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里水乡-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穿越小说看多了居然也穿越了!但是,穿成农女我也就认了。金手指没有就算了,为什么新婚夜还被夫家欺凌?从此背负着不贞的名声如何生存呢?
 ://82178

第一章 穿越了() 
林琳好像睡了很美的一觉,好久没有睡的这么安稳舒服了。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娱乐也很多。经常忙完所有的事情还要玩好一会儿的电脑,又或者是看看电视,到了最后躺在床上还要抱着手机再看看新闻什么的。每天睡觉最早都得12点,都成强迫症了。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唔?怎么家里这么黑呀?再仔细一瞧,呀呀!!怎么回事,这是什么地方?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是灰萌萌的,墙是泥糊的,地也是泥地,就连屋里的几个箱笼也是灰灰的木头原色没有一点色彩。小小的窗户就像是挖出的一个洞,上面挂着的是稻草帘子。看的没错是稻草帘子,心里咯噔一下,不对的啊,自己家的房子可是刷的雪白,宽敞明亮的啊。

    心里顿时慌了,一时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难道被拐到哪个穷山沟里了?就这房子,穷山沟也没这么破吧?林琳可是在网上看过不少帖子讲拐卖妇女卖到山沟给人做老婆的事。讲的那叫一个吓人,难道自己遇上了,吓得眼泪顿时花花的往下直流啊。

    “三丫头,还睡觉呢?太阳都要照到屁股了还赖床呢。吾来乡下人可没得哪家这样的,勤力地个啊。”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嗯?泰州口音?话音刚落下,人也进来了。林琳抬头一看房门口进来一个女人,中等个儿头发挽着的。上衣都都到膝盖了,下面是裤子。关键是都有补丁。

    这谁呀这是?我不认识这个女人呀,还有我怎么会睡在这里?林琳一边心里嘀咕着一边从被窝里坐起来并且迅速的打量着周围。“啊呀,唔~~这是~~~”脱口而出的是一句普通话。林琳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好小,再仔细看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儿的。难道穿越看多了?现在梦游呢?一阵寒气袭来,林琳打了个哆嗦,又惊又吓的,脸色都不对了。半天都没说出话来。那妇人也发现林琳不对劲了,三步并两步走上前来,手摸上她的额头:“丫头,病了?那可咋弄啊?你先躺下歇歇吧。被子盖好,别着凉了。”说罢一阵风似的迈出门去。林琳听到妇人边走边扯着嗓子在喊:“秀娟啊,你妹妹身上不舒服了啊。你去给她弄点糖水喝喝,红糖在柜子里,放一勺就行了。”

    林琳初到了一个陌生环境有点不知所措,顺势借着妇人的话头装起了病来。林琳躺下后,心里很是不平静,翻江倒海的胡思乱想。想什么的都有,不过听到妇人喊姐姐妹妹的,看来不是被拐卖了。好歹提着的心是放下了一半来。这几年网上穿越挺流行的,林琳也看了不少。看着是不错,田园风光,好像挺美。别忘了那都是开了金手指的,叫她们来这里试试,乡下可是连温饱都有问题的。什么发家致富,嫁个金龟婿的,做梦吧。林琳就是看时也没想过要自己穿越到里去。

    林琳原来就是泰县农村的80后,出生时日子已经好多了。饶是如此,也只是不愁温饱。哪里有现代的日子好过,各种物质包括精神方面的都很丰富。虽然城市里的房子还是买不起吧,可是怎么也比这里强个千万倍啊。

    喝完了所谓的姐姐,也就是一个半大的小女孩端来的一碗红糖水。林琳又窝到了被子里,脑子里乱的一锅粥似的。胡思乱想,一直对自己说,这是看多了在做梦呢。只要睡醒了这些就只是一场梦,把头蒙到了被子里想睡觉。期望一觉睡醒就过去了。林琳的心里在逃避抵制着。

