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氏荣华-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昭脊背绷直跪在地上,目光决然对视龙椅上的帝皇,声音凄然不甘,“汉时苍头为奴,我李氏传承百年,历代先祖为保家卫国身先士卒,多少儿郎血染边疆,于朝廷无功劳也有苦劳,十二公主却要我为奴,又将我父祖置于何地,杀人不过头点地,公主为何辱我至此!今日以髡刑辱我,明日是否是我兄,后日是我父祖,自李氏之后,下一个又是哪家!!!”

    大臣:“”

    她说了,她说了,她真的说了!

    鸦雀无声,众人瞧着李昭的目光都有些匪夷所思,不是觉得李昭大不敬,也不是觉得她大题小做,而是没想到她真敢如此‘口无遮拦’。

    诸人不动声色打量义正辞严的李昭,早前在李曦婚礼上便知道这是个伶牙俐齿的,不想还是小瞧了她,哪里是伶牙俐齿能概括的,简直就是舌绽莲花。

    好一个落单,率众,当日李昭把九公主揍了,那是单挑,九公主无礼在先,技不如人在后能怪谁。今天却是十二公主趁虚而入,以多欺少,便是占了上风又如何,更叫人不齿罢了。两相对比,人品高下立见。

    最最重要的是,李昭戳到了君臣之间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这已经不仅仅是皇女和臣女之争,而是君臣之争。最后那句话更是差不多在挑拨是非了。

    皇女没理还要搅三分,还敢报复,性质太恶劣了,是不是以后皇帝也要学他女儿那样肆意凌/辱大臣。

    此风不可长,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眼神交汇之间,不管是敌是友在场大臣们不谋而合。否则,大臣们以后都要担心,自己得罪了皇帝,皇帝是不是要趁着自己进宫杀了再说。

    臣子不是皇帝想折辱就能折辱的,这一点必须让皇帝明白。

    李廷越众而出,一撩衣摆,揭下头冠置于地,肃然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老臣乞骸骨!”

    换言之便是,君若无礼,臣亦不忠也。李廷这是要和皇帝拆伙呢,你不尊重我,我不当你的臣了。

    谢韫身形一震,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廷,又去看李昭,李昭笔直的跪在中央,微垂首,神情不明。

    皇女以髡刑辱李氏女,哪怕十二公主没这层意思,可她做的事就是这个意思。也别说这是公主干的,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啊!都这样了,李氏再给皇家当牛做马那得是多犯贱!在大义上李氏站住脚了。

    谢韫去看皇帝,差点没撅过去了,皇帝居然犹豫了!他怎么能犹豫!这事他半点犹豫都不能有,君臣之义,那是能含糊的吗?一点犹豫都能让大臣们的心蠢蠢欲动起来。

    谢韫有点不敢看其他几相的脸。

    皇帝踌躇不定,李廷实在是太难缠了,打他回来,坏了他多少好事,皇帝很想要是能顺水推舟应下就好了。可是在场大臣的神情又让他明白不能让李廷这么致休。

    君与臣,这个臣不仅仅是李氏,是包括李氏在内的世族,甚而是满朝文武。作为皇帝他希望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大臣们绝不这样想,大臣们推崇的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大臣们不会容忍一个对他们‘无礼’的君。有时候,皇帝痛恨自己如此清晰这一点,他想随心所欲,但是他不能。

    皇帝更痛恨让他直面这惨淡人生的十二公主,生吞了女儿的心都有。李昭打伤九公主,打的不仅是九公主,还有他的脸,他不恨吗,他自然是恨的,但是他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九公主不占理;皇家也得讲理。

    老子都不敢无理取闹,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大臣中,有一半他想杀之而后快,多少次被气得狠了有把人套个麻袋往死里揍一顿的冲动,但是他只能想想。

