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来,他这次有任务在身。回京路上有下属陪伴,不时要处理一些事物。
再来,他怕赶路太快引起别人怀疑。就是心里再急,天黑后也要住宿。哪怕有时是露宿。
一路急赶,快到京城时,阮连追上了吕氏一行。
先将吕氏等人安置在京郊的饭店,阮连回府处置府里的下人,或卖,或送人,或放自由身,不到半天时间,便将下人打发了个干净。
准备去城外接吕氏一行时,有属下来报,京城出现突发状况,阮连只得写了一个便筏,将吕氏进京的事交代清楚,让属下去一趟林桂花府上,拜托林桂花祖孙去接吕氏。
诺大个将军府,竟然空无一人,连个守门的都没留,门户大开,林桂花哭笑不得。
吩咐管家,多采购些做菜用的材料送进将军府,她自己和潘辰去接吕氏等人。
阮连不在,林桂花只得暂代主人,对吕氏等人一番热情招待。
说是她招待,其实都是吴莉和顺柳等人在忙活,林桂花带来的人充其量只能打下手。
“哇,太好了,有吴莉姐姐在,我又有口福了。”
吴莉做点心,潘辰围着她转圈,不是揪起半成点心塞进嘴里。
吴莉阻止:“潘小姐,这点心还没有完全熟,您小心闹肚子。”
“闹什么肚子,我要饭那会儿,什么馊的臭的都往嘴里塞,早就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这东西没蒸比蒸了好吃,汁水多,味鲜。”潘辰满不在乎,说着话还往嘴里塞了一个烫饺。
烫饺是用开水先将面粉烫熟,而后再和面,粘性十足。
吴莉正做的烫饺虽已包好,可还没有上笼蒸,馅是生的。
喜瑞堂一路上心心念念的,就是他的小豹子,潘辰在厨房里转悠,他趁机拉着潘辰的丫环泥鳅,满府里追着小豹子玩。
小豹子早已不认识喜瑞堂,没有泥鳅哄着,小豹子根本就不理会他。
刘开春胆子小,只远远跟在后面咋呼,不敢靠近。
令狐炎和林保怡安安静静坐在吕氏一侧,陪着林桂花说话。
及至天黑,阮连也没回府,派了个属下来告诉吕氏,他突接圣旨,有急事要办,至少半个月回不了家,至于半个月以后的事,还得看情况而定,要吕氏不用管他。
吕氏心中忐忑:“我初来第一天,主人家就不在,这可如何是好。”
林桂花安慰吕氏:“大太太,阮将军得朝廷倚重,经常因办差不在府中,您只管安心住下就是,我如今身上没有差事,闲得很,没事便会来找您聊天,到时您可不要嫌我烦。”
“哎哟,你能来,我巴不得呢,我这乡下老婆子,第一次来京城,什么也不懂,一个人也不认识,跟睁眼瞎没啥两样。”吕氏拉着林桂花的手,满是惊喜。
林桂花笑道:“您怎么会一个人都不认识呢,您来京城,最高兴的肯定是喜四爷。”
吕氏叹气:“我来京城没有提前跟他打招呼,一来就住在别人府上,他肯定会埋怨我,我住别人府上,对茹梅面子上也不好看。”
林桂花给吕氏出主意:“四爷和四太太都是通情达理之人,阮将军府离袁将军府最近,您只要解释说,二少爷已拜了袁老将军为师,一切为了二少爷。
还有,您跟阮将军一块入京,阮将军跟您家关系匪浅,盛情难却也是一条。”
“呵呵,你这一下子就给我想了好几条理由,可我还没有见过袁老将军,若是四根去拜访袁老将军,说起这事,岂不露陷了。”
“哈哈,这您放心,我这就去袁将军府上,跟袁老将军先通个气,保证不会露陷。”
ps:儿子今天第一天中考,我在上班,不知考得怎样,但愿他心态平和。I580
:
第240章 吕氏入住将军府(二)()
林桂花让吕氏早点休息,她当真去了袁浩府上,给袁老将军说起此事。 w w w 。 。 c o m
袁老将军很觉意外,这几年不是没人想要拜他为师,不过都是想要跟着他学习带兵打仗,像喜瑞堂这样,要跟着他学习经史子集之类的人,还真是头一个。
