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收拾出来了,你老哥周六周日就没闲着。你老嫂挺着肚子都去了好几趟了。好像说是前门房的窗户啥的还得换,上屋的炕也得重新搭,搬家啥得都得二十来天儿吧。”明子娘是天天在炕头上一坐,家里的事儿却没有她不知道的。
1。11。1()
其实明子也想在县里买个房子;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是离家里近;有什么事儿的话;家里人也能照应着。二是县城虽然不比市里;但是比农村还是要强是许多;买东西啥的要更方便。特别是冬天;在农村其实有很多不方便。
明子是行动派,说干就干。她的身体也远没到行动不便的时候。
第二天就跟大哥一起进城,到马场看了一眼;现在马场里已经没存多少煤了,都倒出去了,要等着冬天再进货;秋收刚开始;新粮食也没收上来呢。场地看着很空旷。现在看场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两个了,三姨家的老四结婚了;娶的是明子大姐夫的亲妹妹;三姐夫给介绍的;因为姑娘跟他是一个学校的英语老师。
结婚以后;老四就不再到马场看场地了;花几十块钱买了一辆旧的人力三轮车,从县城里进点儿生活用品米面油啥的;平常走村串巷的卖,顺更也收粮食;他没本钱;就三袋子两袋子的收,收上来就送到马场来。一点点儿的,燕子衔泥似的,再加上媳妇儿的工资,这两年生活也好过了不少。
堂姑姑家的大哥也不看场地了,他三个兄弟,两个小的都在外面干活儿,堂姑姑老两口年纪越来越大了,他回家去给老人养老了。
现在看场地的是两对五十来岁的夫妇,也算是远房的不知道拐了多少弯的亲戚,以前都没听过,大哥也是辗转招了这么两户老实本份的,孩子都结婚了,老两口身体都还很好,在家没啥事儿,出来打工还能补贴家用,不给儿女增加负责。两口人一起出来,还稳定,只把这儿当家就行。
在原来的门房边上又盖了一间房子,正好分给两家住。平常看着场地,打扫打妇卫生,两口人一年挣的钱也不比在家种地少,又不用挨累,天天的打扫打扫卫生就算是活儿了。两家人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干得很认真,比着干,场地上很干净,东西也都规整。
“哥,还是你有招儿,这么雇人,两家从既能互相监督,还能互相督促,夫妻两个一起,也不用惦记家里,还稳定。厉害。”明子就对大哥竖大拇指,要说起这些更依靠生活经验的为人处事之道,明子那是差得远呢,大哥就常说她书生气太重,不接地气儿。
“你多历练几年也能明白。你才多大啊,意念书了,毕了业就上班,靠写字儿就能活。你哥这十多年是啥磨出来的,能一样嘛。”大哥有点感慨,当大哥,不容易。
“哥,你今天没事吧?咱俩看看房子去呗?我想买个房子。”明子挽上大哥的胳膊求大哥帮她看地方,她对县城可不熟。
“你想买啥样的房子啊?投楼啊?现在正在盖的两处位置也都还行,一个在县医院的前面紧挨着县医院。另一个在县委的后院,过个马路就是一中。你想看哪个?”大哥对明子的财力是很了解的,对于明子想买楼他没啥异议,他就是干这个的,知道买房子以后只会升值。
“我不想投楼了,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哥,我想买个大点儿的院子,自己盖个小二楼,你说咋样?以后咱爷爷和咱叔婶儿来住也方便,是不是?”明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那现在胡同里的院子可没有那么大的,临街面儿的,院子能大一点儿,但是价格可不便宜,一个院子得四五万。”大哥在脑子里过了一下现在城里的住房状况。
