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威为什么要给王竣按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呢?第一,用图谋篡权来杀王竣的话,会造成比较大的政治动荡,而用里通外国来杀王竣的话,就容易被人理解。第二,图谋篡权,是谋反罪,这个罪名很大,王竣一党,是不是就要追究了?这么一追究,汴京就乱了。第三,现在周兵的士气不振,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砀山之败,而现在能把砀山之败的原因,归纳到王竣身上,而不是名将郭崇,还有8万周兵的身上。这对士气是有鼓舞的。
第58章 包围汴京
第58章包围汴京
用马云总结的话,就是“砀山大捷之后,伪周的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www。”最近的这些日子,马云的精神很好,兴致很高,他凭什么作出这么一个判断呢?倒不是他生性就骄傲自大,他这么判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砀山击败的周兵,可不是像李唐的军队那样不堪一击,相反,在宋州的周兵,是伪周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而大将郭崇(即郭崇威,为了避讳郭威)也是伪周少有的名将了。
击溃名将所带领的精锐部队,这不是恰恰说明周楚之间的综合国力相比,楚国已经占了上风了吗?给予这种考虑,为了加速全国形势的飞快发展,以实际行动给与鼠首两端的河东刘崇以支持,马云以赵普为随军参赞,以钱清、石大为左右军指挥使,以小将曹彬为后和,出动大军八万人,号称20万,直扑汴州。
汴州在宋州的西北,两州之间距离非常近,步兵只要一日一夜就能达到。在宋州通往汴州的道路上,有这么几个小城:雍丘(今河南杞县)、尉氏(今河南尉氏县)、陈留。其中雍丘和陈留都处于汴河旁边,如果沿着汴河向汴州进发,那么必然要经过这两座县城,当然由于中原地区沃野千里,而且不像淮南江表,这里的土地都是旱田,不是水田,大军出动,你走县城当然方便了,如果不想走,绕城而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到处都是路,就连庄稼地也是硬土地,走上去不过是废点劲儿,脚上多沾点泥巴,并不是完全不能走的。
至于尉氏县则处于开封府(汴州的治所,也叫汴京)和陈留的正南方,雍丘的西方,这个小县城并不处于楚军的行军路线上。
因此,马云要出兵,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三个小县城应该怎么办?马云大手一挥,就下达了命令:“石将军,朕命令你率领两个师的人马作为先锋部队,把雍丘和陈留给朕拿下来!”
“末将遵令!”石大领命。
见马云点了点头,看那样子就准备下令召集团练使以上军官开军事会议,调整部署,准备出兵汴京。赵普赶紧见缝插针的问道:“陛下,不知陛下对攻克汴京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没有啊?”
作为马云的干将,虽然马云围困汴京的战略和自己心中所想是吻合的,可是赵普心里仍然没有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或许是因为,皇帝的战略和自己的似是而非吧,依照赵普的意见,是要集中麾下所有的军队,汇聚与汴京,依仗绝对的兵力优势,快速的拿下汴京,可是,马云却不是这个样子,他在出兵汴京的同时,还派朱元去经略京东地区(今山东地区),派倪可富配合丁思瑾攻击王殷。这么一来,攻击汴京的军队就少了,原本是15万对3万守军,现在是八万对抗3万守军,能不能快速拿下来。皇帝陛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万一……大军停在了坚城之下,皇帝陛下还有没有别的对策,这些事弄不明白,作为马云心腹大臣,赵普是绝对不会安心的。
孙子不是说过:庙算多者胜。现在皇帝陛下心里到底有没有妙算呢?这两天赵普忙着接受军粮军械,大皇帝马云不是接见乡老,安抚地方,就是吟诗会友,宴请当地的文人,这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是为了树立大楚的形象,可是,赵普总觉得这次军事行动,未免太顺利了,他心在甚至隐隐觉得朱元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错,砀山之战,我们大楚却是赢了,而且还赢的很漂亮,可是,有一条啊,砀山之战对东线却是很重要,但是对于整个楚周形势来说,也是让伪周陷入了被动。伪周号称精兵30万,这不是假的,这些军队都是在和契丹的作战中成长起来的,战斗能力不可小视啊。
马云笑了:“赵爱卿,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是担心,我军还没有拿下汴京,可伪周的援军已经到了。你是担心咱们的军队,在开封城下师老人疲。这些,朕都想到了。你来看地图。如果汴州被围困,伪周只可能有两个地方过来援军,一个是关中,一个是河北。若是关中的军队,必然出潼关过洛阳,走黄河在顺白沟而下;如果是河北的军队,必然是从邺城出发,过黄河走滑州(今河南滑县)而来。”
赵普点了点头,犹豫着说道:“陛下,您刚才也说了,这汴州一带,地势平坦,是非常适合骑兵出击的。在这大平原上,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我们想追就追不及。这样一来,对我们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困扰,让我们防不胜防啊。就算您派人西面守住中牟(今河南中牟),北面守住封丘,可是对于敌人的援军影响也不大啊。我们可以绕过陈留,敌人当然也能绕过中牟了。”