“这些年我净看兵法了,那些个经史子集之类,早已生疏。”袁老将军有些犹豫。
“老爷,自您从边关回来,少爷虽在学堂读,每日他的功课可都是您亲自考校,您能考上举人,读过的籍,自是已刻入脑中,您只要认真起来,不比那些个老夫子教差。
喜家二少爷不只跟着您学经史子集之类,他在家就跟着自家学堂的夫子习武,他是文武都要跟您学,老爷您文武双全,徒弟跟您一样,旁人听了都羡慕。”
安心养老的袁老将军,性子已趋于向老小孩发展,林桂花连劝带哄。
袁老将军还有些疑虑:“那喜家老四本就是举人出身,他的岳父沈从如可是本朝有名的大儒,也是赋闲在家,且是教出身,喜家小子不去跟着那二人学习,跟着我算怎么回事。”
“喜家二少爷爱小豹子,您是一天不见小豹子,心里就过不得,您俩凑在一块,那才叫师徒。”林桂花拿出了杀手锏。
同时心里乐呵,就冲袁老将军对小豹子的喜爱,他也绝对乐意收喜瑞堂这个学生。
收一个是收,收三个也是收,顺理成章,令狐炎和林保怡也会成为袁老将军的学生。
她多年跟着袁老将军征战,对袁老将军的脾性与爱好,比袁老将军的妻子了解的还深。
袁老将军沉默,片刻后,哼道:“他想要拜我为师,我就得上赶着收呀,这也得看他小子合不合我的意。”
看样子是心里已经乐意。林桂花笑道:“合不合您的意,您见了就知道了,挺聪明的一个孩子。”
搞定了一个,另外两个就好说了,林桂花接着道:“跟喜家二少爷一起来京城读的,还有令狐郎中家的公子,在喜家学堂教的夫子的孩子。都跟喜家二少爷一样,都是自会说话就开始启蒙。且都聪明无比,教起来绝不会费事。”
袁老将军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袁浩小的时候,亲自给袁浩启蒙。
他从边关回京时,袁浩已快成人,他心中极力想补救,终因执迷于养宠物,忽略了袁浩。
也正是因他执迷于养宠物,才惹了大祸。唯一的儿子被官卖为奴。
老友沈从如下手快,没让儿子受过多苦楚,可为奴为仆的日子,终会是儿子一生的痛。
这就是为何袁浩不想他养宠物,他没有坚持的原因。
管家也劝袁老将军:“老爷,若不是您弃笔从戎,您会跟沈老爷一样。成为一代大儒,如今有这个机会,您也可以重温旧梦。”
袁老将军大手一挥:“行了行了,你两个一唱一和的,我要考考那三个小子,看是否够当我学生的资格。”
第二天。在林桂花的陪同下,吕氏带着喜瑞堂还有令狐炎和林保怡,去了喜四根府上。
下人只带了顺柳母子,顺柳是沈茹梅的旧仆,来给沈茹梅请安是理所应当的事。
将吕氏几人送到,林桂花跟喜四根夫妇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开。
吕氏的突然到来。令喜四根夫妇着实意外,得知吕氏已入住阮将军府,两人将吕氏一通埋怨,极力要求吕氏搬过来住。
“你两个也别劝了,要不是为了豆豆,我也不会来京城,只是决定地太急,没时间跟你两个打招呼,我来时带了十几个人,你这地方小,住不下。”吕氏直言道。
沈茹梅虽经营着几家喜福宝连锁店,收入不菲。
可喜四根初入官场,还是坚持低调做人,他住的院子只是一个很小的两进院,他自己还有四个孩子,有几个下人,吕氏若是真搬进来的话,地方根本就不够用。
吕氏此话一出,喜四根无言以对。
听吕氏说起给喜瑞堂选了袁老将军为师,沈茹梅和喜四根商量,要不将喜瑞雪和喜瑞年也一块送去。
吕氏疑惑:“你爹爹本就是大儒,又是瑞雪瑞年的外祖父,你何必舍近求远呢。”
沈茹梅叹道:“大嫂,早前听您说故事时提过,人都跟隔辈人亲,我那时还不太理解,如今可真是深有体会。
娘亲将瑞雪和瑞年接过去,说是要爹爹亲自教导,结果瑞雪和瑞年被娘亲宠得不成样子,我和四根担心如此下去,孩子会变得骄纵无礼。
