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媳『妇』的话就不一样了,都已经嫁过来了,作为一个从前跟那个讨债鬼没有什么矛盾的人跟血缘上的哥哥嫂子取取经什么的不是很正常吗?按照血缘上的关系来说,他们两个可是正经的妯娌呀。
另一方面就是她自己也想跟这个大哥家保持着往来,光看他们家能够去市里生孩子就知道这个大哥出去了以后是挣到一些钱的,多走动走动没有什么坏处,而且她也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她也就去过最近的那个镇上,市里面对她来说太遥远了,她手里现在连去市里的路费都不够,更别说其他了。
第27章()
王月没有心思多谈在市里的事;罗小桃过来就过来,腿长在人家身上,想说什么的话她的嘴巴她自己可以控制,有的时候不谈自己,说说别人家的日常琐事八股也可以解解闷。
只是有的时候也会有别人一起过来闲聊,难免会说到,她避开了自己的吃喝,只说了一些那里的繁华,还有住院的流程,其他的就不愿意说了,毕竟大家顿顿青菜红薯,你说你在那里天天有肉,没肉也有鱼,不是拉仇恨吗,她可不想接受别人的白眼。
不谈自己,光是她在百货商店里看到的货物也有很多人打听,有些要结婚的,就会问的格外仔细,跟镇上的对比。
王月去那里走过几遭,那里的衣服款式有些现在还印象深刻,只是价格也印象深刻。
……
两个小家伙一天一个样,跟刚出院时那做瘦瘦小小的样子相比,几个月后的他们已经白白胖胖了,体重也增加了几斤,那一身的肉肉,俗称叫做『奶』膘。
来人见了,没有几个可以忍住不去捏几把的。
周恒在市里回来之后没多久就上了火车忙去了,他走的时候,心里未尝没有觉得松了一口气,家里有小孩子,真的太吵闹了,乖巧的时候是天使,不乖巧的时候,简直是恶魔,哭得人心里发慌,怎么哄都哄不好,周恒觉得带个孩子比他在外面奔波还要累。
他一出去,再回来就是一个月过去了,这一看可不是觉得两个小的变化很大么,看到这白白胖胖的样子,周恒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跟别的孩子掉包了,差别也太大了吧!
对了,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叫做李茂,小的希望他平安健康,叫做李康,荣升哥哥的小泉有事没事就喜欢逗逗两个弟弟,不把他们弄哭誓不罢休,王月次次都哭笑不得。
大儿子是想跟两个小的一起玩的,但是他们太小了,经常睡觉,被弄醒了就哇哇大哭,一看他们哭了,小泉往往也会跟着一起哭。
这一个秋收,他们家就只有李二叔去认真干活了,刘婶偶尔下地,王月根本脱不开身,到了分粮食的时候分到的粮食自然也不是很多。
但他们也不愁粮食的事,李二叔在粮食刚下来正新鲜的时候,就已经拿着周恒给的钱跟交好的人家买了足够他们吃一年的粮食回来了。
秋收完之后,就是期待了很久的分田地了。
到了真正分田地的那一天,全村人几乎全都出动了,聚集在晒谷场上,看着台上的李大伯摇着个箱子,然后让人去拿一个号码牌,上面的就是1234,那代表着抽的顺序,根据这个顺序,再去旁边的那里抽,抽中什么地方,就看自己的运气了,可能分得很散,也可能连在一起。
这个田地先按双人份的来算的,抽完了双人份的,在抽旁边的单人份,比如说他们一家七口,就是先抽三次双人份的,再抽一次单人份的,这样子凑在一起的几率大一点的,如果不满意,还可以跟差不多的人家交换,私下交换是不管的,只要确定下来登记就可以了。
李二叔拿了个不错的顺序,排在第11个,算是前面的,他们家有七口人,抽了有四亩六分的水田,六亩多的山地还有五分的河岸沙地。
现在地里有些还有收成的,这些要把这些收成收回去,这个地的使用权才归属于他们。
李二叔跟人换了,把最后抽中的那一亩的地换到了另外一个有着两块地的地方,这样子他们家的水田就隔了不是很远,集中在两处地方,以后比较好管理。
他的运气还算不错,抽中的田地都不是山里面的,走路过去不是很远,搬运粮食也不会太辛苦,有些手气不好的,抽到山里面,走路过去就要半个多小时,路也不好走。
毕竟田分下去了,在收获其余的那些杂粮的时候,他们干活起来就格外的细心,尤其是收过之后,那块地是自己的,经常拿些农具上去打理。
等到收成完全进了粮仓,分好之后,还会分农具。
牛、犁、锄头、镰刀、打谷机……等等,有的不可能分给一户人家,比如说牛,打谷机,分成好几份,以后几家人一起拥有。
等到热热闹闹的分完,这一年也快要结束了。
……
等到开春的时候,想要把这些田地都耕种上,光靠李二叔、刘婶跟王月,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播种也是要讲究节气的,太早太晚都会影响以后的收成。
周恒找了李大伯,请他帮忙介绍几个种地的好手,他一天给一斤肉请他们帮忙。
这在以前是常有的事,哪家的壮劳力不够使的时候,就会请兄弟姐妹来帮忙,不过那种关系很亲的,也就做一顿好吃的就足够了,像现在,亲的也就是李大伯一家,王月那边的兄弟姐妹,个个分身乏术,就要请别人了,这样子一顿饭就少了点,就会花一些钱买肉请人来帮忙。
这也是给弟弟减轻负担,不然他年纪也不小了,拼命的下地干活也会累坏身体,李大伯一口答应了下来,作为村干部,他对村里的人有相当的了解,而且这样也是好事,总有些家里兄弟多,不愁家里的活没人干,有一两个人出去挣点外快,其余的人也能够把那些地给种完。
