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逆天-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云满含歉意的话,还没有说完,惠文就接口说道:“夫君是勤于政务,那是对荆南百姓的好,我们吃些苦,也不算什么的。”
    紫英和京娘也是连连点头,只是她们身后紧跟着伺候的巧娘,却是忍不住撇了撇嘴,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古代,娱乐项目真是少的可怜……没有办法,要说练武吧,没人能和紫英比,要说起女红来,没人比得了京娘,至于琴棋书画,那马云他们三人加在一块儿也不是惠文的对手。
    用过了午饭,马云思索了再三,终于想出了个这种的办法,要带着紫英她们三人一起去逛逛街。
    走在江陵的大街上,过年的气氛很是浓厚。这三个月来,荆南节度使府,取消了进城、出城、过桥等苛捐杂税,正常的田亩税收也略略降了些。按马云的本意,那自然是要多减些赋税的,可范质却只能降低一点点,可这一点点对南平百姓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露了,毕竟南平王征得税务条目太多太烦,只要有针对性的取消几条,老百姓们就要谢天谢地了。当然,范质反对更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现在荆南局势并不太好,现在少降些税收,总比日后出了危机,再加税,阻力要小的多了。
    晴空万里,和风徐徐。江陵大街上,往来的百姓却也不少,只是店铺大多都是关着们的,古来的规矩,知道初六才是开市,初六之前是合家团聚、走亲访友的日子。马云是穿越人士,在他的记忆力,过年的时候,市面上应该是颇为繁华热闹的才对,没想到却是眼下这个情景。
    他神色间就有些讪讪。见马云有些愣神,一旁的紫英却催促道:“走啊,再往前面一点,就是开元观了。”
    “哦,姐姐,那我们赶紧过去看看吧,江陵的开元观很是有名的。我在金陵都听说过。”惠文也笑着说道。
    马云诧异的看了一眼二人,奇怪的问道:“你们怎么都知道啊。”
    这句话一出口,就见京娘抿嘴偷笑,而紫英和惠文却有些脸红。紫英知道这个开元观,因为自己未出嫁是走南闯北,经的事多,见识也多,自然知道的也多,可她自从嫁人以后,过去好动的性子,就收敛了些,也不愿多提这些事情。而惠文知道这开元观,却是因为这个道观出名,它的三清殿,据说比送子观音还要灵验,只要是诚心求拜,就一定能得尝所愿。惠文常年住在宫中,嫔妃们各个都希望自己能生的儿子,半后生有好有个着落,经常谈论这送子观音的事情,惠文也偶然见听到过。可是现在马云这么一问,你让她怎么回答呢。
    不多时,就来到了开元殿,门前放着一对石雕的狮子,左侧的眯着眼般遵着似乎是在假寐。右侧的则是怒眼圆睁,张牙舞爪似乎要直扑过来。山门则是漆着朱漆木制的楼式建筑,造型纤巧秀丽,却又不失大气。平常的道观,又几个有这样的气派。
    马云几人缓步走了进来,里面檀香味儿四溢,正中的地方挤满了人,透过人群隐约间还看到又火焰腾起,想必是善男信女们正不断的将长香、附表不断的投掷进去。
    “那里人真多。姐姐,要不我们也过去烧香拜拜吧。”京娘在一旁说道。这话即说到了紫英的心坎里,又说出了惠文想说也不由不好意思说的话——求子。
    结婚已经大半年了,可是肚子一点反映也没有,紫英和京娘不一样,她的年纪要大上许多,她为人虽然洒脱,可事关子嗣的事情,再洒脱的人也会忧心忡忡起来。还在京娘也没有什么怀上孩子,不然,她可就真的急了。
    既然决定要拜拜,那自然要静心虔诚了,她们就从第一个大殿——雷神殿,开始拜起,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偏偏几天人又多,挤来挤去的,让马云有点脑大,等好不容易挤到了三清殿一看,里面基本上都是妇人,马云有些诧异,再看看紫英等人的表情,他心中暗暗猜到了七八分,于是,他为难的说道:“紫英,你看这里面挤得都是些妇人,我和李二狗他们极尽去不大合适吧。不如我让范质派人封了开元观,咱们明天再来,你意下如何呀?”
