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十五一早,二皇子就带着随从去了京郊报国寺。
九皇子和楚侯爷、三老爷都觉得二皇子此举反常,但不知道他在耍什么花招,只得注意他的动向。
三天前,也就是腊月二十八,楚令宣突然接到楚侯爷派人送的信,说二皇子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跑了,去报国寺茹素烧香的是二皇子的替身。
楚侯爷几人分析,二皇子很可能已经去往南中省。因为定州是京城往南的必经之地,他肯定不敢走这条路,一定是绕道胶东再南下。
二皇子在活着的皇子中居长,又是中宫所出,当储君名正言顺。若皇上宣布九皇子为太子,二皇子和王家很可能以“重病的皇上被九皇子蛊惑或挟持”,再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楚令宣用拳头砸了一下炕几,低声说道,“二皇子肯定算到三十晚上他已脱困,加上过年大家都放松了警惕,才让人在这个时间去劫持我娘。”
这么多信息,让陈阿福一时难以消化,愣在那里。
楚令宣又狐疑道,“皇上的那个想法应该不是知道内情的人透露的,是二皇子身边的高人算到的。或许,他们早就算到了,才让王国丈先去南中省,再带着许多子弟过去,还把杨庆放到那个关键位置上。他们应该是在做两手准备,若二皇子被封太子当然更好,若没有,他们就会拥立二皇子造反。所以,王家几兄弟都带着家眷去了,然后二皇子再过去……”
陈阿福缓过神来,她当然不能说二皇子是重生人,知道皇上会在年后封九皇子为太子,明年再找机会灭了王家。他这么做,是在拚死一搏。便说道,“若是在路上把二皇子劫住就好了。放虎归山,以后可不好对付了。”
楚令宣摇头道,“二皇子跑去南中省,也不完全是坏事。皇上仁慈,始终觉得二皇子仁厚,孝顺,兄友弟恭。连他年少时的顽劣狠辣,皇上都认为那是皇后没教好,是王家灌输了不好的东西。随着二皇子慢慢长大,那些毛病都没了。二皇子回到南中造反,才有正当的理由崭草除根。光是一个南中省,还掀不起大浪。到时三方夹击,瓫中捉鳖……”又道,“大概的形势就是这样,你就莫要操心了。”
既然他们有计较,陈阿福当然就不操心了。又跟他讲了了尘的安置情况。
楚令宣点头,叹道,“我娘菩萨心肠,因为我和罗叔受伤,还有几个兄弟死了,难过异常。我现在忙碌,没有时间开解她,明天你还是让羽哥儿和明哥儿去陪陪她。”
陈阿福点头,看他一躺下便沉入梦中。
陈阿福轻轻抹着他睡着了还微皱的眉头。觉得他的眉头似乎平整了,呼吸也匀称了,才起身吹灭蜡烛,回卧房歇息。
第四百六十九章 看望()
初二开始,楚令宣又早出晚归,甚至晚上都不回家。
陈阿福初二也不能回娘家。一个是她没满月,一个是陈世英一家回了京城,陈名一家和陈实一家也都回老家过年加喝陈阿菊的喜酒。
陈阿菊找了个婆家,是个大地主,家住三青县城。据说家有良田千亩,还开了两个铺子。后生十八岁,长相一般。即使长相再一般,也不会看上陈家大房和陈阿菊。那家看上的,还是陈阿福的势,以及二房和三房光明的未来。
陈业和胡氏开始不太满意,觉得这家没有陈阿满找的杨家有钱,还在京城。后生小子长得偏黑偏胖,远没有杨明远长得俊。
陈老太却是满意得紧。她劝陈业说,不管承认不承认,现在大房比三房差远了,干嘛选女婿的条件要一样?就是这家,都是自家高攀了。何况陈阿菊翻年就十七岁了,再耽误下去更不好找。
陈业想想也对,不管服不服气,他们大房已经比不上二房和三房了,便听了老娘的劝。即使胡氏抹着眼泪不愿意,说委屈自己闺女了,但还是争不过男人和婆婆,只得同意。
由于陈阿菊的岁数大了,亲事在上年七月定下,今天正月初八就成亲。
陈家人都回去喝喜酒,陈阿福也让陈名带去了她的添妆。添妆明面上跟送陈阿满的一样,五十两银子,两匹锦缎,两床被面,两根赤金钗。这些东西,除了五十两银子,其他的东西跟送陈阿满的比起来,可是两个档次。