    躺下没多久就发觉脑袋上头发里面奇痒无比,只能不停的用手去抓。抓了半天觉得手指好像捏到个什么小东西,捏到手心一看:虱子。天啦,干嘛什么坏事儿都遇上了啊。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穿越到乡下的日子啊。呵呵呵呵,做穿越梦的姐妹们醒醒了啊。至于林琳自己只希望自己睡着以后不要醒来才好。

    家里人都以为林琳病了,人又小也没指望她能帮家里干什么活儿就由着她在床上睡了几天。有年纪大的老人过来看了看,说是丢了魂要喊喊才能回来。只见老人拿来三根筷子和半碗水,三个筷立在一起用手舀水淋到筷子上立到碗里。一边浇水一边问:“是某某来看孩子了?”筷子不立,继续换个问:“是某某来看孩子了?”连换了好几个问,筷子终于立着了。完了说是你家哪个哪个上人回来看孩子了,烧刀纸吧。

    林琳一看连这都用上了,再不好起来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哎,这都好几天过去了,别说一觉了,这都多少觉过去了还是没能回去。林琳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穿越了的事实。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悲从心来,嚎啕大哭。

    “回不去了,我怎么到这个地方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可怜的娃这两句话都不敢大声说,只能在喉咙眼里打转。

    慢慢的林琳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好在人都是怕死的。总得活下去,日子还是会继续下去的。经过这些天林琳了解到这个地方竟然是自己原来的家乡,水乡溱潼。难怪他们的话都是泰州话呢,这就好解释了。这里四面环水,目光所及处不管哪个方向都能见到河。至于什么朝代暂时就不知道了,自己也不好乱问,怕引来麻烦。

    家里的人口倒是了解清楚了。爷爷林永德,奶奶姜氏。养大成年的孩子现在有三子二女。老大林桂福,娶妻张氏,只生了两个女儿。林大姐林素绢十一岁,妹妹林铁娟七岁了。这个大伯母是个要强人,家里家外一把手。做的了家务,干的了农活,还跟大伯父一起做泥砖坯卖钱。长的也端正,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就没一样拿不出的。偏偏就是生不出来儿子,长子长媳,长孙是指望不上了,可到现在十来年了就是没生出个男丁来。大伯一家太要强了,硬是要把个女儿当男丁使唤。林大姐是六七岁上就把家里家务全包了,什么洗衣做饭,收拾屋子那是全不在话下。还要照看妹妹,做些简单缝补的针线。现在铁娟大了,接过了家务活儿,林大姐又下地干农活了。听的林琳那是直咋舌,果真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啊。跟她们姐妹俩比,自己就是个渣呀。

    溱潼这里砖头烧制还是很出名的,说是河里几百上千年沉淀下来的淤泥粘性好,不容易裂缝,破碎,而且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这里大部分的农民都从事着跟烧制砖头有关的活计。大伯夫妻除了抢收忙种外,平时地里的活儿都教给林大姐了。

    老二林桂禄就是林琳这个世界里的老爹了,娶妻齐氏,生了四个孩子。最大的姐姐林秀娟,今年九岁。二哥林玉扣八岁生日比较小算是三年抱俩了。老三就是林琳自己了今年六岁,名字叫林玉娟。下面还有个弟弟林玉锁,今年四岁。齐氏不是本地人,是盐城那里靠海边的。不知道怎么就嫁到了林家,在这古代好几百里路可是老远了。还要被人叫一声海蛮子。。。齐氏个子比这里大多女人要稍高些,听说外公原来是山东人后来兄弟族人都迁移到了盐城地带。

    还有两个姑姑林桂芸林桂凤都早已出嫁。小叔叔林桂喜,妻子王氏。娘家兄弟多,自己也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那走路都是带风儿的。自觉是林家的头一份儿了,腰杆儿挺挺的。

    说起这个林家老爷子林永德,原也是这个周东村的外来户。原来的老太爷也就是林永德的爹原本是泰县县城近郊的一个木匠。木匠也是分等级的,林老太爷算是顶级的了,都是给人定制奢华的高级家私。开了个铺子带着几个徒弟干的挺不错,也挣了不少家当。完了老太爷就想自己家的社会地位再往上走一走。就把唯一的儿子林永德送去了私塾读书。结果证明独木桥不好挤,秀才都没考上,读书人那套风花雪月假斯文倒学了不少。