    这求子的事情,讲的就是一个缘分,一种虔诚。在紫英她们看来,这三清殿里越挤不就越显出她们的真心实意吗?于是,三人齐齐摇头,京娘还体贴的说道:“夫君,要不你就暂时别进去了,就在附近转转,我们拜过了再一起去别处吧。”
    马云心中暗赞正合我意,嘴上却遗憾的表示,只能如此了。还反复叮咛她们注意安全。
    看紫英他们奋不顾身的挤了进去,马云长出了一口气,这一路走,他还真有点受不了。逛街,看来在任何时代都是女子擅长的一项运动啊。
    马云随意的在观中逛了一会儿,忽见到两个小道童,拿着两串鞭炮向山门口走去,看了是到了什么吉时,准备放鞭了。周围的百姓见了,更是忍不住切切私语:“你看到没,这就是那个爆竹,点了以后,嘭的一声响,声音能真的耳朵嗡嗡乱响。”
    马云忽的想起来,有个地方不对了,他这几天一直觉得这年过的好像缺了点什么一样,缺的是鞭炮,可鞭炮在兖州的时候,他见过啊,为什么南方会没有呢?又鞭炮他进而又想到了火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是不是可以从火药这方面下些心思呢?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八章 盛典
    且不说马云陪着自己的妻妾们上香求子,再看长沙城。
    楚王命马光亮代替自己祭祖,其后两天,他又在黄皓的搀扶下,颤巍巍的来到楚王宫的正殿。他有气无力的坐到了王座上,接受了群臣拜见。群臣跪在地在上,等了白天,才等来黄皓的那一句“平身”。一个个从地上爬起来,偷眼向王座上的楚王打量的时候,才发现,楚王似乎病的很重,脸色苍白,眼睛微闭,一手扶着王座的扶手,整个身子斜靠在王座上。
    楚王马希范和前两任楚王完全不一样,武穆王行旅出身,为人豪爽大气,坐在宝座上举止从容,隐隐有股霸气释出;衡阳王马希声嬉闹无常,坐无坐像,整个人在王座上晃来晃去,好像如坐针毡一样;而现在的楚王马希范则大大不同,这人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在大朝礼这样的公共场合,他向来是不苟言笑,威姿天生,每次都是稳稳当当坐着,晃也不晃一下,似乎这样才是处事公正的明君。
    今天看楚王如此坐态,想必他的病的不轻。许多大臣心里沉甸甸的,不知道这大楚未来到底是何去何从。如果楚王身体健康,现在立世子,徐徐的消减在外手握重兵的王室子弟,那王位的交接必然是平稳的;可是如果楚王万一突然故去,那么荆南的五王爷,郎州的四爷,甚至岭南桂州的九爷……有这些人在,这王位想坐稳可就难了。本以为楚王欲传位给马光亮的大臣们,心中更是暗暗打鼓,反复犹豫,不知道祭祖一事,到底是由于楚王病重,才不得不让王室子弟代替呢,还是楚王已然打定主意,欲立马光亮为世子。
    还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大臣,心里更是琢磨不透,前天明明听说楚王只是偶感风寒,怎么隔了一天,居然病到了这个程度。
    天策左将军马希广,狐疑的看了一眼楚王,正要出列询问。
    却见眼前人影一晃,已经有人出列,跪倒奏事道:“大王,臣有本奏上。”马希广一眼,心中一乐,原来竟然是拓跋恒这老小子。这家伙向来是一副天下人都欠我的欠揍表情,经常直指楚王,规劝楚国不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的。楚王一直不太待见他,直到马云破了南平,楚王才对他稍微好了些。这些日子,也不见这个拓跋大人上什么劝谏书了,还以为他转了性子了,谁知道这家伙不是转了性子,而是觉得小打小闹不过瘾,要专门找大朝会这样百官觐见的时候,突然上奏。