    合着他在那里忍得心肝肺肾俱伤,女儿就给他拖后腿。

    片刻后,皇帝谨慎开口。

    谢韫不忍直视的低下头,已然没心情细听,皇帝没有在李廷说出乞骸骨时当即表态,何尝不是一种态度呢!他做这个决定不是心甘情愿是被迫的,皇帝没有打心底里敬重朝臣。

    十二公主成为本朝第一个被杖责的公主,挨了十杖之后还没完,还要作为第一个被送到皇陵思过的公主,归期未明。

    十二公主这辈子算是毁了,在场者心知肚明。原该开心的李昭却没有痛快之感,她眼睑低垂,眉头轻蹙,袖中的双手的慢慢握紧。

    “御花园内发生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巡视的御林军何在?若今天是刺客来袭,老臣不敢想后果。陛下安危关乎江山社稷,岂可交予此等玩忽职守之辈。”莫阜站出来沉声道。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眼神微动。

    皇帝脸色一变,他对自己的命自然是十分重视的,遂御林军首领赵天成是他伴读,心腹中的心腹,要不是有赵天成在,他都不敢安枕入眠。

    然皇帝却是不肯顺着莫阜的话定罪赵天成,换上另一个人统领御林军,他就要担心自己第二天是不是被谋朝篡位了。

    “此事,朕会派人细查。”

    目前情况不明,莫阜便也不再咄咄逼人,要发难,也得有了确凿的证据不是。

    ###

    乌云过境,天空忽的暗下来,瓷白的玉阶显出几分灰白,不知哪儿来的风,吹得广袖轻摇。

    “进去的时候还好好,没想到一出来就变天了!”莫阜捋须而笑,笑得意味深长。

    李廷也笑,“那就早些归家,被堵在半路就不妙了。”

    莫阜瞳孔缩了缩,“是该回去了,李相好走!”

    李廷微微颔首,“莫相请!”

    “小六娘有空可来我府上坐坐,阿珂在信里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府里可有不少人就等着一睹真容呢。”莫阜笑对李昭言。

    路珂是莫阜嫡亲的外孙女,李莫两家关系也尚可。

    遂李昭微微一笑,福了福身道,“阿嫂疼我,便觉得我只有好的,可阿昭年幼,还有的是地方要和阿嫂学呢。在家里,阿嫂便常提及相爷一家,阿昭神交已久,早就想着去给相公和老夫人请安了。”

    莫阜脸上的笑容更盛,“等你养好伤了可要来。”

    “诶。”李昭毫不犹豫的应下。

    莫阜朝着诸位同僚以及谢皇后、成国、卫国大长公主一拱手,便率先离去。

    李昭来的时机非常巧,就掐在皇帝和重臣议事的时候,天家无私事,何况这并非仅皇帝家事,涉及到‘君臣之义’,令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皇帝千不甘万不愿也只能让重臣旁观了事情始末。

    剩下的四相、尚书令并六部尚书不管真心假意都上前慰问了李昭一番,在让皇帝懂“礼”这一点上,他们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哪怕是尚书令方社,别看方氏力挺皇帝,他们支持皇帝是为了保证自家的地位,而不是让皇族在他们头顶上作威作福。

    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只剩下李谢两家。

    事到如今,谢皇后还有点回不过神来,素来嚣张拨扈的十二公主就这么被李昭几句话弄得被皇帝杖责还不够,还要去守皇陵,自古以来,哪有守皇陵的公主。这哪里是李昭先前所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分明是加倍报之!十二公主这辈子算是毁了。

    想起皇帝瞥向她那森冷厌恶的目光,谢皇后悲从中来,她也想拦啊,可是她的话谁听了,她亲娘亲外甥女都不听,都不为她考虑,以致于让她担了个治宫不严教养不力的错。

    越想越悲戚,谢皇后忍不住去看李昭,只见那张秀美的脸庞上一派云淡风轻。那一刻,李昭的一言一行都在她脑海里清晰明了起来,谢皇后不由的后退一步,小小年纪便如此铁石心肠,心机深沉,岂为佳妇。

