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儿的一开心,便忘了傅叔。正‘打仗’打得开心,无意间回头,却看到傅叔站在门口。即便傅叔戴着面具,那一刻,他依然感受到了傅叔眼神里的怒气,便丢下同伴,垂着头走了回去。
果不其然,傅叔让他在院子里,对着做将军那位孩子的家,跪了一夜。
那时正是深秋,夜里一场秋雨,将他冻得瑟瑟发抖。
第二日傅叔晨起时,他双腿早就没了知觉,而傅叔出来后,跟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就是要让你永远记住,你身份尊贵,永不可同下等人混迹在一处。你父亲亲近下等人的后果如何?什么人配让你做副官?他们本该在你面前低三下四、摇尾乞怜!总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要仰望你,跪拜你。你没有朋友,亦不需要朋友,你需要的,只有乖乖臣服于你的臣子。你若臣服于他人,就是如昨夜这般下场!”
即便时隔多年,傅叔那被药伤了的破裂嗓音中的疯狂与愤怒,叫他至今记忆犹新,而那夜跪在秋雨中的寒冷与困倦,饥饿与双腿的疼痛,亦是在他心里留下烙印。
傅叔虽手段过激,却也让他深刻的明白了一点,尊卑有别就是尊卑有别,若有人不在乎,要么就是如他父亲一般引狼入室,要么就是另有企图。
而眼下,对方目的不明,对于姜灼华所言,谨慎起见,他认为,是第二种可能。
念及此,叶适勾唇一笑,对姜灼华道:“好啊。”
说着,走上前去在她对面坐下,就让他看看,一个女人,能使出什么手段来?
第 12 章()
叶适坐定;冲姜灼华微微一笑;神色坦然;并无抗拒之态。
姜灼华见此;心道:上道儿。
她回以一笑;挂着披帛的手臂撑在桌上;以指背拖住侧脸;开口问道:“你多大了?”
叶适依言回话:“十九。”
姜灼华上下打量一番,不由道:“你看着倒比实际年龄成熟些。”
叶适笑笑,回道:“小姐亦是具有同龄人所不具备的风采。”
姜灼华闻言一笑;露出一排皓齿,将目光转向窗外。他说的倒是含蓄,怕是实际想说的是;比旁的十六七的青葱少女更有风情。
叶适微微蹙眉;女子笑不露齿,要笑也会以袖遮唇;这姜小姐;怎会这般没规矩?
她将目光转回来:“听你说话没有外地口音;是京城人士吗?家住何处?”
叶适闻言;微微垂眸;虽长在外地;可自小身边都是京城里出来的人,肯定没有外地口音,念及此;叶适回道:“是京城人士;后来家中出事,在外地呆过几年,想来乡音未改,如今栖身清音坊,无家,亦无亲人。”
姜灼华“哦”了一声:“原来你也没有父母在身旁,我也没有,不过我运气比你好些,我还有哥哥和别的亲戚。以后,你就将姜府当做自己家,不必拘束。”
叶适:“”拿姜府当做家?这小姐岂非异想天开?从未听说有哪个乐师在一户人家呆到老的,更何况是他。
见他不说话,姜灼华不由失笑,也是,人家才刚来,哪哪儿都不熟悉,她说这话,操之过急了。正欲再找些话题来聊,却见桂荣带着姜府园丁,以及一名端着茶盏的婢女走上楼来。
桂荣行至姜灼华身边,那位端茶的婢女,将茶盏放在她和叶适面前便行礼退下了。
桂荣则对姜灼华道:“小姐,张师傅拟好了院中牡丹的品类名目,请您看看,哪里还需要添改。”
说着,张师傅递上清单,姜灼华接过,对叶适道:“你先喝口茶。”
叶适点点头,但是面前的茶盏,他一眼未看。
姜灼华细细看了清单,这才指着其中一项,对张师傅说道:“这豆绿就去了吧,不要。”
张师傅闻言愣了愣,但凡种牡丹的,谁不养豆绿?