    楚王是读书人,即出使过中原,也当过静江军节度使,经历的事情也多,容人之量就大些,而且他也不是个糊涂蛋儿。就像平常人一样,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缺点太多,有这种缺点,有那样的毛病,可知道和一定能改正,那就完全是两码事了。拓跋恒所奏的事情,楚王有时候也觉得有道理,可是他就是不愿意改,或者说,他想等他死了以后,下任楚王再来改(历史上记载,楚王马希范临死前,召见拓跋恒,命他辅佐下任楚王,而且还赶走了见识不明的李皋等人)。比如说丹砂,楚王也知道采丹砂矿,即劳民伤财,又没什么大用,他可就是不改,原因很简单,因为楚王喜欢红色,他就是喜欢把宫殿,给涂得朱红朱红的。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拓跋恒不识趣,他老是挑三拣四,不是说这儿不对,就是说哪儿不好。时间长了,马希范自然火了,就下令不准拓跋恒进宫。直到马云立了大功,马希范心里才念道拓跋恒的教育之功,才免了这一条。
    拓跋恒难得的老实了两月,居然又跳出来了。
    楚王脸色有点难看,心里有点火,不过他现在是在装病,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用目光看了眼黄皓,黄皓会意,大声道:“有事快奏。”
    “大王,微臣要弹劾黄皓。”拓跋恒斩钉截铁的说道。
    群臣自拓跋恒出列,就开始支愣着耳朵听他说话了。原因很简单,现在楚王命马光亮祭祖,而且还听闻,楚王私下已经答应由马光亮主持整顿内军,现在马光亮风头无量。作为另一位王位继承人选的师傅,拓跋恒要是没有一点反映,那才叫奇怪。在大臣们心中,李皋、徐仲雅这两人是标准的马光亮党,而拓跋恒就是标准的马光云党。马光亮有人望,马云有军功,虽然拓跋恒不受楚王待见,可这么多年了,拓跋恒虽然有点靠边,可他还一直呆在大楚权力的最高层。李皋、徐仲雅文采艳艳,可拓跋恒却是清廉有誉。
    现在夺嫡之争,有点图穷匕见的意思。不管从那个方面说,拓跋恒是必然要出面的。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拓跋恒居然那宫中的大太监开刀,这是不是太不明智了呢?
    楚王也有点诧异,他心里已经做好准备挨骂了。楚王还以为拓跋恒又对什么政策开不过眼,或者又有那个地方官员被他抓到了病脚。没想到拓跋恒居然弹劾的是一个太监。
    黄皓被吓了一跳,有点心慌了。他可是遵纪守法的良民啊。这大楚虽然有太监,可他这个太监和大唐朝高力士、李辅国那些人是没法比的,说白了,他就是楚王府的大管家。自武穆王仙逝以后,楚国就是以藩镇礼仪来的,国相一类的设施全没了,就剩下一个天策学士府,管民政;一个天策将军府管军事。不管是李皋还是拓跋恒一个个都精明似鬼,哪轮到他专权啊。外加楚王又是精神矍铄,经常性的召集大臣们喝酒聊天,谈诗作画,他就是想专权都没机会啊。
    却见拓跋恒不慌不忙的说道:“老臣弹劾黄皓,图谋不轨,这人昨天还说大王只是偶感风寒,可是身体已然健硕。可今日臣看大王的气色,却比他说的要严重了一些。他这不是造谣生事,阻断宫内宫外?使群臣生疑,谣言四起,臣以为应当予以严惩。”
    黄皓心里冤枉的要死,自己说的话,本来就是实话啊。这楚王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病啊,完全是在装病啊。
    李皋冷冷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请问拓跋大人,这群臣生疑,谣言四起,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没有听说呢?”