同时带回去的,还有给胡家的五十两银子,胡为初十娶媳妇。尽管陈阿福不喜欢胡为,但看在胡老五会作人的份上,还是送了这个大礼。
陈阿福又请宋氏去了趟罗管事家,代表她看望罗管事,又送去二百两银子和人参、灵芝、三七等许多补药。
楚小姑娘因为受了刺激,随时随地都扯着陈阿福的衣襟,一时也离不开。大宝见妹妹如此,也一步不离地陪着她。
陈大宝黏着小姑娘的同时,也黏着陈阿福。陈阿福也就由着他拉一拉,抱一抱,心里十分不舍。九皇子一立太子,就意味着小十一快离开自己,回去认祖归宗了。
陈阿福一来异世就跟大宝朝夕相处,比跟楚令宣,以及自己的亲生儿女相处的时间还长得多。将近四年的时间患难与共,真舍不得。
她闷在屋里带着三个孩子,而小哥俩则会每天上午去落梅庵陪了尘,吃晌饭的时候再回来。下晌就不去了,这小哥俩太淘气,不可能老老实实呆着,吵得了尘头痛。而且,经过了那件事,了尘理佛的时间更多了。
初七那天,小哥俩满月,陈阿福不想大办。因为楚令宣不在家,由于情况特殊,京城和石州府也不会来人,只请了几家相好的人家及小舅舅家来吃顿晚饭。
这天陈阿福终于出月子了,一大早就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澡。早饭后,就穿上棉褙子,披上斗篷,再戴上昭君套,带着几个孩子去落梅庵看望了尘。自从了尘进府的那天见了一面,到今天还没见过。
这次也把小玉儿带着了。不仅用被子把她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在她的脸上搭了一块厚绒布。
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凛冽。被关了一个月的陈阿福却异常喜欢,她站下抬起头,让雪花飘落在自己的脸上,感觉雪花在脸上被融化。
李嬷嬷赶紧说道,“大奶奶,你才出月子,可不兴这样,莫着了凉。”
羽哥儿和明哥儿也学着娘亲的样子抬起头,还大着嗓门嚷着,“接雪雪,接雪雪。”
吓得两个妈妈制止道,“哎哟,哥儿,莫喝了风。”
两个小家伙听了,又迈开小短腿跑起来,喊着,“看奶奶去,看奶奶去……”他们穿着红色棉袄棉裤,像长了两条腿的红红的灯笼椒。
两个小子长得又高又壮,会跳会跑,还不许人牵着。突然明哥儿摔了一跤,滚了一身雪花又自己爬起来,仰天打了两个哈哈。
羽哥儿见了,也故意摔了一跤再爬起来,又冲天上大笑两声。
楚小姑娘和下人们都没去扶他们,这是陈阿福交待过的,只要摔得不厉害,就让他们自己爬起来。
到了落梅院,看到满院子的红梅竞相绽放,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美丽极了。
陈阿福觉得,相比于海棠花,了尘更像这红梅,傲然,夺目,执拗,过于坚持自我。
他们直接进了东厢房,因为上房是佛堂,了尘会在那里理佛。
东厢房是了尘的起居室和卧房。他们在东侧屋里坐了一会儿,了尘才理完佛过来。她清瘦多了,显得眼角的皱纹更加清晰。楚侯爷隐忍的日子就快结束了,不知道这对老夫老妻会是什么结果。
一看到孩子们,她原本愁苦的眼里有了一丝笑意。
陈阿福带着孩子起身给了尘行了礼,羽哥儿和明哥儿行了礼就跑过去抱着奶奶,得意地嚷道,“奶奶,妹妹,妹妹来了。”
了尘摸了摸小哥俩的头顶,说道,“妹妹也来了?奶奶看看。”
李妈妈把小玉儿抱到了尘的面前,了尘伸手接过孩子。
上次了尘见小玉儿的时候,小妮子还闭着眼睛睡觉,而此时已经睁开了眼睛。也不认生,冲奶奶笑了笑,“啊”了两声。
了尘笑起来,眼里又有了湿意,说道,“好漂亮的小人儿,多招人疼啊。瞧这小模样,比华儿小时候还要俊几分。”
她抱着小玉儿坐在炕上,小哥俩一边一个倚在她身边,没话找话跟她聊着天,“妹妹,好看。”
了尘点头,“嗯,是好看。”
“妹妹的臭臭,不臭。”
了尘故作惊讶,“真的?臭臭怎么会不臭?”