    卫国大长公主不动声色的扶了谢皇后一把,怜惜的看着李昭受伤的脸,“女儿家伤了脸就不好了,阿昭回去仔细看看。”

    李昭垂了垂目光,屈膝道,“阿昭不孝令外祖母忧心了。”只是外祖母,没有外祖父,没有姨母,无论如何,卫国大长公主对她确有几分真心。

    “你,你哎”谢韫无言以对,只能长叹一声。他今天所受的打击不小,皇帝太不靠谱,皇族只会拖后腿。还有便是李昭太‘凶残’,明明小女儿那么温柔娆娇,大外孙女也知书达理。

    今天的事情令谢韫颇有种回天乏力的恐慌,以至于他言行大失水准。

风起于青萍之末() 
李昭并无表面上看起来那般淡然,一路跟着祖父母离开皇宫,上了马车,回府。遇上闻讯赶来的李曦,李曦拉着李昭好一通心疼,又是请郎中、沐浴、上药一番扰攘下来,李昭已经筋疲力尽。

    然而她却从那种踩在云朵上的不踏实中醒过神来,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做的时候觉得千难万难,踏出了第一步,就会有一种尘埃落定的从容。

    她这还是占着理呢,十二公主就敢如此辱她,等她没理,十二公主还不得生吞活剥了她。盘旋在李昭脑海里半年的念头在这一刻就这么清晰起来。

    皇帝几次三番放冷箭,李氏和皇帝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皇帝到底占着大义正统,明枪暗箭齐发,哪怕李氏再是根基深厚也得防着阴沟里翻船。一旦翻船,就是万劫不复。

    面对一个要你命的皇帝,怎么办?

    换一个皇帝?

    可否?

    可!

    所以当李昭被传到书房,见李廷、成国大长公主和李湛都在,李昭便直截了当道,“大父大母可知,去年八月,阿爹巡视途中遭遇流寇,实为皇帝死士,若非身边人倾力相护,恐难周全。皇帝还以利收买已故长泰伯,命他伺机谋害阿爹。”

    李廷脸青了,他闻所未闻。

    李昭抹一把泪,悲声道,“阿爹抗虏卫国殚精竭虑,夙夜忧思,然皇帝却欲除之而后快,全然不顾阿爹身后,还有何人能率边关诸将御敌于关外。

    阿昭才知皇帝竟恨我李氏至此,恨到明知突厥虎视眈眈意图入主中原,依旧欲取抗敌主帅性命,边关大将岂不人人自危,届时突厥趁虚而入,国将不国。皇帝难道不清楚吗,皇帝岂能不清楚!只在他看来只要能灭李氏,冒突厥铁骑踏平我中原九州,汉人再次沦为胡人锅中两脚羊之险又何妨。可见皇帝灭我李氏心之坚定,甚至到了不择手段,不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今日之辱,更令我醍醐灌顶,我早前便知皇帝不喜我们,可我想着只要我们谨言慎行总是无虞,万万没想到,十二公主竟如此肆无忌惮,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凶。

    为着一些小口角,十二公主便要毁我容貌,以髡刑辱我。皇帝恨我李氏至此,那皇帝是不是会趁着大父进宫之际谋害您,会不会为了取阿爹性命无所不用其极,若他拿在京李氏族人要挟阿爹进京或自残呢。经此一遭,我真不知有什么事是皇家不敢想不敢做的。”

    李昭声音里蓦地透出一份决然,“到了这般地步,难道我们还要自欺欺人,若真只能坐以待毙,倒不如举家投缳,免得日后受辱!”

    李昭是真没想到十二公主能干出这种事来,可以说她真是一个天才,怎么能想到这么绝的贱招。

    李昭摸了摸自己被削去半截的头发,这个皇帝在位一日,他们就一日难安,断发算什么,断头不远矣。

    李廷心里打了个突,别说谢韫被吓到了,他也快差不多了,她才几岁,十一岁,我没记错吧!要是今天是李湛对他说出这番话,李廷只有惊喜,换成李昭,那就是惊悚了。

    李徽到底是怎么教女儿的!?