“不要街面儿的,闹得慌。胡同里的也没事儿,一个不够买两个呗,到时候拆了墙,一样儿。”明子就不喜欢住小房子,觉得憋屈。
“嗯,那可不好找,正好两家都卖房子的,可不多。”大哥就说。
“慢慢找呗,多给点儿钱,肯定有卖的。对了,也不用在城中心附近找,就稍偏一点儿的地方找,应该好找点儿吧。”城中心的房子贵不说,盖房子的时候事儿也多。
“嗯,那还好说点儿,我帮你打听打听。”
“行。那哥,咱俩去小文哥那新房子看看?我还没去过呢。”
“走吧。上车。”大哥进城了,也不放心小文哥那边儿,想去看看。
小文哥的房子在胡同里第七家,公厕对面的黑大门就是。现在门房的窗户已经换上了,老姐夫正带着人帮着盖仓房呢,原本的小仓房都要塌了,趁着还没搬家呢,干脆就推倒了重新盖了一间,从砖厂拉了一车砖,足够了。如今也盖得差不多了。
“啥时候搬家啊?”明子到主屋看了一圈,真的跟当初她给老姐在学校边儿上租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墙是新搭的,也没起火,正在自然风干。
“等你老嫂休产假就能搬了。”小文哥这会儿正好在家呢。
“啥时候休啊?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吧?”老嫂怀孕都八个来月了,还在坚持上班呢,因为学校离三门李家屯近,走着也没几分钟就能到,老嫂现在住娘家的时候更多些。
“那认真劲儿,你也不是不知道。总不放心她的那些学生,说来年上初中了,她能多带一天是一天。你说是不是有毛病,再带你还能不生孩子带他们毕业啊?”小文哥提起这事儿就来气,对老嫂的认真也是特别无奈,但是人家认真工作你还挑不出毛病来,只能自个儿郁闷。
“这话让你说的,认真工作还错了?你一天天的,在老丈人家你给我好好的,别喝点儿酒都瞎咧咧。”大哥就训小文哥,小文哥在部队这些年,酒量是练出来了,以前小时候就爱偷爷爷酒喝,现在,顿顿都得来上一杯。
“哥呀,我傻呀,我能在她家这么说啊?”小文哥就笑了,他有一点好,就是知道里外,外人儿谁敢说他熊他,他能跟人家拼命,但是家里人说他,总是笑嘻嘻的听着,从来不急眼。
“对了,老哥,嫂子怀孕嘴里没味,你别竟自己在外面儿吃午的喝辣的,多给带买点儿水果啥的,将来孩子出生了长的也水灵。别像大嫂那时想似的,想吃口西瓜都没吃上,小夫儿出生的时候眼睛里都带红血丝。”明子现在自己怀孕了,已经开始馋东西了,知道孕妇的不易,就交代小文哥。
“噗,老妹儿啊。不是你哥苛待你嫂子啊,关键是大冬天的,我上哪给她整西瓜去啊。”大哥一听明子那话,就在边上叫来屈了,这罪过他可不想背。
“就是,老妹儿,你这么说可有点过份了啊。别说是四年前了,就是现在,你老嫂要说想吃西瓜,我也没地儿给她淘换去啊。就没有你这么不讲理的。”小文哥特别坚定的站在了大哥的一边儿。
“呃好吧,算你俩有理。这反季的就不算了,也不能让你现扣大棚去。但是应季的,你不能差事儿吧?都是为了你孩子,你不能扣扣嗖嗖的吧?”老嫂的性格现在家里人都品出来了,说好听的那是真温柔。说不好听的,那是真面啊。不光小文哥说啥是啥,家里谁的话她都当圣旨似的听着。明子娘就说,这得亏大嫂心眼儿好使,要不然的话,老嫂得被欺负死。要么说啥人啥命呢,老嫂这么面,在明子家反而还吃香了,大伙儿都知道她面,就全都帮着她,都怕她跟小文哥过日子被小文哥欺负了。小文哥时不时的就得感慨一遍,也不知道谁才是老关家的。
“你哥是那扣扣嗖嗖的人吗?对了,你现在不是不上班了吗?等俺俩搬家的时候,你也来吧,平常我上班不在家,你跟你嫂子在家,我还能放心儿。一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你俩我一块照顾着得了。城里也方便点。”小文哥想起来明子也要大肚子了,顾向北又不在家,他照应是最应该的。