小哥俩坚定地点头,“不臭,闻过了。”
了尘大乐,“哎哟,那东西不臭也不能闻。”
一个又说,“我们妹妹,坏人抢。”
另一个赶紧道,“打出去,不许抢。”
了尘说道,“抢妹妹的坏人,是该打出去。”她不知道小哥俩指的坏人是三夫人。
第四百七十章 挑女婿()
第四百七十一章 盼到了这一天()
第四百七十二章 离开()
陈阿福听了楚令宣的话,极是不舍,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来。随梦小。lā相处这么多年,真舍不得大宝呀!
楚令宣听到妻子低低的啜泣声,又说道,“小十一跟我们生活这么久,我也舍不得。但他是皇子,不属于我们。能把他安然送出去,让他跟家人团聚,压在咱们心头的一块巨石,才算是落了地这是喜事。”
陈阿福的头在他的肩膀上擦了擦,哽咽说道,“我知道,那小东西其实是个大麻烦。能把他安安全全送回去,我应该高兴。可是”
听到妻子口不对心,楚令宣也没办法。在他的心里,真的盼望能快些把那个大麻烦送出去。
两人相拥了一阵,楚令宣又说道,“大喜事值得庆贺,我想找二弟来府里喝几杯。”
陈阿福此时的心里空捞捞的,又是酸涩又是不舍。她想做事,想说话,想把内心填满,不去想即将离别的愁绪。可别的事不能做,许多话不能说。现在,她只能做饭。便说道,“让二叔来这里喝酒,我亲自去小厨房给你们做几道小菜。”
陈阿福领着几个丫头去后院小厨房,做了几个楚令宣爱吃的小菜,又做了一个羊肉锅子。
红斐心里很纳闷,不知道主子怎么了。刚才明明很高兴,怎么现在一下又变得忧伤起来,眼睛红红的,明显哭过。
楚令宣和楚令奇在西侧屋喝酒喝到半夜,两人都醉倒了。自从楚令奇来了定州府,也知道了不少楚家的机密,其中就包括楚家是九皇子的人,在为九皇子成为储君做着各种努力。
当然,楚令宣即使喝醉了,也不敢说出大宝是十一皇子的内情。小十一的身份,只有把他送入宫中,才能说出来。
看到两个爬在桌子上醉醺醺的男人,陈阿福让人把楚令奇扶到外院去歇息,自己和红斐把楚令宣扶去床上,给他脱了衣裳擦了脸。
第二天,陈阿福给王氏写了一封信,让人赶紧送去乡下。说自己一家五天后就要去京城,以后或许会一直住在侯府,让他们来聚聚。
自家以后跟王氏一家还能偶尔见面,而大宝,以后想见面,怕是不容易了。
陈大宝是王氏一手养大的,跟他们一家三口生活那么多年,有着极深厚的感情。但陈阿福却不能告诉他们大宝的真实身份,只能让他们来跟大宝多聚聚。
王氏几人第二天就来了定州府,直接来了楚家,还带来了旺财和元宝。元宝的肚皮有些大,像是要生崽了。
陈阿福几人没有吃晌饭,等他们来了一起吃。
陈大宝并不知道自己以后再不容易见到“姥姥”、“姥爷”、“舅舅”,还问他们,“姥爷、姥姥、舅舅,你们喜欢什么东西,我在京城给你们买,让人带回来。”
王氏把他搂在怀里,摸了他的脸又摸他的头,十分不舍。当初那个襁褓里的奶娃娃,一下长成了这么俊俏的少年郎。
其他几个孩子王氏不担心,他们都是侯府的血脉。而大宝,只是一个义子。虽说老亲家和女婿会对大宝好,可侯府还有别人,不会每个人都对大宝心存善意。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大宝还这么小,她怕他以后会受委屈