    “你意欲如何?”李廷声音有点飘,他想知道这孙女到底能‘歪’到什么地步。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何为有德之人,太/祖扫清六合,万姓倾心,四方仰德;太宗神文圣武,继承大统,一统中原,此方为德!当今在位三十二年,于国无寸功!自他登基,天灾不断,突厥犯境,民不聊生,他又有何作为,不思力挽狂澜,反而任人唯亲,纵其酿祸。令方安等狼心狗肺之辈当朝,霍令东等奴颜婢膝之徒秉政,以致苍生饱受涂炭之苦。1”

    中心思想,于公与私这个昏聩皇帝不下台,天理难容!

    李廷张了张嘴,这丫头这张嘴可真够毒,“你还小”

    李昭直白道,“覆巢之下无完卵。”

    李廷沉默了会儿,摆出一幅慈爱的笑脸来,“我和你父亲都在,你不必如此,慧极必伤!”

    李昭轻声道,“也比怎么死都不知道好。”

    “在弘化她也这样?”李廷指着李昭问李湛。

    李湛道,“阿昭时常出入父亲书房。”

    李廷到这儿已经有点儿回过味来,没有李徽允许,李昭无从得知这些机密,他都不清楚呢!

    所以李徽这是已经下定决心了,遂连小女儿也不瞒。和皇帝周旋不难,要倒登基三十多年的皇帝可不容易,皇帝倒下后李氏如何全身而退,捧上的新帝会不会想赶明儿你是不是也要倒我呢!也寻思起如何消除隐患,那不是瞎折腾了。

    这任务十分具有挑战性,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一着不慎便是遗臭万年。

    “易说难行!”李廷沉声道。

    李昭和李湛对视一眼,心知李廷已经下定决心。

    换皇帝这事,李湛和李徽早有默契,反倒是李廷倾向于顺其自然看着皇帝把自己作死,在适当的时候推波助澜下,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湛掷地有声。

    李廷注目李昭,“你打算从何下手?”

    李昭冷静道,“诸王势大,环伺皇位。太子年少敦厚,不得圣心,众皇子野心勃勃。最是无情帝王家!”最后一句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阴森。

    古往今来,皇家自己人窝里斗那太司空见惯了。

    说到这里李昭就忍不住吐槽皇帝,明知道自己几个小叔叔和兄弟不省心,不想着把儿子们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反而毫不掩饰对太子的不喜,让皇子们生了野望,各自为政,互相争斗。真是蠢到了一种境界。

    李廷轻轻叹息了一声,自己真的老了,思索了下问李湛,“你父中意何人?”

    ###

    第二日早朝之上,李征发难,别忘了李征是御史,此外还有疏狂名士的头衔。都说了疏狂,那就不能指望这货说话多委婉。

    李征直接炮轰皇帝,宠爱女儿天经地义,但是把女儿宠的无法无天,目无礼法那就是你的错。

    九、十二两位公主如此凌/辱朝廷重臣之女,皇帝要好好管教其他子女,切莫再出现文臣武将在前头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儿女却在背后被人肆意凌/辱的荒诞事,以至于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上行下效,公主如此,是不是皇帝没做好表率,若是皇帝对士大夫真心敬重,公主如何会放肆。

    别说这是皇后管教不力,谁不知道你很宠爱庄修容,九、十二两位公主打小都是跟着庄修容长大,和皇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皇后管教下还要被你苛责。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皇后是嫡妻,管教庶女天经地义,皇帝岂可宠妾灭妻。

    李征还是很给谢家面子的,帮谢皇后喊了下冤,虽然谢皇后大大丢了一回脸,作为嫡母不能管教庶女总不是体面事。

    说完庄修容,李征扯到霍昭仪身上,劝皇帝以天下苍生为重,霍昭仪哄得你高兴,“陛下可酬其金银玉帛,勿再以黎民为谢礼,百姓何其辜,万不可再现青阳第二。霍令东何德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