“行啊。”明子答应得很痛快,跟自己亲哥,没啥不好意思的。
明子要跟着小文哥两口子进城,家里谁都没反对,还都觉得挺好,跟小文哥考虑的差不多,搬家的时候,老嫂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还有不到一个月就生,没个人儿在身边,谁能放心。
明子那肚子也是,才两个多月,就显怀了,还没啥反应,也不吐,也不怕味儿,就是能吃,一顿饭能吃三碗饭,吓人都。住到县里去,离医院近,有事儿也方便。
小文哥搬家的时候,东西不算多,就一个结婚时买的组合柜儿算是大件儿了,再就是几个包袱,都是衣服,也没多少,大姐夫那个大拖拉机就给拉过去了。小文哥又不知道从哪琢磨了一个写字台回去,看着应该不是新买的。靠东山墙放着。这屋子里就看着挺满了。
明子住在小屋儿里,就一个炕,再没啥东西了,明子也没把市里的被褥啥的往回拿,到家具店买了个厚床垫子放炕上了,这样就不硌得慌了。
老嫂从搬到县里就开始休产假了,早上吃完了饭,就跟明子一起出门逛街,都知道多运动对生产有利,这个不用明子提醒。明子是要找房子,建房子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建好的,大哥那边儿房场还没找到呢,总不能孩子出生还住在小文哥家里吧,明子想着到时候先租个地方住着。反正两个孕妇也没啥事儿,只当是遛弯儿了。
1。11。2()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明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大哥那边儿才有了点儿眉目;据说在城北刚进城的不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的房子想卖;户主的儿子去南方打工了;说是挺挣钱的;户主老两口也要过去。因为着急卖,价格也挺便宜的,才八千块钱;虽然地方跟城中心远了点,但真心是不贵了。
那家的临居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小两口都在城里上班;男的在大修厂;女的在四商店卖货的,跟着工作单位都挺远;孩子上学也不方便;一直想换个中心的房子。只是他们这片儿的房子;确实是不太好卖。
“明子;那房子谈得差不多了;姓王那家八千五还有点犹豫,再抻一抻我估计他们也就卖了。”大哥一直挺忙的;这阵子正是收粮忙的时候,小文哥搬到城里二十多天了;他才头一回过来看看;顺便跟明子说一说买房子的情况。
“啊,行。现在地都上冻了,买下来也不能动土了,最快也得明年开春才能盖房子了,不着急,抻抻他。”明子又不是冤大头,能省当然还是要省。
“你咋样啊?我看你这肚子,不像是三个半月啊,得有五个月了吧?”大哥好歹也是两个孩子的爸了,看过的孕妇也不少了,明子那肚子哪里像是刚三个半月啊。
“哎”明子就叹气,都不想说话了,她这孕期反应来得晚了点儿,这几天才开始难受,胃里直犯酸水,还老犯困,特别不爱动,总想睡觉。
“哥,明子怀的是双胞胎,肚子肯定比正常的大啊。”老嫂挺着随时都有可能要生的肚子,正在给桌子上拿碗筷。
“双棒儿?”大哥有点愣神,又再仔细的看了看明子的肚子。然后就笑开了。双胞胎,这可是喜事儿。
“嗯呢。”明子恹恹的,摸摸肚子,越来的想顾向北能在身边儿,好让她咬一口。先不说怀双胞胎要不要辛苦翻倍,生出来可怎么哄啊?奶肯定不够吃,还得喂奶粉,她一个人,怎么照看两个小崽子?自个儿老娘那身体,也别指望能帮着哄孩子了。婆家肯是一人儿没有。总不能让顾奶奶帮她哄孩子吧?愁
“好事儿,好事儿。”大哥连连点头。
“好啥事儿啊,愁死人了,生出来咋哄啊?”
