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福晋给德妃行礼问安,五公主又向四嫂行了抚鬓礼。三个大人规规矩矩一通忙活之后,槿儿从嬷嬷怀里下来,笑着给德妃娘娘做了个蹲安礼,道:“给玛嬷(满语:奶奶)请安,祝您万福金安!”
德妃听了一愣,没想到三岁小儿如此伶俐,更感到自己真的老了。
年少入宫,沉浮二十余载,旁人看她隆宠不衰,谁知她心里的泪水多么苦涩!如今,见着了孙女,惊觉自己已经困在这皇宫里太久了。
她本是满族正黄旗包衣出身,祖父是膳房总管,一入宫就调到乾清宫伺候了。
有着家里帮衬着,一袭绿衣、姿容出尘的小宫女很快就进入了玄烨的眼帘。情浓之时,他赞她:如出水菡萏,不染纤尘。却不知这后宫百花争艳,不差这一支莲花。
第一个孩子出世,健康结实,她满心欢喜,他一道旨意就将孩子送与她人。哭过、闹过,才知道出身卑微是她抹不去的烙印。于是她卯足劲往上爬,直到可以抚养自己的孩子。
到如今,小七(皇七女)、胤祚早夭,七公主(皇十二女)身子极弱,长年卧床。这后宫的腥风血雨比前朝还可怕,看不见的黑手段多着呢!
她也看淡了,不争了,随他们去吧!尽能力护他们周全也就是了!
能看到孙女,对于深宫的女人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福气了。
德妃抱了抱孩子,觉得挺沉的,难得冲四福晋和蔼地笑道:“老四家的,你把大格格养得不错,真结实。”
四福晋正准备谦虚一下,五公主就对着槿儿说道:“你怎么不对我问安啊?我是你阿妈的妹妹,知道该叫我什么吗?”
槿儿抱着德妃的肩膀,看着眼前的小姐姐,迷糊了,阿玛的妹妹,该叫什么?嬷嬷只教过玛嬷、乌库妈妈啊!
五公主看着槿儿眼珠子转来转去,淡淡的小眉头皱着的样子,被萌到了。忍不住亲了她一口,说道:“小笨蛋,你该叫我:姑爸爸(满语:姑妈)。”
槿儿眨眨眼,试着念了一句,“姑爸,姑爸爸。”
五公主乐了,对德妃说:“母妃,我来抱着茉雅琪吧!”
德妃看了看五公主,14岁的姑娘,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到五公主张开的怀抱里,对着槿儿说:“你姑爸爸抱你哦!玛嬷休息一会儿。”
五公主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主,哪有那么大力气呢!转瞬间就累了,把孩子抱到椅子上,新奇地逗着自己的小侄女儿。
德妃和四福晋向来是没什么话的,虽然乌拉那拉氏出身很好,但是当母亲的总觉着儿媳妇这儿不够好那儿不够好的。
德妃嫌四福晋太闷了,老四本就养成了爱把事情憋在心里的性子,要是有个柔情似水的妻子能开解他就好了。这媳妇却生怕自己不够老气,像木头一样。
没法子,婆媳两个只得谈了会儿佛经和生孩子的话题。
那边,槿儿已经和刚认的姑爸爸要起了奶糕糕。五公主对德妃说:“母妃,茉雅琪想吃奶糕,您让人做一盘上来呗!”
四福晋一听,赔罪道:“额娘,是我没教好孩子”还没说完,德妃就打断了,皱着眉说道:“瞧你说的,孩子想吃糕点,我这个当玛嬷的还能不给啊?”
于是,永和宫的小厨房不仅送来了奶糕,还有桂花糕、绿豆糕等糕点。可把槿儿乐坏了,白嫩嫩的小爪子捏着奶糕糕,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五公主还在一旁给她递茶水,德妃也笑眯眯地看着。
四福晋倒似成了外人,坐在一旁干看着。她心里寻思着:果然小家子气,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教养,可不能这么没有规矩!