豆绿一品,是牡丹中极贵重的品类,奇就奇在它开花后是浅绿色,相当独特。
正因如此,即便不好牡丹的人,偶尔也会种上几株豆绿,拿来在文人雅士面前装点主人家的品味,最合适不过。
念及此,张师傅不解的确定道:“小姐,豆绿极为珍贵,你为何不要呢?”
姜灼华默默翻了个白眼,这要是以前,这等品种,她委实也会称叹一声奇,但是换做现在
她转头对张师傅说道:“咱们实际点儿好不好?豆绿虽名贵,可开花了看着跟切开的包心菜似的,好看吗?”
话音落,张师傅登时一脸苦相,极品豆绿,居然叫小姐比喻成切开的包心菜,暴殄天物啊!
叶适闻言,忍住了自己想笑的冲动,心下却不由嘲笑,这姜小姐怕是个没读过什么书的,能这般比喻豆绿,倒是个妙人儿。
姜灼华自是不知道,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她已经给刚买回的这位男宠公子,分别留下了不讲尊卑,没规矩,没文化的印象。
她只接着跟张师傅说话:“咱们就挑好看的种,你瞧,魏紫、姚黄、二乔、酒醉杨妃、青龙卧墨池这些品类不是更好吗?尤其二乔,一花兼红粉两色,既好看又少见,不比豆绿差啊。何必非得拿那豆绿装点门面?”
小姐都这般说了,张师傅还能说个不字吗?先是把一院的兰草给掘了,这会儿又将豆绿编排一番,小姐这品味,怎么越活越俗气了呢?
张师傅只得道一声是,然后将清单接回来,正欲离去,姜灼华又跟着嘱咐道:“记得往土里多施点儿肥,到时候把牡丹种密一点儿,别开花后稀稀拉拉的。”
张师傅闻言更是糟心,牡丹本就艳丽,种密了,那岂不是艳丽娘给艳丽开门——艳丽到家了吗?
想着,张师傅暗自叹了口气,悄么声儿的走了。
叶适看了一眼窗外,但见楼下院里所有的土都被翻了起来,脑海中不由想象了下,满院子浓郁且艳丽牡丹的情形,宛如当年住在乡下,隔壁大婶夏天晒在院儿里被单儿,一时只觉窒息。
叶适唇角抽搐两下,收回目光,落在对面那张媚气流转的脸上。这小姐的品味,着实堪忧,不由试探着问道:“敢问小姐,这院里从前种的是什么?”
姜灼华未觉其他,随口回道:“兰草。”说着,自己端了茶来喝。
叶适愣了下,这小姐的品味,能看上兰草?不由又问:“种兰草,怕是令兄授意的吧?”
这话问的奇怪,姜灼华不解的抬眼看向他:“不是啊,我自己种的。”
叶适又愣了下,居然是她自己种的?以她方才嫌弃豆绿那态度,委实无法想象居然还会喜欢兰草!不由笑道:“真看不出来,姜小姐的喜好,竟如此千变万化。”
这回姜灼华听懂了,他怕是觉得奇怪,如此艳俗的她,怎么会喜欢兰草?唇边漫过一丝自嘲的笑意:“兰草乃花中君子,韩愈的幽兰操里,我记得有一句‘君子之守,君子之伤’,可见,君子都没什么好下场。”
话音落,叶适心里又泛起不解,姜小姐居然通诗词?不大可能吧,以她方才的表现,不像是通诗词的,兴许就是刚好从哪里听来这么一句。
但是姜灼华这句话,他同意,君子确实没什么好下场。他的父亲要做君子,做明君,宽厚对待弟弟,可是最后,却被亲弟夺走皇位。好在,他不是什么君子。
正在这时,楼梯间,响起一连串的脚步声,像是有不少人一起走了上来。
叶适眸色一寒,目光转向楼梯口,手在桌下悄无声息的撩起了衣摆,以便随时拔匕首。
若是出事,只好先将姜小姐挟持!