“那你愁啥,没看哪个孩子生出来饿死了。三姐家的小强不也活得好好儿的?家里这么些人呢,还能看着你吃不上饭哪?”大哥可一点儿不愁,他这人护犊子,有多少孩子都不嫌弃多。这是计划生育了,要不然他至少得要四个孩子,这是他原话儿。
大哥说的三姐家的小强,是三姐家的小儿子,才一周岁多一点儿。三姐生小忙忙的时候,好歹还有一点儿奶水,孩子能吃上一半母乳,另一半儿用奶粉打零儿就行了。这个小的出生之后,那是一滴奶水都没有。这孩子从小一口母乳没喝上,竟靠奶粉活着了。
三姐跟三姐夫本来就因为三姐夫家底子太薄,一直过得紧巴巴,又再负担了一份奶粉钱,也是挺愁人的。明子看他们实在紧张,就偷偷的跟他俩说了,几年前,用前些年卖衣服挣的那些钱在市里给几兄妹一人存了一套小房子,这几年一直在出租,钱都在银行里存着呢。虽然没有多少钱,多少还是能缓解一点儿的。以前没说,是寻思着日子也都能过,不急着用钱,存下了就存下了,要是拿出来,顺手可能就花了。还不如等孩子们大了,结婚的时候一次性再拿出来,也是不小的一笔了。
三姐夫说啥也不要那钱,说三姐当初也没出啥力,不能光跟着分钱。三姐也是那个意思。
“姐,这不是看谁出力多少分的,要那么分的话,我也没出气,我还不能拿钱了?小文哥放假竟玩儿了,他也没出过力,那还能不给他一份儿啊?说那些都说远了。自己家兄弟姐妹,什么你多我少的?”明子之所以说那钱的来处是以前卖衣服时挣的那些除了因为那笔钱的由来不好明说之外,就是为了这么原因,毕竟当初卖衣服也好,后来卖卷饭也好,姐几个都是帮过忙的。
“小文人家是男的,老关家的根,我是嫁出去的人了,跟他能一样儿吗?我可不要。”三姐很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自觉。
“三姐你跟我说这话,不是嫌弃我吗?我不是闺女啊?这些年我占大哥的便宜多了去了,你占他的光还少了?咋地啊?沾大哥的光儿行,跟我沾点儿光儿就不行啊?再说了,一人一份儿的玩意儿,就给你落下了,算咋回事儿啊?”明子直接把七张存折一块拿出来跟三姐和三姐夫看,上面的钱数都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三姐一看这种情况,就再没说什么,只好把存折收了,三姐夫说,既然有了这笔收入了,那明子之前拿给他们的钱就从以后的房租里面扣吧。明子很痛快的同意了。三姐夫这人不愿意欠人东西,娶了三姐沾了老丈人家的光儿他就总觉得还不完了似的。明子知道他那脾气,也不计较。
三姐生下小强三个月就上班了,小强的两个姑姑都已经结婚了,家里就剩个瞎爷爷看着两个孩子。小忙忙整天的拽着她爷爷的衣角不撒手,小强平常冲奶粉他爷爷也看不着,都是明子爹或是大嫂抽空到前院儿帮着给冲上。夏天的时候,孩子在外面玩儿,抓着什么就往嘴里放什么,他爷爷也看不见,那孩子土块沙子都没少往嘴里放,连鸡粪都吃过。
春秋儿忙的时候,大嫂也没空儿总上前院儿照看,那屋里造得更是没法儿看。三姐每天中午都得回家来收拾一遍,晚上下班回家经常是一边儿哭一边儿收拾。那日子也过来了,小强也长这么大了,还啥毛病没有,一岁多了,连一片儿药都没吃过。
“三姐那好歹好歹还有那么个人儿能帮着看着点儿孩子呢,我有啥啊?”明子就叹气。
“看你说的,没事儿,明子,别上火,到时候老嫂帮你看,跟我肚子里这个放一块儿,咱俩看仨,咋地也看过来了。”老嫂就安慰明子。
“走一步看一步儿吧,都像你那么寻思,这日子就不用过了。”小文哥也说明子。
“吃饭,吃饭,别想那些了,先养好了身子,把孩子平安生下来比啥都重要。有孩子不愁长,一晃儿就大了。”说话的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