今日一早,娘亲又让人接走了瑞舟和瑞麟,说是过几日再送回来,她倒也不嫌烦。”
话到最后,已带有怨气。
沈从如夫妇只有沈茹梅这一个孩子,沈茹梅到哪里,他们夫妇就跟到哪里。
如今沈从如已搬回京城的宅子,跟女儿来往也方便些。
吕氏笑道:“你爹娘就你一个女儿,你长大嫁人,他们想宠你已是不能,只有将此情转嫁到外孙和外孙女身上,这也是情有可原。”
“道理是如此,可孩子还小,他们并不懂这些。瑞舟眼见着也已到启蒙年龄,我可不能让娘亲将他也惯坏了。”沈茹梅依然愁眉不展。
喜四根劝慰:“岳母替咱们照看孩子,已是很辛苦,你就不要抱怨她老人家了。”
他心下也是乐意喜瑞雪和喜瑞年离开岳母的,不过他没有实话实说。
妻子抱怨岳母可以,要是自己也跟着抱怨,会引起妻子的反感,怕是会适得其反。
果然,沈茹梅反过来埋怨喜四根:“你只管做好人,孩子可是你喜家的。她照看孩子辛苦是没错,可是方法不得当,若是将孩子教坏了,往后有你愁的。”
“好了茹梅,你也别急,有话跟你娘亲好好说,她自己的外孙子和外孙女,怎地可能教坏。”吕氏赶紧打圆场。
她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惹得喜四根两口子闹别扭,否则自己心里也过不去。(。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241章 择日不如撞日()
沈茹梅叹道:“大嫂,我知道你的心意,这次无论如何我也要将瑞雪和瑞年接回来。 ”
说到这里,沈茹梅忽而喜道:“大嫂,瑞雪是记在您名下的,要不您去跟我娘亲说,就说要接回自己的女儿,这样我娘也无话可说。瑞年向来跟他姐姐分不开,这样瑞年也回得来。”
吕氏苦笑:“那样你娘会恨死我,弄得你和你娘亲也不和,我可不做这个搅屎棍子。”
沈茹梅还要劝,喜四根赶紧截住沈茹梅的话头:“茹梅别急,明日我休沐,要不明日我去一趟岳父家里,将你的意思跟岳父仔细分说,岳父跟袁伯父是老友,应是会应允。”
沈茹梅想了想,叹道:“也罢,你就去试一试,不过,若是瑞雪和瑞年真的因此事被你接回,我娘亲怕是会恨你。”
“呵呵,这又有什么,”喜四根笑道:“岳母再恨我,我也是她家的女婿,她女儿的丈夫,她外孙的父亲,岳母最多就是不理我,还能将我怎样。”
此事说定,吕氏怕再说下去又横生枝节,赶紧转移话题,说起朝廷下旨收荞麦种子的事。
“我这辈子第一次见传旨官,那可是代表皇上的人,吓得我是连路都不会走了,顺柳背着我,才没有耽误多少时间,否则还不知会有什么祸事呢。”说起这个,吕氏依旧心有余悸。
沈茹梅笑道:“大嫂,莫说是您。我第一次见传旨官时,也是紧张得不得了,若不是当时有娘亲在旁提点,我真不知该怎样应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还年轻,有你爹娘在身边,会少走许多弯路。”吕氏感叹。
说起喜多多,喜四根埋怨吕氏:“大嫂,多多再能干。也还是个孩子。您这一走,她有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豆豆来京城读,有我这个当四叔的在,还怕他吃亏不成。”
吕氏道:“你说的这个。我也不是没想过。可多多一个劲地劝我来。后来我就想,我和豆豆一个老的帮不上忙,一个小的净添乱。多多要忙家里家外的事,还得伺候我,监管豆豆,我两个对多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我和豆豆离开,多多也能过得轻省许多。”
喜四根气道:“都是家里人,哪有这么算的,您这话要是让多多知道,还不得伤心死?”