但心里的想法又不能说出来,嘴上还是笑道,“姥姥家里的日子好过,什么都不缺。大宝是大孩子了,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发奋,有出息,将来挣个好前程。”
说到后面,眼圈都红了。
大宝看出姥姥眼里的不舍,他也舍不得姥姥一家人。说道,“姥姥,以后你们多来京城玩,我五叔叔说侯府很大,到时让我娘给你们专门准备一个院子住。”又说,“一到京城,我就去给姥爷买醉仙坊里的烧酒,给姥姥买锦云绣坊里的绣品,给小舅舅买文尚斋里的墨砚洗。我现在的私房银子多得紧,足有一百多两。”
一旁的楚小姑娘听了,也说道,“我也有私房银子,给姥爷和姥姥、舅舅带礼物。”
王氏又把小姑娘搂过去,说道,“谢谢姐儿。姥姥家什么东西都不缺,只要你们兄妹和你娘日子过舒坦就好。”
陈名也舍不得,但想着以后自家多去京城几次,总能见到他们,所以并不像王氏那么难过。
阿禄想得更远。姐姐在信里说,廖先生二十日还是会来定州府,等他考完秀才后,可能就不会离乡背景来定州府教他了。但只要他考上了秀才,楚家就会想办法让他去国子监里读书。那时,他又会经常跟姐姐和侄子侄女见面了。而且,他更希望自己能够考个好成绩,不让姐夫帮忙,凭着成绩入国子监。
王氏又拿出给大宝做的一套衣裳比了比,正好。摸着他的头笑道,“这是姥姥给你做的衣裳,你八岁的生辰,姥姥也不在你跟前哎,时间过得真快,外孙子都该满八岁了。”
陈阿福也舍不得王氏和陈名,说道,“爹,娘,等我在京城站稳脚了,就在那里给你们买个宅子。无事的时候,你们就住来京城。兴隆大酒楼也快开到京城了,说不定以后三叔一家也会长期住去京城。听我家大爷说,若以后他在京城为官,也会把小舅舅调过来。”
陈阿福母子虽然回侯府住,但楚令宣还会暂时在定州府任职。
陈名几人晚上也被留下了,跟大宝一起住在朝华院。
第二天,楚令奇和宋氏一家就住进了副总兵府。
陈阿福和楚令宣在府里请了两天客,分别是玩得好的几家朋友,包括付家、秦家、刘家等。还有亲戚,陈世英家,王成家,陈实家。
第四天收拾东西,亲朋好友又送来不少的程仪来。
陈阿福把下人也分配了一下。因为楚令宣和了尘还会留在府里一段时间,那么这个府里的大半下人暂时还会留这里。她还是带了几个得用的婆子和管事去侯府,包括罗方一家,会用得顺手些。青枫留下了,过两个月青枫就会成亲,她的婆家在这里。
第四百七十三章 委屈()
这几天,楚小姑娘一直带着羽哥儿、明哥儿去落梅庵陪奶奶了尘。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都在那里。楚令宣无事了也会去陪了尘,甚至还在那里歇了两晚。而陈大宝一直在朝华园里同王氏几人相处,有时阿堂、小弟、小妹、秦沐几个孩子也会来。
十七日一早,天才蒙蒙亮,楚家就跑出了十几辆马车,以及几十匹马。
宋氏扶着泪流满面的了尘,还有也流了泪的王氏、陈名,以及旺财、元宝,把他们送出门外。楚令奇和阿禄把他们送到城外,那里还守着王成、陈实、陈雨岚、陈阿堂、王小弟,还有付将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