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没有人比他们这些经历过离乱的人更清楚,光是学习读书和刺绣是没办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
如果不是任瀚棠和任瀚玥都还太小,他一个大男人单独教任瀚珺又多有不便,他早就把教导孩子们习武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现在任瀚珺和任瀚棠愿意为了陪伴妹妹而坚持跑步,对于邓喜斌来说无异于瞌睡了就有人给他送枕头。
不过说老实话,任瀚珺、任瀚棠和任瀚玥的耐力和体力都让他非常吃惊。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娃娃,能够每天坚持跑上半个时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邓喜斌不知道的是,在他上山打猎期间,这三个小娃儿还要满院子的疯跑,否则他一定会更吃惊。
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跳绳、老鹰捉小鸡、藏猫猫、弹棋子、抓麻雀让邓秦氏烤给他们吃。。。。。。为了引着任瀚珺和任瀚棠陪自己变相运动,任瀚玥把她前世玩过的所有需要体力的游戏都搬了出来。
比起跑步,这些游戏果然更得任瀚珺和任瀚棠的心,三个小家伙经常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
当然,他们能够玩得这样疯与姚玉知是个非常开明的娘有很大关系。
只要任瀚珺在该读书或者该做针线的时候好好完成任务,其他时间姚玉知从来都是对孩子们放任自流。
也多亏了有个这样的娘,一直被拘在家里守孝的三个小娃儿才能既不憋屈也不勉强的老老实实待在家中。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永光二年十月十二日,这一天,已经守孝满二十七个月的任家众人除服。
十月十三日,邓秦氏在姚玉知的坚持下搬回了东厢房。
十月十六日,邓喜斌应姚玉知的要求,买下了与姚家后院一墙之隔的那座宅子。
宅子的原主人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唯一的儿子在衢山镇做小生意,因为最近铺子里的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所以老两口就决定把凉峙村的宅子和田地卖掉给儿子应急。
连同老两口今年养的一头猪和五只鸡在内,整个宅子里的所有东西作价五十两。
至于他家的十亩上等良田和田里还没来得及收割的晚稻,牙侩帮忙定了一百五十两的价格。
上等良田如今的市价是十二两银子一亩,价格比春耕之前要便宜的多,而且上等良田亩产最少有三百斤,这么算下来,这个时候卖田地和庄稼还是有些吃亏的。
如果不是这老两口急着帮儿子筹钱,他们是绝对不会在秋收的当口着急忙慌卖地的。
村子里的各家各户也都清楚买他家的地很划算,但一百五十两白银可不是谁家都能一下子拿出手的。
老两口倒是说了可以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降个十两八两的,可一百四十两对于很多人家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天价。
也因此,虽然动心的人很多,但真正要买的却一个都没有。
还是季家老爹想到了姚玉知他们家只有邓喜斌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但需要照应的妇孺却有整整五个,如果他们能够趁着现在手里有钱多买些田地佃出去按年收租,那么邓喜斌肩上的负担也能跟着轻省一些。
于是,在听说了那老两口要卖房卖地之后,季家老爹就派了自己老伴儿季伍氏去跟姚玉知通消息。
