽哥儿明哥儿去了安荣堂吃接风宴。
其实,她一点都不想去,但楚令宣送小十一进宫了,她也只得打起精神去。
这个接风宴吃得比较沉闷,因为楚侯爷、楚三老爷、楚令宣三人都缺席。
二夫人李氏看陈阿福和楚含嫣都红肿着眼睛,明显兴致不高,暗喜不已。她觉得,一定是楚令宣和陈阿福做了让老爷子或是楚侯爷不高兴的事情,被训斥了。
老侯爷看到楚令安好奇的眼神,想问又不敢问的表情,还是说道,“不错,宣儿之前的那个义子,其实是皇上的儿子,太子的胞弟,十一皇子。因为十一皇子的命格奇异,无智大师说他八岁之前不适合在富贵乡中生活,必须要把他放去民间历练一番饥苦,为后半生积福。所以,皇上就让人把他放去棠园附近,由宣儿媳妇的娘家收养了。”
这是九皇子的意思,之前跟楚侯爷都说清楚了的。
若是说真话,会伤及皇上的面子。皇上活着还能把皇子送出宫保命,这也间接地说明了皇上的无能。
这个重磅消息像一计炸雷,吓得李氏等人差点跳起来。也越炸越远,炸乱了京城的贵族圈。没想到啊没想到,被人嘲笑了好久的楚令宣断室带的拖油瓶,竟然是皇子,还是太子的胞弟。怪不得那个陈氏当初是个村姑,还带个拖油瓶,楚令宣也能娶了她。却原来,他早就知道那个拖油瓶是皇子啊……
这些自以为是的私下议论当然是后话了。
接风宴上,除了李氏听了这个好消息心里不舒坦,二老爷和楚令安等人都高兴疯了。楚家有了这个倚仗,更能得皇上和太子的青眼了。
楚令智也是笑得不行,跟三夫人说道,“娘,那个大宝,哦,不对,我应该叫他十一皇舅舅,他之前是我的侄儿,要叫我五叔叔,叫娘三奶奶。可现在他却成了娘的弟弟,要叫娘堂姐,叫我外甥。老天,不仅身份转得快,辈份转得更快。”又挠着脑袋说,“以后,他该叫大哥大嫂什么呢?”
他的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陈阿福扯了扯嘴角,她实在笑不出来。吃完饭,她看着三夫人欲言又止。
三夫人了然地笑道,“明儿一早,我就去宫里看望我皇祖母。”又道,“要不,你多做些点心,我给皇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