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姜氏语气坚定。
“行吧,伙计你就剪吧。”齐氏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能不心疼么,自己一家子,忙活一个月不过才赚了这个数。叫老太太一张嘴就没了。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么个花销法,自家是吃不消的。
“婶子,那我可就真的剪啦?”伙计杨三又确认了一遍,他上回是给林桂凤弄怕了。
“剪吧,剪吧,别剪歪了。银子不会少你的。”齐氏只想赶紧付了钱回家去了,再待下去她要受不了了。
杨三得了准信儿,拿起尺子在展开的缎面上量好六尺,然后一剪刀下去剪就好了。两块缎子都剪下叠好后,杨三又给找了小块棉布包在外面,然后用绳子系好递给齐氏。齐氏一边掏荷包拿银子一边说:
“秀娟你拿着吧,回去还是你给奶奶再做一身。”
“这回不用秀娟做了,我怕她把料子给弄坏了,我自有主张。你们别管了。”奶奶姜氏突然开口说道。
齐氏母女三人今天已经是见多了老太太作怪了,也不去多想她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都想着赶紧回家去吧,可别再要求买啥东西了,是真的买不起了。好在这回老太太一路走到家也没再提什么其他的要求,让齐氏母女三个都松了口气。
回家后,两块缎子自然是让姜氏给收了起来。也不用齐氏几个帮忙做衣裳,嫌弃几人的手艺都不行。齐氏几人也只能作罢,不去多想。晚上睡觉前齐氏把今天的花销还有婆婆的言行都跟林桂禄说了一遍。林桂禄听了以后直叹气,说道:“好歹是我亲妈,家里买得起就买吧。不过下回再有这样的事,你跟我说了,我去回了。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呢,又开始作怪了。他们都忘了自己年轻时怎么把家当折腾没了的。”齐氏听了这话也不好接,只说:“嗯,下回再有这事我告诉你,实在是家里的钱不凑手这样下去是真供不起。不然我也不说这些了。”
齐氏母女三个隔个一两天就把各种蔬菜洗净晾干,然后放到泡菜坛子里去。姜氏突然对这些也都关心了起来,问林玉娟这泡菜是怎么做的。林玉娟想起奶奶这段时间的各种奇怪言行,就笼统的说了几句。现在的泡菜汤子都是用老了的,每次只要把收拾干净的菜放进去就行了。汤子少了时再略微添一些,时刻保持坛口处的保持密封的水不能少就行了。
林玉娟跟姐姐还有齐氏说了奶奶的情况,发现奶奶或多或少的都向三人打听了怎么做这泡菜。这下子由不得林玉娟不多想了,她觉得应该小心为上。于是三人统一了口径,如果下次奶奶再问起来,就一点点的透露一些错误的信息出去。谁要真的偷学了去,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转眼就到了七月下旬了,夏天也过去了一半了。奶奶姜氏除了偶尔好奇一下泡菜的做法外,也没什么别的情况。倒是爷爷到了下晚天凉些往外跑的更勤了。这一天傍晚,中人老孙来到林家铺子给他家带来了个消息。先前林桂禄向他打听哪里会砌火炕的瓦匠师傅,现在他找到了。
林桂禄正在家里呢,一听老孙送来这消息很是高兴。
“孙老哥,我可算是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找你做中人了。这都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说完我自己都忘了。难为你还记得,还帮我打听消息来。”