女儿和福晋都不在,也不用请安了。清璇让墨蕴把她专用的小毯子拿来,准备练瑜伽。早上空气最好,但是身体比较僵硬,她先做了套操热热身。
清璇穿着一套冰蓝色的纱衣,比较宽松,坐在毯子上,舒展着肢体。屋里的檀香青烟袅袅,红芍坐在一旁弹着古琴,琴声悠扬。
清璇单腿着地,另一只腿慢慢往上提,“呼…吸…呼…吸”,随着空灵
第101章 南巡(一)()
挣点零食钱,见谅!清璇弯下腰;抱起了女儿;看着那可爱的小揪揪;不由感叹时光似水,一晃眼就过去了两年。当年要死要活地生孩子的场景犹在眼前,娃却长这么大了!
笑着对槿儿说:“要吃奶糕糕啊?刷过牙了吗?”
女孩儿昂起小脑袋,得意地说:“刷过了;刷过了,额娘;看!”说着;张开小嘴;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米牙。还冲着清璇呵了一口带着薄荷味的气流。
清璇刮了一下槿儿的小鼻子;亲昵地说:“嗯;槿儿刷过牙之后好香啊!以后也要这样,要不然牙齿就会变黑。奶糕已经做好了;不过你只能吃两块,听到了吗?”
小孩点点头;走到她专属的高椅子前;一旁的侍女赶紧把她抱到了椅子上。其实胤禛给宝宝特意打造了适合她身高的小桌子、小椅子;但是她更喜欢和大人在同一张桌子,在同一个高度上吃饭。
圆桌子上放着一大壶热腾腾的豆浆,炸得金灿灿的两指长的酥油条。一个青色的大盘子上放着圆的、方的、三角形的小饭团;还有槿儿最爱的奶糕和羊奶。此外是米粥、小菜;三丁包子等。
这孩子;打小口味就比较特别,既不像清璇,也不像四爷。特别爱吃奶制品,尤爱嗜甜。当娘的生怕她长蛀牙,都克制着她,少用甜食。
娘儿俩用完早膳,就一齐去给福晋请安了。说来也妙,和历史上相似的是,槿儿出生后一年,李氏给四爷添了个二格格。
这李氏一开始伏低做小的,怀了孩子之后,野心又膨胀起来。清璇没有忘记李氏当初对自己下的毒手,可是毕竟是现代人,不想牵扯进无辜的胎儿,暂时也没动她。
李氏怀孕的时候特别爱吃酸的,肚子的形状又有点尖尖的,这些都是民间风传的男胎征兆。于是她怀疑自己怀的定是个儿子,之后贝勒爷一定会给自己更高的位分。
清璇做的只是悄悄收买让李氏身边的人,也不做别的什么,就是坚定她的信心,让觉得自己怀的定当是个阿哥。
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如果李氏怀的真是个儿子,她怀孕前就这么轻狂,福晋必然不喜;二是若是和历史上一样是个女儿,这样的心理落差不知道李氏能不能承受了。
李氏的性格,清璇早就琢磨过。她向来性子就张扬,吃了回苦头,好似收敛了些,但是本性难移。何况孕期的女人性格都比较情绪化,平时温柔似水的都会发点脾气,清璇就不信她还能一直那么淡定。
果然,李氏渐渐把自己当成了未来的侧福晋,对福晋也不像原来那么恭顺了。整天里挑三拣四的,嫌这个不好吃,说那个不好闻。惹急了福晋,直接报到胤禛那里。
李氏本就有前科,胤禛又重规矩,一怒之下,取消了对孕妇的特殊待遇,一切按分例来。
倒是福晋还是适当提高了她的饮食标准,毕竟后院无子,福晋的压力也比较大。
于是,生产前李氏就把该得罪的都得罪光了。她每天吃得饱饱的,做着生儿子、晋位份的美梦。
结果,足月生下一个胖胖的女孩儿。因为孩子太胖,还差点大出血,身子受损,近几年都不宜有孕。
走进嘉福堂,那檀香味儿淡了些,似乎夹杂着些药味。前些日子,福晋的额娘来过一趟,带来了几个药方,于是院子里的药味渐浓。
来到客厅里,福晋还没出来,陈氏和董鄂氏已经到了。清璇坐在左手边,奶娘抱着槿儿侍立一旁。陈氏问道:“今儿个怎么来迟了?”清璇无奈地指了指女儿,说:“还不是这孩子,吃饭的时候把羊奶洒到衣服上了。”
陈氏不以为然,“你让非让孩子自己吃,洒了还不正常?要我说这么小的孩子筷子都拿不稳呢!”