    “李大人向来勤走宫中,在地方州府的事情,李大人自然是无暇顾及了。你不知道,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对这和自己挣了一辈子的敌手,拓跋恒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
    李皋重重的哼了一声,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旁边的徐仲雅却笑道:“拓跋大人却是过滤了,李大人早已过问了神医王大夫,王大夫说过,大王确实是有感风寒,邪风入体,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大王病情尚未痊愈,面色差些,实属正常。可大王病情未愈,强起参加大朝礼,心中想的都是国事民生,而拓跋大人此时却危言耸听,却不知是所谓何事呀?”
    徐仲雅这话说的极有水准,轻飘飘的三言两语,即说明了李皋忠心为主,不辞辛劳,又替黄皓解释了一下,还说了自己对楚王的关心,更吹捧了楚王,最后话锋一转,夹枪带棍的暗指拓跋恒居心不良。
    拓跋恒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虱子多了不怕咬,他淡然的一笑,说道:“王大夫是国中神医,既然他说大王身体安康,那自然是无事了。大王尚未痊愈,便如此关心国政,老臣,心中真是感慨良多,心怀愧疚。”说着,他还噔噔磕了三个响头,继续说道:“大王身负大楚百万百姓厚望,臣请大王要多加休息,大王身体健硕,则百姓幸甚,大楚幸甚。”
    拓跋恒这话差点没把李皋的鼻子气歪,这本是他想说的话,没想到却被拓跋恒给抢了去。
    楚王眨了眨眼睛,这不对呀。这拓跋恒今天是唱的那出戏啊,这完全不是他往日的风格啊。
    却见拓跋恒继续说道:“大王文治武功,天下闻名。诗集一出,登时是洛阳纸贵啊。而我大楚又是蒸蒸日上。在天下一片混乱之中,我大楚俨然就是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这都是大王勤政之功啊。臣原本想上奏大王,召集楚王儒士,在岳麓山上,畅谈治国之道,探究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以古证今,以史为鉴……”武将到没什么反映,这文臣们各个开始交头接耳起来,看来他们对这个建议,很是有兴趣。
    马希范是文人,他听了这话,当时就有点按耐不住,还没等拓跋恒说完,他就插口道:“爱卿所言甚至,这真是一件好事啊……”他还没说话,就见群臣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楚王这句话中气十足,又哪有病恹恹的样子……
    马希范一时兴奋漏了马脚,讪讪的住了嘴,又装成了有其气无力的样子。
    拓跋恒心中一喜,继续说道:“可是,五王爷,听说大王病重,心中挂念不已。昨夜写来奏章,还请臣代为说项,五王爷,他准备在江陵主持这样一次儒学大典,一来为大王祈福,二来也是恭贺大王治平之功,他还恭请大王赏诗题字。大王要是安泰,那自然要由大王主持,不过眼下大王偶然风寒,不易操劳,倒不如就准了五王爷的奏章。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九章 典军使
    听了拓跋恒的话,李皋和徐仲雅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上当受骗了,弹劾刘彦竟然是个幌子,证实楚王不是身染重疾也只是顺手牵羊,他真正的意思原来是要给那个远在荆南的马云创造一次机会,可这次机会却大得足以消弱马光亮祭祖对群臣所产生的影响了。x577。cm
    拓跋恒实在是着实的可恶。可现在李皋、徐仲雅两人却无话可说,怒火只能憋在肚子里面回肠荡气,反对举行这个盛典,他们没有胆子,刚才楚王是大声叫好,赞成之意是群臣皆知,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必然是应者寥寥,而且还是大违王意。至于说反对马云主持,那就要推出楚王来,可是楚王现在生病了,刚才拓跋恒口口声声体谅君父,劝慰楚王好生休息,他们此时跳出来,力主楚王主持,不就反被拓跋恒扣上居心不良、不爱君父的大帽子了吗?至于推荐马光亮来主持,不说别的,这党争之意就太明显了。看楚王今天装病的样子,可不像选准了马光亮做世子,说不定他正是在试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