“赵爱卿言之有理啊。朕也想到了。不过,有一点,爱卿可能还没有想到啊?”马云微笑着继续道:“就是时间。关中的白衣军却是精良,可是单靠步军作战,咱们的军队并不弱于他们,而白衣军的骑兵则远在灵州,没有三天时间,绝对回不来,而且大军出动,他必然要有所准备吧。物资的筹措,军队的动员,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河北,其实真以为他们回军救援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朕率兵初到汴京,竭力攻城,去去三万人想守住汴京城,必然是不容易的。汴京被我们攻克的可能性很高。退一步讲,如果攻而不克,朕就会赶在敌人骑兵到来之前,将军队转移到汴京东面,处于白沟和汴河之间的地带,和周兵相持。利用两条河流来抵御对方的骑兵。”
“事实上,朕可以断言,只要朕的大军出现在汴京一带,河东的刘崇是必然要南下的,甚至刘崇背后的契丹人都会蠢蠢欲动,这个时候的伪周援军,必然是急于和我们作战的。可我们就利用这两条河流和敌人干耗着。用一个‘拖’字诀,让刘崇去蚕食河北,让孟昶去蚕食关中,只要他们有一个人取得重要的胜利,汴京城下的援军就会动摇。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呵呵,说起来,还要感谢郭崇,宋州的军粮足够我们把这场战场拖下去。”
赵普心中一动,皇帝陛下并不是骄傲自大,他是清醒的,他并不想这么快的拿下汴京,如果汴京被快速的打了下来,那么关中的白衣军,岂不是彻底要龟缩在关中一带了吗?也许,皇帝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把白衣军从关中给调出来,把它也给打残,甚至消灭。他现在的骄傲自大,莫非也是为了麻痹郭威吗?
59
第59章
现在的局势就犹如一盘棋一样,下对步骤,那就一劳永逸了,强大的伪周很有可能就在楚军的冲锋号角下灰飞烟灭了,可是,如果下错了棋子,这大好局面,很可能就断送了。这两天赵普最担心就是马云志高意满、骄傲自大,担心他在胜利面前不冷静,可是听了马云这一席话,赵普彻底放松了下来。
第二天,八万楚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宋州,直扑汴京而去。
于此差不多的时间,关中地区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军事部署。
西风漫卷,黄沙扑面。长安城外,秋韵十足。十里长亭处,站着一队达官贵人,正翘首北忘,仿佛正在等着什么人似的。这群人为首的一个就是晋王郭荣。自从砀山大败的消息快马传来之后,郭荣的心就一直沉甸甸的。和朝臣议论纷纷的汴京相似,关中的文官们也在不断的向郭荣进言,有的主张立刻出兵救援君父,解救汴京的危局,而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管楚军是不是要进攻汴京,汴京的防守力量总是薄弱的,将关中军队西移到汴京,也是必要的。有的则主张先破蜀国,如果楚军进攻汴京,就让他们囤积在汴京坚固的城墙之下,等我军击败蜀国之后,在出关解救汴京危局,那个时候,楚军也已经师老人疲了。有的则秘密的献言,锁潼关以自守,让出河南、河北之地,让楚国和河东的刘崇已经契丹人狗咬狗去,我们退居于一偶之地,这么一来天下争斗的焦点就从大周的身上,转移到了楚国的身上。而楚国不仅没有理由继续号召天下,共讨我大周,而且楚国组建的这个联盟,也有彻底倒塌的趋势。
在这众说纷纭之中,郭荣一方面命令军队的将领,尽兴军事动员,另一方面则命令文官们加快关中的屯田计划,同时筹措军粮、军械,这么一来,文武官员都被这几道命令能到政务、军务繁忙,也就没有谁有闲工夫跑来聒噪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王朴随军返回长安。、
虽然郭荣内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可是他对王朴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信任,等王朴回来之后,立刻就找见了这位风尘仆仆的心腹重臣,而王朴也早就猜到郭荣会有这么一问,他笑道:“王爷,老子曾经说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以’,眼下看起来咱们大周陷入危局,其实以在下看,我们大周安如磐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国家实力犹在,咱们大周精兵三十多万,砀山虽然败了,可是还有二十多万虎贲二郎,而楚军呢?他们出动的精锐军队,充其量不过十五万人,嘿嘿,这么一算,咱们两国其实还是势均力敌的。可是,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咱们大周危机重重呢?其中的关键在于,徐州掌控在了楚国的手里,徐州距离汴京实在是太近了,砀山一败,宋州登时就无险可守,楚军的兵锋就直趋汴京了。”
“王先生,如果我是马云,就会立刻出兵包围汴京,趁势攻取,如果不能攻取则围城打援,总之在汴京附近和咱们大周决战。这么有力的形势,楚国又不是没有人才,他们不可能看不出,马云不可能看不出啊。你说砀山之败对军力上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点我信,可是你说咱们大周安如磐石,我……可有什么理由吗?”郭荣忧心的说道。
“王爷,您觉得出兵汴京对楚国是上策,而我却觉得是下策,不……是下策中的下策。只要怎么调配得当,楚国必败无疑。”王朴为郭荣打气道,现在局势有恶化的可能,楚国里面能人不少,战争瞬息万变,谁也没有胆子打包票,楚国必败。可是,如果不这么说,郭荣心中的压力相比更大了,万一他动摇了,那么大周可就真的完了。
“这……这是为什么啊?”