第 13 章()
叶适的情绪绷紧到了极致;直到楼梯口第一个人冒出头的那一刻;他紧绷的心方才松懈下来;松开了拉起的衣摆;将手平放在膝。
只见一排婢女;端着托盘;将饭菜送上了楼。
前来的婢女;少说也有十位,叶适微愣,一顿饭要吃这么多道菜吗?虽然他知日后事成;他的饭菜会更多,但现在看着,还是觉得铺张。
当婢女将盘子放在桌子上后;叶适微微挑眉;菜的样式虽多,但每个盘子里只有一点点;还做得甚是美观。
凉菜芙蓉豆花里的豆腐;被雕成了一朵花;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花;零星的小米椒切得细碎;洒在上面;宛如雪中盛开的红梅。玫瑰甜酿,盛在琉璃碗里,隔着琉璃碗;可见甜酿内徐徐上下浮动的玫瑰花瓣。浇汁茄龙里的茄子;如切片一般切开,但是还连着一点点,在盘中一盘,果如龙鳞。
他虽身份不凡,却从未在富贵人家住过,傅叔对他的要求自小甚高,从未在口腹之欲上如此用心过,见到这样一桌精心配制的饭菜,看着都觉心情甚美,做的这般好的饭菜,都叫人舍不得吃了。
念及此,叶适笑道:“贵府厨子,若是转行,怕是能做个著名的雕塑师。”
姜灼华莞尔一笑,眉间流转的媚色,叶适竟觉亦如菜色一般秀色可餐,但是念及尊卑,如今他姜府乐师的身份,不该这般看她,便收回了目光。
却听姜灼华道:“人活着不就图个痛快吗?菜品精致,看着舒心,吃着自然也就高兴。”
人活着就图个痛快?叶适不由失笑,什么鬼理论?他自小知晓自己身份不同,时时藏着身份,注意着旁人的一举一动,凡事皆要三思而后行,痛快二字,委实离他甚远。
正想着,姜灼华接着说道:“我好美食,但是又不愿浪费,所以,每顿饭都让他们多些样式,少些数量,你要是吃不饱,我就叫他们再添菜。吃吧。”
说着,桂荣便一手持筷,一手持勺,开始给他们二人布菜。
漱过口后,姜灼华已开始用饭,但是叶适看看眼前的饭菜,始终未动筷子。
他幼时住的地方,每隔一年就得换。记得也是有次换住处,和傅叔一起上船渡河,掌桨的船家正好买了棱角,放在船内,饱满新鲜的棱角从布袋里淌出来几枚,静静躺在叶适脚边。
他那时是头一回到江南,自是没有见过棱角,不由好奇的问船家,这是什么。
船家听他是外地口音,便知小孩子没吃过,笑着拿了两枚给他,说是买给儿子的,叫他也尝尝。
他觉得船家甚是可亲,便同他边聊边吃了棱角。
回到住处后,和傅叔一起吃了晚饭,结果当晚叶适便腹痛不止,傅叔叫来大夫随行的大夫给他吃了药,待他稍微好些,傅叔方才对他说,他在晚饭里下了少量文殊兰。
叶适惊异不解的问他:“傅叔,你为何给我下药?”
傅叔却道:“给你长长记性。任何时候都要警醒着,哪怕是我,你最亲近的人,也有可能害你!”
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是今日吃了船家的棱角,傅叔在用这种方式警告他。
除了这些,在他幼年时,傅叔在他被窝里放过蛇,亦在他常穿的衣物里藏过针。蛇虽无毒,针也是极易发现的大粗针,但是这些,足以让叶适养成衣食住行,所有涉及贴身相关的东西,再用之前先检查一番的习惯。
他发髻簪冠上的簪子,便是银制,可随时试毒,但是现在在姜灼华面前,他没有办法试。
饭菜她已经吃了,可见无毒,但是他眼前的筷子,碗沿都可以抹上毒液。
这顿饭,叶适自是不会吃。
姜灼华吃了几口,见叶适始终没动筷子,将口中食物咽下,不解道:“你怎么不吃啊?”
叶适笑笑:“我不饿。”
谁知,他刚说完这句话,肚子就不争气的咕咕叫了两声。
四目相对,瞬间无话。
姜灼华看着叶适依旧淡然如仙的面孔,噗嗤笑了出来,明知故问道:“真不饿吗?”