一天后,李大伯就速度的介绍了四个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种田是一把好手,家里兄弟姐妹多,孩子也多,负担重的人。
李二叔看了,谢过大哥,一起干活,谁卖力谁偷懒,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些都是勤劳卖力的汉子。
说定了之后,他们一到时候就拿着农具干活了,李二叔就去买肉,中午一顿肉菜,晚上一斤肉给他们带走。
这时候爱吃肥肉,有油水,李二叔还特意挑了肥的多的,让刘婶嘀咕了几句。
肥肉的价格跟瘦肉的价格可是不一样的。
李二叔做的实在,他们干活也实在,他们干起活来都不休息了,他劝他们喝口水歇歇都要念几遍,喝了水立刻挥起锄头。
又给了他们一块肉后,他们提出能不能折算成钱的时候,李二叔就应下了,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对于干活的四个汉字来说,肉是好的,但已经有了,还是钱更好。
不说那么远,各家各户分到了自己的田地,都欢天喜地的,只有陈芳是懊恼的,如果过继的事再晚一点,就晚一年,他们的户口在这里,那他们就可以再多出四口人的地了,让他们四口净身出户,那地就是他们的了!可惜啊,他们现在一家五口,罗小桃肚子里的孙子还没有出世,是不算一个人的,这一点也让陈芳扼腕,她特意去问过了,以后出生的,都是没有田地分的,自己去开荒的另说。
第28章()
年前的时候,周恒从镇上搬了一台电视回来,这电视是黑白的,小小的,只有十二寸,花了他五百多块,这时候电子产品就是那么贵,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都不一定买得起。
周恒是不觉得这时候的电视有什么好看的,可是有电视,能方便李二叔刘婶他们学普通话,为了这个目标,他才起了买一部电视的主意。
在乡下,个个用的是本地话,除了学校,也就是电视可以接触到普通话了,晚上没什么事做,就可以带着孩子看会电视,看多了,潜移默化也能听懂会说了。
当他搬回家,调好了接收器,打开电视机的时候,附近闻讯而来的人已经把他家的厅子坐了个满满当当。
周恒看了,也不禁有些汗颜,他才回来多久啊,买了部电视全村都知道了。
这是村里第二台电视机,第一台电视机是现在已经搬到城里的王二一家,他们家有两个工人,还出了一个军人,家庭富裕,只是他们一家已经搬出去了,也就剩下户口还没有迁出去,也只有一些以前交情好的去他们家做客看过电视,村里的,一部都没有。
所以听到他买了一台电视机回来的时候,那个人多啊,各个搬了张小凳子守在那里,跟看电影的时候也差不多了,占了个位置不肯挪动半分。
有些来得晚的,就站在后面看,看不到多少也不肯走开。
这时候难得有一场电影,一旦有的看,无论是不是看过都会急忙前去占位看电影,更别说这电视了,调到了台,正播着霍元甲,大家随着里面的情节一惊一乍的,热闹的跟唱大戏也差不多了。
刘婶和李二叔各抱着一个孩子,坐在最前面,满面红光。
自那之后,耳边奉承他们两个有福气的话就多了起来,也有了个甜蜜的烦恼。
晚上他们都不肯提早回家去睡觉,一定要节目上的“再见”出现了,才愿意离开,这样子一来,电费就上来了,还吵着两个小的孩子睡不着。
李二叔说了几次,没人听,还是刘婶后来发火了,把电视机锁在柜子好几天,后来每个人就静悄悄的,她要关了也不敢说什么。
刘婶就暗地里说该,他们来这里看可不交钱的,自然是她这个当家的做主。
这么一来,这个小院的人气噌噌噌的往上涨,一到晚上,干完了活,这里就聚集了一大堆看电视的人,小孩子就算不看电视的,也把这里当做了一个游玩的场所,小泉很开心,他不喜欢看电视,喜欢跟着大孩子玩,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大孩子来他家,他就乐呵呵的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
同时他们还有了另外一个甜蜜的烦恼,那就是借钱。
刘婶跟她娘家兄弟没有往来了,他们来了她也当做陌生人看待,但是那三个妹妹还是有走动的,她们来这里见识过了电视机,跑了几趟过过瘾之后就支支吾吾的提出想要借钱。
理由都是正事,比如说给孩子做娶媳『妇』,家里起房子之类的。
刘婶一律把事推到周恒身上,说家里没钱,这电视机就把积蓄耗空了。
这玩意儿死贵死贵的,这个大家伙还是知道的,但是要说没钱了,他们也不信,怎么也会留一些。
李二叔就补充:“他们也要攒钱,过几年孩子大了不够地方住了,我们也要起房子。”这话也是事实,他们也会看,这房间就这么几个,周恒生了三个孩子呢,不要说以后娶妻生子,就过几年长大了都不够地方了,这样一来,哪有自家要用钱还把钱再借出去的。
他们被说的无话可说,心里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想法,空着手回去了。
王杰弟媳『妇』也模糊着问了一句说她娘家弟弟要娶媳『妇』了,钱不太够,王月当做没听到,如果是娘家弟弟有这个需求她二话不说,可是弟媳『妇』的娘家弟弟,那跟她有什么关系啊,她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晚上来看电视的,还有李青一家,一家五口,每晚都不落下,早早的过来霸占了前排不愿意走开。
看着这样,李二叔和刘婶都暗地里嘀咕上了,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啊,不是看着石头能干了,就后悔了吧?