“因为水土不服。这水土不服不是真的衣食住行。楚军多是步兵,这在砀山、徐州这样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可是汴京却是一块大平原,您不会不知道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有多么大了吧。楚军的实力和当年后晋的河北军相当,可是面对契丹人的铁骑,河北军可以说败得是一塌糊涂。只要我们用骑兵冲锋,楚军是万难抵挡的。”
“不见得,不见得,楚军当年可是曾将在南阳击败契丹军的,他们对付骑兵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他们的办法,不就是分流嘛。他们怕骑兵冲锋起来之后,冲垮自己的阵型,于是在阵型的最前面放了一些重甲军士,以他们为柱,像桥柱那样将河水分为几股,是骑兵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对这一点,微臣已经想好了对策。”王朴笑呵呵的说道。
听了王朴的话,郭荣的信心也增强了几分,而现在,郭荣则要等一个人,希望从那个人的嘴里面也听到同样的话。那个人就是赵匡胤。要说行军打仗,赵匡胤甚至比王朴还要厉害上三分,只不过王朴是全才,不仅通晓军事,还善于理正,而赵匡胤仅仅是一个大将而已。
不大会儿功夫,极北的地方似乎变得有些模糊了起来,想必是马队经过时扬起的风沙吧。那马军速度极快,转眼之间就能看到军中高举的旗帜,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赵”,七弟果然回来了。
此时军情紧急,两人见面之后,再也不想上次那么寒暄客气。郭荣抓着赵匡胤的手臂,亲自扶他上马,然后自己也骑上一匹马,说道:“七弟,咱们今天不进长安,去西郊的军营看看如何?”
赵匡胤点点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哪还有什么闲工夫进城和什么接风酒。如果他是马云,在砀山大捷之后,根本就不去攻打什么宋州,直接选派3万精锐军队,日夜兼程,秘密前往汴京,趁汴京刚刚接到噩耗,上下不安的时候,突然攻城,现在的汴京城,说不定已经是楚国的了。马云虽然没有这么做,可是攻克宋州也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如果马云战场嗅觉敏锐,现在也应该兵临汴京城下了。一旦汴京失守,大周可就危险了。
在南下之前,史虚白就给他分析过形势:砀山之胜负,是一场战役的胜负,说白了也就是局部战争;而汴京能不能守住,则决定了全局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带有着大决战的意味,只不过这场大决战,大周输了就全完了,楚国输了,它还可以卷土重来。
而汴京能守住,则有下面几个情况,最理想当然是,楚军的主力集中在汴京,可是在短期内却不能攻下,等到关中援军到达之后,将楚军彻底击败,收复宋州等地。最让人担忧的则是,楚军一点都没有攻击汴京的意思,只是派遣少量军队在汴京附近骚扰,或者派遣其骑兵,在汴京一带趁火打劫,而主力则南下会同丁思瑾,在蔡州消灭王殷部。这么一来,大周在南线的军事力量,可就荡然无存了。而大周在河南之地,也就仅仅剩下汴京和洛阳两个据点了,大周就彻底陷入被动了,这样的打击绝对不是三五年能恢复的,更何况,到了那个时候刘崇和契丹会不会趁火打劫,都变得不可预测了。最让人无奈的则是,楚军的主力突然向东转移,进攻京东地区,因为京东的兵马不多,拿下整个京东只是时间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大周的河南河北都处于楚国的兵锋之下,万一楚国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架势,大周可就有点吃不消了。
如果白衣军还没有到达汴京,可汴京已经失守了,那么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汴京一丢,洛阳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只要洛阳掌握在大周的手里,那么就可以以洛阳为基地,利用大周的骑兵,在中原大地上往来奔驰,让宋州、许州、陈州、蔡州、毫州、汴州、郑州全部变为战场。楚国可以养活一个徐州,让徐州百姓不耕种,只备战,可是楚国难道还能养活整个中原的百姓,让他们不耕种,只备战吗?这还不算最差的,最差的,最不理想的,则是河北、河中也丢了,到了那个时候,单单靠关中,怎么可能对抗的了楚国呢?或许,河东的刘崇会和楚国有矛盾,可是契丹人却不一定会和楚国有矛盾。要知道,楚国和契丹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和睦,远交近攻嘛。
而对于赵匡胤来说,要想从这场战争中建功立业,那么必须要赶在汴京失陷之前,将白衣军击溃,没有比击败楚军更大的军功了。楚军训练有素,将领们也比较明智,要想击败楚军的话,其实只有一条路,就像楚军抓住郭崇的心理一样,抓住楚军的心理。而楚军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如果楚军包围了汴京,那么他最想做的,肯定是攻克汴京了。如果让楚军认为自己能够安全的进攻汴京,那么白衣军的机会就来了。
59
第60章 三成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