“哦,这么说老弟你家现在不需要砌火炕了?我就奇怪我们这个地方哪里需要砌什么火炕呢,原来你真是说着玩的哦。”
“孙哥你千万别误会,不是说着玩的。是真的要砌火炕,镇上厢房里砌一个,乡下给我父母也砌一个。”
“行,既然你家真要砌,那我明天就带那个瓦匠师傅一起过来看看了。说实话,我自己还好奇这火炕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以前只听说过北方有,我们这边是没见过。”老孙说着就要告辞走了。
“孙哥别急着走啊,在我家吃顿便饭啊,我们哥俩弄杯酒。”林桂禄是很喜欢跟这个老孙打交道的,想留人家在自己家里吃个晚饭,聊聊天什么的。
“林老弟,我们哥俩现在都在一个镇上待着,有的是机会喝酒。我趁着现在天凉还得往西边的周陈庄上跑一趟。你明天什么时候在家啊?我好带人家过来。”
“我明天上午在家的,你就放心的带人过来吧。”
“我先走了啊,明天再来找你喝酒。”说着老孙牵着自家的骡子往镇外走了。
(同志们帮忙起点点击收藏推荐下呀谢谢啦)
第五十三章 火炕()
这边齐氏正在灶台下烧火,林玉娟在锅台上炒菜呢。听到林桂禄过来说明天就有师傅要来砌火炕,两人顿时条件反射的觉得厨房里更是闷热难耐了。林玉娟两辈子都没见过火炕是个什么样子,她理解的火炕就是砖头或石头砌成炕,然后下面烧火,把整个炕烧热就行了。后来看见人家给她家砌火炕时她才知道自己是错的太离谱了。
第二天清晨,林家一家人刚吃完早饭没多久,老孙就带着一个高大壮硕的北方汉子。为什么一眼就瞧出来了?一方面是这火炕北方人才用,所以这师傅八成就是北方人。另一方面这北方人的长相跟南方人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南方人大多长的斯文秀气,这北方男人就尤其显得健硕粗狂。
“林老弟,我给你把人给带来了。这是北方来的沙老弟,可是砌火炕的好手。沙老弟,这就是我跟你提的林老弟。”老孙给双方都介绍了一下。
“老孙,沙兄弟你们吃过早饭没有?在我家先吃点早饭吧。”林桂禄是很客气的想请人家吃早饭。
“嘿,林兄弟,我们早吃过了。还是让沙兄弟看看,你家的炕要砌在什么地方吧。”老孙可是个很认真的中人,哪里会不吃早饭到别人家去蹭那碗粥啊。当下就把话题直接带到火炕上来了。
“呵呵,这是我姑娘要弄的,我喊她来问问。小娟,你过来说说这火炕要砌在什么地方。”林桂禄喊过在一边偷偷瞧热闹的林玉娟。
“哦,孙大伯,沙叔叔好。爸爸你们先坐一会啊,我先回房间看两眼,想想砌在什么位置好。”林玉娟连忙拖着姐姐秀娟一起进房间收拾衣物了。要是万一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东西叫外人看见了多尴尬啊。不一会功夫,姐妹两个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收进衣橱,抽屉里去了。林玉娟环视了一下整个房间,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东西后。就出了房间门,喊了林桂禄等人进来。
想想还是自家考虑不周全,其实昨天就该把房间里的东西都给搬出来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被动了。当下林玉娟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林桂禄陪着沙师傅进来后,林玉娟说:
“沙师傅,我是这样想的,您听听合理不。我们这个厢房跟厨房就隔了一道墙,火炕就砌在这个厢房里面,烧火的灶台就砌在厨房里。两下分开,这样可以么?”