“。。。。。。你叔说了,你们总指望着喜斌那孩子打猎过日子实在不是长久之计,那大山里可不是好去的。”季伍氏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再者,他们夫妻俩都还年轻,日后总会有孩子,到时候你们的负担可就更重了。与其到时候因为没钱抓瞎,你们还不如趁着现在手里有钱,多置办些田产出息。”
姚玉知立刻就同意了,她谢过季伍氏,然后又让邓喜斌去拜托季大哥从中牵线。
季大哥早就得了自家老爹的嘱托,邓喜斌一来找他,他立刻就带着邓喜斌去见了帮那老两口卖宅子和田地的牙侩。
那牙侩姓季,是季大哥的本家,只是因为做着牙侩的营生,这才举家搬去衢山镇上生活。
季大哥一跟他说,他立刻就来了凉峙村见邓喜斌。
邓喜斌在季大哥和牙侩的陪同下看了宅子和田地,然后直接就做主付了银子——对土地和庄稼一窍不通的姚玉知已经将决定权授予了邓喜斌和季大哥,这两人看好了,这桩买卖自然也就成了。
除了购买宅子和田地的二百两,邓喜斌还给了牙侩二两银子作为答谢,只这一笔,他们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积攒下的银钱就去了十之八九。
那对老夫妻很快就搬去了衢山镇儿子家里,姚玉知于是将新买的宅子拨给了邓喜斌和邓秦氏居住。
新宅子只有姚家前院那么大,但宅子里的三间正房、六间厢房却全都是砖瓦结构的。
规规整整的院落被勤劳的老夫妻开辟成了四四方方的几块菜地,院子的边角处还种了几丛花朵和几棵果树。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宅子,除了面积,其他方面都不比姚家的宅子差。
邓喜斌和邓秦氏搬过去的那天,姚玉知让邓喜斌去镇上定了四桌二两银子一桌的席面。
男客被邓喜斌安排在了新买的院落,主客是老村长和他的两个儿子、六位辈分高有威望的村老和他们各自带来的小孙子、帮忙促成了宅子和田地买卖的季牙侩,陪客则是与姚玉知的父亲姚拾遗交好的王父、季父以及季大哥、季二哥。
第27章 秋收()
开饭前,姚玉知特地带着三个孩子到新买的院落拜见了村长和村老们。
村长和村老都是看着她长大的,自然不会为难她,几个老爷子安慰了她几句,让她有难处尽管跟长辈们说,然后又夸奖了一番三个孩子就放她回去了。
之后,姚玉知就一直在自家招待王家、季家的女人和孩子。
王文氏、季伍氏、季大嫂、季二嫂、季淑英、王雯等人跟姚玉知坐了一桌,季家的五个孩子——季大哥家7岁的季天文、5岁的季天武、3岁半的季天舒,季二哥家4岁半的季天全、3岁的季天齐则跟任瀚珺、任瀚棠、任瀚玥这三个小家伙坐了一桌。
邓秦氏不放心一桌子的小娃娃,遂也跟着他们一起坐了。
不过,让她担心的打翻碗盘或是发生争执的情况始终都没有出现,几个小萝卜头一会儿吃吃喝喝,一会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彼此交谈,很快就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了。
季大哥家的季天文虽然只有7岁,但在村子里却有一群“小弟”,基本上10岁以下的小萝卜头都服他管。
跟结束守孝的任家三姐弟熟悉之后,这孩子就一直热心地带着他们一起玩儿。
也因此,任家的三个孩子很快就跟村里的孩子打成了一片。
任瀚玥拿来哄自家哥哥姐姐的游戏很快流传了出去,除了之前提到过的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跳绳、老鹰捉小鸡、藏猫猫、弹棋子、抓麻雀烤来吃,任瀚玥还把编花篮、拔河、三个字、传彩球这些人多才好玩儿的游戏也教给了小伙伴们。
编花篮跟拔河都只考验体力,不考验智力,但三个字和传彩球就不同了。
传彩球也叫击鼓传花,因为没有鼓和花球、彩球,季天文还偷偷拿了他爷爷以前用过的铜锣、他小姑戴旧了的绢花作为替代。
每次玩这个游戏,除了作为敲锣人选的那个人要背对着众人之外,其他小娃儿全都会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
铜锣敲响,小娃儿们就开始传花,锣声停下时,花在谁手里,谁就或是唱歌,或是讲故事、讲笑话,或是背四句以上诗词文章,或是做五到十个俯卧撑、深蹲、高抬腿跑。