陈芳确实后悔了,看着电视机,她都眼红的快要滴血了,她托人打听了,一部电视要四五百块钱,就算它四百快,也比那三百块多了一百!
他都愿意买一部电视了,是不是手里还有更多的钱?如果她以前对他好一点,又没有过继出去,这电视应该放在他们屋里!以后自然是她儿子的!当儿子的孝顺父母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父母愿意给谁不就给谁了吗?哪里还要来这里看他们两个老家伙的脸『色』!
不提她在这里呕的要吐血了,就连李青也很不自在。
这电视一买,别提有多少老友在他耳朵边说他做了个错误的选择,他被说得简直要恼羞成怒了,一开始他哪知道他那大儿子还有这本事呢,懦弱寡言,不会来事,阴沉的他哪里能跟孝顺活泼的小儿子比?
如果他早就显示出他的本事,他怎么会把他过继出去给别人?
只是他不能说他后悔了,那样他哪里还有脸,而且说了他也不觉得大儿子愿意回来,只是给村里多增加一个笑话而已。他明面上不能这样说,只能咬死了他们已经没关系了,那是人家的事。
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只有他的枕边人知道,陈芳还出过主意,是不是叫他拉巴陈峰,那好歹是他弟弟,他都能挣大钱,陈峰更会说话更聪明,肯定能挣更多。
李青没有说话,陈芳知道,那就是默认了。
只是她好不容易等到李石回来,才刚开了个头,就被拒绝了,说不招人了,要是招人的话,他早就叫了王杰他们去了,把陈芳气了个倒仰。
回去添油加醋的一说,李青也气得够呛,他这是什么意思,自己弟弟还没有他媳『妇』弟弟重要吗?
只是他们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看着那电视机眼红,陈芳更没有想到,这一台电视机仅仅只是开始,后面气的时候还多着呢。
第29章()
这时候个体户还是受鄙视的,叫投机倒把,但是跟个体户受鄙视的情况相反的就是个体户的收入,许许多多走投无路,依靠摆摊生存的回城知青、没有正式工作的城市居民们腰包迅速的鼓了起来,已经有不少的酸言酸语了。
周恒觉得没有必要暴『露』自己是个体户的事实,依然装成给别人打工,这样子可以避免无谓的舆论压力,他知道以后国家都不会禁止这样的事,但是不知情的王月她们不知道啊,要是他这样说了,估计他们就会提心吊胆了。
王月也不是没有说过可不可以叫她弟弟去帮忙的话,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要等时机到了,他有不少的活可以介绍。
等到这个年一过,按照虚岁来说,小泉已经四岁了,双胞胎也已经两岁了。
李娇这时候15岁,周恒回来的时候,就听王月说,“她妈已经给她看对象了,已经传开了,整个村子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因为事情已经差不多定下了,对方是城里供销社的售货员,她说了不少夸奖的话,我觉得也就那样吧。”
这时候城里户口,又吃国家饭碗的人总是格外受欢迎。
“你见过?”
“他们一家过来吃饭的时候在路上看过一次,人长得没你高,一米六朵吧,相貌也不如你,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而且说她准女婿的爸妈是双职工,底下还有弟弟妹妹,弟弟也是正式工人,家境富裕。”
“这样应该比较少来我们这里了吧?”
“……每天晚上必来的,不到关电视不走,酸话少了,夸她女婿的话多了。”王月也觉得无语。
周恒无法理解他们的心态,对于李娇的事,听过就算了,如果是他女儿的话,他肯定不会让她那么早出嫁,可是那是曾经那样对原身的异母妹妹,他要是去劝了,人家可不会认为他是好心,只怕会以为他是看不得李娇找了个好对象,看不得人家好。
“小康和小茂这段时间乖不乖。”
“小孩子,就那样,你怎么不问小泉。”
“我刚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