    等老太爷发现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再拉回木匠这条路时已经晚了。做木匠能有坐学堂里舒服吗?结果是手艺不精,铺子到了他手里就渐渐不行了。

    奶奶姜顺兰原来是泰东河北岸的姜家庄的,这个姜家庄是泰州大户姜家的一个分支了。她爹是个裁缝家里也有个几十亩地比一般农户家要好过点儿。姜顺兰从小跟着庄子里的嫡家小姐一起玩,什么女戒女则也跟着读过。女红也不错,见识过了小姐的生活也得了小姐病了。所以说亲时,乡下的农民粗汉那是一个都瞧不上了,一心要借二次投胎出人头地。

    本来两家差了五六十里路,是没什么机会做成亲的。但是几十年前的一场大水让他们的爹有了认识的机会。

第二章 适应新环境() 
话说那年里下河地区发大水了,姜太爷抢收了几十亩地的稻子都搬上了船。岸上都是水到处都湿的没地方晾粮食啊,可是稻子都带着水分捂在一起就怕里面热了发芽长霉。姜太爷就带着家人摇着几条粮船到了上河地区的泰县县城附近转悠,寻思着找个平坦干燥的地方晒了稻谷,就这么着寻到了林家。

    于是就见到了林永德小鲜肉啊,年轻的时候那可真的是一表人才。还读过几年书,家里有铺子,又是独子。姜老太爷眼前一亮,这款我家女儿会喜欢的。晒完了稻子,相好了女婿,两家都互相访了访,非常满意。

    于是这一对伪少爷小姐就这么结婚了。要说这两人也算是颜值相当,且门当户对,婚后还是过了几年好日子的。可是这两个人都不会过日子啊,等林老太爷走了以后家里就走了下坡路了。林永德的手艺不精好活儿自己是接不着的,对于经营管理也是不太在行。几个师兄弟都离了他家。铺子倒了,房子卖了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呢?

    姜老爷子就让他们一家在泰东河南岸的周东村落了户。买了二十亩地,就这两人也不会种地啊,都是租给人家种的。一年下来也收不了太多的租子。林永德也做点木匠活儿,他的手艺是可以满足乡下人的要求的。本来只要好好打算日子也不会差。可别忘了这俩人都是享受惯了的,林永德又爱喝酒。大概是三国水浒看多了,还学人家拜了几个游手好闲的把兄弟。跟着他一起吃吃喝喝,当然都是吃他的。这乡下人,谁家会没事儿经常喝酒吃肉啊,有这冤大头在,谁还会跟他客气。

    于是乎,这林永德成了周东村一个学习无用论的代表了。几个子女成年后,万幸没学到老太爷的这一套。从小跟着村里人学起了种地,制作泥砖坯。子女们成人后各自嫁娶,地也卖了几亩,后来分到三兄弟手里一人才三亩地。好在当地制砖烧窑业发达倒是不愁没活儿干。

    大伯母和三婶都是本地人做砖坯那是从小就会的。所以这两家都是夫妻档做泥砖坯卖到窑上。自己家就不行了,齐氏是外来媳妇儿做不了那个活儿了。所以自己家父亲只能到窑上挑砖担水干体力活。一天下来才挣了十来文。所以自己家跟两个叔伯家比起来要差些。

    自从林玉娟好起来后,家里人发现她的怪毛病多了起来。每天都要那箅子把头发来回梳好几遍,没办法一想到虱子在自己头上爬来爬去林玉娟就浑身不自在。这还不算,跟她睡一张床的姐姐林秀娟也要拉来梳两边。要是有空了连哥哥弟弟也不放过。

    再有就是非常爱漱口,漱口完了还叫姐姐看看牙缝有没有菜叶什么的。洗手也多了,这大冬天儿的也怕冷。没事儿还喜欢在床上翻跟头,做些奇怪的动作。这个大人倒没在意,小孩子吗还不都是这么瞎玩。问题是人家天天都这么玩儿一天不拉。