“小姑娘知道的还不少呀,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这样厨房里的油烟也不会进到房间里面去的。行了,我们出去说话吧。”这个沙师傅可是听说这家一直就是在南方生活的,怎么想起要盘火炕了哦。
因为林桂禄一家对火炕是没什么概念的,所以面对这沙师傅也是提不出什么问题和要求的,全权托给了人家。一边老孙还不忘鼓吹着:“林兄弟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这沙兄弟的为人我可是很清楚的,他只要说能干,就铁定给你家做的妥妥当当的。”
这话林桂禄倒是信了,这年头手艺人的名声都是靠人家口口相传的。好的手艺人家几十上百年的延续下去的都有。子孙后代只要手艺不坏,压根就不用愁没活儿干。
于是,林桂禄就问好了到底要准备些什么材料,还有沙师傅的工钱是多少。
“我到时还要喊个帮手来的,工钱嘛一天三十五文。这盘炕么你家就买青砖好了,其实最好炕面上面用石头铺才好呢。不过这里不产石材,用青砖代替也行。一个炕准备个一两千的砖头吧。听说你家准备砌两个炕呢,还有一个砌在哪里?”沙师傅又问起了自己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因为到现在主家都没说另一个炕要砌在上面地方。
“还有一个是砌在我父母乡下的房子里。”林桂禄说。
这时林老爷子还有姜氏也都听明白人家是来干什么的了。“桂禄,你要在我们房子里做什么啊?”姜氏以前可没听说过这件事情。
“姆妈,给您乡下房子里也砌个火炕呀,这样冬天就很暖和了。”林桂禄面对自己母亲的问题自然是一五一十的回答了。
“砌那个做什么,我们不是都住在镇上了。还是你想把我们两个老的赶走啊。”姜氏最近的疑心病很重,平时虽没表现出来不代表心里没想过。也可能她作践儿子的钱财让她的潜意识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
“怎么会呢,姆妈,这事我爸也知道,春天时我就提过。既然这样那乡下就不用砌了。”林桂禄不想多事,免得惹自己亲娘不高兴。
“林兄弟那就先砌一个吧,以后再有需要喊我一声就成。你家先准备好砖头,还有熟石灰你家有么?”这个沙师傅倒也很有眼色。
“啊呀,这个还是没有。不知道沙师傅你有没有办法?”一般人家准备砌房子有的人家都提前一两年就烧好了熟石灰的,这自家可是一点准备没有。但是经过上一回隔墙的事情,林桂禄倒是知道这些瓦匠师傅对于这些要比普通人有点门路。
“呵呵,我就猜到你家没有,放心吧这个包在我身上,用了多少到时再算。”沙师傅笑的挺开心,倒让林桂禄几人瞧了心情也跟着开朗起来。“好了,我们先走了林兄弟,你砖头都买好后知会我一声就行了。”说着沙师傅告辞了。老孙也跟着要走,林桂禄赶紧一把抓住老孙胳膊要把中人费塞给人家,叫老孙给推辞了。
“我说林兄弟,就给你介绍的这前后工钱都没几百文的活儿我还收什么中人费啊。老弟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别忘了老哥我就成了。”说完拍了怕林桂禄的肩头也告辞了。
等外人都走了以后,姜老太太是终于憋不住问了:“桂禄啊,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要砌什么火炕啊,那北方人才用的着的东西。我们这里需要吗?”
“姆妈,这一冬天也冷三四个月呢。今年冬天就知道好不好用了。”林桂禄也没说出是自家姑娘的主意,只让老太太误以为是他想出来的。
(同志们帮忙起点点击收藏推荐下呀谢谢啦)
第五十四章 小姑又来啦()
没过两天,林桂禄跟窑上谈好了先运两千青砖回去用,不够再来运,多出了就退还给人家,自家火炕砌好了就立即结账。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窑主也就同意了。林桂禄把青砖都运回家后,林玉娟姐妹两个也都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搬到林玉锁房间了。可怜的林玉锁只能在堂屋打地铺了,好在这是夏天也不冷。