正絮叨着,一个穿着桃红色旗装的女人急匆匆走了进来。她体态丰盈,长相本就是丰唇大眼的明艳类型,打扮得又很是妩媚。虽然肚子那里略有些臃肿,可是整体看还是相当美艳的。就是脑子不清醒,可惜了这幅皮囊了。
这就是李氏,二格格还小,前些天受了风寒,又发热了,就没有带来。她很自然地和董鄂氏坐在了一起,虽然一个是汉军旗的,一个是满族正白旗的,但是两人都爱些诗词书画,很快就惺惺相惜(臭味相投)了。
闲聊了几句,翠浓就掀了帘子,福晋走了进来。
乌拉那拉氏还不到双十年华,却爱穿些深色衣服,眼下带着青,整日里不知有多少烦心事。当正室的女人可不容易,又要管家,隔些日子还要到宫里听德妃的训诫,还背着无子的担子。
清璇望着她,心里想着,若是自个儿是男人,估计也不爱到福晋房里去。四爷本来在外面就够累了,哪乐意回来还要看这一张愁容。
随后又想,福晋见着她们自是不开心,对着四爷,说不定乐呵着呢!这后院里,谁不是顶着几张面皮。
清璇让奶娘把大格格放下来,冲着槿儿使了个眼色。孩子就似模似样地走到福晋跟前,行了个幼儿版的蹲安礼,奶声奶气地说:“给嫡额娘请安,恭祝金安!”
福晋笑了,说:“好好,大格格真乖,去后面玩去吧!”兆佳嬷嬷在槿儿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教她请安了,虽然很可悲,但是清璇并没有阻止。
这个时代有自己的规则,既然没有实力逆流而上,不如主动适应。
福晋一般都会在孩子请安之后,让奶娘抱到后院去,孩子还小,不应该听太多大人之间的事。在这一点上,清璇还是很感激的。
清璇和几个格格给福晋行礼请安后,福晋说起了正事。
明天是六月初六,是满族的虫王节,各家各户要到虫王庙拜祭,宫里也会举行大型仪式。
因此福晋要进宫去,太后特地让德妃嘱咐福晋把大格格带去。
这话一出,李氏看清璇的眼神都变了,都是曾孙女,凭什么就让大格格去?
清璇也觉得奇怪,再一细想,应该是五爷的原因了。槿儿因为那串砗磲佛珠,和胤琪起了缘分。他府上没有孩子,对槿儿倒是满上心的。五福晋有时会到贝勒府来看看槿儿,带些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去年还把孩子抱到府里住过一日。
结果,巧得很,大格格刚回家,侧福晋就诊出喜脉了!今年四月初六,侧福晋刘佳氏生下第一个孩子弘昇。
这下,大格格就成了五贝勒
第102章 南巡(二)()
挣点零食钱;见谅!进了沁玉院,才发现她的屋子大变样了。扩建了几个房间,多了不少人在院子里走动。进去之后,一个面生的嬷嬷迎了上来;行了个蹲礼,道:“庶福晋;我是四爷派来的嬷嬷,负责照顾大格格,您把格格交给我吧!”
清璇心里很不舒服,槿儿是她的女儿,她自己不会照顾吗?墨蕴在她耳边说:“主子;这应该就是大格格的教养嬷嬷了;皇家的格格都是有一些奴才在身边伺候的。”
清璇想了想;不能扫四爷的面子;就笑着说:“槿儿已经睡了,不习惯生人抱着。等她醒了,你再伺候吧!”
那嬷嬷瘦瘦高高,看起来有些古板;但是毕竟是内务府出来的,说道:“奴婢知道了,我引庶福晋去大格格的屋子吧!”