    其实这是林玉娟在做瑜伽拉,前世她也学过一段时间的瑜伽。初级是都过了,可是高级难度的动作虽然都知道但还没练到那个程度。现在变成小萝莉了,身体柔软还不从小练啊。要说前世可是没这么认真练的,可不现在穿越了,她对这里的医学不是那么太放心。还不如自己把身体练好了,免疫力上去了,少生病总是好的。

    四岁的弟弟正是好动模仿的年龄,看见姐姐天天这么玩儿他也跟着练。林玉娟无意中倒是收了个小徒弟哈。

    林玉娟一直在努力的适应着。是的,很努力的适应这里的一切。旧衣服,低矮的房子,单调的饭菜。零食什么的就更没有了,不过好在还有自己家地里产的红薯,花生,瓜子什么的。最受不了的是这大冬天的上茅厕,那北风吹的屁屁凉哦。这还不算,厕纸是没有的,是玉米棒子外面的皮代替的。每次上大号林玉娟都得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勤快。哪怕是为了买纸上厕所啊。这所有的一切一切说起来那都是泪啊。

    在林玉娟的努力适应中,也很快到了年前。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洗洗涮涮,购买一些过年的用品实物。三家的对联都是林老爷子写的,各家去领了回来贴在门上。林玉娟也不知道怎么鉴别毛笔字的好坏,不过看起来还挺端正好看拉。

    终于到了年三十了,团圆饭自然都是到爷爷家吃的。一大早各家女人孩子就都到了老人家里忙开了。等到饭菜都上了桌,一大家子接近二十口人分了俩桌坐下。差不多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男人桌上因为过年还买了酒热闹热闹。

    年夜饭还是很丰盛的,有鸡有肉有鱼还有豆腐加上时下地里的青菜,蒜苗,芫荽等等也是满满一桌啊。不过那一盘红烧鱼是不能吃的,得一直放到年初五的财神日,意思年年有鱼。一大家子团团坐在桌子前开动起来。只听到男人们那桌的小子们也嚷着要尝尝酒味儿。一时之间很是热闹,家家团聚的日子,林玉娟想起了前世的亲人。也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样了,自己的离开他们一定很伤心吧。

    可是这大过年的,林玉娟也不敢伤心。再不知道忌讳,她也知道这大过年的大家伙儿都很开心。自己是不可以难过的,不能再想了。化悲愤为力量,多吃点儿吧。平时都没什么油水,还不赶紧趁现在多吃几口。没吃几口,就看见坐在自己左手边的三婶正在把自己嘴里嚼碎的肉吐出来喂到她最小的儿子不满俩周岁的林玉林嘴里。

    “三婶儿,快停下,你这样嚼过的再喂小孩子不干净的。”三婶手一顿,“怎么不干净了,我天天都这么喂的。哪家不是这么喂大孩子的,你个小黄毛丫头懂什么?”

    “病从口入啊,三婶儿。你自己嚼过的再喂小孩子是不对的。”

    “啪——”

    “你才有病呢,你个黄毛丫头是病还没好的吧。这大过年的敢咒我有病,真是晦气。你妈怎么教你的”三婶嘴里嚷着手早就一巴掌扇到林玉娟的左脸颊上。

    林玉娟从前面到现在说的两句话前后也才几十秒,前面齐氏想阻止都没来得及。

    “她三妈,孩子不懂事你打她做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你下手可真狠。”齐氏一看林玉娟的脸都红了是真心疼。这阵子可是刚把身体养好了点儿。

    “玉娟,大过年的你说这些是不对的。怎么一点忌讳都没有呢。”奶奶姜氏也开口了。看了一圈大家的反应,林玉娟也知道是自己说话太不小心了。

    哎,叫你嘴巴快,叫你多事没心眼儿,叫你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比他们多了见识,这下爽了吧,啪啪打脸啊,是真打脸。尽管心里不愿意,林玉娟想想还是跟三婶道个歉吧。

    “三妈,是我不好,我不会说话不懂事。你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别生气了。”哎,差一辈儿呢,服个软也没啥。林玉娟心里一直安慰着自己。

    “不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