林桂禄准备好一切后,托老孙告诉沙师傅自家已经准备好了。那沙师傅收到消息就带着一个同伴过来立即开工了。由于现在天气还是挺热的,所以都是早晚凉的时候两人才干活。林家倒是为这两人准备了酒菜,希望两人吃的高兴之余能用心给自家干活儿。中午两人回去休息时,林玉娟进厢房里看过,原来火炕的里面都是砌成S形的,从炕头的灶台一直通到炕尾。炕尾又砌出一个大烟囱伸出屋外。
后来问过沙师傅才知道,这火炕取暖不是下面烧的火,火是还在灶台上烧的。燃烧后的烟带着大量的热量从火炕下面的烟道走了一遍后再从另一头的烟囱出去。这可是跟林玉娟原先的猜测大相径庭了,想想人家这个挺有道理的。整个火炕贴着三面墙,宽也有两米不到,占了小半个房间大小。一想到今年冬天就不用冻的缩手缩脚的,心里就很高兴。两个师傅不到三天就给砌好了,又试了下火,好像效果还挺好的,尤其是这夏天。沙师傅还不忘叮嘱几句烧火炕的窍门还有要注意的小问题。林桂禄自然是很痛快的付了钱,又去窑上结清了买青砖的费用。
眼瞅着进了八月份,这期间也有过几家请媒婆过来探探齐氏的口风,虽然都没能让齐氏满意,可整体质量要比一开始好了不少。齐氏心里也算是没那么着急了。再有十来天的时间也快中秋了,过完中秋差不多就要收水稻。就这个时候家里都没什么特别的事,小姑居然不请自来了。林家人虽然奇怪,可人家做女儿的回来看自己的老娘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齐氏只有好好接待小姑,不过这次也学精了不少,口头热情那是相当到位。其余的么,也就是个表面文章了,林玉娟则是没事儿厚着脸皮跟在后头盯着,且还美其名曰帮着带小妹妹。
小姑妈对这些心中也有数,不过大家都是相互演戏来着,谁也不用戳破谁。可是到了晚上,小姑跟姜氏一起睡觉还带着掌珠一起呢。这下子可是任林玉娟削尖了脑袋也挤不进人家母女中去了。奶奶跟小姑两人夜里谈些什么,齐氏母女三人是不知道的。不过第二天小姑在人前时那个心情好的哟,想不教人注意都难。林玉娟心里嘀咕,肯定是得了什么好处了,不然她没那么高兴。
小姑这回可是什么幺蛾子也没出,当真是回来看望自己母亲了。不过才住了两天就要告辞回家了,说是不放心家里,而且就要准备秋收了。一切是多么的合情合理,林家众人自然也是客客气气的准备送亲戚回家去。这天早上,在林家吃完早饭,小姑就挎着包袱,抱着掌珠要回家去了。不过却让林玉娟姐妹两个发现了奶奶姜氏的奇怪之处。左手几乎是一直缩在袖子里,只有右手在外面活动。林玉娟又仔细看了一下,这段时间老太太一直插在头上的蝴蝶钗也没戴上。再联想一下奶奶的左手,林玉娟就悄悄进了奶奶姜氏住的西房间,看了看窗前的梳妆台上,没发现那只蝴蝶钗。
林玉娟把自己的发现跟姐姐秀娟说了,姐妹两个是一直观察着奶奶的两只手。发现只有右手还带着手镯,左手偶尔动一下确是没有手镯的影子。姐妹两个不敢擅自出声,就把正准备送小姑离开的的齐氏拉到一旁说:
“姆妈,我们发现奶奶的一只手镯,还有头上的蝴蝶钗都没了。是不是奶奶偷偷的送给小姑了?”
齐氏转过身去扫了一眼婆婆姜氏的头上,果真不在啊。
“婆婆,您的蝴蝶钗呢?今天怎么没戴上呢?我看您挺喜欢的,天天都戴着的呀。”
那边小姑一听到这话脚底下更快了,抱着掌珠就往院门外走去。林玉娟忙喊道:
“小姑,你快回来。奶奶的东西丢了,快帮忙找找啊。”
“呵呵,你们姐妹俩帮忙找找吧,我这还赶着回家去有事呢。”小姑林桂凤眼神闪烁,叫人很是怀疑。
“玉娟你瞎说什么?还不让你小姑赶紧回家去,嫁出去的姑娘了还整天往娘家跑,让她赶紧走。我的钗子在房间里呢,今天忘带了。”
“姆妈,你什么东西丢了啊,我也帮你找找看。”旁边的林桂禄也听这几个女人有说丢的,有说没丢的想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你一个大男人跟在后面瞎掺和什么?还不赶紧送你妹妹回家才是正经。”奶奶姜氏发火了,声音都拔高了不少。
呵呵,林玉娟听到奶奶这么说,那就是心虚嘛。她给姐姐秀娟使了个眼色,姐妹两个走到奶奶跟前,一人托起姜氏一边的胳膊。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