十岁以下的孩子基本都还没怎么读过书,所以大家很少选择背诵诗词文章,倒是民俗小调和这个年代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话本故事,任瀚玥着实听了不少。
等到这个游戏大家玩儿腻了,任瀚玥又教他们玩儿“三个字”。
“三个字”按照规则分为抓捕者和逃跑者,抓捕者在抓捕的过程中只要用身体碰触到对方,逃跑者就要退出游戏,但是逃跑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喊出三个字组成的词语,进入防护状态。
处于防护状态的逃跑者不能移动和说话,但是抓捕者也不能抓人。
逃跑者想要解除防护状态,就必须由同样作为逃跑者的其他小伙伴接触他的身体。
如果抓捕者抓捕到所有的逃跑者,或者所有的逃跑者都进入防护状态,抓捕者就算是获得了胜利。
这个游戏不仅考验反应的敏捷程度与身体的灵活程度,而且也考验小娃儿们掌握词语的多少,十分有趣。
当然,除了任瀚玥提供的这些来自后世的游戏,季天文等本土小娃娃也提供了诸如放风筝、抽陀螺、打弹弓、摘野果、掏鸟蛋、下河摸鱼等本土游戏。
小娃儿皮囊里装着成人灵魂的任瀚玥不知是不是心智受了这具身体的影响,她没有任何顾虑的跟着季天文等人上山下河、满村子疯跑,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当然,在早起晨练、听姚玉知读书、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同时,她也没忘了偷偷摸摸学习那本上古文字图解。
在小娃儿们无忧无虑玩耍、大人们忙忙碌碌为家计操劳的过程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永光二年十月底。
十月的最后一天,姚玉知他们在季家所有成年劳力和王家四个长工的帮衬下,将地里所有的稻谷都脱粒收进了粮仓。
为了感谢这两家人,姚玉知做主分了两成稻谷给季家和王家。
王家人和季家人都不肯收他们送去的粮食,最后还是姚玉知以再也不用他们两家帮衬相“威胁”,两家人这才不情不愿的收了粮食。
姚玉知满意而归,然而让她既感动又无奈的是,这两家竟然转天就送了半扇猪肉和一篓鱼虾过来。
猪肉是王家田庄上杀好了送过来的,鱼虾则是季家老爹和季大哥、季二哥当天新打的。
姚玉知推拒不得,只好满心感激的收下了这两家送来的东西。
任瀚玥察觉到姚玉知心里过意不去,她偷偷提醒邓秦氏,邓秦氏立刻把自家的瓜果蔬菜装了满满四个竹篓子,然后又让邓喜斌分别给季家人和王家人送去了两篓子。
这一次,季家人和王家人既没有再说不收的话,也没有着急忙慌的回礼给任家,姚玉知心里这才好过了。
她家出产的果蔬不仅味道好,而且吃了似乎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比起季、王两家送来的鱼虾和猪肉也不差什么。
也就是说,一番礼尚往来之后,她之前送给季、王两家做酬劳的稻谷就算是送成功了,这让素来不喜欢欠别人人情的姚玉知满意极了。
秋收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为了早日把稻谷舂成大米,邓喜斌特意去镇上买了一副舂米的石臼和木杵。
他买的是那种应用了简单杠杆原理、形状类似“翘翘板”的木杵,舂米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地下压和放松横着的那块木板的一端,从而让另一端用来舂米的木杵起起落落。
这样的舂米器具看在任瀚玥这个有着现代灵魂的人眼中自然还是落后的,但在这个年代,这已经是人们能够发明的最“先进”的舂米器具了。
当然,就算是有这种相对先进的舂米器具,要把粮仓里的三千多斤稻谷舂成米也依然是一件非常累人的活计。
当见识了邓喜斌因为舂米而大汗淋漓的情景后,姚玉知和邓秦氏立刻自觉地加入到了舂米的队伍里——虽然她们两个加起来才顶邓喜斌一个,但多两个人分担,邓喜斌至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快速消耗的体力。