沈茹梅将喜四根拉到一边,嗔道:“大嫂才来京城,你说这话干什么?”
喜四根立时惊醒:“我只是气大嫂将一家人分得太清,没想太多。”
“我知道你是为多多担心,我出都出来了,若是急着回去,反倒更累多多忧心,等忙过这阵子,多多会来京城小住,到时我再跟着她一块回去就是。”吕氏反过来劝慰喜四根。
“大嫂,是我太急了,你莫要想太多。”喜四根道歉。
“是你想太多了,我怎会不知你心意,”吕氏道,“我走时荞麦已快成熟,路上走了十天,这会儿多多应是正忙着收割荞麦,我不在家,她也省了每日早晚请安,倒还能多休息会儿。”
“嘿嘿,大嫂您不怪我就好,为给您赔罪,我得空就陪您逛京城,定让您好好玩个够。”喜四根嬉笑。
沈茹梅逗乐:“四爷,您这样说,难不成没有赔罪这回事,您就不陪着大嫂逛京城了?”
他三人在这里说笑,喜瑞堂、令狐炎,还有林保怡三人,在客房呆着甚是无聊。
三人给喜四根夫妇见过礼后,便被尹娘领来客房喝茶吃点心,而后尹娘离开,拉着顺柳去说话,主要是替沈茹梅打听吕氏母子、喜多多的事。
除喝茶吃点心,三人闲着没事干,令狐炎和林保怡还好,喜瑞堂却是耐不住性子,坐了没一刻,便在屋内走来走去。
喜瑞堂今年才六岁,喜四根已有一年多没有去过喜乐庄,所以喜瑞堂对喜四根印象不多,听吕氏跟喜四根夫妇说的热闹,他心里却急着回将军府。
呆在这个陌生的所谓四叔家里,还不如回去跟小豹子玩耍来的自在。
终于熬到吃中饭时间,喜瑞堂心里有了盼头。
他跟着吕氏外出去别人家做过几次客,根据他的经验,一般都是吃过中饭,主家和客人闲聊一通废话,然后就能告辞回家了。
谁知吃过饭后,喜四根去了翰林院,沈茹梅却想着法的要留吕氏住下。
“娘,我要回将军府,我不要住在这里”
终于,喜瑞堂大闹起来,才六岁的他,能忍到现在,已是极限。
最终沈茹梅妥协,派人将吕氏几人送回了将军府,还有一车的吃食和日常用。
第二天,喜四根当真去了岳父家,跟沈从如说起沈茹梅的担心。
“你小子也是这么想的吧,跟我耍滑头。”沈从如一语揭破喜四根。
“岳父英明,”喜四根没有辩解,说出自己的担忧,“也是怪我没用,任着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薪银不够家用,还杂事繁多,整日里不得空闲,茹梅要为家里的生计操心,还要为儿女的成才忧虑,思虑过重,近来脾性越发焦躁,我真怕她会受不了生病。”
沈从如摇头:“你还是穷小子的时候,茹梅就选择嫁给你,她在乎的不是你的薪银,脾性焦躁,多半还是你岳母的原因,我劝你岳母多次,她非但听不进去,连我也赶出了房门,如今房就是我的卧房。”
“哈哈哈,岳父,独守空房的味道如何?”喜四根毫不掩饰他的幸灾乐祸。
沈从如笑骂:“你还笑得出来,不是为了你家四个小东西,我会有如此待遇?”
“呵呵,那您就赶紧想个辙将他四个还给茹梅,您可以结束独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