回来之前,胤禛也没和清璇提过扩建的事情;没想到短短一个月;他就装修出一个清朝版的“公主房”了。不过说起来;槿儿以后应当是正正经经的公主。
屋子收拾得清清爽爽,里面放着一张小巧的红木婴儿床,四周围着护栏,不怕孩子睡觉滚下来。清璇觉着悠车挂在梁上,晃晃悠悠的,看着心里慌,就和四爷说了要给孩子做一张有护栏的床。当时还被胤禛笑话了,清朝皇室的女婴,睡觉都是有奶娘值夜的,看着她,有什么需要就立即照看。至于护栏,古代架子床就有护栏,只是矮了些。
没想到他还是给木槿儿做了一张婴儿床。床上放着小枕头,小被子,绣着淡雅的菊花,看起来很可爱。
屋内的博古架上放的是各类玩具,什么泼浪鼓、孔明锁、木制小动物、布老虎等等,做工精湛,童趣十足。
还有适合小孩子身高的小桌子、小椅子,只是提了一嘴,没想到都做出来了。
让墨蕴和奶娘进来先照看着槿儿,然后就让小福子把府里新添的奴才都招到院子里的空地里去。清璇觉着,不管怎么样,得先训训话,让他们知道这小院子里的规矩,免得以后犯错。
内务府拨来两个太监,两个侍女,一个奶娘还有一个教养嬷嬷。这群新来的奴才隐隐是以这教养嬷嬷为主的。清璇知道既然这嬷嬷是四爷首肯了的,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她知道奴大欺主,槿儿若是从小被教养嬷嬷把持住,以后就压不下她的气焰了。况且,清璇希望和清璇最亲近的人应该是自己。
清璇决定把新来的打散了,融入沁玉院旧有的体系中去。她冷声说:“你们既然是内务府拨来的奴才,应该知道要忠于主人。大格格还小,我就代她管管你们。这院子里的太监,向来归小福子管;侍女归墨蕴管;奶娘就听王奶娘的。嬷嬷有事直接向我汇报。”
这个奶娘是后来内务府又送来的。庄子上的两个奶娘,姓王的那个更细心,也更听清璇的话,虽是贝勒从外面找的,丈夫在农庄做管事,但是清璇决定暂时重用她。另一个是乌雅氏,但是和德妃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做事,就是爱端着。
这些人齐声答道:“嗻。”清璇看到那嬷嬷并没有什么不满的痕迹,但也不敢掉以轻心。继续训话道:“下面,你们把自己的名字、年龄和特长报给我听。从太监先来。”
黑些的小太监打了个千道:“奴才小狗儿,8岁,没什么特长。”
另一个小太监说:“奴才小银子,9岁,扫地、烧水、沏茶,奴才都会。”
两个侍女都擅长针线,一个姓魏,一个姓戴,都是13岁。一般来说,内务府的小太监是从民间选来的贫家子;侍女是包衣出身,13岁参加小选,被拨来贝勒府服务。
奶娘23岁,姓范,看着挺壮实的,胸前波涛汹涌,奶量挺足的样子。
到了教养嬷嬷介绍的时候,她不卑不亢地行了个蹲礼,道:“奴婢乃兆佳氏,原是宫里的,年龄大些,已经三十六了。负责照顾大格格的起居和教导宫中礼仪。”
清璇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接下来你们各就各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问这院子里的老人。”
整顿好人手,收拾好东西,清璇就抱着槿儿,到嘉福堂给福晋请安了。别说,以往每次来请安,都觉着自己低人一等,心里没啥底气。现在,抱着女儿,心里坚定了许多。
福晋没有让清璇久等,午后天气极热,清璇一来,翠枝就把她们娘俩迎了进去。槿儿乖乖呆在娘亲的怀抱里,她还不会说话,最近老是吐口水玩,奶娘给她系了个围兜兜。
福晋出来坐到上首,清璇抱着孩子起身行了个抚鬓礼,说道:“妾身给福晋请安。”福晋一个多月没见,清瘦了些,也更威严了。她抬手道:“不必多礼。翠浓,把大格格抱来给我看看。”
清璇赶紧把槿儿交给福晋的侍女,只见福晋褪下护甲,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脸,说道:“大格格模样和贝勒爷长得很像。我看她白白胖胖的,你照料得不错。”
清璇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