第28章 夜读()
永光二年十一月中旬,农忙彻底结束。
征求过姚玉知的意见后,邓喜斌在以季家兄弟为首的村里人的帮助下,在任家和邓家的院墙上开了个两边都可以上拴落锁的小门。
有了这个小门,他和邓秦氏即使不从村里绕圈子也可以随时到任家来,着实方便很多。
姚玉知拿了五十两银子给邓喜斌办这件事,除此之外,她还打算等到来年开春,就让快满八岁的任瀚珺挪到最靠近正屋的那间东厢房里住。
偶然听到她跟邓秦氏商量如何帮任瀚珺布置屋子的任瀚玥立刻猴到姚玉知身上撒娇耍赖、软磨硬泡,说是想跟任瀚珺一起去住东厢房。
姚玉知担心任瀚珺照顾不好她,任瀚玥却拍着小胸脯说她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然后她还信誓旦旦的向姚玉知保证一定乖乖听话,绝不给姐姐添任何麻烦。
本来一个两岁孩子的保证别人是不会信的,但任瀚玥却因为身体里住着成人的灵魂而一向乖巧懂事。也因此,她在姚玉知面前还是非常有信誉的。
这份信誉让姚玉知对她的意见多了几分重视,在被她锲而不舍的磨了好一阵子后,姚玉知最终答应了届时让她搬过去住几天试试。
虽然没能一步到位,但能够争取到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
而且为了能够抽出更多时间偷偷摸摸看指环空间里的那些兽皮书,任瀚玥已经打定主意,只要搬过去了,她就绝对不会再搬回来,所以姚玉知这所谓的“试试”对她来说基本是可以无视的。
满心欢喜的任瀚玥热情地涂了自家娘亲一脸口水,不要钱的好听话更是说了满满一箩筐,把姚玉知给哄得心花怒放。
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任瀚玥比从前更加勤奋了些。
她白天努力认字、积极锻炼身体,夜深人静时则偷偷摸摸溜进指环空间学习两到三个时辰的上古文字。
这样提心吊胆的忙碌了两个多月后,她总算学完了那本厚厚的上古文字图解。
在她离开时躺到她被窝里帮她打掩护的小墨熙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任瀚玥就又拿起了那本修仙异闻。
这本书跟上古文字图解一样,不仅图文并茂、色彩绚丽,而且书上的很多图画还都可以变成会动的立体影像。
第一次见识到这种神奇书本的时候,任瀚玥的表现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土包子、乡巴佬,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彼时,她先是大呼小叫的喊来了小墨熙,在得知这玩意儿并不是“书妖”之后,她又开始一边拿手去摸一边啧啧赞叹,最后还是小墨熙实在看不过眼,帮她科普了一下这种用妖兽皮制作的书籍的独特之处。
任瀚玥听完,不禁对“仙术”的神奇大加赞赏,然而小墨熙却一脸无辜的告诉她,制作这些书籍所用的都是极为普通的辅助性法术,离真正神奇的仙术还差得远呢。
任瀚玥非常好奇,缠着小墨熙问了好多关于修仙者的事情。
小墨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大的满足了任瀚玥的好奇心。
当然,在满足了任瀚玥好奇心的同时,他也勾起了任瀚玥对修仙界的好奇和渴望。
永光三年三月初五,任瀚珺和任瀚玥一起搬去了东厢房。
夜里,任瀚珺入睡后,任瀚玥像以往的许多个夜晚一样,偷偷摸摸进了指环空间用功读书。
那本修仙异闻她昨天夜里就已经看完了,里面的神仙故事让她对修仙产生了强烈的憧憬和渴望,这种强烈的憧憬和渴望又促使她迫不及待的开始研读修仙常识全解。
修仙常识全解是一本修仙科普书,厚厚的一本妖兽皮书籍里面,林林总总的记录了许许多多的修仙常识。
因为昨晚剩下的读书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任瀚玥当时只粗略的翻看了大约半个时辰的修仙常识全解,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