叶适无奈的深吸一口气,今日很早就去了翁主府,一天没吃东西。他抿抿唇,只好道:“小姐身份尊贵,亭之上桌已是逾矩,怎好再与小姐同桌用饭。”
姜灼华示意桂荣给他布菜,宽慰道:“哎呀,无事,都说了在我这儿不用讲什么规矩,怎么痛快怎么来,快吃吧。”
叶适坚持道:“尊卑有别,亭之不敢。”
姜灼华闻言,脸上明显露出有些扫兴的神情:“你这人怎么这么无趣啊?都说了不用讲规矩。”
无论如何不能吃,但叶适委实有些摸不准这姜小姐的性子,只得拿出必杀技——沉默。
姜灼华见他抿着唇半天不说话,也不动筷子,翻了个白眼,无奈道:“得,你自个儿吃吧,我去清风揽月楼汤池。”
说罢,起身携着桂荣的手走了,屋子里就剩下叶适一人,他方从簪冠上拔下银簪,试了可能下毒之处,方才拿起筷子吃饭。
还别说,姜小姐虽品味不佳,但对美食的要求果然高,道道菜吃起来,都是口感极好。
姜灼华去汤池的路上,跟桂荣掰扯道:“你说柳公子这人,长的跟神仙似的,行事怎么也跟神仙似的?根本拽不展”
本来看着他不是个闷葫芦,觉着性格还不错,哪知却是个无趣的人,时时惦记着那劳什子破规矩,以后还怎么好好做男宠啊?但是她又有些舍不得他那副皮相,那么一张脸,以后榻上纱帐一放,看着多舒心。
念及此,姜灼华心道:得,花些时间调/教一番吧,实在不行,再去寻个放得开些的男子回来。
桂荣听了姜灼华这话,面上有些臊的慌,以往快舌快语的她,居然有些磨蹭的问道:“那什么小姐我瞧着这柳公子似乎还不知道要、要这等他知道了,以他方才那守规矩的模样,会不会悬梁自尽?”
第 14 章()
姜灼华闻言;脑海里登时冒出柳亭之站在椅子上;手里握着悬在房梁上的白绫;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模样。
念及此;她脚步不由顿了下;心里一阵恶寒。
不至于吧;虽说成了男宠;传出去确实有点儿丢人,但也犯不着寻死,过段时间;习惯了,过去心里那道坎儿就好了,刚开始顶多害臊。
对对对;就是害臊。想到这儿;姜灼华脸上再度露出笑容,他出身贫寒又一直呆在清音坊;想来没接触过女子。到时候脸不知道得红成什么样?尤其他还细皮嫩肉的;估计脸红了看起来也是粉粉的;粉红粉红的小乐师;稀罕死个人呢。
“哈哈哈”想到这儿;姜灼华没忍住笑出了声。
走着走着;见小姐忽然笑起来,桂荣疑惑之余,不由打了个寒战。过年回家探亲时;家里要做烤乳猪;待宰的小猪到处跑,拿刀的伯父,好不容易将那小猪仔逮到后,也是像小姐这么笑得。
桂荣心里愈发愤恨,都怪宋公子和思弦,做的什么腌臜事儿?把他们小姐伤的,整个人都变了。
不多时,在一众婢女的簇拥下,姜灼华来到了清风揽月楼下。
看着这高高耸起的楼,姜灼华不免感叹,前世,她和哥哥就是在这楼顶上喝酒,然后摔下来死掉的。
幸好当时喝多了,没太感受到摔死是什么滋味,不然现在,肯定对这楼有阴影。
姜灼华轻轻捏起裙摆,走上了清风揽月楼的台阶。
这楼是当年母亲嫁给爹后,外祖母怀瑜翁主送给母亲的陪嫁,前前后后建了三年有余。
一楼便是汤池,左右两个大房间,一边儿家里男丁用,一边儿女子用,中间用一副极大的绘制着完整婕妤卻撵图的屏风隔开。
二楼是殊音阁,里面常备笔墨纸砚,以及各类乐器,无事可在此作画演乐。
三楼的是摘星阁,整层无窗,放置了几张贵妃榻,隔挡不用屏风,皆以水绿色的轻纱挂起,且纱上熏有防蚊虫的香料,清风一吹,纱随风动,香气盈盈,如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